分析有關科學探究的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我國科學家屠呦呦因在青蒿素方面的研究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醫(yī)學獎。菊科植物青蒿中所含的青蒿素是目前治療瘧疾的新型特效藥。研究者做了相關的實驗研究如下。
【實驗一】從青蒿中提取青蒿素
【實驗結果】相關實驗數據如表1和表2所示。
【實驗二】生物工程合成青蒿素
為避免青蒿被過度采集,研究者采用生物工程的方法生產青蒿素。但直接從愈傷組織和細胞培養(yǎng)提取青蒿素的效果很不理想,因而采取如下圖中①~④所示實驗流程合成青蒿素。其中發(fā)根農桿菌具有Ri質粒,可促進青蒿愈傷組織生根。
(1)提取青蒿素應選取的最佳青蒿材料是 。據表1和表2分析,實驗一的實驗目的不包括 。
A.不同生長期青蒿中的青蒿素含量
B.不同青蒿組織中的青蒿素含量
C.不同干燥方式對青蒿素提取的影響
D.不同日照時長對青蒿素含量的影響
(2)實驗二圖中青蒿組織培養(yǎng)通常用的培養(yǎng)基名稱是 培養(yǎng)基。步驟③青蒿葉片組織加入抗生素的作用是 。
(3)據實驗二分析,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________(多選)
A.未分化的青蒿組織中青蒿素含量高 B.該實驗是從青蒿根中提取青蒿素
C.Ri質粒轉化青蒿屬于微生物基因工程 D.利用此生物工程方法可大量生產青蒿素
【實驗三】植物激素對青蒿素含量的影響
萘乙酸 (NAA)是最常用來調控發(fā)根生長及代謝中間產物形成的一種激素。研究者假設NAA能促進青蒿愈傷組織發(fā)根,并能提高青蒿發(fā)根后產生青蒿素的含量。實驗結果見下表3。
表3: NAA對青蒿組織發(fā)根和產生青蒿素的影響
組別 | NAA濃度 (mg/L) | 發(fā)根生長比 | 青蒿素含量 (mg/g) |
A | 0.025 | 34.457 | 0.080 |
B | 0.050 | 33.500 | 0.166 |
C | 0.100 | 29.400 | 0.128 |
D | 0.250 | 15.813 | 0.000 |
E | 0.500 | 13.059 | 0.000 |
F | 0.750 | 8.706 | 0.000 |
G | ① | 27.101 | 1.480 |
(注:發(fā)根生長比指的是:收獲時鮮重/接種量)
(4)實驗三培養(yǎng)時影響青蒿素含量的可能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 (寫出2種即可)。
表3中①表示的數值是 。
(5)根據實驗三結果,請畫出發(fā)根生長比與NAA濃度的關系曲線圖。
(6)由實驗三可得出的結論是:
① 。
②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外界環(huán)境變化能影響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 | |
B. | 環(huán)境條件變化劇烈時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會遭到破壞 | |
C. | 人體維持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能力是有限的 | |
D. | 若環(huán)境條件變化不劇烈,機體無需調節(jié)也能維持穩(wěn)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葡萄糖進入細胞都需要載體協助,但不一定消耗能量 | |
B. | 細胞膜上的受體是細胞間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結構 | |
C. | 線粒體膜上沒有運載葡萄糖的載體蛋白 | |
D. | 內質網既可和外層核膜直接相連,也可和細胞膜直接相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河北武邑中學高三下學期周考5.29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果蠅的眼色由兩對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B、b只位于X染色體上。A和B同時存在時果蠅表現為紅眼,B存在而A不存在時為粉紅眼,其余情況為白眼。
(1)B基因的表達需要經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個過程,在后一過程中,需要特異性識別氨基酸的________________作為運載工具。
(2)為確定A、a和B、b這兩對基因是否遵循自由組合定律,現用純合粉紅眼雄果蠅和純合紅眼雌果蠅雜交得F1, F1雌雄個體交配產生F2,請預期實驗結果:
①如果F2雌性表現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雄性表現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則兩對基因都位于X染色體上,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②如果F2雌性表現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雄性表現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則兩對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3)如果實驗結果與②相同,則果蠅種群中白眼雄果蠅的基因型為 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河北武邑中學高三下學期周考5.29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謝燦實驗室及合作者發(fā)現普遍存在于動物中的磁受體基因,其編碼的磁受體蛋白MagR具備內源磁性,能識別外界磁場并順應磁場方向排列,據此提出一個新的“生物指南針”分子模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磁受體基因復制、轉錄都是以其中的一條鏈為模板,翻譯則是以mRNA為模板
B.磁受體基因堿基序列發(fā)生改變,其控制合成的MagR的氨基酸序列一定發(fā)生改變
C.磁受體基因中的堿基數:磁受體蛋白MagR中的氨基酸數=6:1
D.磁受體基因的復制、轉錄及翻譯過程都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新疆兵團華山中學高二下月考二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應用生物工程技術培育人們需要的生物新品種或新產品,提高了經濟效益。下圖表示培育生物新品種的過程,請據圖判斷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圖中①~⑤過程中不都發(fā)生了堿基互補配對現象
B.圖中①過程需要的工具是限制酶和DNA連接酶
C.將PrG導入細胞Ⅱ,則Ⅱ最可能是漿B細胞
D.圖中⑤過程需要的培養(yǎng)基中一定含有植物激素和無機養(yǎng)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葉片 | 發(fā)育情況[來源: | 葉面積(最大面積的%) | 總葉綠素含量 | 氣孔相對開放度 | 凈光合速率 |
A | 新葉展開前 | 19 | - | - | -2.8 |
B | 新葉展開中 | 87 | 1.1 | 55 | 1.6 |
C | 新葉展開完成 | 100 | 2.9 | 81 | 2.7 |
D | 新葉已成熟 | 100 | 11.1 | 100 | 5.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中始終存在同源染色體 | |
B. | 細胞中始終存在姐妹染色單體 | |
C. | 細胞中染色體數與DNA分子數的比是1:1 | |
D. | 細胞發(fā)生的是有絲分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與①相比,②③④的增殖能力加強,分化能力減弱 | |
B. | ⑤⑥⑦的核基因相同,細胞內的蛋白質種類和數量也相同 | |
C. | ②③④的形成過程中發(fā)生了同源染色體的分離和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 | |
D. | 進入c過程的細胞,多種酶活性降低,代謝減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