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2009年遼寧省朝陽市第六中學第二次模擬

          化學試卷

            (滿分:80分  時間:70分鐘)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Cl-35.5  Na-23

          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8小題,每題1分;9-12小題,每小題2分,共16分。將正確選項填入下表中。)

          1.下列能量轉化的例子中不是由化學變化產生的是 (   )

          A.燃起篝火烘烤食物                                    B.太陽能熱水器燒水

          C.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煤燃燒發(fā)電

          試題詳情

          2.下列各組物質中,前者屬于混合物,后者屬于純凈物的是(   )

          A.潔凈的空氣 蒸餾水 B.鋼鐵 汽油 C.水銀 液氮      D.甲烷 醋酸

          試題詳情

          3.“空氣污染指數”  是我國城市空氣質量日報的主要內容之一。目前計入其中的各項污染物除可吸入顆粒外,還應包括的氣體是 (    )

                   A.SO2 ONO2           B.SOCO2  NO2

                   C.SO2 N2 NO2             D.SOCO  NO2

          試題詳情

          4.下列物質溶于水后,能形成無色溶液的是(   )

          A.汽油                          B.高錳酸鉀    C.  蔗糖       D.面粉

          試題詳情

          5.下列區(qū)分物質的方法不正確的是(    )

          A.硬水和軟水――加肥皂水,觀察泡沫的多少

          B.碳酸氫鈉溶液、碳酸鈉溶液--加入稀鹽酸,觀察是否有氣泡

          C.氧氣、二氧化碳--插入帶火星的木條,觀察木條能否復燃

          D.滌綸、羊毛纖維--點燃,聞是否有燒焦羽毛的氣味

          試題詳情

          6.下列符號中,能表示一個原子,又能表示一種元素,還能表示一種物質的是(   )

             A.H2             B.O             C.C60             D.Cu

          試題詳情

          7.食用下列方法處理過的食品,不會危及人體健康的是(    )

             A.用干冰冷藏的食品               B.用硫磺熏制的白木耳、粉絲等食品

             C.用甲醛浸泡的海鮮               D.用工業(yè)用鹽腌制的肉類食品

          試題詳情

          8.在下圖的裝置中,用彈簧夾夾緊a處的橡皮管,以鋅粒和稀硫酸為原料,可制取氫氣。某次實驗后錐形瓶中鋅粒已耗盡,稀硫酸仍有剩余,液面上方充滿了氫氣。若想趕出這些氫氣進行收集利用,可打開a處的彈簧夾,從a處往錐形瓶中通入一定量的  (    )

          試題詳情

          A.水         B.空氣                       C.碳酸鈉溶液         D.氧氣

          試題詳情

          9.下列物品與所用材料的對應關系不正確的是

           A.羊毛衫――天然纖維                       B.汽車輪胎――塑料      

           C.食品袋――塑料                              D.不銹鋼餐具――鐵合金

          試題詳情

          10.用數軸表示某些化學知識直觀、簡明、易記。下列數軸表示錯誤的是(   )

          試題詳情

          A.銀、銅、鐵的金屬活動性強弱:

          試題詳情

          B.硫及其化合物與化合價的關系:

          試題詳情

          C.根據鐵的含碳量,將其分成生鐵和鋼:

          試題詳情

          D.物質形成溶液的pH:

          試題詳情

          11.如下圖所示,通過長頸漏斗向該裝置中慢慢加入x,可觀察到氣球逐漸脹大,再慢慢加入y,又看到氣球逐漸變小,則x、y分別為

          試題詳情

          A.鹽酸、硫酸銅溶液               B.鹽酸、氯化鈣溶液

          C.硫酸、氫氧化鈉溶液             D.硫酸、氯化鎂溶液

          試題詳情

          12.用括號中的試劑除去下列物質中所含雜質,所用藥品錯誤的是

          A.NaOH溶液中混有Na2CO3(稀硫酸)

          B.NaNO3溶液中混有AgNO3(NaCl溶液)

          C.KCl溶液中混有K2CO3(稀鹽酸)

          D.CO中混有CO2 (NaOH溶液)

          試題詳情

          二、填空題(本題共6小題,每空1分,共18分)

          13.(4分)用化學符號填空:

          三個氧原子                       一個硝酸根離子             

            硫酸亞鐵                         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粒子               

          試題詳情

          14.(2分)現有①四氧化三鐵, ②空氣, ③鐵粉, ④氯酸鉀, ⑤液態(tài)氧, ⑥水, ⑦氯化鉀, ⑧海水八種物質,其中屬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                                                  (填寫序號,下同);屬于氧化物的是                  

          試題詳情

          15.(7分)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下圖所示,據圖回答:

          試題詳情

          (1)50 ℃時,乙物質的溶解度是         g;

          (2)30 ℃時,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

          (3)要使飽和的丙溶液變?yōu)椴伙柡停刹扇〉拇胧┦?nbsp;                        、                           

          (4)40 ℃時,         (填“能”或“不能”)配制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的甲和乙的飽和溶液;

          (5)50 ℃時,將等質量的甲.乙.丙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同時降溫至10 ℃時,析出晶體最多的是         ,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最小的是                  。

          試題詳情

          16.(5分)2009年世界環(huán)境日主題是“地球需要你:團結起來應對氣候變化”。

          (1)有人認為,天然氣作燃料可避免溫室效應的發(fā)生。對此說法你的評價是          

                                                                     

          (2)燃氣安全是家庭生活的頭等大事。為了防止燃氣泄露,常在燃氣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氣味的乙硫醇(C2H5SH)。一旦燃氣泄露即可聞到氣味,從微觀的角度分析原因是        。乙硫醇充分燃燒時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3)SO2和NO2都能溶于雨水形成酸雨而破壞環(huán)境。請舉一例減少酸雨產生的措施                                      。

          試題詳情

          三、簡答題(本題共4小題,共20分)

          17.(7分)“更高、更快、更強”的奧運精神在化學學習中有所體現。請分析題意,按要求回答問題:

          試題詳情

          (1)寫出下圖實驗一中“更高”的化學方程式:                        

          由此實驗你認為實驗室除去混合氣體中的二氧化碳氣體雜質的最佳試劑是          ;理由是:                                                     。

          (2)寫出上圖實驗二中“更快”的化學方程式:                              造成兩者反應速度快慢不同的因素是                      。

          (3)“更強”,辯論見風采。某學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準備了一場辯論賽。辯論主題是“1 + 1等于不等于2!奔追秸J為:1 + 1等于2。乙方認為:1 + 1不等于2。請根據溶液的相關知識判斷。

          ①如果你認為甲方正確,請舉一例                                            ;

          ②如果你認為乙方正確,請舉一例                                           

          試題詳情

          18.(3分)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氯化銀、碳酸鈉、氫氧化鎂、氯化鋇、硫酸鈉、硝酸鈉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現做如下實驗:

          ①將少量粉末放在燒杯中,加足量水,攪拌、靜置、過濾,得無色溶液及白色沉淀;②向過濾所得沉淀中加足量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且無氣體產生;③向濾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根據以上實驗現象推斷,白色粉末中一定存在___    _;一定不存在_           ___;可能存在___       _.(填寫化學式)

          試題詳情

          19.(6分)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上海中部的蘇州河附近分布著機械、造紙、化肥、電鍍等工廠,河水污染嚴重,如圖主河道的附近有兩條支流水渠分布著四家小化工廠A、B、C、D.為了確定四家工廠排放廢水中所含有的主要成分,請你跟隨環(huán)保人員一起探究:

          試題詳情

          【提出問題】各化工廠排放廢水中主要成分是什么?

          【進行假設】假設工廠排放的廢水含一種溶質.其它成分忽略不計。

          【走訪調查】

          經調查得知:這些小化工廠排放的廢水分別含有K2CO3 、NaOH、Fe2(SO43 、HCl溶質的廢水。觀察水渠時發(fā)現:甲處河水淺黃色,丙處河水產生氣泡,并檢測乙處的河水pH>7。

          【反思交流】(1)確定工廠排放廢水中的主要溶質是B________,C________;D____    .

           (2)其中造紙廠可能是_________(填A、或B、或C、或D)廠,你判斷的理由是__________                                    

                                                                           。

          【拓展應用】在工廠不遷移的前提下,請你提出有效防止河流污染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試題詳情

          20.(4分)目前市面上有一種新型飯盒“即熱飯盒”,其原理是在飯盒底部有兩層,一層存放水,另一層存放鎂和鐵的混合物。使用時打開隔離層,即發(fā)生以下反應:Mg+2H2O=X+H2↑。請根據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各題:

          (1)該飯盒底部“即熱”的原理是將            能轉化為熱能;

          (2) X的化學式是         ,你推斷X的化學式的依據                   ;

          (3)上述化學反應屬于             (填寫基本反應類型)。

          試題詳情

          四、實驗探究題(本題共3小題,共20分)

          21.(7分)某化學實驗小組在實驗室用下圖裝置做CaCO3受熱分解的實驗。加熱一段時間后,同學們對試管內剩余固體的成分進行探究。請你參與探究。

          【提出問題】加熱CaCO3后殘留的固體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1:CaCO3完全分解,固體成分為 CaO,則反應方程式為                       ;猜想2:CaCO3未完全分解,固體成分為CaO、CaCO3;

          猜想3:CaCO3未分解,固體成分為CaCO3。

          【實驗與事實】

          (1)甲同學取少量殘留固體于試管中,加適量水振蕩后靜置,再滴幾滴無色酚酞試液,溶液變紅。

          (2)乙同學取少量殘留固體于試管中,先加適量水振蕩后靜置,再滴幾滴無色酚酞試液,溶液變紅。接著加過量稀鹽酸,有氣泡生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反應過程中固體逐漸消失。你認為還應該看到的現象是                          。

          【結論與交流】

          甲同學認為猜想1成立,他的結論是             (填“合理”或“不合理”)的。你認為猜想               成立。

          【拓展與遷移】

          (1)酒精燈放置金屬網罩的目的是                                        。

          試題詳情

          (2)若給上圖實驗裝置增加下列儀器中的         (填序號),就可以直接根據實驗現象判斷CaCO3是否分解。

          試題詳情

          ①            ②                  ③              ④

          試題詳情

          22.(5分)銅綠的主要成分是堿式碳酸銅[Cu2(OH)2CO3],它能跟酸反應生成銅鹽、水和二氧化碳。某同學用小刀把家中舊銅器上的銅綠刮下,用來依次制取較純凈的硫酸銅、氧化銅和銅(為避免摻入固體雜質,他沒有采用金屬或碳置換化合物中的銅的方法)。制取步驟分為四步:(1)填寫下面表示制取步驟的方框圖(方框內填寫所制取物質的化學式)。

          試題詳情

          (2)(2分)寫出A操作過程中涉及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如果實驗裝置及生成銅以前的操作都正確,但最后沒有生成銅,這是因為            

          試題詳情

          23.(8分)曉明同學在實驗室做實驗時,不小心將酚酞試液滴入了盛有碳酸鉀溶液的試管中,意外地發(fā)現溶液的顏色變紅了,他聯想到剛學過的碳酸鈉溶液也能使酚酞試液變紅,于是他進行了下列探究。

          實驗一:重復進行上述實驗,用一潔凈的試管取少量純凈的碳酸鉀溶液,滴加酚酞試液,酚酞試液變紅;用pH試紙測試,該溶液的pH為11。

          【提出問題】碳酸鉀、碳酸鈉都屬于“鹽”類,你認為曉明最想探究的問題是                                       ;

          【假設猜想】實驗開始出現的現象,你對溶液變紅的原因有哪些猜測:

          猜測一:                                                                ;

          猜測二:                                                               

          猜測三:                                                                ;

          (1)、曉明進行實驗一的目的是                                             ;

          (2)、由實驗一得出的結論是                                               ;

          【實驗驗證】曉明同學為了證明自己的猜想,又進行了下列實驗。

          實驗二:分別測試純凈的碳酸鈉、氯化鈉、硫酸銅、硫酸鈉、氯化鐵、硝酸鉀溶液的pH,其結果紀錄如下

          Na2CO3

          NaCl

          CuSO4

          Na2SO4

          FeCl3

          KNO3

          pH

          10

          7

          4

          7

          3

          7

          (3)、由實驗二得出的結論是                                                 

                                                                                   

          【結論與解釋】通過曉明的實驗探究,你認為開始的實驗現象解釋的原因是                                               

                                                                                   。

          五、計算題本題只有1個小題,共6分)

          試題詳情

          24.(6分)小明在檢測發(fā)酵粉(如圖)中小蘇打的含量時。取20g發(fā)酵粉放入燒杯中.向其中滴加46g稀鹽酸時恰好不產生氣泡(假設發(fā)酵粉中其它成分不反應也不溶于水)。測得杯中的混合液61.6g,

          試題詳情

          試回答:

          (1)寫出上述化學反應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計算發(fā)酵粉中小蘇打的質量分數;

          試題詳情

          (3)過濾燒杯中61.6g混合液,所得濾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