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面是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學習元素周期律時設計的兩套實驗方案.
(1)【實驗一】實驗步驟如下:
實驗序號 | 實驗步驟 |
① | 向新制的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
② | 將鎂條投入1mol/L的稀鹽酸中 |
③ | 將鋁條投入1mol/L的稀鹽酸中 |
(i)設計該實驗方案的目的是:探究同周期元素的 .
(ii)實驗①的現(xiàn)象是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2)【實驗二】為驗證Cl2、Br2的非金屬性強弱,設計了如下實驗:(可供選擇的試劑有:氯水、溴水、NaCl溶液、NaBr溶液、酒精、四氯化碳)實驗步驟如圖.
(iii)試劑A是 ;試劑B是 ;試劑C是 .
(iv)試劑C在實驗中所起的作用是 ,
加入C振蕩、靜置后看到的現(xiàn)象是: .
以上反應可以證明Cl2的非金屬性 (填“強于”或“弱于”)Br2的非金屬性,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答案】
(1)性質(zhì)(或金屬性與非金屬性)的遞變規(guī)律;生成淺黃色沉淀|;Cl2+Na2S=S↓+2NaCl
(2)NaBr溶液;氯水;四氯化碳;萃取生成的溴,使現(xiàn)象更明顯;;液體分成兩層,上層接近無色、下層為橙色,;強于; Cl2+2Br﹣=2Cl﹣+Br2
【解析】解:【實驗一】(1)(i)由實驗步驟可知,實驗序號①比較S、Cl的非金屬性強弱,實驗序號②③,比較Mg、Al的金屬性強弱,所以實驗目的是性質(zhì)(或金屬性與非金屬性)的遞變規(guī)律,
所以答案是:性質(zhì)(或金屬性與非金屬性)的遞變規(guī)律;
(ii)氯水與硫化鈉反應生成S與NaCl,反應方程式為:Cl2+Na2S=S↓+2NaCl,現(xiàn)象:生成淺黃色沉淀,
所以答案是:生成淺黃色沉淀;Cl2+Na2S=S↓+2NaCl;
(2)(iii)【實驗二】要想比較氯氣和溴單質(zhì)的氧化性大小,做如下實驗:試劑A,取少量溴化鈉反應→加適量氯水(振蕩,溶液由黃綠色變成橙色)→加入四氯化碳(振蕩)→現(xiàn)象(溶液分層,下層橙紅色,上層無色)→說明氯氣和溴離子反應,能證明氯氣的氧化性大于溴.
所以答案是:NaBr溶液;氯水;四氯化碳;
(iv)溴單質(zhì)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水和四氯化碳是互不相溶的,所以試劑C在實驗中所起的作用是萃取生成的溴,使現(xiàn)象更明顯,加入C振蕩、靜置后看到的現(xiàn)象是:液體分成兩層,上層接近無色、下層為橙色;氯氣能將溴單質(zhì)置換出來,氯氣的氧化性大于溴,離子方程式為:Cl2+2Br﹣=Br2+2Cl﹣ .
所以答案是:萃取生成的溴,使現(xiàn)象更明顯;液體分成兩層,上層接近無色、下層為橙色,強于 Cl2+2Br﹣=2Cl﹣+Br2 .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針對表中的①~⑩中元素,填寫下列空格:
(1)在這10種元素中,非金屬性最強的是(填序號);
(2)元素②⑧⑨以原子個數(shù)比1:1:1形成的化合物的結構式為 , 元素②與⑨形成的18e﹣化合物的電子式;
(3)②、⑨、⑩三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M中原子個數(shù)比為3:4:2,電子總數(shù)為42,M中含有的化學鍵類型有;
(4)比較元素⑦⑧形成的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用化學式表示)
(5)元素⑤的氧化物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醛、酮的反應屬于還原反應的是( )
A.醛的銀鏡反應
B.醛在空氣中久置變質(zhì)
C.由2-丁酮制備2-丁醇
D.乙醛與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加熱有磚紅色沉淀產(chǎn)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將CH3CHO和CH3COOH分離的正確方法是( )
A.蒸餾
B.加入Na2CO3溶液后,通過萃取的方法分離
C.加入燒堿溶液后蒸餾出乙醛,再加入濃硫酸,蒸餾出乙酸
D.和Na反應后進行分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鋅與鹽酸反應的實驗中,某同學得到的結果如下表所示:
鋅的質(zhì)量/g | 鋅的形狀 | 溫度/℃ | 鋅完全溶解的時間/s | |
A | 2 | 薄片 | 5 | 400 |
B | 2 | 薄片 | 15 | 200 |
C | 2 | 薄片 | 25 | 100 |
D | 2 | 薄片 | 35 | t1 |
E | 2 | 顆粒 | 15 | t2 |
F | 2 | 粉末 | 15 | t3 |
G | 2 | 薄片(含少量雜質(zhì)Cu) | 35 | t4 |
(1)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 該反應為反應(填“放熱”或“吸熱”).
(2)t1=s,完成下列時間對溫度的曲線圖(縱軸表示時間,橫軸表示溫度) .
(3)利用所畫的曲線圖和相關數(shù)據(jù),可得出該反應中溫度影響反應速率的規(guī)律是 .
(4)t1(填“>”或“<”)t4 , 原因是 .
t2t3(填“>”或“<”),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A.石英與燒堿溶液共熱:SiO2+2OH﹣ SiO32﹣+H2O
B.在氯化鋁溶液中滴加過量的氨水:Al3++4OH﹣=[Al(OH)4]﹣
C.在氫氧化鈉溶液中通入過量的CO2:2OH﹣+CO2=CO32﹣+H2O
D.稀硫酸與氫氧化鋇溶液反應H++SO42﹣+Ba2++OH﹣=BaSO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4年5月7日,天津某工程檢測公司在進行探傷作業(yè)期間,一枚黃豆粒大小的放射源銥﹣192丟失,造成了嚴重的安全事故,圖示是銥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銥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192.2克
B.銥原子核內(nèi)的中子數(shù)為77
C.K2IrO3中Ir的化合價為+4
D.生活中常用的銥金筆為純凈的銥單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設NA為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11gT2O含有的電子數(shù)為5NA
B. 常溫下,0.2L 0.5molL﹣1NH4NO3溶液的氮原子數(shù)小于0.2NA
C. 含4molHCl的濃鹽酸與足量二氧化錳反應轉移的電子總數(shù)為NA
D. 標準狀況下,2.24L H2S全部溶于水所得溶液中HS﹣和S2﹣離子數(shù)之和為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反應 I2 + 2Na2S2O3 = 2NaI + Na2S4O6 中,氧化產(chǎn)物是
A.Na2S4O6B.Na2S2O3C.NaID.I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