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題10分)已知數(shù)軸上點A與點B的距離為16個單位長度,點A在原點的左側,到原點的距離為26個單位長度,點B在點A的右側,點C表示的數(shù)與點B表示的數(shù)互為相反數(shù),動點P從A出發(fā),以每秒1個單位的速度向終點C移動,設移動時間為t秒.
(1)點A表示的數(shù)為 ,點B表示的數(shù)為 ,點C表示的數(shù)為 .
(2)用含t的代數(shù)式表示P到點A和點C的距離: PA= ,PC= .
(3)當點P運動到B點時,點Q從A點出發(fā),以每秒3個單位的速度向C點運動,Q點到達C點后,再立即以同樣的速度返回,運動到終點A.①在點Q向點C運動過程中,能否追上點P?若能,請求出點Q運動幾秒追上.②在點Q開始運動后,P、Q兩點之間的距離能否為2個單位?如果能,請求出此時點P表示的數(shù);如果不能,請說明理由.
(1)A:—26 B:?10 C:10
(2)PA=
(3)①8
② 對應的p點分別為
【解析】
試題分析:(1)根據(jù):數(shù)軸上點A與點B的距離為16個單位長度,點A在原點的左側,到原點的距離為26個單位長度,點B在點A的右側,點C表示的數(shù)與點B表示的數(shù)互為相反數(shù),可以確定A、B、C點對應的數(shù);(2)因為動點P從A出發(fā),以每秒1個單位的速度向終點C移動,且移動時間為t秒,所以PA=
;(3)①設運動時間是t秒,根據(jù)點Q追上點P時,點Q運動的路程=點P運動的路程,列出關于t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結果.②分情況討論:點Q從A點向點C運動時,又分點Q在點P的后面與點Q在點P的前面;點Q從C點返回到點A時,又分點Q在點P的后面與點Q在點P的前面.
試題解析: 【解析】
(1)根據(jù)題意可得:點A表示的數(shù)為-26,點B表示的數(shù)為-10,點C表示的數(shù)為10;(2)因為動點P從A出發(fā),以每秒1個單位的速度向終點C移動,且移動時間為t秒,所以PA= ,
;(3)①設運動時間是t秒,根據(jù)點Q追上點P時,點Q運動的路程=點P運動的路程,列方程得:3t=1×(t+16),解得t=8;②分兩種情況:(Ⅰ)點Q從A點向點C運動時,如果點Q在點P的后面,那么1×(t+16)-3t=2,解得t=7,此時點P表示的數(shù)是-3;如果點Q在點P的前面,那么3t-1×(t+16)=2,解得t=9,此時點P表示的數(shù)是-1;(Ⅱ)點Q從C點返回到點A時,如果點Q在點P的后面,那么3t+1×(t +16)+2=2×36,解得t=
,此時點P表示的數(shù)是
;如果點Q在點P的前面,那么3 t +1×(t +16)=2×36+2,解得t =
,此時點P表示的數(shù)是
.
答:在點Q開始運動后,P、Q兩點之間的距離能為2個單位,此時點P表示的數(shù)分別
考點:1.數(shù)軸;2.列代數(shù)式;3.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興化顧莊等三校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點A、B的坐標分別為(3,0)、(2,﹣3),△AB′O′是△ABO關于的A的位似圖形,且O′的坐標為(﹣1,0),則點B′的坐標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九年級上學期第三次教學質量監(jiān)測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對于拋物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開口向下,頂點坐標(5,3)
B.開口向上,頂點坐標(5,3)
C.開口向下,頂點坐標(-5,3)
D.開口向上,頂點坐標(-5,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興化顧莊三校八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已知函數(shù)y=2x+1和y=-x-2的圖像交于點P,根據(jù)圖像,可得方程組的解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興化顧莊三校八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若點A(-3,y1),B(2,y2),C(3,y3)是函數(shù)圖像上的點,則(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八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月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本題滿分8分)如圖,在四邊形ABCD中,AB=BC,BF是∠ABC的平分線,AF∥DC,連接AC、CF,求證:(1)FA=FC.(2)CA是∠DCF的平分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濟南市九年級上學期期末競賽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Rt△ABC中,∠ACB=90°,∠A=50°,將其折疊,使點A落在邊CB上A′處,折痕為CD,則( )
A.40° B.30° C.20° D.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