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題目】有Cu2(OH)2CO3[Mr=222]與Cu的混合物25.4g,在空氣中加熱一段時間,得剩余固體23.1g,向該固體中加入300.0g9.8%的稀硫酸,固體完全溶解,測得反應(yīng)過程中實際消耗9.8%的稀硫酸250.0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剩余固體為純凈物

          B. 上述加熱過程中共生成H2O和CO2的質(zhì)量為2.3g

          C. 原混合物中Cu2(OH)2CO3與Cu的質(zhì)量比為111:16

          D. 最終所得溶液質(zhì)量為318.7g

          【答案】C

          【解析】

          剩余固體中加入稀硫酸之后固體完全溶解,說明剩余固體中不含有銅單質(zhì)。

          設(shè)剩余固體中銅元素的質(zhì)量為x

          則有Cu——H2SO4

          64 98

          x 250g9.8%

          x=16g

          設(shè)剩余固體中氧化銅的質(zhì)量為y,堿式碳酸銅的質(zhì)量為z

          則有y+z=23.1g,

          解得y=12g,z=11.1g

          設(shè)原固體中銅的質(zhì)量為p,堿式碳酸銅的質(zhì)量為q

          則有p+q=25.4g,

          解得p=3.2g,q=22.2g

          所以分解的堿式碳酸銅的質(zhì)量為22.2g-11.1g=11.1g

          根據(jù)分解的堿式碳酸銅的質(zhì)量可求得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

          Cu2(OH)2CO3——H2O+CO2

          222 62

          11.1g 3.1g

          所以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為3.1g

          剩余固體中堿式碳酸銅和硫酸反應(yīng)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

          Cu2(OH)2CO3——CO2

          222 44

          11.1g 2.2g

          A、剩余的固體混合物中含有堿式碳酸銅和氧化銅兩種物質(zhì),屬于混合物,錯誤;B、上述加熱過程共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為3.1g,錯誤;C、原混合物中堿式碳酸銅與銅的質(zhì)量比是22.2:3.2=111:16,正確;D、剩余固體中堿式碳酸銅和硫酸反應(yīng)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為2.2g,則所得溶液的質(zhì)量為300g+23.1g-2.2g=320.9g。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b、c三種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

          (1)P點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將接近飽和的c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海刹捎?/span>____________的方法(寫出一種)。

          (3)t2℃時,將30g的a物質(zhì)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攪拌,所得溶液質(zhì)量為___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實驗室從含少量硝酸鋅的硝酸銀廢液中提取貴金屬Ag,其主要操作流程如下:

          (1) 物體A的成分有___________ ;

          (2) 步驟Ⅰ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yīng)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步驟Ⅰ、Ⅱ共同的實驗操作名稱是___________,若往溶液D中加入適量的氧化鋅,可得到只含一種溶質(zhì)的溶液,則發(fā)生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某品牌過氧化氫溶液說明書,,用該品牌過氧化氫溶液配制600g10%的過氧化氫溶液用于消毒,請回答下列問題:

          (1)溶質(zhì)(H2O2)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_____________

          (2)溶質(zhì)(H2O2)中氫、氧元素質(zhì)量比為_____________

          (3)600g10%的過氧化氫溶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g溶質(zhì),配置時需要加入__________g水進行稀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A~D為四種不同類別的物質(zhì),D可用作某些氣體的干燥劑,廣泛用于制取肥皂,以及石油、造紙等工業(yè).“—”表示相連的物質(zhì)能發(fā)生反應(yīng),“→”表示一種物質(zhì)能生成另一種物質(zhì)(部分反應(yīng)物、生成物和反應(yīng)條件已略去)。

          通過推理和判斷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A的化學式_______;AB能發(fā)生反應(yīng)的原因是_____。

          (2)BD反應(yīng)的實質(zhì)是______。

          (3)寫出D→C的化學反應(yīng)方程式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些物質(zhì)間的轉(zhuǎn)化關(guān)系。甲、乙、丙均為氣體,乙有刺激性氣味,丁是應(yīng)用最廣泛的金屬。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G是一種化肥,H為紅棕色固體。部分反應(yīng)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化學式:B __ ,F(xiàn) __。

          (2)自然界中,甲和D反應(yīng)產(chǎn)生一種供呼吸的氣體,該反應(yīng)名稱為______。

          (3)反應(yīng)①、②的化學方程式:①____ ;②____。

          (4)由反應(yīng)②可知,在農(nóng)業(yè)上施用G時應(yīng)注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欲測定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該石灰石樣品5g,把 60g稀鹽酸分四次加入,實驗過程所得數(shù)據(jù)如下表(已知石灰石樣品中含有的雜質(zhì) 不溶于水,也不與稀鹽酸反應(yīng))。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

          實驗次數(shù)

          1

          2

          3

          4

          加入稀鹽酸的質(zhì)量/g

          15

          15

          15

          15

          剩余固體的質(zhì)量/g

          3.50

          2.00

          0.75

          0.75

          (1)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_____。

          (2)求原 60g 稀鹽酸中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要求書寫計算過程)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凡是有元素化合價發(fā)生變化的化學反應(yīng)都屬于氧化還原反應(yīng),下列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yīng)的是( )

          A. Zn+H2SO4==ZnSO4+H2 B. 2H2O 2H2↑+O2

          C. 2NaOH + H2SO4==Na2SO4+2H2O D. 4P+5O22P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圖例為鎂原子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下列所示粒子化學性質(zhì)與其相似的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