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美麗的青海湖不僅讓我們感受到自然之美,當?shù)氐木用襁能從青海湖內“冬天撈堿、夏天撈鹽”.當?shù)貙W校的某化學興趣小組對撈出來的純堿進行研究,有的同學認為撈出來的全是碳酸鈉,有的同學認為撈出來的純堿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鈉.現(xiàn)在他們準備以一包冬天撈出來的純堿(若含有雜質,只考慮為氯化鈉)為研究對象,探究該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小組通過討論設計了下圖中的裝置,請你參與探究.(實驗前活塞都關閉)

          【實驗一】稱取13.25g純堿樣品完全溶于水,放入甲中,稱量丙裝置的質量為355g,打開b、c,甲中現(xiàn)象為  時,再稱量丙裝置的質量為359.4g,通過計算得出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為  .甲和丙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同學們通過討論認為上述方法并不能準確測量,其理由可能是  .(寫一條即可)

          【實驗二】通過討論,改進后的實驗步驟如下:

          ①稱量丙裝置的質量.

          ②稱量樣品,檢查裝置氣密性.

          ③關閉a,打開b,注入足量的稀鹽酸.

          ④打開a、d,鼓入氮氣一會兒.

          其正確順序為 ② (填字序號,可重復).

          【表達與交流】

          (1)此實驗中丁裝置的作用是  

          (2)此實驗中鼓入氮氣的作用是  

          分析:

          向甲中加入稀鹽酸時,甲中的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能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當碳酸鈉完全反應時,不再產生氣泡,通過數(shù)據可以計算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

          測定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時,裝置中的空氣中含有二氧化碳,對實驗結果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反應前應該把裝置中的空氣排盡,反應后應該把裝置中的二氧化碳完全排入丙中;

          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進入丙中時,也會影響實驗結果,應該采取措施防止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進入丙中.

          解答:

          解:【實驗一】

          甲中不再產生氣泡時,說明已經完全反應.

          故填:不再產生氣泡.

          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為:359.4g﹣355g=4.4g,

          設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X                  4.4g

          =

          X=10.6g

          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為:×100%=80%,

           故填:80%.

          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2HCl=2NaCl+H2O+CO2↑.

          故填:Na2CO3+2HCl=2NaCl+H2O+CO2↑.

          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能生成碳酸鈉和水,化學方程式為:CO2+2NaOH=Na2CO3+H2O.

          故填:CO2+2NaOH=Na2CO3+H2O.

          上述方法并不能準確測量,這是因為裝置中的空氣沒有排凈,其中含有二氧化碳,產生的二氧化碳沒有被氫氧化鈉溶液完全吸收等.

          故填:裝置中的空氣沒有排凈,其中含有二氧化碳.

          【實驗二】

          改進后的實驗步驟應該是,先稱量樣品,檢查裝置氣密性,打開a、d,鼓入氮氣一會兒,把裝置中的空氣排盡,稱量丙裝置的質量,關閉a,打開b,注入足量的稀鹽酸,再打開a、d,鼓入氮氣一會兒,使二氧化碳完全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再稱量丙裝置的質量.

          故填:②④①③④①.

          【表達與交流】

          (1)此實驗中丁裝置的作用是:檢驗產生的二氧化碳已被完全吸收,同時防止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進入丙中.

          故填:檢驗產生的二氧化碳已被完全吸收,同時防止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進入丙中.

          (2)此實驗中鼓入氮氣的作用是:開始時將裝置中的空氣排凈,結束時將產生的二氧化碳全部排入氫氧化鈉溶液中吸收.

          故填:開始時將裝置中的空氣排凈,結束時將產生的二氧化碳全部排入氫氧化鈉溶液中吸收.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3?通州區(qū)二模)美麗的青海湖不僅讓我們感受到自然之美,當?shù)氐木用襁能從青海湖內“冬天撈堿、夏天撈鹽”.當?shù)貙W校的某化學興趣小組對撈出來的純堿進行研究,有的同學認為撈出來的全是碳酸鈉,有的同學認為撈出來的純堿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鈉.現(xiàn)在他們準備以一包冬天撈出來的純堿(若含有雜質,只考慮為氯化鈉)為研究對象,探究該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小組通過討論設計了下圖中的裝置,請你參與探究.(實驗前活塞都關閉)
          【實驗一】稱取13.25g純堿樣品完全溶于水,放入甲中,稱量丙裝置的質量為355g,打開b、c,甲中現(xiàn)象為
          不再產生氣泡
          不再產生氣泡
          時,再稱量丙裝置的質量為359.4g,通過計算得出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為
          80%
          80%
          .甲和丙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
          CO2+2NaOH=Na2CO3+H2O
          CO2+2NaOH=Na2CO3+H2O
          .同學們通過討論認為上述方法并不能準確測量,其理由可能是
          裝置中的空氣沒有排凈,其中含有二氧化碳
          裝置中的空氣沒有排凈,其中含有二氧化碳
          .(寫一條即可)
          【實驗二】通過討論,改進后的實驗步驟如下:
          ①稱量丙裝置的質量.
          ②稱量樣品,檢查裝置氣密性.
          ③關閉a,打開b,注入足量的稀鹽酸.
          ④打開a、d,鼓入氮氣一會兒.
          其正確順序為
          ②④①③④①
          ②④①③④①
          (填字序號,可重復).
          【表達與交流】
          (1)此實驗中丁裝置的作用是
          檢驗產生的二氧化碳已被完全吸收,同時防止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進入丙中
          檢驗產生的二氧化碳已被完全吸收,同時防止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進入丙中

          (2)此實驗中鼓入氮氣的作用是
          開始時將裝置中的空氣排凈,結束時將產生的二氧化碳全部排入氫氧化鈉溶液中吸收
          開始時將裝置中的空氣排凈,結束時將產生的二氧化碳全部排入氫氧化鈉溶液中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2?常熟市模擬)美麗的青海湖不僅讓我們感受到自然之美,當?shù)氐木用襁能從青海湖內“冬天撈堿、夏天撈鹽”.當?shù)貙W校的某化學興趣小組對撈出來的純堿進行研究,有的同學認為撈出來的全是碳酸鈉,有的同學認為撈出出來的純堿中常;煊猩倭康穆然c.現(xiàn)在他們準備以一包冬天撈出來的純堿(若含有雜質,只考慮為氯化鈉)為研究對象,探究該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含量.請你參與他們的活動.
          【小組討論】
          觀點I:純堿樣品中只含有碳酸鈉;
          觀點II:純堿樣品是由碳酸鈉和少量氯化鈉組成的混合物.
          【實驗設計】
          甲方案:
          (1)稱取13.25g純堿樣品,加入過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攪拌.過濾、洗滌、干燥,得到白色沉淀10.00g;
          (2)數(shù)據處理:請根據上述實驗數(shù)據,計算該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
          (3)計算過程:
          (4)實驗結論
          純堿樣品是由碳酸鈉和少量氯化鈉組成的混合物,且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是80%
          純堿樣品是由碳酸鈉和少量氯化鈉組成的混合物,且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是80%

          乙方案
          (1)稱取樣品質量為a g,測得樣品與足量稀硫酸完全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b g
          (2)實驗結論:
          ①當a、b的質量關系滿足
          a
          b
          =
          53
          22
          a
          b
          =
          53
          22
          (填寫含ab字母的表達式,下同)時,純堿樣品中含有碳酸鈉,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是100%;
          ②當a、b的質量關系滿足
          a
          b
          53
          22
          a
          b
          53
          22
          時,純堿樣品中含有碳酸鈉,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是
          53b
          22a
          ×100%
          53b
          22a
          ×100%
          ;
          【實驗評價】
          誤差分析:①甲方案中,白色沉淀的質量在過濾、干燥等操作過程中會有所損耗,造成計算結果與實際值相比偏小,
          ②乙方案中,有部分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因溶解于水而沒有全部逸出,造成計算結果與實際值相比
          偏小
          偏小
          (填寫“偏大”、“偏小”或“不變”).
          【交流反思】
          (1)實驗過程中,需用玻璃棒不斷攪拌,該操作的目的是
          可以使反應充分反應
          可以使反應充分反應
          ;
          (2)甲方按實驗操作中,對沉淀洗滌的目的是:
          可以除去沉淀表面雜質,減少誤差
          可以除去沉淀表面雜質,減少誤差
          ;
          (3)乙方案中,需用一定質量的19.6%的稀硫酸.現(xiàn)有一瓶98%的濃硫酸(密度為1.84g/cm2),配制乙方案中實驗所用稀硫酸,至少需要濃硫酸的體積是
          1.24b
          1.24b
          mL(填寫含字母的表達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3年北京市通州區(qū)中考二模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美麗的青海湖不僅讓我們感受到自然之美,當?shù)氐木用襁能從青海湖內“冬天撈堿、夏天撈鹽”。當?shù)貙W校的某化學興趣小組對撈出來的純堿進行研究,有的同學認為撈出來的全是碳酸鈉,有的同學認為撈出來的純堿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鈉,F(xiàn)在他們準備以一包冬天撈出來的純堿(若含有雜質,只考慮為氯化鈉)為研究對象,探究該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小組通過討論設計了下圖中的裝置,請你參與探究。(實驗前活塞都關閉)

          【實驗一】稱取13.25g純堿樣品完全溶于水,放入甲中,稱量丙裝置的質量為355g,打開

          b、c,甲中現(xiàn)象為       時,再稱量丙裝置的質量為350.6g,通過計算得出純堿樣品中

          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為  。甲和丙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

          同學們通過討論認為上述方法并不能準確測量,其理由可能是       。(寫一條即可)

          【實驗二】通過討論,改進后的實驗步驟如下:

          ①稱量丙裝置的質量。

          ②稱量樣品,檢查裝置氣密性。

          ③關閉a,打開b,注入足量的稀鹽酸。

          ④打開a、d,鼓入氮氣一會兒。

          其正確順序為          (填字序號,可重復)。

          【表達與交流】

          (1)此實驗中丁裝置的作用是                    

          (2)此實驗中鼓入氮氣的作用是                           。(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2年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市中考化學調研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美麗的青海湖不僅讓我們感受到自然之美,當?shù)氐木用襁能從青海湖內“冬天撈堿、夏天撈鹽”.當?shù)貙W校的某化學興趣小組對撈出來的純堿進行研究,有的同學認為撈出來的全是碳酸鈉,有的同學認為撈出出來的純堿中常常混有少量的氯化鈉.現(xiàn)在他們準備以一包冬天撈出來的純堿(若含有雜質,只考慮為氯化鈉)為研究對象,探究該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含量.請你參與他們的活動.
          【小組討論】
          觀點I:純堿樣品中只含有碳酸鈉;
          觀點II:純堿樣品是由碳酸鈉和少量氯化鈉組成的混合物.
          【實驗設計】
          甲方案:
          (1)稱取13.25g純堿樣品,加入過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攪拌.過濾、洗滌、干燥,得到白色沉淀10.00g;
          (2)數(shù)據處理:請根據上述實驗數(shù)據,計算該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
          (3)計算過程:
          (4)實驗結論______.
          乙方案
          (1)稱取樣品質量為a g,測得樣品與足量稀硫酸完全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b g
          (2)實驗結論:
          ①當a、b的質量關系滿足______(填寫含ab字母的表達式,下同)時,純堿樣品中含有碳酸鈉,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是100%;
          ②當a、b的質量關系滿足______時,純堿樣品中含有碳酸鈉,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是______;
          【實驗評價】
          誤差分析:①甲方案中,白色沉淀的質量在過濾、干燥等操作過程中會有所損耗,造成計算結果與實際值相比偏小,
          ②乙方案中,有部分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因溶解于水而沒有全部逸出,造成計算結果與實際值相比______(填寫“偏大”、“偏小”或“不變”).
          【交流反思】
          (1)實驗過程中,需用玻璃棒不斷攪拌,該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2)甲方按實驗操作中,對沉淀洗滌的目的是:______;
          (3)乙方案中,需用一定質量的19.6%的稀硫酸.現(xiàn)有一瓶98%的濃硫酸(密度為1.84g/cm2),配制乙方案中實驗所用稀硫酸,至少需要濃硫酸的體積是______mL(填寫含字母的表達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