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關于0.2 mol/L的NAOH溶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100 mL該溶液中含0.8 g NaOH
B.200 mL該溶液與100 mL 0.2 mol/L的硫酸溶液反應形成中性溶液
C.100 mL該溶液中約含0.02 mol×6.02×1023 mol-1個Na+
D.配制含1 L水的該溶液,需NaOH的質量為8 g
1.今有0.1 mol·L-1 NA2SO24溶液300 mL,0.1 mol·L-1 MgSO4溶液200 mL和0.1 mol·L-1 Al2(SO4)3溶液100 mL,這三種溶液中硫酸根離子濃度之比是 ( )
A.1∶1∶1
B.3∶2∶2
C.3∶2∶3
D.1∶1∶3
12.在Fe(OH)3膠體中,逐滴加入HI稀溶液,會出現(xiàn)一系列變化。先出現(xiàn)紅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 。
(2)隨后沉淀溶解,溶液呈黃色,寫出此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
(3)最后溶液顏色加深,原因是____________,此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
(4)若用稀鹽酸代替HI稀溶液,能出現(xiàn)上述哪些相同的變化現(xiàn)象?____________。(寫序號)
11.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請分別寫出中學所學常見的強酸和強堿(各不少于3種)
強酸:____________ 。
強堿:____________ 。
(2)請寫出中學所學常見的強氧化劑,其中屬于單質的有____________(不少于3種);屬于化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少于4種)。
(3)請觀察分析下列各組物質,指出各組物質具有的共同化學性質,每組各舉一例,用化學方程式或離子方程式說明:
①H2SO4,H2SO3,H2S,SO2,CO2,Cl2,NH4Cl,F(xiàn)eCl3
共性____________ ;
舉例____________ 。
②NaOH,Na2O,CaO,Na,F(xiàn)e,Na2CO3,Na2S,Na2SO3
共性____________ ;
舉例____________ 。
③Al,Al2O3,Al(OH)3,NaHCO3,NaHSO23,NaHS,(NH4)2S
共性____________ ;
舉例____________ 。
10.已知淀粉溶于水后,淀粉粒子的直徑在1 nm~100 nm之間,F(xiàn)有兩個試劑瓶,其標簽已模糊不清,只知道分別盛有淀粉溶液和氯化鈉溶液,試用多種方法將其鑒別。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方法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銅器久置于空氣中會和空氣中的水蒸氣、二氧化碳、氧氣作用產(chǎn)生“綠銹”,該“綠銹”俗稱“銅綠”,又稱“孔雀石”[化學式為Cu2(OH)2CO3],銅綠能與酸反應。某同學利用下述一系列反應實現(xiàn)了“銅→銅綠→……→銅”的轉化。即
銅 ①
銅綠 ② A ③ Cu(OH)2y
④ B ⑤ Cu
(1)現(xiàn)有物質CuO、CuCl2、CuSO4、CuCO3等物質,則上述三種物質能代替上述轉化關系中A的是____________,能代替B的是____________。
(2)上述反應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____________(填序號)。
(3)寫出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反應④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8.將10 mL淀粉膠體和5 mL氯化鈉溶液混合后,放入用半透膜制成的袋內,將此袋浸入蒸餾水中(如圖所示)2 min后,分別取袋內和燒杯內液體進行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燒杯內液體加入硝酸銀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
B.燒杯內液體加入碘水后呈藍色
C.袋內液體加入硝酸銀溶液后出現(xiàn)白色沉淀
D.袋內液體加入碘水后不變藍
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所有的非金屬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B.BaSO4難溶于水,是正鹽也是硫酸鹽
C.福爾馬林、鹽酸、明礬、純堿都是混合物
D.某溫度下,NACl的溶解度為S g,則此溫度下,其飽和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為S/(100+S)×100%
6.按照物質的樹狀分類和交叉分類,HNO3應屬于①酸 ②氫化物 ③氧化物 ④含氧酸 ⑤一元酸 ⑥強酸 ⑦化合物 ⑧混合物 ⑨無機化合物 ( )
A.①④⑤⑥⑦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⑨
C.①②④⑧
D.①④⑤⑥
5.Fe(OH)3膠體和MgCl2溶液共同具備的性質是 ( )
A.兩者均有丁達爾效應
B.兩者均能透過半透膜
C.加入鹽酸先沉淀,隨后溶解
D.分散質粒子可通過濾紙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