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普寧城東中學(xué)2009屆高三物理第三次周考試題

          命題人:林少彬    2009.3.6

          注意事項:

          1. 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2. 答卷前,考生務(wù)必用黑色字跡的水筆將自己的姓名,班級和準(zhǔn)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卷上。

          3. 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卷上的對應(yīng)題目的答案標(biāo)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

          4. 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水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卷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nèi)的相應(yīng)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zhǔn)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5. 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卷的整潔,考試結(jié)束后,將答題卷收回。

            第Ⅰ卷(選擇題共48)

          -、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的小題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

          1.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伽利略通過實驗和合理的外推提出質(zhì)量并不是影響落體運(yùn)動快慢的原因

          B.牛頓最早成功利用實驗方法測出了萬有引力常量

          C.愛因斯坦提出了量子理論,后來普朗克用光電效應(yīng)實驗提出了光子說

          D.麥克斯韋提出電磁場理論并預(yù)言電磁波的存在,由赫茲用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

          2、氫原子光譜在可見光部分只有四條譜線,一條紅色、一條藍(lán)色、兩條紫色,它們分別是從 n = 3、4、5、6 能級向 n = 2 能級躍遷時產(chǎn)生的,則   

          A. 紅色光譜是氫原子從 n = 6 能級向 n = 2 能級躍遷時產(chǎn)生的

          B. 藍(lán)色光譜是氫原子從n = 6能級或 n = 5能級向 n = 2能級躍遷時產(chǎn)生的

          C. 若從 n = 6 能級向 n = 1 能級躍遷時,則能夠產(chǎn)生紫外線

          D. 若原子從 n = 6 能級向 n = 1 能級躍遷時所產(chǎn)生的輻射不能使某金屬發(fā)生光電效應(yīng),

          則原子從 n = 6 能級向 n = 2 能級躍遷時將可能使該金屬發(fā)生光電效應(yīng)

          3、月球土壤里大量存在著一種叫做“氦3()”的化學(xué)元素,是熱核聚變重要原料。科學(xué)家初步估計月球上至少有100萬噸氦3,如果相關(guān)技術(shù)開發(fā)成功,將可為地球帶來取之不盡的能源。關(guān)于“氦3()”與氘核聚變,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核反應(yīng)方程為

              B.核反應(yīng)生成物的質(zhì)量將大于參加反應(yīng)物質(zhì)的質(zhì)量

              C.氨3()一個核子的結(jié)合能大于氦4()一個核子的結(jié)合能

              D.氦3()的原子核與一個氘核發(fā)生聚變將放出能量

          4、如圖所示,在豎直向上的勻強(qiáng)電場中,一根不可伸長的絕緣細(xì)繩的一端系著一個帶電小球,另一端固定于O點(diǎn),小球在豎直平面內(nèi)做勻速圓周運(yùn)動,最高點(diǎn)為a,最低點(diǎn)為b.不計空氣阻力,則不正確的是

          A.小球帶負(fù)電

          B.電場力跟重力平衡

          C.小球在從a點(diǎn)運(yùn)動到b點(diǎn)的過程中,電勢能減小

          D.小球在運(yùn)動過程中機(jī)械能守恒

          5、直升機(jī)懸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裝有救災(zāi)物資的箱子,如圖所示。設(shè)投放初速度為零,箱子所受的空氣阻力與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運(yùn)動過程中箱子始終保持圖示姿態(tài)。則在箱子下落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箱內(nèi)物體對箱子底部始終沒有壓力。

          B. 箱子剛從飛機(jī)上投下時,箱內(nèi)物體受到的支持力最大。

          C. 箱子接近地面時,箱內(nèi)物體受到的支持力比剛投下時大。

          D. 若下落距離足夠長,箱內(nèi)物體有可能所受支持力等于它的重力。

          6.繞有線圈的鐵芯直立在水平桌面上,鐵芯上套著一個鋁環(huán),線圈與電源、電鍵相連,如圖所示.閉合電鍵的瞬間,鋁環(huán)跳起一定高度.保持電鍵閉合,下面哪一個現(xiàn)象是正確的  

             A.鋁環(huán)停留在這一高度,直到斷開電鍵鋁環(huán)回落

             B.鋁環(huán)不斷升高,直到斷開電鍵鋁環(huán)回落

           C.鋁環(huán)回落,斷開電鍵時鋁環(huán)又跳起

             D.鋁環(huán)回落,斷開電鍵時鋁環(huán)不再跳起

          7.如圖所示,L1和L2是輸電線,甲是電壓互感器,乙是電流互感器.若已知變壓比為1 000:1,變流比為100:1,并且知道電壓表示數(shù)為220V,電流表示數(shù)為10A,則輸電線的輸送功率為

          A.2.2X103 W    B.2.2X10-2W    

          C.  2.2X108 W    D.2.2X104W

          8.我國載人飛船“神舟七號”的順利飛天,極大地振奮了民族精神!吧衿摺痹谲壍里w行過程中,宇航員翟志鋼跨出飛船,實現(xiàn)了“太空行走”,當(dāng)他出艙后相對于飛船靜止不動時,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他處于平衡狀態(tài)           B.他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C.他的加速度不為零         D.他的加速度恒定不變

          9.如圖所示,邊長為L的正方形線圈abcd 其匝數(shù)為n總電阻為r外電路的 電阻為R,ab的中點(diǎn)和cd的中點(diǎn)的連線OO/ 恰好位于勻強(qiáng)磁場的邊界線上,磁場的磁感應(yīng)強(qiáng)度為B,若線圈從圖示位置開始,以角速度ω繞OO/軸勻速轉(zhuǎn)動,則以下判斷中正確的是    

          A.閉合電路中感應(yīng)電動勢的瞬時表達(dá)式e = nBL2ωsinωt

          B.在t = 時刻,磁場穿過線圈的磁通量為零,但此時磁通量隨時間變化最快

          C.從t =0 時刻到t = 時刻,電阻R上產(chǎn)生的熱量為 Q =

          D.從t =0 時刻到t = 時刻,通過R的電荷量q =

          10.如圖所示的電路中,燈泡A和燈泡B原來都是正常發(fā)光的,F(xiàn)在突然燈泡A比原來變暗了些,燈泡B比原來變亮了些,則電路中出現(xiàn)的故障可能是                     

          A.R3斷路         B.R1短路   

          C.R2斷路         D.R1、R2同時短路

          11.如圖所示,銅質(zhì)導(dǎo)電板置于勻強(qiáng)磁場中,通電時銅板中電流方向向上,由于磁場的作用,則

          A.板左側(cè)聚集較多電子,使b電勢高于a點(diǎn)電勢

          B.板左側(cè)聚集較多電子,使a電勢高于b點(diǎn)電勢

          C.板右側(cè)聚集較多電子,使a電勢高于b點(diǎn)電勢

          D.板右側(cè)聚集較多電子,使b電勢高于a點(diǎn)電勢

          12、如圖所示,一網(wǎng)球運(yùn)動員將球在邊界處正上方水平向右擊出,球剛好過網(wǎng)落在圖中位置(不計空氣阻力),相關(guān)數(shù)據(jù)如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擊球點(diǎn)高度h1與球網(wǎng)高度h2之間的關(guān)系為h1 =1.8h2

          B.若保持擊球高度不變,球的初速度只要不大于,一定落在對方界內(nèi)

          C.任意降低擊球高度(仍大于),只要擊球初速度合適,球一定能落在對方界內(nèi)

          D.任意增加擊球高度,只要擊球初速度合適,球一定能落在對方界內(nèi)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共102分)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8小題,其中13、14題任選一題做,共102分。按題目要求作答。解答題應(yīng)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shù)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

          13、14兩題為選做題,分別考查3-3(含2-2)模塊和3-4模塊,考生應(yīng)從兩個選做題中選擇一題作答。

          試題詳情

          13、(選修模塊3-3)(12分)

          (1)(4分)奧運(yùn)祥云火炬的燃燒系統(tǒng)由燃?xì)夤?內(nèi)有液態(tài)丙烷)、穩(wěn)壓裝置和燃燒器三部分組成,當(dāng)穩(wěn)壓閥打開以后,燃?xì)庖詺鈶B(tài)形式從氣罐里出來,經(jīng)過穩(wěn)壓閥后進(jìn)入燃燒室進(jìn)行燃燒.則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燃?xì)庥梢簯B(tài)變?yōu)闅鈶B(tài)的過程中要對外做功

          試題詳情

          B.燃?xì)庥梢簯B(tài)變?yōu)闅鈶B(tài)的過程中分子的分子勢能減少

          C.燃?xì)庠谌紵胰紵倪^程是熵增加的過程

          D.燃?xì)庠谌紵筢尫旁谥車h(huán)境中的能量很容易被回收再利用

          (2)(4分)某運(yùn)動員吸一口氣,吸進(jìn)400cm3的空氣,據(jù)此估算他所吸進(jìn)的空氣分子的總數(shù)為

          試題詳情

                    個.已知1mol氣體處于標(biāo)準(zhǔn)狀態(tài)時的體積是22.4L.(結(jié)果保留一位有效數(shù)字)

          試題詳情

          (3) (4分)如圖所示,絕熱隔板S把絕熱的氣缸分隔成體積相等的兩部分,S與氣缸壁的接觸是光滑的.兩部分中分別盛有相同質(zhì)量、相同溫度的同種氣體a和b.氣體分子之間相互作用可忽略不計.現(xiàn)通過電熱絲對氣體a緩慢加熱一段時間后,a、b各自達(dá)到新的平衡狀態(tài).試分析氣體b的壓強(qiáng)、溫度、內(nèi)能的變化情況.

           

           

           

           

          試題詳情

          14、(選修模塊3-4)(12分)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試題詳情

          A.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縣發(fā)生8.0級強(qiáng)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員財產(chǎn)損

          失,地震波是機(jī)械波,地震波中既有橫波也有縱波

          B.太陽能真空玻璃管采用鍍膜技術(shù)增加透射光,這是利用了光的衍射原理

          C.相對論認(rèn)為: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慣性參照系中是不相同的

          D.醫(yī)院里用于檢測的“彩超”的原理是:向病人體內(nèi)發(fā)射超聲波,經(jīng)血液反射后被接收,

          測出反射波的頻率變化,就可知血液的流速.這一技術(shù)應(yīng)用了多普勒效應(yīng)

          試題詳情

          (2)如圖所示為一列簡諧波在t1=0時刻的圖象,此時波中質(zhì)點(diǎn)M的運(yùn)動方向沿y軸負(fù)方向,且到t2=0.55s質(zhì)點(diǎn)M恰好第3次到達(dá)y軸正方向最大位移處,該波的傳播方向為________,波速為__________m/s.

          試題詳情

          (3)如圖所示是一種折射率n=1.5的棱鏡用于某種光學(xué)儀器中,F(xiàn)有一束光線沿MN的方向射到棱鏡的AB界面上,入射角的大小。求光在棱鏡中傳播的速率及此束光線射出棱鏡后的方向(不考慮返回到AB面上的光線)。

           

           

           

          (二)必做題

          15-20題為必做題,要求考生全部作答。

          試題詳情

          15.(11分)測量一螺線管兩接線柱之間金屬絲的長度。給出器材如下:

          試題詳情

          A、待測螺線管L(符號image description                ):繞制螺線管金屬絲的電阻率m,電阻約為    B、螺旋測微器   C、電流表G:量程100μA,內(nèi)阻=500Ω   D、電壓表V:量程6V,內(nèi)阻=4kΩ  E、定值電阻R0:R0=50Ω  F、滑動變阻器:全電阻約1k  G、電源E:電動勢9V,內(nèi)阻忽略不計  H、電鍵S一個,導(dǎo)線若干

           

           

          (1)實驗中用螺旋測微器測得金屬絲的直徑如圖甲所示,其示數(shù)為d = __________。

          (2)按圖乙所示電路測量金屬絲的電阻,請在圖丙的實物圖上連線。

          (3)若測得的金屬絲直徑用d表示,電流表G的讀數(shù)用I表示,電壓表V的讀數(shù)用U表示,則由已知量和測得量的符號表示金屬絲的長度L= __________________。

          試題詳情

          16.(13分)如圖12所示,光滑水平軌道與光滑圓弧軌道相切,輕彈簧的一端固定在軌道的左端,OP是可繞O點(diǎn)轉(zhuǎn)動的輕桿,且擺到某處就能停在該處;另有一小鋼球。現(xiàn)在利用這些器材測定彈簧被壓縮時的彈性勢能。

          (1)還需要的器材是                                      。

          (2)以上測量實際上是把對彈性勢能的測量轉(zhuǎn)化為對         能的測量,進(jìn)而轉(zhuǎn)化為對

                                     的直接測量。

          (3)為了研究彈簧的彈性勢能與勁度系數(shù)和形變量的關(guān)系,除以上器材外,還準(zhǔn)備了兩個輕彈簧,所有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均不相同。試設(shè)計記錄數(shù)據(jù)的表格。

           

          試題詳情

          17.(19分) (1)(10分)環(huán)保汽車為2008年奧運(yùn)會場館服務(wù)。某輛以蓄電池為驅(qū)動能源的環(huán)保

          試題詳情

          汽車,總質(zhì)量m=6.25´102 kg。當(dāng)它在水平路面上以v=36km/h的速度勻速行駛時,驅(qū)動電機(jī)

          的輸入電流I=50A,電壓U=300V。電動機(jī)的內(nèi)阻為1Ω,在此行駛狀態(tài)下電動機(jī)的功率為額定

          功率。試求:

          ①求電動機(jī)的額定輸出功率P;

          試題詳情

          ②若該汽車以恒定的加速度啟動,加速度大小為2m/s2,則勻加速過程能維持時間多長時間。

          試題詳情

          (2)(9分)如圖所示,一個質(zhì)量為m的小球由兩根細(xì)繩拴在豎直轉(zhuǎn)軸上的A、B兩處,AB間距為L,A處繩長為L,B處繩長為L,兩根繩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為2mg,轉(zhuǎn)軸帶動小球轉(zhuǎn)動。則:

          ①當(dāng)B處繩子剛好被拉直時,小球的線速度v多大?

          試題詳情

          ②為不拉斷細(xì)繩,轉(zhuǎn)軸轉(zhuǎn)動的最大角速度多大?

           

           

           

           

           

           

           

          試題詳情

          18、(13分)已知一顆人造衛(wèi)星在半徑為R的某行星上空繞該行星做勻速圓周運(yùn)動,經(jīng)過時間t ,衛(wèi)星運(yùn)動的弧長為S ,衛(wèi)星與行星的中心連線掃過的角度是θ弧度,( 已知萬有引力常量為G )  

          求:(1) 人造衛(wèi)星距該行星表面的高度h

          (2) 該行星的質(zhì)量M  

          (3) 該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V1

           

           

           

           

           

           

           

           

           

          試題詳情

          19、(18分)如圖所示,兩根正對的平行金屬直軌道MN、M´N´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兩軌道之間的距離l=0.50m,軌道的MM´端之間接一阻值R=0.40Ω的定值電阻,NN´端與兩條位于豎直面內(nèi)的半圓形光滑金屬軌道NP、N´P´平滑連接,兩半圓軌道的半徑均為R0=0.50m.直軌道的右端處于豎直向下、磁感應(yīng)強(qiáng)度B=0.64 T的勻強(qiáng)磁場中,磁場區(qū)域的寬度d=0.80m,且其右邊界與NN´重合.現(xiàn)有一質(zhì)量m=0.20kg、電阻r=0.10Ω的導(dǎo)體桿ab靜止在距磁場的左邊界s=2.0m處.在與桿垂直的水平恒力F=2.0N的作用下ab桿開始運(yùn)動,當(dāng)運(yùn)動至磁場的左邊界時撤去F,結(jié)果導(dǎo)體桿ab恰好能以最小速度通過半圓形軌道的最高點(diǎn)PP´.已知導(dǎo)體桿ab在運(yùn)動過程中與軌道接觸良好,且始終與軌道垂直,導(dǎo)體桿ab與直軌道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10,軌道的電阻可忽略不計,取g=10m/s2,求:

          (1)導(dǎo)體桿剛進(jìn)入磁場時,通過導(dǎo)體桿上的電流大小和方向;

          (2)導(dǎo)體桿穿過磁場的過程中通過電阻R上的電荷量;

          (3)導(dǎo)體桿穿過磁場的過程中整個電路中產(chǎn)生的焦耳熱

            1.  

               

               

               

               

               

               

               

               

               

               

               

               

               

              試題詳情

              20、如圖20所示,地面上方豎直界面N左側(cè)空間存在著水平的、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qiáng)磁場,磁感應(yīng)強(qiáng)度B=5 T。與N平行的豎直界面M左側(cè)存在豎直向下的勻強(qiáng)電場,電場強(qiáng)度E1在界面M與N之間還同時存在豎直向下的勻強(qiáng)電場,電場強(qiáng)度E2=200N/C。在緊靠界面M處有一個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豎直絕緣支架,支架上表面光滑,支架上放有質(zhì)量m2=2×10-4kg的帶正電的小物體b(可視為質(zhì)點(diǎn)),電荷量q2=1.0×10-5 C。一個質(zhì)量為m1=2×10-4 kg,電荷量為q1=3.0×10-5 C的帶負(fù)電小物體(可視為質(zhì)點(diǎn))a以水平速度v0射入場區(qū),沿直線運(yùn)動并與小物體b相碰,a、b兩個小物體碰后粘合在一起成小物體c,進(jìn)入界面M右側(cè)的場區(qū),剛好從場區(qū)右邊界N與地面交界處的Q點(diǎn)射出,M和N兩個界面的距離L=。已知支架頂端距地面的高度h=1.0 m, g取10m/s2。求:

              試題詳情

              (1)小球a水平運(yùn)動的速率v0。

              (2)電場強(qiáng)度E1的大小。

              (3)帶電粒子在MN區(qū)域運(yùn)動的時間。

               

               

               

               

               

               

               

               

               

              普寧城東中學(xué)2009屆高三物理第三次周考試題參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D

              C

              AD

              ACD

              CD

              D

              C

              C

              BCD

              C

              A

              AD

              試題詳情

              二、非選擇題

              13、(選修模塊3-3)(12分)

              (1)AC(4分,漏選得2分)

              (2)1×1022(4分)

              (3)氣缸和隔板絕熱,電熱絲對氣體a加熱,氣體a溫度升高,壓強(qiáng)增大,體積增大。氣體a對氣體b做功(1分)氣體b的體積減小,壓強(qiáng)增大,溫度升高,內(nèi)能增大。(3分)

               

              試題詳情

              14、(選修模塊3-4)(12分)

              (1)AD(4分,漏選得2分)

              (2)-x方向(1分)  2m/s(2分)

              試題詳情

              (3)由(1分)

              試題詳情

              ,(1分)

              試題詳情

              ,可知C<45°(1分)

              試題詳情

              而光線在BC面的入射角>C,故光線在BC面上發(fā)生全反射后,垂直AC面射出棱鏡。(2分)

               

              試題詳情

              15、(11分)(1)0.384~0.386mm(3分)

              (2)如圖所示 (4分)

              試題詳情

              (3) (4分)

               

               

               

               

               

               

               

              試題詳情

              16、(1)天平(2分)、刻度尺(2分)

              (2)重力勢(2分)、質(zhì)量(2分)、上升高度(2分)

              (3)見下表(每表2分)

              小球的質(zhì)量m=          kg,彈簧A

              壓縮量x(m)

               

               

               

               

              上升高度h(m)

               

               

               

               

              E=mgh(J)

               

               

               

               

              壓縮量x=          cm,小球的質(zhì)量m=          kg

              彈簧

              A

              B

              勁度系數(shù)k(N/m)

               

               

              上升高度h(m)

               

               

              E=mgh(J)

               

               

               

              試題詳情

              17、(19分)

              (1)略

               

              試題詳情

              (2)(1)B處繩被拉直時,繩與桿夾角=45°,

              試題詳情

              ,                 (2分)

              試題詳情

                                                   (2分)

              (2)此時,B繩拉力為TB=2mg,A繩拉力不變,

              試題詳情

              ,                   (2分)

              試題詳情

                                                      (2分)

               

              18解:

              (1)s = rθ(1分) h= r-R (1分)    h =S /θ-R(2分)

              (2)v=s/t  (1分)  GMm/r2 = m V2 / r  (2分)       M = S 3 / θG t 2 (2分)

              (3)GMm/R2 = m V12 / R (2分)

              V1= ( S 3 /θt 2 R )1/2   (2分)

               

              19解:(1)設(shè)導(dǎo)體桿在F的作用下運(yùn)動至磁場的左邊界時的速度為v1,根據(jù)動能定理則有            

              試題詳情

               (F-μmg)s=mv12                                 (2分)                                                                   

              試題詳情

               導(dǎo)體桿剛進(jìn)入磁場時產(chǎn)生的感應(yīng)電動勢E=Blv1此時通過導(dǎo)體桿上的電流大小I=E/(R+r)=3.8A(或3.84A)                     (2分)

              根據(jù)右手定則可知,電流方向為由b向a                 (1分)

              (2)設(shè)導(dǎo)體桿在磁場中運(yùn)動的時間為t,產(chǎn)生的感應(yīng)電動勢的平均值為E平均,則由法拉第電磁感應(yīng)定律有   E平均=△φ/t=Bld/t             (2分)

              通過電阻R的感應(yīng)電流的平均值 I平均=E平均/(R+r)          (1分)        

              試題詳情

              通過電阻R的電荷量 q=It=0.512C(或0.51C)              (1分)

              (3)設(shè)導(dǎo)體桿離開磁場時的速度大小為v2,運(yùn)動到圓軌道最高點(diǎn)的速度為v3,因?qū)w桿恰好能通過半圓形軌道的最高點(diǎn),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對導(dǎo)體桿在軌道最高點(diǎn)時有                mg=mv32/R0                 (2分)

              對于導(dǎo)體桿從NN′運(yùn)動至PP′的過程,根據(jù)機(jī)械能守恒定律有

              試題詳情

              mv22=mv32+mg2R0                               (2分)

              試題詳情

              解得v2=5.0m/s                                       (1分)

              導(dǎo)體桿穿過磁場的過程中損失的機(jī)械能

              試題詳情

              △E=mv12mv22=1.1J                              (2分)

              試題詳情

              此過程中電路中產(chǎn)生的焦耳熱為     Q=△E-μmgd=0.94J       (2分)

               

              試題詳情

              20 (16分)(1)v0=1m/s   (2)E1=71.7N/C   (3)t=  (s)

               

               

              試題詳情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