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測量小物塊Q與平板P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AB是半徑足夠大的、光滑的四分之一圓弧軌道,與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在B點相切,C點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為C′。重力加速度為g。

          實驗步驟如下:
          ①用天平稱出物塊Q的質量m;
          ②測量出軌道AB的半徑R、BC的長度L和CC/的高度h;
          ③將物塊Q在A點由靜止釋放,在物塊Q落地處標記其落地點D;
          ④重復步驟③,共做10次;
          ⑤將10個落地點用一個盡量小的圓圍住,用米尺測量圓心到C′的距離s。
          (1)用實驗中的測量量表示:
          (ⅰ)物塊Q到達B點時的動能EkB=__________;
          (ⅱ)物塊Q到達C點時的動能EkC=__________;
          (ⅲ)在物塊Q從B運動到C的過程中,物塊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__________;
          (ⅳ)物塊Q與平板P之間的動摩擦因數μ=__________。
          (2)回答下列問題:
          (。⿲嶒灢襟E④⑤的目的是            
          (ii)已知實驗測得的μ值比實際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實驗中測量量的誤差之外,其它的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個可能的原因即可)。

          (1)(。﹎gR   (ⅱ) (ⅲ)mgR -  (ⅳ)
          (2)減小實驗結果的誤差     圓弧軌道存在摩擦(或接縫B處不平滑等)

          解析試題分析:(1)由機械能守恒定律,物塊Q到達B點時的動能EkB=mgR;由平拋運動規(guī)律,可得s=vt,h=gt2,解得物塊從C點拋出時的速度v=s。物塊Q到達C點時的動能EkCmv2=。由動能定理,在物塊Q從B運動到C的過程中,物塊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mgR -;由Wf=μmgL解得物塊Q與平板P之間的動摩擦因數μ=。
          (2)實驗步驟④⑤的目的是通過多次實驗減小實驗結果的誤差。實驗測得的μ值比實際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實驗中測量量的誤差之外,其他的可能是圓弧軌道存在摩擦、接縫B處不平滑等。
          考點:考查動摩擦因數的測量、動能定理及其相關知識。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在使用多用表的歐姆擋測量電阻時,若

          A.雙手捏住兩表筆金屬桿,測量值將偏大
          B.測量時發(fā)現(xiàn)指針偏轉角度過大,則必需增大倍率,重新調零后再進行測量
          C.歐姆表內的電池使用時間太長,若電動勢不變,內阻變大,雖然完成調零,但測量值將略偏小
          D.歐姆表內的電池使用時間太長,若電動勢略減小,內阻變大,雖然完成調零,但測量值將略偏大,上述說法正確的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若用兩根彈簧測力計將一根橡皮筋拉伸至O點,A彈簧測力計拉力方向與PO的延長線成30°角,B彈簧測力計拉力方向與PO的延長線成60°角,如圖所示.若A彈簧測力計的讀數為FA,B彈簧測力計的讀數為FB,此時橡皮筋的彈力為FP,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FA>FB>FP
          B.FB>FA>FP
          C.FP>FB>FA
          D.FP>FA>F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6分)下列對物體的測量,其讀數肯定有錯誤的是(  )

          A.使用游標為10分度的卡尺,讀數為10.01cm
          B.使用游標為20分度的卡尺,讀數為8.035cm
          C.使用游標為50分度的卡尺,讀數為6.047cm
          D.使用螺旋測微器,讀數為0.1785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電流表A1(0~3 A)和A2(0~0.6 A)是由兩個相同的靈敏電流計改裝而成,現(xiàn)將這兩個電流表并聯(lián)后接入電路中.閉合開關S,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A1、A2的讀數之比為1∶1
          B.A1、A2的讀數之比為5∶1
          C.A1、A2的指針偏轉角度之比為1∶1
          D.A1、A2的指針偏轉角度之比為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5分)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下面敘述正確的是(    )

          A.應該用天平稱出物體的質量
          B.操作時應先放紙帶后接電源
          C.安裝打點計時器時,兩紙帶限位孔應在同一豎直線上
          D.電火花打點計時器應接在電壓為220V的交流電源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在探究物體的加速度a與物體所受外力F、物體質量M間的關系時,采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及車中的砝碼質量用M表示,盤及盤中的砝碼質量用m表示.

          ⑴當M與m的大小關系滿足________時,才可以認為繩子對小車的拉力大小等于盤和砝碼的重力.
          ⑵某一組同學先保持盤及盤中的砝碼質量m一定來做實驗,其具體操作步驟如下,以下做法正確的是________.

          A.平衡摩擦力時,應將盤及盤中的砝碼用細繩通過定滑輪系在小車上
          B.每次改變小車的質量時,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實驗時,先放開小車,再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
          D.用天平測出m以及小車質量M,小車運動的加速度可直接用公式a=求出
          ⑶另兩組同學保持小車及車中的砝碼質量M一定,探究加速度a與所受外力F的關系,由于他們操作不當,這兩組同學得到的a-F關系圖象分別如圖1和圖2所示,其原因分別是:

          圖1: ______________________;圖2: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用游標卡尺測量一直管的長度,用螺旋測微器測量該直管的外徑,測量結果如果,直管長度為          cm,直管外徑為        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在實驗操作前應該對實驗進行適當的分析。研究平拋運動的實驗裝置示意如圖。小球每次都從斜槽的同一位置無初速度釋放,并從斜槽末端水平飛出。改變水平板的高度,就改變了小球在板上落點的位置,從而可描繪出小球的運動軌跡。某同學設想小球先后三次做平拋,將水平板依次放在如圖1、2、3的位置,且1與2的間距等于2與3的間距。若三次實驗中,小球從跑出點到落點的水平位移依次是x1,x2,x3,機械能的變化量依次為△E1,△E2,△E3,忽略空氣阻力的影響,下面分析正確的是

          A.x2- x1= x3-x2,△E1=△E2=△E3
          B.x2- x1>x3- x2,△E1=△E2=△E3
          C.x2- x1>x3- x2,,△E1<△E2<△E3
          D.x2- x1< x3-x2,△E1<△E2<△E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