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解答此題首先必須知道該植物既能進行有氧呼吸又能進行無氧呼吸,用方程式表示如下:有氧呼吸:C6H12O6+6O2+6H2O$\stackrel{酶}{→}$6CO2+12H2O+能量;無氧呼吸:C6H12O6$\stackrel{酶}{→}$C2H5OH+2CO2+能量.
2、由上可知,有氧呼吸中氧氣的吸收量等于二氧化碳的釋放量;無氧呼吸中只釋放二氧化碳而不吸收氧氣.
觀察曲線可知,①A點對應(yīng)氧氣的吸收量為零,則說明此時只進行無氧呼吸.
②在氧氣濃度大于0小于10%時,氧氣的吸收量曲線低于二氧化碳的釋放量曲線,表明植物既在進行有氧呼吸又在進行無氧呼吸.
③C點和C點之后兩曲線重合,氧氣的吸收量等于二氧化碳的釋放量,則說明只進行有氧呼吸,而無氧呼吸受到了完全的抑制.
④B點時二氧化碳的釋放量表現(xiàn)為最低,則有機物的分解量最少,即呼吸作用最弱,此時無氧呼吸得到了的抑制而有氧呼吸還很弱.
⑤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表示二氧化碳總釋放量與氧氣吸收量的差值,即無氧呼吸釋放的二氧化碳量,故它可代表無氧呼吸的強度.
解答 解:(1)在O2濃度為零時只進行無氧呼吸;O2濃度為10%以下,既進行有氧呼吸又進行無氧呼吸;O2濃度為10%以上的C點以后,只進行有氧呼吸.
(2)B點時二氧化碳的釋放量表現(xiàn)為最低,則有機物的分解量最少,即呼吸作用最弱,此時無氧呼吸得到了的抑制而有氧呼吸還很弱.C點時兩曲線重合,氧氣的吸收量等于二氧化碳的釋放量,則說明只進行有氧呼吸,而無氧呼吸受到了完全的抑制.
(3)有氧氣存在時,無氧呼吸受抑制,AB段,隨著氧濃度逐漸升高,無氧呼吸逐漸被抑制,而有氧呼吸十分微弱,因此CO2釋放量減少.
(4)當(dāng)外界氧濃度為4%~5%時,該器官CO2的釋放量相對值為0.6,而O2的吸收量相對值為0.4,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0.4÷6,無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0.2÷2,因此無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對值約相當(dāng)于有氧呼吸的(0.2÷2)÷(0.4÷6)=1.5倍.
(5)B點時二氧化碳的釋放量表現(xiàn)為最低,則有機物的分解量最少,即呼吸作用最弱,是儲藏器官的最適宜氧氣濃度.
故答案為:
(1)無氧呼吸和有氧呼吸
(2)D、B
(3)隨著氧濃度逐漸升高,無氧呼吸逐漸被抑制,而有氧呼吸十分微弱
(4)1.5
(5)B
點評 本題難度適中,屬于考綱中理解、應(yīng)用層次的要求,著重考查了植物細胞的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解題關(guān)鍵能夠根據(jù)柱形圖判斷呼吸作用方式以及根據(jù)二氧化碳和氧氣的比值判斷兩種呼吸作用強度.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xué)年呂梁學(xué)院附屬高中高二上第三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guān)于“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實驗的相關(guān)操作,正確的是( )
A.培養(yǎng)用具必須經(jīng)過嚴格的滅菌處理,培養(yǎng)液則不需滅菌
B.培養(yǎng)酵母菌時,必須去除培養(yǎng)液中的溶解氧
C.從瓶中吸出培養(yǎng)液進行計數(shù)之前,不必搖勻培養(yǎng)瓶中的培養(yǎng)液
D.為了方便酵母菌計數(shù),培養(yǎng)后期的培養(yǎng)液應(yīng)先稀釋再計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核糖可作為原料參與合成RNA和ATP | |
B. | 性激素、維生素D屬于固醇類物質(zhì) | |
C. | tRNA為單鏈結(jié)構(gòu),分子內(nèi)不存在堿基對 | |
D. | 酶在催化反應(yīng)前后,其分子結(jié)構(gòu)不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裝置 | 培養(yǎng)條件 | 刻度尺讀數(shù) | 數(shù)據(jù)顯示屏讀數(shù) | ||
開始時 | 1小時后 | 開始時 | 1小時后 | ||
a | 適宜光照、25℃ | 0 | M | E | P |
B | 自然環(huán)境 | 0 | H | E | I |
c | 黑暗、25℃ | 0 | N | E | Q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酶和 ATP 是細胞代謝的重要條件,無論是光合作用還是細胞呼吸都與酶和 ATP 有關(guān) | |
B. | 只有具有葉綠體的細胞才能進行光合作用,只有具有線粒體的細胞才能進行有氧呼吸 | |
C. | 如果有氧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則消耗的O2 體積與釋放的 CO2 體積相等 | |
D. | 葉肉細胞在一定強度的光照下,可能既不吸收氣體也不釋放氣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生態(tài)系統(tǒng) | B. | 生存環(huán)境 | C. | 原有食物鏈 | D. | 生物成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限制酶的作用位點位于堿基對之間 | |
B. | 獲取目的基因不一定用到限制酶 | |
C. | 構(gòu)建表達載體時可能用兩種不同的限制酶 | |
D. | 不同的限制酶產(chǎn)生的黏性末端可能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隔離與新物種形成是達爾文自然選擇學(xué)說的主要內(nèi)容之一 | |
B. | 突變、基因重組和生殖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 | |
C. | 共同進化是指不同種生物之間相互選擇共同發(fā)展的過程 | |
D. | 種群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標志著生物進化,但不一定產(chǎn)生了新物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淋巴細胞包括T細胞、B細胞和吞噬細胞等 | |
B. | T淋巴細胞受抗原刺激可增殖分化為效應(yīng)T細胞 | |
C. | HIV病毒主要攻擊B淋巴細胞,導(dǎo)致免疫功能嚴重缺陷 | |
D. | 非特異性免疫的第一道防線由皮膚、黏膜及殺菌物質(zhì)構(gòu)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