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1是某生物b基因正常轉錄過程中的局部分子狀態(tài)圖,圖2表示該生物體的體細胞中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該生物的黑色素產生需要如圖3所示的3類基因參與控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由圖2所示的基因型可以推知該生物體肯定不能合成黑色素
B.若b1鏈的(A+T+C)/b2鏈的(A+T+G)=0.3,則b2鏈為RNA鏈
C.若圖2中的2個b基因都突變?yōu)锽基因,則該生物體可以合成物質乙
D.圖2所示的生物體中肯定存在某細胞含有4個b基因的時期
D
解析試題分析:分析圖3,可以推知,基因型為A_bbC_的生物能合成黑色素,而圖2的基因型為Aabb,由于不知道C和c的基因型,故該生物可能合成黑色素,故A錯誤;圖1為轉錄過程,由于轉錄時,堿基互補配對原則是A-U、T-A、G-C、C-G,兩條鏈中C=G,一條鏈中含有T,另一條鏈中無T,b1鏈中的A+T+C少于b2鏈中A+T+G所占比例,則b1鏈為RNA,故B錯誤;若圖2生物的2個b基因都突變?yōu)锽,則基因型變?yōu)锳aBB,根據(jù)圖3,一定不能合成物質乙,故C錯誤;圖2中的生物基因型為Aabb,DNA復制后,細胞就會含有4個b基因,故D正確。
考點:本題考查基因的表達、細胞分裂、基因與性狀的關系的有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人劇烈活動后,隔一段時間血漿的pH會( )
A.大于7.35~7.45 | B.遠小于7.35~7.45 | C.維持在7.35~7.45 | D.穩(wěn)定在3~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DNA的粗提取和鑒定”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利用DNA能溶于酒精溶液,而蛋白質不溶于酒精溶液,可將DNA與蛋白質分離 |
B.利用高溫能使DNA變性,卻對蛋白質沒有任何影響的特性,可將DNA 與蛋白質分離 |
C.利用DNA在0.14mol/L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大的特點,可將DNA與蛋白質分離 |
D.在DNA濾液中加入嫩肉粉,通過木瓜蛋白酶的作用,可將DNA與蛋白質分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哪一組物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是相同的
A.人的促胰液素和性激素 |
B.細菌的遺傳物質和T2噬菌體的DNA |
C.動物的肌糖原和抗原 |
D.植物的纖維素和維生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實驗的描述,正確的是
A.口腔上皮細胞可用于觀察有絲分裂 |
B.觀察用甲基綠吡羅紅染色的細胞,可見線粒體被染成綠色 |
C.樣方法和標志重捕法都是調查種群密度常用的方法 |
D.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需要保持細胞活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某研究小組對某種動物的肝腫瘤細胞(甲)和正常肝細胞(乙)進行培養(yǎng),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制備肝細胞懸浮液時先用剪刀剪碎肝組織,再用胃蛋白酶處理 |
B.肝細胞培養(yǎng)過程中通常在培養(yǎng)液中通入5%的CO2刺激細胞呼吸 |
C.為了防止培養(yǎng)過程中雜菌的污染,可向培養(yǎng)液中加入適量的干擾素 |
D.用血球計數(shù)板計數(shù)的方法,可推斷乙細胞比甲細胞增殖周期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微生物培養(yǎng)的敘述錯誤的是
A.獲得純凈培養(yǎng)物的關鍵是防止外來雜菌入侵 |
B.用剛果紅染色法篩選出土壤中的纖維素分解菌 |
C.劃線分離可在培養(yǎng)基上獲得均勻分布的單菌落 |
D.稀釋涂布平板法易獲得單菌落和計數(shù)活菌數(shù)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單核細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會在人類的細胞之間快速傳遞,使人患腦膜炎。原因是該菌能合成一種名為InIC的蛋白,通過抑制人類細胞中的Tuba蛋白的活性,使細胞膜更易變形而有利于細菌的轉移。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該菌以胞吞方式進入人體細胞 |
B.該菌使人類細胞更易變形,說明細胞膜具有一定流動性 |
C.Tuba蛋白和InIC蛋白的合成均經過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的加工 |
D.人類在感染該菌后,需要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將其清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