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摩爾根利用假說一演繹法證明了所有基因都在染色體上 | |
B. | 肺炎雙球菌體內轉化實驗證明DNA是肺炎雙球菌的遺傳物質 | |
C. | 孟德爾進行豌豆雜交實驗時,在開花前需對母本進行去雄處理 | |
D. | 調查某種遺傳病的發(fā)病率時,應對某個典型患者家系進行調查 |
分析 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的關鍵是防止外來花粉的干擾,所以必須嚴格的去雄和套袋.用同位素示蹤法可以探究光合作用過程中的相關元素的來源與去向.格里菲斯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證明了S型肺炎雙球菌含有某種轉化因子使R型肺炎雙球菌轉化為S型肺炎雙球菌,但沒有證明轉化因子是DNA.
解答 解:A、摩爾根利用假說一演繹法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但沒有證明所有基因都在染色體上,A錯誤;
B、格里菲斯的肺炎雙球菌體內轉化實驗證明了S型肺炎雙球菌含有某種轉化因子使R型肺炎雙球菌轉化為S型肺炎雙球菌,但沒有證明轉化因子是DNA,B錯誤;
C、孟德爾進行豌豆雜交實驗時,在開花前需對母本進行去雄處理,C正確;
D、調查某種遺傳病的發(fā)病率時,應對足夠大的群體進行隨機調查,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生物科學史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點時葉肉細胞葉綠體內C5的含量最高 | |
B. | b點時植物才開始進行光合作用 | |
C. | 若將溫度從25℃提高到30℃時,a、d點均上移 | |
D. | c點時該植物的O2產生量為V1-V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圖1所示細胞中共有4條染色體,8個DNA分子;圖2所示細胞中共有0條姐妹染色單體 | |
B. | 圖1所示細胞處于圖3中BC段;完成圖3中CD段變化的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 | |
C. | 圖4中a可對應圖3中的DE段;圖4中c也可對應圖3中的DE段 | |
D. | 圖1中1為紡錘絲,圖1細胞中染色體與核DNA數(shù)量關系可對應圖4中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含有35S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噬菌體以便對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進行標記 | |
B. | 二者的設計思路都是設法把DNA與蛋白質分開,研究各自的作用 | |
C. | 兩個實驗中都采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進行研究 | |
D. | 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結果是上清液中放射性很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H+、O2、CO2、血紅蛋白 | |
B. | H2O、激素、抗體、H2O2酶 | |
C. | 乙酰膽堿、K+載體、Ca2+、纖維蛋白酶原 | |
D. | 氨基酸、C6H12O6、HPO42-、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實驗目的 | 實驗設計 |
A | 驗證酶具有高效性 | 實驗組:2mL3%H2O2 +1mL過氧化氫酶,保溫5min后觀察 對照組:2mL3%H2O2 +1mL蒸餾水,保溫5min后觀察 |
B | 驗證酶具有專一性 | 實驗組:2mL3%可溶性淀粉+1mL新鮮唾液,保溫5min后斐林試劑檢驗 對照組:2mL3%蔗糖+1mL新鮮唾液,保溫5min后斐林試劑檢驗 |
C | 探究酶作用的適宜溫度 | 5mL3%可溶性淀粉+2mL新鮮唾液+碘液,每隔5min將溶液溫度升高10℃,觀察溶液顏色變化 |
D | 驗證pH對酶催化速率的影響 | 向三支試管分別加入1ml不同pH的緩沖液,再依次加入1ml新鮮唾液、2mL3%可溶性淀粉,適宜溫度保溫5min后用斐林試劑檢驗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