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有害生物增加、轉(zhuǎn)基因生物增多 | B. | 水資源短缺、海洋污染 | ||
C. | 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樣性銳減 | D. | 全球性氣候變化、臭氧層破壞、酸雨 |
分析 人類面臨的十大環(huán)境問題是:水環(huán)境污染、大氣環(huán)境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酸雨蔓延、森林銳減、土地荒漠化、資源短缺、氣候變暖、臭氧層破壞、生物多樣生減少.
解答 解:A、有害生物增加、轉(zhuǎn)基因生物增多增加了生物的多樣性,不屬于全球性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A錯誤;
B、水資源短缺、海洋污染屬于資源短缺和水環(huán)境污染,是全球性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B正確;
C、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樣性銳減屬于全球性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C正確;
D、全球性氣候變化、臭氧層破壞、酸雨屬于全球性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D正確.
故選:A.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全球性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意在強化學生對該概念的識記與理解.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新疆兵團農(nóng)二師華山中學高二下期中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MRSA菌是一種引起皮膚感染的“超級細菌”,對青霉素等多種抗生素有抗性。為研究人母乳中新發(fā)現(xiàn)的蛋白質(zhì)H與青霉素組合使用對MRSA菌生長的影響,某興趣小組的實驗設計及結(jié)果如下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組別 | 培養(yǎng)基中的添加物 | MRSA菌 |
1 | 100 μg/mL蛋白質(zhì)H | 生長正常 |
2 | 20 μg/mL青霉素 | 生長正常 |
3 | 2 μg/mL青霉素+100 μg/mL蛋白質(zhì)H | 死亡 |
A.細菌死亡與否是通過光學顯微鏡觀察其細胞核的有無來確定的
B.第2組和第3組對比表明,使用低濃度的青霉素即可殺死MRSA菌
C.實驗還需設計用2 μg/mL青霉素做處理的對照組
D.蛋白質(zhì)H有很強的殺菌作用,是一種新型抗生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青海西寧五中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是同一種動物體內(nèi)有關細胞分裂的一組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1)具有同源染色體的細胞有①②③; (2)動物睪丸中可能同時出現(xiàn)以上細胞;
(3)③所示的細胞中有2個四分體; (4)進行有絲分裂的細胞為①和③;
(5)④中發(fā)生了等位基因的分離.
A.(1)(2)(5) B.(2)(4)(5) C.(1)(3)(4) D.(1)(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青海西寧五中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屬于相對性狀的是( )
A.人的身高與體重 B.兔的長毛與短毛
C.貓的白毛與藍眼 D.棉花的細絨與長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青海西寧四中高二下學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提取DNA的實驗中,破碎血細胞時,要先加入20 mL的蒸餾水,其作用是( )
A.使DNA溶解水中 B.使血細胞破裂,DNA釋放
C.稀釋血液,防止凝固 D.有利于攪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限制性核酸內(nèi)切酶主要存在于微生物體內(nèi),識別序列具有特異性 | |
B. | DNA連接酶是作用于斷裂開的兩個脫氧核苷酸之間的化學鍵 | |
C. | 運載體和目的基因之間的連接必須要暴露出相同的黏性末端 | |
D. | 在目的基因的檢測與表達過程只能使用含青霉素的選擇培養(yǎng)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