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化學”是當今社會提出的一個新概念。在“綠色化學”工藝中,理想狀態(tài)是反應中原子全部轉化為欲制的產物,即原子利用率為100%。以下反應最符合綠色化學原子經濟要求的是
A.乙烯聚合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 | B.甲烷與氯氣制備一氯甲烷 |
C.以銅和濃硝酸為原料生產硝酸銅 | D.用二氧化硅制備高純硅 |
A
解析試題分析:“綠色化學”的核心是利用化學原理從源頭上減少和消除工業(yè)生產對環(huán)境的污染;反應物的原子全部轉化為期望的最終產物。A中反應是加聚反應,原子利用率達到100%,A正確;B中是取代反應,原子利用率沒有達到100%,B不正確;C中還有NO2生成,NO2有毒且原子利用率沒有達到100%,C不正確;D中還有CO生成,原子利用率沒有達到100%,D不正確,答案選A。
考點:考查綠色化學的有關判斷
點評:明確綠色化學的含義和化學反應原理是答題的關鍵,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和能源節(jié)約意識。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環(huán)境問題都是由化學物質引起的,在下列組合中對應的化合物不正確的是
A.白色污染:廢棄塑料 | B.光化學煙霧:二氧化氮? |
C.臭氧層破壞:氟氯烴? | D.溫室效應:二氧化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化學與生活、社會密切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利用太陽能等清潔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節(jié)約資源、保護環(huán)境 |
B.凡含有食品添加劑的食物對人體健康均有害,不可食用 |
C.為防止電池中的重金屬等污染土壤和水體,應積極開發(fā)廢電池的綜合利用技術 |
D.提倡人們購物時不用塑料袋,是為了防止白色污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化學與生活生產、環(huán)境保護、資源利用、能源開發(fā)等密切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實施“雨污分流”工程,可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 |
B.煤的氣化、液化是使煤變成清潔能源的有效途徑 |
C.綠色化學的核心是應用化學原理對環(huán)境污染進行治理 |
D.合理開發(fā)利用可燃冰(固態(tài)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緩解能源緊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為酸雨的形成示意圖,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HNO3、H2SO4均有腐蝕性 |
B.酸雨的pH:5.6≤pH≤7 |
C.汽車尾氣中含NO |
D.工業(yè)尾氣中的SO2、NO2的應回收利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防治環(huán)境污染,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已成為全球共識。
①燃煤氣化有助于減少PM2.5,寫出焦炭與水蒸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②采用焚燒處理垃圾進行發(fā)電已在江蘇投入使用。下列是生活中的常見垃圾:
A.廢紙 | B.廢電池 | C.易拉罐 | D.玻璃瓶 E.塑料制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垃圾焚燒發(fā)電產生的煙氣中含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氫等有害物質,某處理流程如下:
(1)麻石洗滌塔中設置多層格柵,上面放置大量耐酸堿塑料小球,塔內設置多層上噴下淋水嘴,“煙氣”從塔底進入,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NO2和NO氣體以物質的量之比1∶1混合通入石灰水中,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一種正鹽和水,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此正鹽的水溶液呈堿性,用離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廢液在沉淀池中慢慢沉降,沉淀主要含________;在回收再生池中加入NaOH固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環(huán)境檢測部門測量處理前后煙氣中煙塵的含量見下表:
項 目 | 監(jiān)測結果 | 國標號 | |
處理前 | 處理后 | GWKB3-2000 | |
煙塵(mg·m-3) | 13 929.0 | 61.0 | 8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做法不能達到“低碳減排”目的的是
A.拉動內需,刺激消費 |
B.開發(fā)新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等,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 |
C.自備購物布袋,不用塑料方便袋 |
D.家庭廢水再使用,城市污水處理循環(huán)利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