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化學-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
文藝復興時期,群青顏料曾用在許多著名的油畫上,當時群青顏料是由貴重的青金石研磨并制成的。青金石是指堿性鋁硅酸鹽礦物,其中含鈉、鋁、硅、硫、氯、氧等元素。
(1)硅元素基態(tài)原子的價電子軌道表示式為____________。
(2)第四周期中,與鋁未成對電子數相同的金屬元素有________種。
(3)Na+和Ne互為等電子體,電離能I2(Na)________I1(Ne)(填“>”或“<”)。
(4)①已知氯有多種含氧酸,其電離平衡常數如下:
化學式 | HClO4 | HClO3 | HClO2 | HClO |
Ka | 1×1010 | 1×101 | 1×10-2 | 4×10-8 |
HClO4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HClO3中Cl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為________,HClO2中含有的共價鍵類型為__________。以上幾種含氧酸的酸性強弱不同,其原因為______________。
②氫鹵酸(HX)的電離過程如圖。ΔH1和ΔH2的遞變規(guī)律都是HF>HCl>HBr>HI,其中ΔH1(HF)特別大的原因為_________,影響ΔH2遞變的因素為______________。
(5)鋁單質為面心立方晶體,晶胞參數a=q nm,鋁的摩爾質量為Mg·mol-1,原子半徑為r pm,阿伏伽德羅常數的值為NA。則鋁單質的密度為________g·cm-3(列式即可,下同),鋁晶胞中原子的體積占晶胞體積的百分率為____________。
【答案】 4 >
sp3 σ鍵和
鍵 氯的含氧酸中非烴基氧原子數目越多,中心氯原子價態(tài)越高,正電性越高,導致Cl—O—H中的電子更向Cl偏移,越易電離出H+ HF的水溶液中存在氫鍵作用 原子半徑(或鍵長或鍵能)
【解析】(1)硅為第14號元素,在周期表第三周期第ⅣA,硅的價電子軌道表示式為;
(2)Al的未成對電子數為1,第四周期中未成對電子數為1的有K[Ar]4s1、Se[Ar]3d14s2、Cu[Ar]3d104s1、Ga[Ar]3d104s24p1、Br[Ar]3d104s24p5、其中金屬元素有4種;
(3)Na+和Ne電子層結構均為兩層飽和結構,Na+質子數為11,大于Ne的質子數,因此對最外層電子的吸引力Na>Ne,所以電離能I2(Na)>I1(Ne);
(4)①根據含氧酸的結構特點,HClO4的結構簡式為,ClO3-中Cl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為3+
=4,沒有孤電子對,故其雜化軌道形成為sp3,HClO2的結構式為H—O—Cl=O,共價鍵類型為極性共價鍵(或σ鍵和
鍵);氯的含氧酸中非烴基氧原子數目越多,中心氯原子價態(tài)越高,正電性越高,導致Cl—O—H中的電子更向Cl偏移,越易電離出H+,酸性越強,故酸性:HClO<HClO2<HClO3<HClO4。
②ΔH1表示液態(tài)鹵化氫氣化:HX(aq)→HX(g),吸收的能量;氣化需要克服分子間作用力,由于氟化氫分子間有氫鍵,所以分子間作用力大熔沸點高,氣化所吸收的能量高ΔH1特別大,ΔH2表示鹵化氫分解成原子,HX(g)→H(g)+X(g)是破壞共價鍵的過程,因此影響ΔH2遞變的因素:從上到下原子半徑越大,鍵長越小,越容易分解,ΔH2越;
(5)Al是面心立方晶胞,平均占有的Al原子數為4個,根據密度公式:ρ=g/cm3,因此原子體積為4個球體的體積,占體積百分比=
×100%=
。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6分) W、X、Y、Z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同一短周期元素,W、X是金屬元素,Y、Z是非金屬元素。
(1)W、X各自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可以反應生成鹽和水,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2)W與Y可形成化合物W2Y,該化合物的電子式為 。
(3)X的硝酸鹽水溶液顯 性,用離子方程式解釋原因: 。
(4)Y的低價氧化物通入Z單質的水溶液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5)比較Y、Z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 > (用分子式表示)。
(6)W、X、Y、Z四種元素簡單離子的離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 > > 。
(7)Z的最高價氧化物為無色液體,0.25 mol該物質與一定量水混合得到一種稀溶液,并放出QkJ的熱量。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納米材料”是粒子直徑為幾納米至幾十納米的材料,納米碳就是其中一種.若將納米碳均勻地分散到蒸餾水中,對形成的物質的描述正確的是( ) ①是溶液 ②是膠體 ③能產生丁達爾效應 ④能透過半透膜 ⑤不能透過半透膜
⑥能透過濾紙 ⑦不能透過濾紙 ⑧靜置后會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⑤⑦⑧
B.②③④⑦
C.②③⑤⑥
D.①④⑥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市場上銷售的香腸、鹽水鴨、榨菜、豆腐干等食品,常采用真空包裝,真空包裝的目的是除去空氣,使大多數微生物因缺少_________而受到抑制,停止繁殖,同時防止食品發(fā)生__________而變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對于某一可逆反應,改變下列條件,一定能使化學平衡發(fā)生移動的是( 。
A. 增加某反應物的質量 B. 使用催化劑
C. 降低反應體系的壓強 D. 升高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下圖所示,某同學設計一個燃料電池并探究氯堿工業(yè)原理和粗銅的精煉原理,其中乙裝置中X為陽離子交換膜。
根據要求回答相關問題:
(1)通入氧氣的電極為________(填“正極”或“負極”),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
(2)鐵電極為________(填“陽極”或“陰極”),石墨電極(C)的電極反應式為 。
(3)反應一段時間后,乙裝置中生成氫氧化鈉主要在________區(qū)。(填“鐵極”或“石墨極”)
(4)如果粗銅中含有鋅、銀等雜質,則丙裝置中反應一段時間后,硫酸銅溶液濃度將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5)若在標準狀況下,有2.24 L氧氣參加反應,則乙裝置中鐵電極上生成的氣體的分子數為 ;丙裝置中陰極析出銅的質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測定中和熱的實驗步驟如下:
①用量筒量取50 mL 0.50 mol·L-1鹽酸倒入小燒杯中,測出鹽酸溫度;
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并用另一溫度計測出其溫度;
③將NaOH溶液倒入小燒杯中,設法使之混合均勻,測得混合液最高溫度。
回答下列問題:
(1)為什么所用NaOH溶液要稍過量? 。
(2)倒入NaOH溶液的正確操作是 (填序號)。
A.沿玻璃棒緩慢倒入
B.分三次少量倒入
C.一次迅速倒入
(3)使鹽酸與NaOH溶液混合均勻的正確操作是 (填序號)。
A.用溫度計小心攪拌
B.揭開硬紙片用玻璃棒攪拌
C.輕輕地振蕩燒杯
D.用套在溫度計上的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輕輕地攪動
(4)現(xiàn)將一定量的稀氫氧化鈉溶液、稀氫氧化鈣溶液、稀氨水分別和1 L 1 mol·L-1的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其反應熱分別為ΔH1、ΔH2、ΔH3,則ΔH1、ΔH2、ΔH3的大小關系為 。
(5)假設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又知中和反應后生成溶液的比熱容c=4.18 J·g-1· ℃-1。為了計算中和熱,某學生實驗記錄數據如下:
實驗序號 | 起始溫度t1/ ℃ | 終止溫度t2/ ℃ | |
鹽酸 | 氫氧化鈉溶液 | 混合溶液 | |
1 | 20.0 | 20.1 | 23.2 |
2 | 20.2 | 20.4 | 23.4 |
3 | 20.5 | 20.6 | 23.6 |
依據該學生的實驗數據計算,該實驗測得的中和熱ΔH= (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6) (填“能”或“不能”)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氫氧化鈉溶液和鹽酸,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定條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氣發(fā)生如下反應:
2SO2 (g)+O2 (g) 2SO3 (g) ΔH<0
(1)寫出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表達式K=________。
(2)降低溫度,該反應K值____________,二氧化硫轉化率____________,化學反應速率_____________(以上均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600℃時,在一密閉容器中,將二氧化硫和氧氣混合,反應過程中SO2、O2、SO3物質的量變化如圖,反應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時間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據圖判斷,反應進行至20 min時,曲線發(fā)生變化的原因是________(用文字表達)。10 min~15 min的曲線變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寫編號)。
a.加了催化劑 b.縮小容器體積 c.降低溫度 d.增加SO3的物質的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堿式碳酸銅(Cu2(OH)2CO3)是名貴的礦物寶石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應用廣泛,如在無機工業(yè)中用于制造各種銅化合物,有機工業(yè)中用作有機合成催化劑等等,某化學小組為了探究堿式碳酸銅生成條件對其產率的影響,設計了如下實驗:
設計原理:取一定體積的碳酸鈉溶液(0.5mol/L)于100mL燒杯中,進行加熱,恒溫后將硫酸銅溶液(5.00mL,0.5mol/L)在不斷攪拌下以一定速度逐滴加入到上述碳酸鈉溶液中,反應達平衡后,靜止,減壓過濾,洗滌,烘干,即得到最終產品,同時有氣體放出。
(1)反應原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探究反應原料用量比對反應產物的影響。
該化學小組根據所提供試劑設計兩個實驗,來說明反應原料用量對產品的影響。
提供試劑:0.5mol/LNa2CO3溶液、0.5mol/L CuSO4溶液
①填寫下表的空白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過實驗畫圖可知:當比值為_____________ ,堿式碳酸銅產量最好。
(3)反應溫度對產率的影響
在三支試管中各加入2.0 mL 0.5 mol·L-1CuSO4溶液,另取四支試管各加入由上述實驗得到的合適用量的0.5 mol·L-1 Na2CO3溶液。從這兩列試管中各取一支將它們分別置于室溫、30℃、50℃、100℃的環(huán)境中,數分鐘后將CuSO4溶液倒入Na2CO3溶液中振蕩并觀察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沉淀顏色分別為藍色沉淀,綠色沉淀,深綠色沉淀,綠色中帶有黑色沉淀,實驗結果也如上圖所示,請思考,為什么溫度過高產率反而下降________________,該實驗加熱方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所制得的堿式碳酸銅的質量分數。
將已準確稱量的0.5g試樣放入300mL的錐形瓶中,加入5mL醋酸加熱使其溶解,再用100mL水將其稀釋。加入2.5gKI振蕩混合,經過5分鐘后,加入數滴淀粉溶液,用0.1mol/L的硫代硫酸鈉溶液進行滴定。當_____________________ 時即達滴定的終點。
(5)反應的原理:2Cu2+ + 4I— == 2CuI + I2 ,I2+2 S2O32— == 2 I—+ S2O6 2—。 若消耗0.1mol/L硫代硫酸鈉40 mL,則試樣中銅的質量百分率為________________ 。
該溶液的滴定度為______________。(每毫升標準溶液相當于被測物質的質量,單位是g/mL或mg/mL)(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