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已知下列數(shù)據(jù):
          物質 熔點(℃) 沸點(℃) 密度(g/cm3)
          乙醇 -117.0 78.0 0.79
          乙酸 16.6 117.9 1.05
          乙酸乙酯 -83.6 77.5 0.90
          濃硫酸(98%) - 338.0 1.84
          學生在實驗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驟如下:
          ①在30mL的大試管A中按體積比2:3:2的比例配制濃硫酸、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
          ②按圖1連接好裝置(裝置氣密性良好),用小火均勻地加熱裝有混合溶液的大試管5-10min;
          ③待試管B收集到一定量的產物后停止加熱,撤去試管B并用力振蕩,然后靜置待分層;
          ④分離出乙酸乙酯層、洗滌、干燥.

          請根據(jù)題目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配制該混合溶液的主要操作步驟為
          應先加入乙醇,然后邊搖動試管邊慢慢加入濃硫酸,最后加入冰醋酸
          應先加入乙醇,然后邊搖動試管邊慢慢加入濃硫酸,最后加入冰醋酸
          .寫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CH3COOH+CH3CH2OH
          濃硫酸
          加熱
          CH3COOCH2CH3+H2O
          CH3COOH+CH3CH2OH
          濃硫酸
          加熱
          CH3COOCH2CH3+H2O

          (2)上述實驗中飽和碳酸鈉溶液的作用是(填字母)
          BC
          BC

          A.中和乙酸和乙醇        
          B.中和乙酸并吸收部分乙醇
          C.乙酸乙酯在飽和碳酸鈉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更小,有利于分層析出
          D.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產率
          (3)步驟②中需要小火均勻加熱操作,其主要理由是
          減少乙酸乙醇的揮發(fā),減少副反應的發(fā)生
          減少乙酸乙醇的揮發(fā),減少副反應的發(fā)生

          (4)指出步驟③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
          試管B中的液體分成上下兩層,上層無色,下層為紅色液體,振蕩后下層液體的紅色變淺
          試管B中的液體分成上下兩層,上層無色,下層為紅色液體,振蕩后下層液體的紅色變淺
          ,分離出乙酸乙酯后,為了干燥乙酸乙酯可選用的干燥劑為(填字母)
          B
          B

          A.P2O5B.無水Na2SO4       C.堿石灰       D.NaOH固體
          (5)某化學課外小組設計了如圖2所示的制取乙酸乙酯的裝置(圖中的鐵架臺、鐵夾、加熱裝置已略去),與上圖裝置相比,此裝置的主要優(yōu)點有
          ①增加了溫度計,便于控制發(fā)生裝置中反應液的溫度,減少副產物的發(fā)生;②增加了分液漏斗,有利于及時補充反應混合液,以提高乙酸乙酯的產量;③增加了冷凝裝置,有利于收集產物乙酸乙酯.
          ①增加了溫度計,便于控制發(fā)生裝置中反應液的溫度,減少副產物的發(fā)生;②增加了分液漏斗,有利于及時補充反應混合液,以提高乙酸乙酯的產量;③增加了冷凝裝置,有利于收集產物乙酸乙酯.
          分析:(1)從濃硫酸溶于水放熱和加熱時試管內液體的體積不超過試管容積的1/3”分析;
          (2)乙酸具有酸性,能和飽和碳酸鈉溶液反應而把被吸收,乙酸乙酯在飽和碳酸鈉溶液中的溶解度較小;
          (3)乙醇、乙酸的沸點較低,易揮發(fā);
          (4)根據(jù)乙酸的酸性和乙酸乙酯難溶于飽和碳酸鈉分析;
          (5)從該裝置與傳統(tǒng)制備裝置的使用的儀器的不同進行分析;
          解答:解:(1)乙醇中含有少量水,應將濃硫酸加入到乙醇中,防止硫酸溶解時放出大量的熱導致液體飛濺,另外,加熱時,試管內液體的體積不超過試管容積的1/3”,加入藥品的順序為在一個30mL大試管中注入4mL乙醇,再分別緩緩加入4mL乙酸、1mL濃硫酸(乙酸和濃硫酸的加入順序可互換),邊加邊振蕩試管使之混合均勻(藥品總用量不能超過10mL);乙酸和乙醇發(fā)生的反應為:CH3COOH+CH3CH2OH
          濃硫酸
          加熱
          CH3COOCH2CH3+H2O,
          故答案為:應先加入乙醇,然后邊搖動試管邊慢慢加入濃硫酸,最后加入冰醋酸;CH3COOH+CH3CH2OH
          濃硫酸
          加熱
          CH3COOCH2CH3+H2O; 
          (2)乙酸具有酸性,能和飽和碳酸鈉溶液反應而把被吸收,乙酸乙酯在飽和碳酸鈉溶液中的溶解度較小,易于分離,
          故答案為:BC; 
          (3)反應物中乙醇、乙酸的沸點較低,若用大火加熱,大量反應物隨產物蒸發(fā)而損失原料,溫度過高還可能發(fā)生其他副反應,所以為防止乙醇、乙酸揮發(fā),造成原料的損失,應小火加熱,
          故答案為:減少乙酸乙醇的揮發(fā),減少副反應的發(fā)生;
          (4)碳酸鈉水解呈堿性,乙酸乙酯不溶于飽和碳酸鈉溶液,密度比水小,有香味,振蕩時乙酸和碳酸鈉反應而使溶液紅色變淺;干燥乙酸乙酯,用無水硫酸鈉除去少量的水,無水硫酸鈉吸水形成硫酸鈉結晶水合物;不能選擇P2O5、堿石灰和NaOH等固體干燥劑,以防乙酸乙酯在酸性(P2O5遇水生成酸)或堿性條件下水解,
          故答案為:試管B中的液體分成上下兩層,上層無色,下層為紅色液體,振蕩后下層液體的紅色變淺;B; 
          (5)從該裝置與傳統(tǒng)制備裝置的使用的儀器的不同進行分析,增加了溫度計,有利于控制發(fā)生裝置中反應液的溫度,根據(jù)反應的可逆性特點,增加反應物有利于平衡向正方向移動,提高乙酸乙酯的產量,增加了冷凝裝置,有利于收集產物,
          故答案為:①增加了溫度計,便于控制發(fā)生裝置中反應液的溫度,減少副產物的發(fā)生;②增加了分液漏斗,有利于及時補充反應混合液,以提高乙酸乙酯的產量;③增加了冷凝裝置,有利于收集產物乙酸乙酯.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乙酸乙酯的制備,掌握乙酸乙酯的制備原理,以及運用原理理解實驗裝置的改進創(chuàng)新思路是解答的關鍵,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化學反應中,設反應物的總能量為E1,生成物的總能量為E2

          (1)若E1>E2,則該反應為
          放熱
          放熱
          (填“放熱”或“吸熱”)反應.該反應可用圖
          A
          A
          (填“A”或“B”)表示.
          (2)若E1<E2,則該反應為
          吸熱
          吸熱
          (填“放熱”或“吸熱”)反應.該反應可用圖
          B
          B
           (填“A”或“B”)表示.
          (3)太陽能的開發(fā)和利用是21世紀的一個重要課題.
          ①利用儲能介質儲存太陽能的原理是白天在太陽照射下,某種鹽熔化,吸收熱量;晚間熔鹽釋放出相應能量,從而使室溫得以調節(jié).已知下列數(shù)據(jù):
          熔點/℃ 熔化吸熱/KJ?mol-1 參考價格/元?kg-1
          CaCL2?6H2O 29,0 37,3 780~850
          Na2SO4?10H2O 32,4 77,0 800~900
          Na2HPO4?12H2O 36,1 100,1 1600~2000
          Na2S2O3?5H2O 48,5 49,7 1400~1800
          其中最適宜作儲能介質的是
          B
          B
          (填字母).
          A.CaCL2?6H2O                B、Na2SO4?10H2O       C.Na2HPO4?12H2O               D、Na2S2O3?5H2O
          ②右圖是一種太陽能熱水器的示意圖,圖中A是集熱器,B是儲水容器,C是供陰天時加熱的輔助電熱器.根據(jù)對水的密度的認識,你估計在陽光照射下水將沿
          (填“順”或“逆”)時針方向流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3?馬鞍山一模)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常見元素,其相關信息如下表:
          元素 相    關    信    息
          X X的某種氫化物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
          Y 單質是良好的半導體材料,廣泛應用于光電信息領域
          Z Z的一種核素質量數(shù)為27,中子數(shù)為14
          W 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是一種不溶于水的藍色固體
          (1)Z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第
          ⅢA
          ⅢA
          族,W基態(tài)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
          1s22s22p63s23p63d104s1
          1s22s22p63s23p63d104s1

          (2)X的第一電離能比Y的
          (填“大”或“小”),X的單質分子中σ鍵和π鍵的數(shù)目比為
          1:2
          1:2
          ,Y氧化物屬于
          原子
          原子
          晶體.
          (3)X的氫化物(X2H4)的制備方法之一是將NaClO溶液和XH3反應制得,試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NaClO+2NH3=N2H4+NaCl+H2O
          NaClO+2NH3=N2H4+NaCl+H2O

          (4)已知下列數(shù)據(jù):
          4W(s)+O2(g)=2W2O(s)△H=-337.2KJ?mol-1
          2W(s)+O2(g)=2WO(s)△H=-314.6KJ?mol-1
          由W2O和O2反應生成WO的熱化學方程式是
          2Cu2O(s)+O2(g)=4CuO(s)△H=-292.0KJ?mol-1
          2Cu2O(s)+O2(g)=4CuO(s)△H=-292.0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09?安徽)W、X、Y、Z是周期表前36號元素中的四種常見元素,其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W、Y的氧化物是導致酸雨的主要物質,X的基態(tài)原子核外有7個原子軌道填充了電子,Z能形成紅色(或磚紅色)的 和黑色的ZO兩種氧化物.
           (1)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第
          ⅤA
          ⅤA
          族.W的氣態(tài)氫化物穩(wěn)定性比H2O(g)
          (填“強”或“弱”).
           (2)Y的基態(tài)原子核 外電子排布式是
          1s22s22p63s23p4
          1s22s22p63s23p4
          ,Y的第一電離能比X的
          (填“大”或“小”).
           (3)Y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濃溶液與Z的單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2H2SO4(濃)+Cu
           △ 
          .
           
          CuSO4+SO2↑+2H2O
          2H2SO4(濃)+Cu
           △ 
          .
           
          CuSO4+SO2↑+2H2O

           (4)已知下列數(shù)據(jù)Fe(s)+
          1
          2
          O2(g)=FeO(s)△H=-272.0KJ?mol-1  ①
          2X(s)+
          3
          2
          O2(g)=X2O3(s)△H=-1675.7KJ?mol-1
          則X的單質和FeO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是
          Al(S)+FeO(S)+
          1
          4
          O2 (g)=
          1
          2
          Al2O3(S)+Fe(S)△H=-565.85KJ/mol
          Al(S)+FeO(S)+
          1
          4
          O2 (g)=
          1
          2
          Al2O3(S)+Fe(S)△H=-565.85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下列數(shù)據(jù):
          2Fe(s)+O2(g)=2FeO(s)△H=-544kJ?mol-1
          4Al(s)+3O2(g)=2Al2O3(s)△H=-3350kJ?mol-1
          則2Al(s)+3FeO(s)=Al2O3(s)+3Fe(s)的△H是( 。
          A、-859 kJ?mol-1B、+859 kJ?mol-1C、-1403 kJ?mol-1D、-2491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