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化學小組的同學們在完成“鐵粉與水蒸汽反應”的拓展實驗時總是效果不好,于是大家想對這個實驗的影響因素作進一步研究,開展了以下研究活動。
(查閱資料)實驗中可以用Ca(OH)2固體加熱來提供穩(wěn)定的水蒸汽,反應原理如下:
(1)Ca(OH)2 H2O↑+ CaO
(2)3Fe+4H2O(水蒸汽)Fe3O4+ 4H2↑
(猜想假設)此實驗的影響因素有Ca(OH)2的質量、鐵粉的質量和反應物的放置方式
(進行實驗)同學們組裝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酒精燈外焰約600℃)。
用洗滌靈配制發(fā)泡劑,將玻璃導管伸入發(fā)泡劑中觀察氫氣的產生;選定 “氫氣泡爆鳴時間”為實驗效果指標!皻錃馀荼Q時間”指的是從開始加熱到第一個氫氣泡燃著并發(fā)出爆鳴聲的時間。
為了排除偶然因素的干擾,共進行了4次平行實驗。“氫氣泡爆鳴時間”的數(shù)據是平行實驗數(shù)據的平均值。實驗數(shù)據整理在下表
因素 序號 | 反應物放置方式 | 鐵粉的質量/g | Ca(OH)2的質量/g | 實驗指標 |
氫氣泡爆鳴時間/s | ||||
1 | 鐵粉在上層 | 0.5 | 1.5 | 151 |
2 | 鐵粉在下層 | 0.5 | 0.5 | 88 |
3 | 混合 | 0.5 | 1.0 | 77 |
4 | 鐵粉在上層 | 1.0 | 1.0 | 119 |
5 | 鐵粉在下層 | 1.0 | 1.5 | 44 |
6 | 混合 | 1.0 | ? | 58 |
7 | 鐵粉在上層 | 1.5 | 0.5 | 66 |
8 | 鐵粉在下層 | 1.5 | 1.0 | 54 |
9 | 混合 | 1.5 | 1.5 | 60 |
(解釋與結論)
(1)實驗中用“點燃觀察氣泡燃著并發(fā)出爆鳴聲證明氫氣產生”是利用了氫氣的_____(填寫物質的性質)
(2)實驗6中Ca(OH)2的質量應為____g。
(3)通過對以上實驗數(shù)據分析,發(fā)現(xiàn)了最佳實驗條件,并采用最佳實驗條件又做了驗證性實驗如下表 ,將下表補全。
反應物放置方式 | 鐵粉的質量/g | Ca(OH)2的質量/g | 氫氣泡爆鳴時間/s |
________ | _________ | 0.5 | 35 |
(4)將表1中部分數(shù)據轉化為曲線圖,如圖,比較“鐵粉的質量”,“Ca(OH)2的質量”兩個因素對實驗效果影響較大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5)通過觀察數(shù)據發(fā)現(xiàn)“鐵放置在下面”比“鐵粉放置在上面”、“和氫氧化鈣混合”實驗效果都好,從反應的條件角度試分析其原因_________。
【答案】可燃性 0.5g 鐵粉在下面 1.5 鐵粉的質量 由于鐵粉受到酒精燈外焰 (約600℃)直接加熱,快速紅熱,達到反應溫度。而鐵粉在上層時實驗效果最差,因為Ca(OH)2 在試管底層,直接受熱分解產生大量
水蒸氣,該反應吸熱。同時水蒸氣的流動會帶走反應體系熱量,使得上層的鐵粉難
以快速達到高溫
【解析】
(1)實驗中用“點燃觀察氣泡燃著并發(fā)出爆鳴聲證明氫氣產生”是利用了氫氣的可燃性;
(2)由表中數(shù)據可以看出,本實驗是探究了不同鐵粉質量,不同反應物放置方式,不同氫氧化鈣質量對氫氣泡爆鳴時間,結合表中數(shù)據,故實驗6中氫氧化鈣的質量為0.5g;
(3)由表中數(shù)據可以看出,反應物放置方式為下層,鐵的質量為1.5g時,氫氣泡爆鳴時間越短,故填:鐵粉在下層、1.5g;
(4)由表中數(shù)據可以看出,鐵粉質量對實驗效果較大;
(5)“鐵放置在下面”比“鐵粉放置在上面”、“和氫氧化鈣混合”實驗效果都好,從反應的條件角度試分析其原因:鐵粉與水蒸氣的反應需要達到一定的溫度,鐵粉在下層,由于鐵粉受到酒精燈外焰 (約600℃)直接加熱,快速紅熱,達到反應溫度。而鐵粉在上層時實驗效果最差,因為Ca(OH)2 在試管底層,直接受熱分解產生大量水蒸氣,該反應吸熱。同時水蒸氣的流動會帶走反應體系熱量,使得上層的鐵粉難以快速達到高溫。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的基本特征是研究和創(chuàng)造物質,我們從化學的幾個角度分析物質:
(1)分類角度:“中國高鐵”其車身主要采用的鎳鉻奧氏體不銹鋼屬于__________(填序號)
A無機非金屬材料
B金屬材料
C有機合成材料
D復合材料
(2)微觀角度:請把圖中A、B 框中的微觀粒子進行的化學反應補畫齊全_______。
(3)性質角度:月球背面的隕石坑土壤中有天然的鐵、鋁、銀等金屬顆粒。根據鐵銹蝕的條件分析,鐵在月球上不銹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變化角度:如圖為碳的價類圖,例如 C 點標示為+2 價的碳的氧化物,請回答:
A點所表示的物質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其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D和水反應能生成 E,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
(5)營養(yǎng)角度:
①魚頭湯中的蛋白質進入人體后會逐步分解成被人體吸收的______
②“砂鍋魚頭”湯鮮汁濃,但其中幾乎不含有的營養(yǎng)素是______(填字序號)。
A無機鹽 B油脂 C糖類 D水
(6)環(huán)保角度:
用液化氣灶煮食時,砂鍋外壁出現(xiàn)黑灰,此時可將灶具的進風口____________(填“調大”或“調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種固體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溫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
溶解度(g) | 甲 | 27.6 | 31.0 | 34.0 | 37.0 | 40.0 | 42.6 | 45.5 | 48.3 |
乙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138 |
(1)依據上表數(shù)據,繪制出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圖中能表示甲物質溶解度曲線的是______;(填“M”或“N”)
(2)若t1=10℃,則a=________;
(3)40℃時,將30g甲物質溶于50g水中,充分攪拌,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是_______(精確到0.1%);
(4)從甲、乙混合溶液中提純乙的方法是________;
(5)t℃時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此時t的取值范圍是______。
A. 10~20 B. 20~30 C. 30~40 D. 40~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A~F是初中化學常見的六種物質,A~E五種物質都能與F發(fā)生反應,A~E五種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表示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且圖中所涉及的反應均為初中常見的化學反應),A常用于建筑行業(yè)及補鈣,E可用于造紙、印染、紡織、洗滌等行業(yè),F由兩種元素組成。請回答下列問題:
(1)F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_。
(2)C物質的一種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
(3)D→E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防控新型冠狀病毒傳播,要科學使用消毒劑。
(1)75%的醫(yī)用酒精其中溶劑是______(寫化學式);用醫(yī)用酒精消毒時,最好選擇擦拭局部區(qū)域的方式,噴灑酒精消毒遇明火容易引起火災,其原因是_____(填寫正確選項的編號)
a.“噴灑”降低了酒精的著火點
b“噴灑”使酒精和空氣均勻混合
c.“噴灑”使酒精分子的體積變小了
(2)公共場所可用0.5%的過氧乙酸[化學式為C2H4O3]溶液來消毒,以下是過氧乙酸消毒劑產品說明中部分安全標識。根據RUT標識提示,你在使用過氧乙酸消毒劑時應注意________(至少寫出兩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F和甲、乙是初中化學常見的八種物質,其中B是相對分子質量為160的氧化物,A、B、C的物質類別不同,D、E、F的物質類別相同,它們之間有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表示前一種物質經一步反應可轉化為后一種物質,“一”表示相連兩種物質能發(fā)生化學反應,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
(1)若乙物質與純堿有相同的元素,則乙的俗名是_____、_____或_____。
(2)B→A的反應有多個,請寫出其中一個不屬于基本反應類型的化學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中A、B分別是某微粒的結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若A表示某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該元素的單質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
(2)若B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則y=_________,該元素的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______(填“失去”或“得到”)電子。
(3)若A是陽離子的結構示意圖,其離子符號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___(填字母序號)。
a、Ca2+ b、Mg2+ c、Zn2+ d、Al3+
(4)若A中x=13,則A、B所表示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A、B、C 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t1℃ 時,A 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30%
B.t 2℃ 時,將 A、B 溶液恒溫蒸發(fā)等質量的水,析出晶體質量一定相等
C.將 C 的飽和溶液從t 2℃降低到t 1℃,其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會變大
D.在接近飽和的B 溶液中混有少量A,通常采用蒸發(fā)溶劑的方法獲得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四個圖象的變化趨勢,能正確描述對應操作的( )
A.足量的鐵片和鋁片分別與等質量、等濃度的稀鹽酸反應
B.將濃鹽酸敞口放置在空氣中
C.向氫氧化鉀和硝酸鋇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
D.向pH=12的氫氧化鈉溶液中不斷加入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