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小雨對爸爸給患病的奶奶購買的“便攜式制氧器”(如圖1),產生濃厚的興趣,他仔細閱讀使用說明書,了解了它的工作原理(如圖2)和所用的藥品.藥品中甲劑是一種白色顆粒狀固體,作制氧劑;乙劑是黑色固體,作催化劑.在反應倉內加入適量的水,先放甲劑,再放乙劑,即可產生氧氣.

          [提出問題]甲劑的化學成分是什么?
          [查閱資料]過碳酸鈉是白色顆粒狀固體,溶于水時,生成碳酸鈉和過氧化氫.
          [設計與實驗]小雨把甲劑和乙劑帶到實驗室與黃老師共同探究.在老師的指導下,驗證出甲劑是一種鈉鹽后,小雨接著進行如下實驗:

          (1)根據圖2得出:組裝氣體發(fā)生裝置時應選擇圖(一)所示的儀器:________;小雨認為氧氣是由過氧化氫在乙劑催化下產生的,其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反應結束后通過________操作將乙劑與溶液分離,用到的玻璃儀器包括玻璃棒、燒杯外,還需要________.
          (2)對于“如何驗證產生的氣體是氧氣?”,小雨認為(簡述實驗操作與現(xiàn)象)________.但產生的氣體往往帶有較多的水分,為使實驗現(xiàn)象明顯老師建議小雨在組裝好的裝置中還需要增加一個干燥裝置.右圖該干燥裝置的一部分,請你補充畫出其它部分,并用箭頭標明氣體進出方向和使用的試劑.

          [實驗結論]通過上述實驗,小雨得出甲劑是過碳酸鈉.
          [反思與交流]
          (1)小方認為小雨的結論不夠嚴密,應該還需要補充一個實驗是________
          (2)與實驗室用氯酸鉀或高錳酸鉀制氧氣相比較,該方法更方便家庭使用的理由之一是________.
          (3)請你從貯存制氧劑、處理殘余物兩方面,為該制氧器的使用者提一條合理化的建議:________.

          解:(1)由題意,反應物符合“使用固體+液體反應,不需加熱”,所以組裝氣體發(fā)生裝置時應選擇圖(一)所示的儀器:BCFG;
          (2)用“過濾”的方法分離不溶于水的二氧化錳,用到儀器為:鐵架臺、玻璃棒、燒杯、漏斗等;
          (3)檢驗是否氧氣:將帶有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內,是否木條復燃;
          (4)比較過氧化氫制取氧氣:固體+液體反應,不需加熱;實驗室用氯酸鉀或高錳酸鉀制氧氣:固體+固體,且需要加熱;
          故答案為:(1)組裝氣體發(fā)生裝置時應選擇圖(一)所示的儀器:BCFG; 由過氧化氫在乙劑催化下產生的,其化學方程式為 2H2O22H2O+O2↑.反應結束后通過:過濾操作將乙劑與溶液分離,用到的玻璃儀器包括玻璃棒、燒杯外,還需要漏斗.
          (2)小雨認為: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木條復燃則為氧氣.
          [反思](1)應該還需要補充一個實驗是:檢驗CO32-存在.
          (2)該方法更方便家庭使用的理由之一是:不需要加熱.
          (3)一條合理化的建議:制氧劑應放在干燥的地方等.

          分析:(1)由資料可知:過碳酸鈉是白色顆粒狀固體,溶于水時,生成碳酸鈉和過氧化氫,符合“使用固體+液體反應,不需加熱”;
          組裝氣體發(fā)生裝置時應選擇圖(一)所示的儀器:BCFG;
          (2)過濾操作用到的玻璃儀器包括玻璃棒、燒杯、漏斗,通過過濾將不溶于水的二氧化錳與溶液分離;
          (3)回顧氧氣的干燥和檢驗、驗滿方法,同二氧化碳作類比;
          (4)鞏固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點評:根據裝置特點可以組裝實驗,根據操作要求可以判斷操作是否符合實驗室的規(guī)定,學習化學要善于理論聯(lián)系實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是某同學鑒別NH4HCO3、NH4C1、KCl三種化肥的過程:則其中試劑甲和乙分別可能是


          1. A.
            甲:水,乙:氫氧化鈉溶液
          2. B.
            甲:氫氧化鈉溶液,乙:純堿溶液
          3. C.
            甲:稀鹽酸,乙:氫氧化鈉溶液
          4. D.
            甲:熟石灰,乙: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因金屬銹蝕而造成的損失是驚人的,僅就鋼鐵來說,每年銹蝕的鋼鐵將近達世界年產量的1/4.聯(lián)系生產和生活實際舉出防止鋼鐵生銹的兩種常用方法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一個碳原子的質量是1.993×10-26千克,一個氯原子的質量是5.888×10-26千克,則氯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________(取整數(shù));若氯原子核內質子數(shù)為17,則氯原子核內中子數(shù)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1. A.
            中和反應一定是復分解反應
          2. B.
            化學反應前后原子個數(shù)一定相等
          3. C.
            非金屬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4. D.
            氧化物一定是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一些食物的近似pH為:①蘋果2.9-3.3 ②葡萄3.5-4.5 ③番茄4.0-4.4 ④雞蛋清7.6-8.0,這些食物中,胃酸過多的病人不宜多食的是


          1. A.
            僅④
          2. B.
            僅①②
          3. C.
            ①②③
          4.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如圖所示,張同學在進行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時,向燒杯中的氫氧化鈉溶液滴加稀硫酸一會兒后,發(fā)現(xiàn)忘記了滴加指示劑,因而無法確定硫酸與氫氧化鈉是否恰好完全反應.為了證明這兩種物質是否恰好完全反應,張同學從燒杯中取出少量反應后的溶液于一支試管中,并向試管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酞試液,振蕩,觀察到酚酞試液不變色.于是張同學得出“兩種物質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結論.
          (1)你認為張同學得出的結論是否正確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2)請你設計另一個實驗,探究上述燒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寫下表
          試驗方法可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結論
          (3)張同學利用酸堿中和反應的原理來處理某工廠廢水中所含有的硫酸.經測定,該工廠廢水中硫酸的質量分數(shù)為15%,若工廠每天用含氫氧化鈣75%的熟石灰處理150t這種廢水(假設廢水中其他物質不與氫氧化鈣反應),需要熟石灰多少噸?(精確到0.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不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


          1. A.
            聚乙烯塑料
          2. B.
            滌綸
          3. C.
            丁苯橡膠
          4. D.
            鋁合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相同的球代表同種原子,該反應屬于


          1. A.
            化合反應
          2. B.
            分解反應
          3. C.
            置換反應
          4. D.
            復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