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四硫化鈉(Na2S4)固體可替代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反應原理為:2Na2S4+O2+2H2O=8S↓+4NaOH
          【查閱資料】①Na2S4受熱時,會與空氣中的水蒸氣反應,生成少量有毒氣體硫化氫。
          ②硫代硫酸鈉(Na2S2O3)可溶于水,常溫下與NaOH溶液不反應。
          ③NaOH溶液可吸收硫化氫和二氧化碳。
          【實驗過程】

          ①取0.5g碳酸鈉、0.2g硫粉混合后置于試管中,加入(如圖①所示,夾持裝置已略去),制得Na2S4,反應為:4Na2CO3+12S+X2Na2S4+2Na2S2O3+4CO2,X的化學式為      ;
          ②冷卻后,取下棉花,放置一段時間,再向該試管中加入10mL水,迅速塞緊橡膠塞,充分振蕩。測量液面至橡膠塞下沿的距離,記錄數(shù)據(jù)h1(如圖②所示);
          ③將該試管插入水中(如圖③所示),拔下橡膠塞,觀察到              ,塞緊橡膠塞。將試管取出,倒轉過來,測量液面至橡膠塞下沿的距離h2,記錄數(shù)據(jù)h2。理論上h2:h1=          ;
          ④按照①~③再重復實驗2次。3次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h1/cm
          11.0
          11.4
          11.6
          h2/cm
          8.7
          9.1
          9.2
           
          【解釋與結論】根據(jù)第1次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為        %(結果精確到0.1%);   
          【反思與評價】實驗過程①中濃NaOH溶液的作用是                        ;若實驗過程②中,取下棉花后,未放置一段時間即進行后續(xù)操作,測定結果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理由是:                                   。(2分)
          實驗過程①O2;③試管內液面上升; 4:5(79:100)
          解釋與結論:20.9%
          反思與評價:吸收二氧化碳和硫化氫氣體;偏。谎鯕鉀]有完全消耗

          試題分析:①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解釋,在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shù)目、質量均保持不變,可以推知X的化學式為O2, ③在圖1中,碳酸鈉、硫粉、氧氣發(fā)生反應生成了Na2S4,冷卻后,取下棉花,放置一段時間,外面的進入試管內,此時再向該試管中加入10mL水,迅速塞緊橡膠塞,充分振蕩,發(fā)生了反應:2Na2S4+O2+2H2O=8S↓+4NaOH,即充分地將試管內空氣中的氧氣完全消耗了,使得試管內的氣體減少了將近1/5(即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壓強也減少,這時將該試管插入水中(如圖③所示),拔下橡膠塞,自然觀察到:試管內液面上升,由于消耗了1/5的氧氣,所以水面上升1/5,只剩下4/5, 所以h2:h1=4:5
          解釋與結論:根據(jù)第1次實驗數(shù)據(jù),h1=11.0,h2=8.7,所以消耗氧氣的體積=11.0-8.7=2.3,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2.3/11.0×100%=20.9%
          反思與評價:由于反應中會生成二氧化碳,且Na2S4受熱時,會與空氣中的水蒸氣反應,生成少量有毒氣體硫化氫,所以濃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和硫化氫氣體,若實驗過程②中,取下棉花后,未放置一段時間即進行后續(xù)操作,溫度沒有冷卻下來,在受熱的情況下,生成的Na2S4會與空氣中的水蒸氣反應,使得Na2S4的量大大減少,這樣就不能完全消耗的氧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7分)化學興趣小組用下圖裝置進行實驗,發(fā)現(xiàn)鎂片完全溶解、石灰水渾濁。

          (一)石灰水變渾濁的原因是:
          (1)鎂和鹽酸的反應     (填“吸熱”或“放熱”)。
          (2)                                         。
          (二)甲同學測得反應后試管內溶液pH<7
          (1)該溶液呈     (填“酸”、“堿”或“中”)性。
          (2)該溶液pH<7的可能原因是:
          ①MgCl2溶液的pH<7; ②                    
          (三)乙同學將反應后試管內溶液冷卻,加入鎂粉并滴入酚酞,溶液顏色無變化,再加熱,發(fā)現(xiàn)溶液慢慢渾濁且變紅。
          【猜想】對實驗中“溶液慢慢渾濁且變紅”的原因,乙同學提出猜想:
          MgCl2+2H2O=Mg(OH)2↓+2HCl 大家都認為此猜想不合理,理由是     。
          【查閱】資料1:Mg(OH)2難溶解于水,升高溫度可加大其在水中的溶解度。
          資料2:K、Ca、Na、Mg等活潑金屬在一定條件下能與水反應,產生堿和氣體。
          【實驗】丙同學在滴有酚酞的熱水中加入鎂粉,觀察到液體慢慢變紅并渾濁,鎂粉表面產生氣泡。收集并點燃氣體,發(fā)現(xiàn)能燃燒,該氣體是     。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乙同學實驗中“溶液慢慢渾濁且變紅”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學習了氫氧化鈉的性質之后,知道氫氧化鈉溶液中含有H2O、Na、OH,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某科技小組想進一步探究是哪一種粒子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
          【提出猜想】猜想①:可能是H2O ;猜想②:可能是Na;猜想③:可能是OH。
          【實驗驗證】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結 論
          ①用試管取少量蒸餾水,滴入1滴~2滴無色酚酞試液,振蕩
          試管內溶液仍為無色
          水分子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
          ②用試管取少量氯化鈉溶液,滴入1滴~2滴無色酚酞試液,振蕩
           
           
          ③用試管取少量氫氧化鈉溶液,滴入1滴~2滴無色酚酞試液,振蕩
           
           
           
          【討論反思】有同學認為猜想①不需要實驗驗證就可以排除,你認為該同學的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2014屆上海市崇明縣第一學期期末試題)已知草酸 (H2C2O4) 加熱時在濃硫酸的催化作用下會發(fā)生分解反應,某化學興趣小組對草酸分解的產物產生了興趣,請你參與:
          【提出猜想】甲:CO2  H2O              乙: CO  H2O
          丙:NHCO2  H2O      。 CO2  CO  H2O
          ①某同學認為丙同學的猜想是錯誤的,理由是          (11)             。
          【查閱資料】氧化鐵為紅棕色粉末,一定溫度CO能還原氧化鐵;鐵粉呈黑色。
          【進行實驗】為了驗證上述猜想,將草酸在一定條件下分解的產物依次通過下列裝置:

          ② A、B裝置的順序不能顛倒,原因是            (12)             。
          ③實驗中觀察到A中無水CuSO4變藍,B、D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C中紅棕色粉末變成黑色,由此推斷     、(13)     同學猜想成立。
          ④ D裝置的作用是       (14)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15)          。
          【得出結論】⑤草酸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                 (16)                    。
          【反思與評價】⑥從環(huán)保角度考慮,上述實驗的不足之處是             (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如圖所示,這是一瓶無色無味的氣體,根據(jù)你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對它的成分進行探究:

          (1)假設:它是一瓶            氣體。
          (2)設計實驗方案證明你的假設:
          步驟:                                                 ;
          現(xiàn)象:                                                 ;
          結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麥蘭花學名叫香雪蘭,花開時節(jié)香味醉人。小紅家里的陽臺上種植了一盆麥蘭花,她發(fā)現(xiàn)爸爸把草木灰灑在麥蘭花盆里,麥蘭花長得特別旺盛,她想知道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于是,她取一些草木灰?guī)Щ貙W校進行了實驗探究。
          【提出問題】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查閱資料】 小紅經(jīng)查閱資料得知: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一種含鉀離子的鹽,易溶于水。
          【進行猜想】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1)可能是硝酸鉀;(2)可能是碳酸鉀。
          【實驗用品】草木灰、蒸餾水、稀鹽酸、澄清石灰水、燒杯、漏斗、試管、橡皮塞、導氣管等。
          【設計實驗方案】請你針對猜想設計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
          實 驗 步 驟
          實 驗 現(xiàn) 象
          實 驗 結 論
          (1)取一定量的草木灰于燒杯中,加入適量蒸餾水,攪拌,然后進行       操作。
           
          得到無色溶液
           
          (2)取少量無色溶液于試管中,然后滴加幾滴酚酞試液
           
          溶液變紅色
           
          溶液顯         性。
          (3)取少量無色溶液于試管中,然后加入少量       ;
                                
                                 。
           
                    產生;
          澄清石灰水         
           
                          生成,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鉀,猜想(2)成立
           
          【實驗反思】(1)寫出上述實驗中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①           ;②            
          (2)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鉀,它能否與銨態(tài)氮肥混合使用?           ;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小麗對家中的家用制氧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通過閱讀說明書了解到家用制氧機的工作原理如下:加壓時,裝填在制氧機內部的分子篩吸附空氣中的氮氣,制取高濃度氧氣。減壓時,分子篩將所吸附的氮氣排放。整個過程中,分子篩并不消耗。小麗用這臺家用制氧機制取并收集了一袋氣體,帶到實驗室對其進行研究。

          實驗I:小麗欲通過以下實驗驗證所收集的氣體是否為純凈的氧氣。
          【實驗記錄】
          使用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化學方程式
          取一只250mL的集氣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所帶氣體,然后把一小塊燃著的木炭插入集氣瓶中
           
          木炭燃燒得更旺
           
          化學方程式Ⅰ
           
          表中,化學方程式Ⅰ是                                        。
          【實驗結論】收集的氣體是純凈的氧氣。
          【實驗反思】老師指出上述實驗并不能證明小麗所帶來的氣體一定是純凈的氧氣。該實驗不
          能證明所收集氣體為純凈氧氣的原因是                                          。
          實驗II:測定小麗所帶氣體中氧氣的含量。
          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并重復多次。

          【實驗記錄】
          實驗操作
          主要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及解釋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加入藥品,將裝置連接固定
           
           

          打開止水夾a和b,向A中緩慢鼓入一定量氣體后關閉止水夾a和b
          A中水進入到B中,B中水的體積為200mL。
          收集200mL氣體(由壓強差引起的誤差忽略不計)

          用凸透鏡聚光引燃白磷
          燃燒,產生大量白煙
           

          待白磷熄滅并冷卻到室溫,
          打開止水夾
          現(xiàn)象Ⅰ
          小麗收集的氣體不是純凈的氧氣
           
          表中,現(xiàn)象I是                                       
          白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                              。
          【數(shù)據(jù)記錄】
          實驗次序
          1
          2
          3
          4
          5
          B中剩余水體積/mL
          100
          42
          39
          41
          38
           
          【數(shù)據(jù)處理】在上表數(shù)據(jù)中,第1組數(shù)據(jù)偏差較大,存在明顯誤差,在數(shù)據(jù)處理時應刪去。
          小麗所帶氣體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為           %。
          【實驗反思】
          (1)這臺家用制氧機制氧氣的過程發(fā)生的變化屬于              (填“物理變化”或“化
          學變化”)。
          (2)導致第1組數(shù)據(jù)產生較大誤差的可能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設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紅磷燃燒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B.探究石蠟中含有氫、氧元素
          C.驗證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D.證明石墨具有導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將一枚潔凈的鐵釘放入食鹽水中(如圖,裝置氣密性良好),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裝置中右側導管中的液面升高,鐵釘生銹,試管底部有黑色固體物質

          [提出問題]導管中液體為何升高?黑色固體物質又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
          該黑色固體可能含有:①Fe、②Fe2O3、③FeCl3、④C四種物質
          [猜想分析]
          ①影響右側導管中的液面升高的物質是                 
          ②不可能含有氯化鐵,理由是                    
          ③一定含有碳,理由是                                 
          [實驗驗證]
          ①驗證黑色固體中一定含有碳所選用的試劑是                                            
          ②檢驗黑色固體中是否含有鐵的實驗方法是                                               
          結論:鐵釘在食鹽水中比在純水中生銹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