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2007-2008學年度東營市第一學期期末質量調研

          八年級化學試題

          (考試時間:90分鐘  分值100分)

          1.答題前,務必將自己的學校、姓名、考試號、座號等內容填寫準確。

          2.請將選擇題答案填在后面答題卡上。

          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9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18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汽油揮發(fā)               B.冰雪融化               C.鐵生銹                   D.液化空氣

          試題詳情

          2.日常生活常接觸到“含氟牙膏”、“高鈣牛奶”、“碘鹽”、“富硒茶葉”、“加鐵醬油”等用品,這里的氟、鈣、碘、硒、鐵指的是

          A.單質                      B.原子                      C.離子                      D.元素

          試題詳情

          3.全球氣候變暖正成為人類關注的環(huán)境問題,引起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是

          A.N2                         B.O2                          C.H2                          D.CO2

          試題詳情

          4.下列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A.汽水                      B.空氣                      C.蒸餾水                   D.海水

          試題詳情

          5. 用納米氧化鋯(ZrO2)氧化鋁復合材料制成的人工髖骨和膝蓋植入物,有良好的韌性,可使用30年之久。其中,能增強材料韌性的ZrO2中Zr的化合價為

          A.+1                         B.+2                          C.+3                          D.+4

          試題詳情

          6.“空氣污染指數”是我國城市空氣質量日報的主要內容之一。目前計入其中的各項污染物除可吸入顆粒外,還應包括的氣體是

          A.SO2  O2  NO2      B.SO2  CO2  NO2    C.SO2  N2  NO2       D.SO2  CO  NO2

          試題詳情

          7.1991年,我國著名化學家張青蓮教授與他人合作,測定了銦(In)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的新值。已知銦元素的核電荷數為49,相對原子質量為115,則銦原子的核內中子數為

          A.49                          B.66                          C.115                        D.164

          試題詳情

          8. 下列廣告用語從化學角度看,沒有科學性錯誤的是

          A.“雀巢”咖啡,滴滴香濃,絕不含任何化學物質

          B.“大自然”牌蔬菜,天然種植,真正的“綠色”食品,不含任何金屬元素

          C.“農夫山泉”礦泉水,真正的純水

          D.為預防甲狀腺疾病,請食用合格“碘鹽”

          試題詳情

          9.西藏地區(qū)獨特的高原風景早就吸引了小芳,她很想前往觀光。但爸爸說初到西藏時會發(fā)生不同程度的“高原反應”,這是由于

          A.高原地區(qū)的氧氣與平原地區(qū)的氧氣的化學性質不同

          B.高原地區(qū)空氣中氧氣含量過高,讓人有壓抑感

          C.高原地區(qū),空氣稀薄,但氧氣的體積分數仍約為21%

          D.高原地區(qū)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過高讓人感到窒息

          試題詳情

          二、選擇題(本題包括9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27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0.下列觀點中正確的是

          A.通過化學變化一定能改變物質的性質

          B.改變物質的性質一定要通過化學變化

          C.在化學變化中,各原子中的電子數不會發(fā)生改變

          D.在任何變化中,原子核都不會發(fā)生改變

          試題詳情

          11.下列反應中,既是化合反應又是氧化反應的是

          試題詳情

          A.氧化汞汞 + 氧氣      B.甲烷 + 氧氣二氧化碳 + 水

          試題詳情

          C.氧化鈣 + 水氫氧化鈣  D. 磷 + 氧氣五氧化二磷

          試題詳情

          12.一氧化氮是汽車尾氣中的一種大氣污染物,它是一種無色氣體,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略大,在空氣中能與氧氣迅速反應生成紅棕色的二氧化氮氣體。在實驗室中收集一氧化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排水集氣法                         B.向上排空氣集氣法

          C.向下排空氣集氣法                D.向上排空氣集氣法或排水集氣法

          試題詳情

          13.下列結構示意圖所表示的粒子屬于稀有氣體元素的是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14.下圖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鈉的形成過程。下列相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試題詳情

          A.鈉原子得到一個電子形成陽離子,氯原子失去一個電子形成陰離子

          B.鈉跟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鈉

          C.氯化鈉是由離子構成的化合物

          D.鈉和氯氣的化學性質不同

          試題詳情

          15.生活中的下列現象,可用分子的知識加以解釋,其中正確的是

          A.熱脹冷縮是因為分子大小隨溫度而改變   

          B.小麥能磨成面粉是因為分子很小

          C.墻內開花墻外香是因為分子在不斷運動   

          D.氣體易被壓縮是因為氣體分子間隔很小

          試題詳情

          16.小明同學的學習筆記中,對下列符號中“3”所表示的含義有如下記載,其中錯誤的是

          A.3H2O中的“3”表示三個水分子

          B.SO3中的“3”表示一個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三個氧原子

          C.3C中的“3”表示三個碳原子

          試題詳情

          D.中的“3”表示鋁離子帶有三個單位正電荷

          試題詳情

          17.在進行“空氣中的氧氣會減少耗盡嗎?”的辯論中,下列論點不應成為正方(空氣中的氧氣會減少耗盡)論據的是

          A.汽車越來越多,消耗的氧氣越來越多

          B.有證據表明,在遠古時代的原始空氣中氧氣含量高達30%

          C.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是目前各國政府的重要環(huán)境政策

          D.地球人口的增多,其呼吸和所用的燃料越來越多

          試題詳情

          18.為保護我市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構建“和諧東營”,小強向市政府提出了如下幾條建議:

          ①大力發(fā)展燃油汽車的數量,提高城市現代化程度;

          ②采用“綠色化學”工藝,使工業(yè)原料盡可能轉化為所需要的物質;

          ③推廣使用一次性發(fā)泡塑料餐具,方便居民生活;

          ④增加綠化面積,建設生態(tài)園林城市;

          ⑤推廣使用乙醇汽油,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

          其中可取的是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④

          試題詳情

          三、填空題( 本題包括4個小題  共31分)

          19.(7分)構建知識的網絡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

          (1)請將“元素”、“原子”、“分子”填入右圖適當的圓圈內,從而完成元素、原子、分子與物質之間正確的關系圖。

          試題詳情

          (2)下圖表示的是純凈物、單質、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間的包含與不包含關系,若整個大圓圈代表純凈物,則①、②、③、④所屬的物質類別是:①         、②          、③         、④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20.(9分)自來水消毒過程中通常會發(fā)生如下化學反應,其反應的微觀過程可用下圖表示:

          試題詳情

          表示氯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氫原子)

          試題詳情

          ⑴上述物質屬于單質的有                              ;(填寫化學式)

          ⑵上述物質屬于化合物的有                               ;(填寫化學式)

          ⑶C物質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                    ;

          ⑷乙圖所示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                   ;(填寫“化合反應”或“分解反應”)

          ⑸ 分析以上微觀過程模擬圖,從宏觀、微觀你能得到的信息是                   。

          (寫出其中一條即可)

          試題詳情

          21.(6分)小明同學學習化學后知道,鎂在氧氣中燃燒會生成白色的氧化鎂固體。但他在空氣中點燃鎂條時,卻發(fā)現在生成的白色固體中還夾雜著少量的淡黃色固體。

            [提出問題]為什么會生成淡黃色固體?

            [查閱資料]小明查閱資料,記錄了下列幾種含鎂物質的顏色:

          物 質

          MgO

          MgCl2

          Mg3N2

          Mg(NO3)2

          MgCO3

          Mg(OH)2

          顏 色

          白色

          白色

          淡黃色

          白色

          白色

          白色

          其他同學認為不必查閱氯化鎂的顏色,理由是                                  

                                             。

          [提出猜想]分析資料,小明認為淡黃色固體可能是由鎂與空氣中的              反應生成的。

          [實驗探究]小明設計實驗證實了自己的猜想,他的方案可能是                                      

                                                                。

          試題詳情

          22.(9分)小剛收集到一瓶渾濁的河水,他要模擬自來水廠的凈水過程,最終制成蒸餾水。其實驗過程如下所示。請回答以下問題。

          試題詳情

          (1)A物質的名稱是           ,操作①的名稱是           ,若經過操作①后,所得液體C中仍有渾濁,其原因可能是              (填寫序號)。

          a.漏斗內的濾紙有破損  b.漏斗下端未靠在燒杯內壁  c.漏斗內液面高于濾紙的邊緣

          (2)小剛取少量液體D于試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蕩,發(fā)現有較多浮渣產生,說明液體D是      水。操作③的名稱是            ,經過操作③以后,小剛重復上述實驗,他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                            。

          (3)某同學為保護水資源,向政府提出以下建議:其中不合理的是(填序號)     。、傧蚝又蟹硼B(yǎng)魚苗,保持生態(tài)平衡、谇謇斫又械奈勰唷、劢瓜蚝拥纼葍A倒垃圾、芙故褂没屎娃r藥,防止水質污染 

          試題詳情

          四、實驗題( 本題包括 2個小題  共16分)

          23.(8分)某同學用下圖裝置制氧氣,請問答:

          試題詳情

          (1)實驗中①、②儀器的名稱:①          、②          ;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發(fā)生裝置應選用                  (填字母代號);化學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的發(fā)生裝置應選用                     (填字母代號)。

           (2)檢查裝置B氣密性的方法是:                                              

                                                           

          (3)在用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制氧氣的實驗中,如果反應速度過快,容易引起爆炸。為預防爆炸應采取的措施是                                                    

                                                。

          (4)若用裝置C收集的氧氣不純,其原因可能是:                              

                                             。

          試題詳情

          24.(8分)某;瘜W興趣小組想親身感受科學家的探究歷程,他們選擇了下圖所示裝置進行《空氣中氧氣含量的粗略測定》探究。

          試題詳情

          (1)這個實驗的設計思路是利用物質間的反應來消耗掉密閉容器中的________,為了保證實驗的準確性,藥品的用量應保證               。可否把紅磷換成木炭?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                                                                    。

          (2)實驗結束,同學們整理的實驗數據如下:

          組別

          1

          2

          3

          4

          集氣瓶容積(mL)

          20

          20

          20

          20

          進入水的體積(mL)

          3

          4

          4

          4

          通過交流,同學們認為,第1組實驗數據出現誤差的原因可能是                                 

                                                                               

          最后,各小組同學又進一步反思:瓶內剩余的氣體是________,它可能有哪些性質呢?請你推測                                                      。

          五、計算題(本題包括1小題,共8分)

          試題詳情

          25.(8分)維生素C為白色粉末,味酸,能溶于水,稍溶于乙醇,在加熱或堿性環(huán)境中易被氧化而破壞。它存在于綠色蔬菜(如黃瓜、生菜)、水果(如柑橘)中,人體缺乏維生素C(簡寫“VC”)就會患壞血病。下圖所示為某種“維生素C”說明書的一部分。請你回答:

          試題詳情

          (1)在以上給出的信息中,屬于維生素C的物理性質的是                                           

                                                                            。食用黃瓜時注意                                                  。

          (2)“VC”中含有     種元素,每個維生素C分子由______個原子構成,維生素C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3)若正常成人每天對“VC”的最低需要量為60mg。

          ①當“VC”完全來自上圖的“維生素C”,則每天至少服用    次;

          ②當“VC”完全來自某種新鮮蔬菜(每1000g這種蔬菜含“VC”120mg),則每天至少應食用這種蔬菜       g。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