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1.如圖一是甲、乙兩種單基因遺傳病在某家族中的系譜圖(與甲病有關的基因為A、a,與乙病有關的基因為B、b),經調查,在自然人群中甲病發(fā)病率為19%.圖二表示該家族中某個體體內細胞分裂時兩對同源染色體(其中一對為性染色體)的形態(tài)及乙病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甲病的遺傳方式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A和a在結構上的根本區(qū)別是堿基的排列順序不同
          (2)乙病致病基因是隱性(填“顯性”或“隱性”)基因.要確定其是否位于X染色體上,最好對家族中的Ⅰ1或Ⅱ3個體進行基因檢測.
          (3)圖二的A細胞的名稱是次級精母細胞,B細胞中含4對同源染色體.
          (4)根據(jù)圖二的C細胞推斷可知,圖一中的Ⅱ2基因型是aaXBXb.圖一中Ⅲ3與自然人群中僅患甲病的男子婚配,則他們的后代患遺傳病的概率為$\frac{241}{304}$.

          分析 分析圖一:Ⅰ3和Ⅰ4患有甲病,但Ⅱ4(女性)沒有患這種病,即“有中生無為顯性,顯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說明甲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Ⅱ3和Ⅱ2沒有乙病,但生了Ⅲ1患有乙病,因此乙病為隱性遺傳病,再結合乙圖可知,乙病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因此乙病為伴X讓染色體隱性遺傳。
          分析圖二可知,A表示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B表示有絲分裂后期,C表示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ABC來自同一個個體,且C中細胞質均等分裂,則C為初級精母細胞,故A為次級精母細胞.

          解答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A和a是一對等位基因,它們在結構上的根本區(qū)別是堿基的排列順序不同.
          (2)乙病為隱性遺傳病,致病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體或常染色體.如Ⅰ1或Ⅱ3含有該致病基因,則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如Ⅰ1或Ⅱ3不含該致病基因,則該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
          (3)圖二的A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稱為次級精母細胞;B細胞中含4對同源染色體.
          (4)根據(jù)圖二的C細胞推斷可知,圖一中的Ⅱ2兩病皆不患,其基因型是aaXBXb.Ⅲ3的基因型為$\frac{1}{2}$AaXBXB或$\frac{1}{2}$AaXBXb,自然人群中僅患甲病的男子的基因型為$\frac{1}{19}$AAXBY或$\frac{18}{19}$AaXBY.后代中患甲病的概率=$\frac{1}{19}$+$\frac{18}{19}$×$\frac{3}{4}$=$\frac{29}{38}$;患乙病的概率=$\frac{1}{2}$×$\frac{1}{4}$=$\frac{1}{8}$,則不患甲病的概率為1-$\frac{29}{38}$=$\frac{9}{38}$,不患乙病的概率=1-$\frac{1}{8}$=$\frac{7}{8}$,則患病的概率=1-$\frac{9}{38}$×$\frac{7}{8}$=$\frac{241}{304}$.
          故答案為:
          (1)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堿基的排列順序不同
          (2)隱性Ⅰ1或Ⅱ3
          (3)次級精母細胞    4
          (4)aaXBXb    $\frac{241}{304}$

          點評 本題結合圖解,考查常見的人類遺傳病,要求考生識記幾種常見人類遺傳病的類型、特點及實例,能根據(jù)系譜圖準確判斷這兩種遺傳病的遺傳方式及相應個體的基因型,再進行相關概率的計算,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西省四校高二下學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以下關于遺傳、變異、進化的說法正確的一組是( )

          ①體細胞含3個或3個以上染色體組的必定是多倍體 ②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對應片段交換屬于基因重組 ③非同源染色之間的片段交換屬于染色體變異 ④小麥和—野生牧草能雜交成功,說明他們之間不存在生殖隔離 ⑤自由組合定律實質是:F1代產生配子時,等位基因分離,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⑥轉運RNA共有3個堿基 ⑦田間種植的三倍體香蕉某一性狀發(fā)生變異,不可能來自基因重組 ⑧鐮刀型細胞貧血癥可以通過胎兒或新生兒的體細胞組織裝片觀察發(fā)現(xiàn)

          A.①②③⑤⑥ B.②③⑦⑧ C.②③⑥⑧ D.①②③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高二下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①脫氧核糖②核膜③細胞壁④核糖體⑤RNA

          A. ②④ B. ①②⑤ C. ①②④ D. 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石家莊第二中學高二6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蛋白酶去除大腸桿菌核糖體的蛋白質,處理后的核糖體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脫水縮合反應。由此可推測核糖體中能催化該反應的物質是

          A. 蛋白酶 B. RNA聚合酶 C. RNA D. 逆轉錄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表是蘋果在有氧條件下,測得O2消耗量和CO2產生量的關系.下列推測不正確的是( 。
          氧濃度(%)abcde
          CO2產生量(mol/min)1.21.01.31.63.0
          O2消耗量(mol/min)00.50.71.23.0
          A.氧濃度為a時,細胞呼吸產生的ATP在細胞質中形成
          B.氧濃度為b時,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無氧呼吸的$\frac{1}{3}$
          C.氧濃度為c時,細胞呼吸產生酒精的量為0.6mol/min
          D.氧濃度為d時,消耗的葡萄糖中有$\frac{1}{4}$用于酒精發(fā)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將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狀相同的細條,分為a、b、c、d、e和f組(每組的細條數(shù)相等),取上述6組細條分別置于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時間后測量各組花冠細條的長度,結果如圖所示.假如蔗糖溶液與花冠細胞之間只有水分交換,則以下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試驗后,a組液泡中的溶質濃度比b組的低
          B.浸泡導致f組細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大于b組
          C.a組細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組
          D.使細條在浸泡前后長度不變的蔗糖濃度介于0.4~0.5mol•L-1之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面是物質跨膜運輸方式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a方式不能體現(xiàn)細胞膜的選擇透性
          B.某物質通過b方式進入細胞時,轉運該物質的載體蛋白的形狀會發(fā)生變化
          C.Na+、K+通過c方式進入神經細胞
          D.突觸小泡中的乙酰膽堿通過c方式進入突觸間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有關酶的探究實驗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將溫度由低溫調至最適溫度,酶的活性不變
          B.探究蛋白酶的專一性,可用雙縮脲試劑進行檢測
          C.一定底物條件下,酶活性增強,最終產物的生成量增加
          D.較低的pH環(huán)境中,胃蛋白酶仍能保持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表示生物新物種形成的基本過程,對圖示分析正確的是( 。
          A.a表示突變和重組,他們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B.b表示生殖隔離,是生物進化的實質
          C.c表示新物種形成,必需要經過隔離的階段
          D.同種生物的兩個種群的基因庫完全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