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固定化細胞技術常用包埋法 | |
B. | 固定化酶更適合采用化學結合法和物理吸附法 | |
C. | 由于細胞個大,而酶分子很小,因此細胞多采用物理吸附法固定 | |
D. | 反應物是大分子物質應采用固定化酶 |
分析 使用酶、固定化酶、固定化細胞的比較:
直接使用酶 | 固定化酶 | 固定化細胞 | |
酶的種類 | 一種或幾種 | 一種 | 一系列酶 |
制作方法 | 包埋法 | 化學結合法、物理吸附法 | |
是否需要營養(yǎng)物質 | 否 | 否 | 是 |
缺點 | ①對環(huán)境條件非常敏感,易失活②難回收,成本高,影響產品質量 | 不利于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應 | 反應物不宜與酶接近,尤其是大分子物質,反應效率下降 |
優(yōu)點 | 催化效率高,耗能低、低污染 | ①既能與反應物接觸,又能與產物分離②可以反復利用 | 成本低,操作容易 |
解答 解:A、由于細胞個大,固定化細胞技術常用包埋法,A正確;
B、由于酶分子很小,固定化酶更適合采用化學結合法和物理吸附法,B正確;
C、由于細胞個大,而酶分子很小,因此細胞多采用包埋法固定,C錯誤;
D、反應物是大分子物質時,由于固定化細胞不能與反應物充分接觸,因此應采用固定化酶,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固定化細胞和酶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識記和理解能力,關鍵是理解固定化技術,掌握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細胞之間的區(qū)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南南陽市五校年高一下學期聯(lián)考二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二倍體植物染色體上的基因B2是由其等位基因B1突變而來的,如不考慮染色體變異,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該突變可能是堿基對替換或堿基對插入造成的
B.基因B1和B2編碼的蛋白質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C.基因B1和B2指導蛋白質合成時使用同一套遺傳密碼
D.基因B1和B2可同時存在于同一個體細胞中或同一個配子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染色體中缺失一個基因不屬于基因突變 | |
B. | 產前診斷能確定胎兒性別進而有效預防白化病 | |
C. | 染色體變異和基因突變均可以用光學顯微鏡直接觀察 | |
D. | 秋水仙素誘導多倍體形成的原因是抑制了著絲點的分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A、細胞C和細胞D都能識別抗原 | |
B. | 細胞D消化分解后的產物全部排出細胞 | |
C. | 細胞A形成細胞B需要淋巴因子的刺激 | |
D. | 細胞C使宿主細胞裂解的過程屬于細胞凋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孟德爾定律適合于真核生物的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過程 | |
B. | 按照孟德爾自由組合定律,AaBbCcDd個體測交,測交子代基因型有16種 | |
C. | 孟德爾定律揭示了細胞核基因和細胞質基因的遺傳規(guī)律 | |
D. | 性染色體上基因的遺傳不遵循孟德爾定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過程①ATP、[H]和O2都在葉綠體類囊體薄膜上產生 | |
B. | 過程②中提供14CO2,則14C的轉移途徑是14CO2→14C3→(14CH2O) | |
C. | 過程③發(fā)生在生物體的活細胞中 | |
D. | 過程④為活躍的化學能轉變成熱能散失的過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