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肝炎 | B. | 白化病 | C. | 風濕性心臟病 | D. | 艾滋病 |
分析 免疫失調引起的疾。
(1)過敏反應:指已免疫的機體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質的刺激時所發(fā)生的反應.引起過敏反應的物質叫做過敏原.如花粉、油漆、魚蝦等海鮮、青霉素、磺胺類藥物等(因人而異).
(2)自身免疫。菏侵笝C體對自身抗原發(fā)生免疫反應而導致自身組織損害所引起的疾病.舉例:風濕性心臟病、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
(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機體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活愂怯捎谶z傳而使機體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灰活愂怯捎诩膊『推渌蛩匾鸬墨@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
解答 解:A、肝炎屬于傳染病,不屬于自身免疫病,A錯誤;
B、白化病屬于遺傳病,不屬于自身免疫病,B錯誤;
C、風濕性心臟病屬于自身免疫病,C正確;
D、艾滋病屬于免疫缺陷病,不屬于自身免疫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知識點簡單,考查人體免疫系統(tǒng)在維持穩(wěn)態(tài)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識記免疫失調引起的疾病的類型及具體的實例,能根據(jù)題干要求作出準確的判斷,屬于考綱識記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實驗中分別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噬菌體 | |
B. | 在32P標記噬菌體的侵染實驗中,上清液存在較強放射性可能是由于保溫時間過長 | |
C. | 32P、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實驗分別說明DNA是遺傳物質、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 | |
D. | 若用噬菌體侵染3H標記的細菌,離心后可檢測到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低倍鏡下找到觀察對象,即可換成高倍鏡觀察 | |
B. | 換用高倍鏡后必須先用粗準焦螺旋調焦,再用細準焦螺旋調焦 | |
C. | 高倍鏡縮小了觀察的視野,放大了倍數(shù) | |
D. | 為了使圖象更清晰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和凹面反光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B、D瓶加入的酵母菌培養(yǎng)液等量且種群密度相同 | |
B. | 用酸性重鉻酸鉀溶液檢驗C、E兩瓶中是否含有酒精 | |
C. | E瓶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速度慢于C瓶 | |
D. | A瓶中裝的是氫氧化鈉溶液用于除去C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葡萄糖和麥芽糖均有還原性 | |
B. | 葡萄糖和麥芽糖可被水解 | |
C. | 構成淀粉的單體是蔗糖 | |
D. | 葡萄糖可以被小腸上皮細胞直接吸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衰老細胞內染色質的收縮會影響遺傳信息的傳遞和表達 | |
B. |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達會導致正常細胞發(fā)生癌變 | |
C. | 由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都有細胞的分化 | |
D. | 被病原體感染的真核細胞的清除,是通過細胞壞死完成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南安僑光中學高一下階段考試5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染色體和染色質的關系是( )
A.不同時期,不同物質的不同形態(tài)
B.不同時期,同一物質的不同形態(tài)
C.同一時期,同一物質的不同形態(tài)
D.同一時期,不同物質的不同形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