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實驗室由廢銅屑制膽礬(CuSO4·5H2O)的實驗流程如下:

          (1)洗滌銅屑油污的試劑為5% Na2CO3溶液,這是利用了Na2CO3溶液的        性.
          (2)溶解銅屑一種方案是:將銅屑加入到稀硫酸與雙氧水的混和液中并用30~40℃水浴加熱,一段時間后,銅完全溶解,得到硫酸銅溶液。
          ①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反應溫度不能超過40℃的原因是                        .
          (3)由硫酸銅溶液獲得膽礬的操作依次為        、        、過濾、洗滌、干燥。


          (1)堿 (2)①Cu+H2O2+H2SO4=CuSO4+2H2O (條件不寫不扣分) ②防止H2O2分解
          (3)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各1分,共2分)

          解析試題分析:(1)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離子反應為CO32-+H2O?HCO3-+OH-,HCO3-+H2O?H2CO3+OH-,溶液呈堿性,油污在堿性條件下發(fā)生水解,所以洗滌銅屑油污的試劑為5% Na2CO3溶液,這是利用了Na2CO3溶液的堿性,故答案為:堿;  (2)①雙氧水具有氧化性,銅屑加入到稀硫酸與雙氧水的混和液中,雙氧水將銅氧化成Cu2+,Cu2+與SO42-結合得到產物硫酸銅,反應為Cu+H2O2+H2SO4=CuSO4+2H2O,故答案為:Cu+H2O2+H2SO4=CuSO4+2H2O;  ②過氧化氫易分解,反應溫度不能超過40℃,防止H2O2分解,故答案為:防止H2O2分解;   (3)硫酸銅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可用結晶法提純,在粗產品硫酸銅中,加適量水,加熱成飽和溶液,趁熱過濾除去不溶性雜質,蒸發(fā)濃縮,濾液冷卻,析出硫酸銅,得到純的硫酸銅,故答案為: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了實驗室由廢銅屑制膽礬,依據(jù)實驗流程圖結合相關銅的化合物的性質是解答的關鍵,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現(xiàn)要測定某氯化亞鐵和氯化鐵混合物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按以下步驟進行實驗:

          Ⅰ.請根據(jù)上面流程,回答以下問題:
          (1)操作Ⅰ所用到的玻璃儀器除燒杯、玻璃棒外,還必須有    、    (填儀器名稱)。 
          (2)請寫出加入溴水發(fā)生的離子反應方程式:                                  。 
          (3)將沉淀物加熱,冷卻至室溫,用天平稱量其質量為b1 g,再次加熱并冷卻至室溫稱量其質量為b2 g,若b1-b2="0.3" g,則接下來還應進行的操作是                                                 。 
          若蒸發(fā)皿質量是W1 g,蒸發(fā)皿與加熱后固體總質量是W2 g,則樣品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是       。 
          Ⅱ.有同學提出,還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來測定:

          (1)溶解樣品改用了硫酸,而不再用鹽酸,為什么?                             。 
          (2)選擇的還原劑是否能用鐵    (填“是”或“否”),原因是:                   。 
          (3)若滴定用掉c mol/L KMnO4溶液b mL,則樣品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已知離子反應:Fe3+3SCNFe(SCN)3具有反應迅速、現(xiàn)象明顯等特點,是檢驗Fe3常用的方法之一。某化學興趣小組為探究Fe(SCN)3的性質,做了以下實驗:
          ①取10 mL l mol·L-1FeCl3溶液,滴加3~4滴濃KSCN溶液,振蕩后溶液立即變成紅
          色。
          ②取少量紅色溶液,滴加少許濃硝酸,靜置,溶液紅色褪去,同時產生大量的紅棕色氣 
          體混合物A。
          ③將該氣體混合物A通入過量的Ba(OH)2溶液中,產生白色沉淀B和剩余氣體C。
          氣體C無色無味,能使燃燒的木條熄滅,可排放到空氣中,不會改變空氣的成分。
          ④過濾,向白色沉淀B中滴加少量稀硝酸,沉淀完全溶解,同時產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
          渾濁的無色無味氣體D。
          ⑤取②中反應后溶液少許,滴加BaCl2溶液,產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E。
          根據(jù)上述實驗現(xiàn)象,回答下列問題:
          (1)B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_;E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
          (2)混合氣體A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
          (3)該興趣小組同學根據(jù)以上實驗現(xiàn)象分析得出結論:Fe(SCN)3具有還原性,則實驗②中反應時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_(填元素符號)。根據(jù)元素C、S、N的原子結構和共價鍵的相關知識推斷出SCN的結構式為_________________。
          (4)實驗②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該興趣小組同學從上述實驗中得到啟發(fā),若用SCN間接檢驗Fe2時應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某實驗小組欲探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質,發(fā)現(xiàn)實驗室里盛放兩種固體的試劑瓶丟失了標簽。于是,他們先對固體A、B進行鑒別,再通過實驗進行性質探究。
          (1)分別加熱固體A、B,發(fā)現(xiàn)固體A受熱產生的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A受熱分解的化學方
          程式為         。
          (2)稱取兩種固體各2 g,分別加入兩個小燒杯中,再各加10 mL 蒸餾水,振蕩,測量溫度變化;待
          固體充分溶解,恢復至室溫,向所得溶液中各滴入2滴酚酞溶液。
          ①發(fā)現(xiàn)Na2CO3固體完全溶解,而NaHCO3固體有剩余,由此得出結論         
          ②同學們在兩燒杯中還觀察到以下現(xiàn)象。其中,盛放Na2CO3的燒杯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   (填字母序號)。
          a.溶液溫度下降              b.溶液溫度升高
          c.滴入酚酞后呈淺紅色        d.滴入酚酞后呈紅色
          (3)如圖所示,在氣密性良好的裝置Ⅰ和Ⅱ中分別放入藥品,將氣球內的固體同時倒入試管中。

          ①兩試管中均產生氣體,         (填“Ⅰ”或“Ⅱ”)的反應程度更為劇烈。
          ②反應結束后,氣球均有膨脹,恢復至室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裝置Ⅰ的氣球體積較大                 b.裝置Ⅱ的氣球體積較大
          c.生成氣體的體積根據(jù)鹽酸計算         d.生成氣體的體積根據(jù)固體計算
          (4)同學們將兩種固體分別配制成0.5 mol·L-1的溶液,設計如下方案并對反應現(xiàn)象做出預測:

          實驗方案
          預測現(xiàn)象
          預測依據(jù)
          操作1:向2 mL Na2CO3溶液中滴加1 mL 0.5 mol·L-1CaCl2溶液
          有白色
          沉淀
          Na2CO3溶液中的CO32-濃度較大,能與CaCl2發(fā)生反應         (寫離子方程式)。
          操作2:向2 mL NaHCO3溶液中滴加1 mL 0.5 mol·L-1CaCl2溶液
          無白色
          沉淀
          NaHCO3溶液中的CO32-濃度很小,不能與CaCl2反應。
           
          實施實驗后,發(fā)現(xiàn)操作2的現(xiàn)象與預測有差異:產生白色沉淀和氣體。則該條件下,NaHCO3溶液與
          CaCl2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鐵及其化合物在生產和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1)氧化鐵是重要工業(yè)顏料,用廢鐵屑制備它的流程如下:回答下列問題:

          ①操作Ⅰ、Ⅱ的名稱分別是____、____。
          ②寫出在空氣中煅燒FeCO3的化學方程式                  ;
          ③煅燒如果不充分,產品中將有Fe2+存在,試設計實驗檢驗產品中有無Fe2+。
          (2)有些同學認為KMnO4溶液滴定也能進行鐵元素含量的測定。稱取2.850g綠礬(FeSO4·7H2O)產品,溶解,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量取25.00mL待測溶液于錐形瓶中;用硫酸酸化的0.01000mol/LKMnO4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KMnO4溶液體積的平均值為20.00mL。
          ①寫出酸性KMnO4溶液與FeSO4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②計算上述樣品中FeSO4·7H2O的質量分數(shù)為                  [已知M(FeSO4·7H2O)=278g/mol]
          ③滴定達到終點時錐形瓶中溶液顏色變化為                              
          ④下列操作會導致樣品中FeSO4·7H2O的質量分數(shù)的測定結果偏高的有_____________。
          a.未干燥錐形瓶
          b.盛裝標準液的滴定管沒有用標準液潤洗 
          c. 滴定終點時滴定管尖嘴中產生氣泡 
          d.量取待測液,視線注視刻度時開始平視、結束俯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某小組同學設計實驗探究Fe3+與Fe2+相互轉化,實驗方案及現(xiàn)象如下:
          Ⅰ. 配制FeCl2溶液
          取部分變質的氯化亞鐵固體[含有難溶性雜質Fe(OH)2Cl],向其中加入稀鹽酸,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適量鐵粉。
          Ⅱ. 實驗探究Fe3+與Fe2+相互轉化
          實驗1:
          0.1 mol/L FeCl2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溶液變紅
          實驗2:
          0.1 mol/L FeCl3溶液溶液變紅溶液紅色未褪去
          寫出Fe(OH)2Cl與鹽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2)請用離子方程式解釋實驗1中滴加氯水后溶液變紅的原因      
          (3)實驗2的現(xiàn)象與預測不同, 為探究可能的原因,該小組同學又進行了如下實驗,方案及現(xiàn)象如下:
          步驟1:10 mL 0.1 mol/L KI溶液溶液明顯變黃
          步驟2:將黃色溶液分為三份:
          試管1 取2 mL黃色溶液溶液變紅
          試管2 取3 mL黃色溶液溶液變藍
          試管3 取3 mL黃色溶液取上層溶液溶液變藍(比試管2中溶液顏色深)
          ① 試管2中滴加K3[Fe(CN)6]檢驗的離子是       
          ② 黃色溶液中含有的溶質微粒有K+、Cl-       
          ③ 綜合上述實驗現(xiàn)象,得出的實驗結論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綠礬(FeSO4·7H2O)是治療缺鐵性貧血藥品的重要成分。下面是以市售鐵屑(含少量錫、氧化鐵等雜質)為原料生產純凈綠礬的一種方法:

          查詢資料,得有關物質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

          25℃時
          pH值
          飽和H2S溶液
          3.9
          SnS沉淀完全
          1.6
          FeS開始沉淀
          3.0
          FeS沉淀完全
          5.5
           
          (1)檢驗制得的綠礬晶體中是否含有Fe3+,最好選用的試劑為          
          A.KSCN溶液     B.NaOH溶液    C.KMnO4溶液     D.苯酚溶液
          (2)操作II中,通入硫化氫至飽和的目的是        ;在溶液中用硫酸酸化至pH=2的目的是        
          (3)操作IV的順序依次為        、冷卻結晶、        。
          (4)操作IV得到的綠礬晶體用少量冰水洗滌,其目的是:①除去晶體表面附著的硫酸等雜質;②        
          (5)測定綠礬產品中Fe2+含量的方法是:a.稱取2.850g綠礬產品,溶解,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b.量取25.00mL待測溶液于錐形瓶中;c.用硫酸酸化的0.01000mol/LKMnO4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KMnO4溶液體積的平均值為20.00mL。
          ①滴定時盛放KMnO4溶液的儀器為         (填儀器名稱)。
          ②判斷此滴定實驗達到終點的方法是                      
          ③計算上述樣品中FeSO4·7H2O的質量分數(shù)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工業(yè)上用洗凈的廢銅屑作原料來制備硝酸銅。為了節(jié)約原料和防止污染環(huán)境,宜采取的方法是

          A.Cu+HNO3(濃)→ Cu(NO3)2B.Cu+HNO3(。 Cu(NO3)2
          C.Cu  CuOCu(NO3)2D.Cu CuSO4Cu(N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