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研究小組為探究KI溶液的pH與其在空氣之中氧化變質的關系,進行了相應的實驗探究。
【提出假設】
假設1:只有堿性環(huán)境下能被氧化
假設2:只有酸性環(huán)境下能被氧化
假設3:只有中性環(huán)境下能被氧化
假設4: 能被氧化
【實驗探究】
(1)有人認為由于I2會和KOH反應,因此否定假設1。小組同學認為,若溶液的堿性較弱時,I2不會反應。為了驗證滾點,小組同學進行了下述實驗:
在編號為①②③的試管中加入相同量的碘的淀粉溶液中,然后分別加入pH為9、10、11的KOH溶液,發(fā)現(xiàn)試管①中藍色不消失,試管②③中藍色消失。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 。
(2)為探究KI溶液在不同堿性條件下能否被氧氣氧化,小組同學設計了以下實驗:將下表中的藥品分別加入到試管中,然后放置于收集有氧氣的儲氣瓶中,塞上塞子,觀察現(xiàn)象。完成以下實驗設計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實驗編號 | 蒸餾水 | 淀粉溶液 | KI固體 | 稀KOH溶液 | 一段時間后觀察實驗現(xiàn)象 |
1 | 30mL | 2 mL | 5g | 0滴 | 試管中出現(xiàn)了藍色 |
2 | 29.5 mL | | 5g | 10滴 | 試管中出現(xiàn)了很淺的淡藍色 |
3 | 29 mL | 2 mL | | 20滴 | 試管中無明顯變化 |
4 | | 2 mL | 5g | 30滴 | |
實驗方案(不要求寫具體過程) | 預期實驗結果和結論 |
| |
解析試題分析:結合題目前后的實驗探究過程,可得出假設4為在一定pH范圍內能被氧化。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研究NO2、SO2、CO等大氣污染氣體的處理以及燃料的開發(fā)與利用有重要意義。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某;瘜W實驗興趣小組在“探究鹵素單質的氧化性”的系列實驗中發(fā)現(xiàn),在足量的稀氯化亞鐵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振蕩后溶液呈黃色。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為驗證氧化性Cl2>Fe3+>SO2,某小組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夾持儀器和 A中加熱裝置已略,氣密性已檢驗)。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對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的異,F(xiàn)象進行探究,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的有效途經(jīng)。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海水的綜合利用可以制備金屬鈉和鎂等,其流程如下圖所示: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相同物質的量的下列物質分別與等濃度的NaOH溶液反應,至體系中均無固體物質,消耗堿量最多的是( )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將一定質量的Mg和Al的混合物投入500mL稀硫酸中,固體全部溶解并產(chǎn)生氣體。待反應完全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質的量與加入NaOH溶液的體積關系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假設4:在一定pH范圍內(1分,合理表述均給分)
(1)碘單質只有在pH大于一定值時才能和堿性溶液反應(1分,合理表述均給分)
(2)實驗編號 蒸餾水 淀粉溶液 KI固體 稀KOH溶液 一段時間后觀察實驗現(xiàn)象 1 2 2mL 3 5g [] 4 28.5 mL 試管中無明顯變化
(3)實驗方案(不要求寫具體操作過程) 預期實驗結果和結論 在編號為①②③的試管中分別加入0.005mol/L H2SO4、0.05mol/L H2SO4、0.5mol/L H2SO4各30mL,然后再向三只試管中
(1)實驗現(xiàn)象說明堿性較弱時,碘單質不會和堿發(fā)生反應
(2)根據(jù)變量控制的思想,不難填充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第4組中KOH滴加得最多,堿性最強,可推知試管中也無明顯變化。
考點:考查化學實驗探究,實驗設計知識。暑假作業(yè)與生活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系列答案
快樂暑假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系列答案
新思維假期作業(yè)暑假吉林大學出版社系列答案
藍天教育暑假優(yōu)化學習系列答案
世超金典假期樂園暑假系列答案
開心假期暑假作業(yè)武漢出版社系列答案
鴻圖圖書暑假作業(yè)假期作業(yè)吉林大學出版社系列答案
假日時光暑假作業(yè)陽光出版社系列答案
暑假樂園武漢大學出版社系列答案
學年總復習狀元成才路期末暑假銜接武漢出版社系列答案
(1)NO2可用水吸收,利用反應6NO2+8NH37N2+12H2O
也可以處理NO2。當轉移1.2mol電子時,消耗的NO2在標準狀況下是______________L。
(2)已知:2SO2(g)+ O2 (g)2SO3 (g) △H =-196.6kJ·mol-1
2NO(g)+ O2 (g) 2NO2 (g) △H =-113.0kJ·mol-1
則反應NO2(g)+ SO2 (g) SO3 (g) +NO(g)的△H =______kJ·mol-1
(3)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應方程式為CO(g)+ 2H2 (g) CH3OH (g)。由甲醇和氧氣以及強堿做電解質溶液的新型手機電池,電量是現(xiàn)用鎳氫電池和鋰電池的10倍,可連續(xù)使用1個月充電一次。假定放電過程中,甲醇完全氧化產(chǎn)生的CO2被充分吸收生成CO32-
①該電池反應的總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甲醇在____極發(fā)生反應(填正或負),電池在放電過程中溶液的pH將____________(填降低或上升、不變);若有16克甲醇蒸氣被完全氧化,產(chǎn)生的電能電解足量的CuSO4溶液,(假設整個過程中能量利用率為80%),則將產(chǎn)生標準狀況下的O2________________升。
(1)提出問題:Fe3+、Br2誰的氧化性更強?
(2)提出猜想:
①甲同學認為氧化性:Fe3+>Br2,故上述實驗現(xiàn)象不是發(fā)生化學反應所致,則溶液呈黃色是因為含有 (填化學式,下同)。
②乙同學認為氧化性:Br2>Fe3+,故上述實驗現(xiàn)象是發(fā)生化學反應所致,則溶液呈黃色是因為含有 。
(3)設計實驗并驗證:丙同學為驗證乙同學的觀點,選用下列某些試劑設計出兩種方案進行實驗,并通過觀察實驗現(xiàn)象,證明了乙同學的觀點是正確的。
供選用的試劑:
a.酚酞試液 b.四氯化碳 c.無水酒精 d.硫氰化鉀溶液
請你在下列表格中寫出丙同學選用的試劑及實驗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試劑填序號)。
選用試劑
實驗現(xiàn)象
方案1
方案2
(4)應用與拓展:
①在足量的稀氯化亞鐵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溶液呈黃色,所發(fā)生的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②在100 mL FeBr2溶液中通入2.24 L Cl2(標準狀況),溶液中有的Br-被氧化成Br2,則原FeBr2溶液中FeBr2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
實驗過程:
Ⅰ.打開彈簧夾K1~K4,通入一段時間N2,再將T型導管插入B中,繼續(xù)通入N2,然后關閉K1、K3、K4。
Ⅱ.打開活塞a,滴加一定量的濃鹽酸,給A加熱。
Ⅲ.當B中溶液變黃時,停止加熱,夾緊彈簧夾K2。
Ⅳ.打開活塞b,使約2mL的溶液流入D試管中,檢驗其中的離子。
Ⅴ.打開彈簧夾K3、活塞c,加入70%的硫酸,一段時間后夾緊彈簧夾K3。
Ⅵ.更新試管D,重復過程Ⅳ,檢驗B溶液中的離子。
(1)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用70%的硫酸制取SO2,反應速率比用98%的硫酸快,原因是 。
(3)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完成了上述實驗,他們的檢測結果一定能夠證明氧化性
Cl2>Fe3+>SO2的是 (填“甲”“乙”“丙”)。 過程Ⅳ B溶液中含有的離子 過程Ⅵ B溶液中含有的離子 甲 有Fe3+無Fe2+ 有SO42- 乙 既有Fe3+又有Fe2+ 有SO42- 丙 有Fe3+無Fe2+ 有Fe2+
(4)進行實驗過程Ⅴ時,B中溶液顏色由黃色逐漸變?yōu)榧t棕色,停止通氣,放置一段時間后溶液顏色變?yōu)闇\綠色。
查閱資料:Fe2+(aq)+SO32-(aq)FeSO3(s)(墨綠色)
提出假設:FeCl3與 SO2的反應經(jīng)歷了中間產(chǎn)物FeSO3,溶液的紅棕色是FeSO3(墨綠色)與FeCl3(黃色)的混合色。某同學設計如下實驗,證實該假設成立:
① 溶液E和F分別為 、 。
② 請用化學平衡原理解釋步驟3中紅棕色溶液顏色變?yōu)闇\綠色的原因
。
【實驗1】用下圖實驗裝置進行銅與濃硫酸的反應,實驗中發(fā)現(xiàn)試管內除了產(chǎn)生白色硫酸銅固體外,在銅絲表面還有黑色固體甲生成,甲中可能含有黑色的CuO、CuS、Cu2S。查閱資料:CuS和Cu2S均為黑色固體,常溫下都不溶于稀鹽酸,在空氣中煅燒,均轉化為CuO和SO2。為了探究甲的成分,該小組同學在收集到足夠量的固體甲后,進行了如下實驗:
(1)上述實驗裝置除了有尾氣吸收裝置外,還有一個顯著的優(yōu)點是 。
(2)固體乙在空氣中煅燒時,使用的實驗儀器除了玻璃棒、三腳架、酒精燈外,還必須有 。
(3)確定乙是否煅燒完全的操作是 。
(4)煅燒過程中一定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
【實驗2】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裝置(尾氣吸收裝置未畫出),探究Cl2、Br2、Fe3+的氧化性強弱。
(5)根據(jù)下列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填寫實驗結論。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結論 打開活塞a,向圓底燒瓶中滴入適量濃鹽酸;然后關閉活塞a,點燃酒精燈。 D裝置中:溶液變紅
E裝置中:水層溶液變黃, 振蕩后,CCl4層無明顯變化。Cl2、Br2、Fe3+的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
(6)因忙于觀察和記錄,沒有及時停止反應,D、E中均發(fā)生了異常的變化:D裝置中,紅色慢慢褪去;E裝置中,CCl4層先由無色變?yōu)槌壬箢伾饾u加深,直至變成紅色。
為探究上述實驗現(xiàn)象的本質,小組同學查得資料如下:。(SCN)2性質與鹵素單質類似。氧化性:Cl2>(SCN)2。
ⅱ.Cl2和Br2反應生成的BrCl呈紅色,沸點約5℃,與水發(fā)生水解反應。
ⅲ.AgClO、AgBrO均可溶于水。
①請用平衡移動原理(結合化學用語)解釋Cl2過量時D中溶液紅色褪去的原因____ ;
請設計簡單實驗證明上述解釋 。
②欲探究E中顏色變化的原因,設計實驗如下:用分液漏斗分離出E的下層溶液,蒸餾、收集紅色物質,取少量,加入AgNO3溶液,結果觀察到僅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請結合化學用語解釋僅產(chǎn)生白色沉淀的原因 。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海水提鹽都屬于物理變化 B.利用母液可進一步提取溴,但要富集 C.上述流程中生成Mg(OH)2沉淀的離子方程式為:Mg2++Ca(OH)2= Mg(OH)2+Ca2+ D.不用電解MgO來制取鎂是因為MgO熔點高,能耗大
A.Al B.Al(OH)3 C.AlCl3 Al2O3A.Mg和Al的總質量為8g B.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5 mol/L C.生成的H2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11.2L D.NaOH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5mol/L
版權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著作權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無意侵犯版權,如有侵權,請作者速來函告知,我們將盡快處理,聯(lián)系qq:3310059649。
ICP備案序號: 滬ICP備07509807號-10 鄂公網(wǎng)安備420185020008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