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將20 g鐵粉放入一定量稀HNO3中,充分反應后放出氣體是2.24 L(標準狀況),則剩余鐵粉質(zhì)量是  (    )

          A.14.4 g      B.11.6 g       C.8.8 g D.3.2 g

          B


          解析:

          因為V(NO)=2.24 L,n=0.1 mol,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為0.3 mol

          鐵有剩余,必生成+2價鐵,n(Fe3)=×2=0.3 mol(Fe的電子轉(zhuǎn)移數(shù))

          m=8.4 g,所以余鐵是20-8.4=11.6 g。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學習小組為測定“陽光”牌小包裝中Fe粉和活性炭質(zhì)量之比進行了以下探究:
          查閱資料:“陽光”牌小包裝“脫氧劑”成份為Fe粉、活性炭及少量NaCl、水.
          實驗步驟:
          步驟一:取某食品包裝袋中的“陽光”牌“脫氧劑”一袋,將里面的固體倒在濾紙上,仔細觀察,固體為灰黑色粉末,夾雜著一些紅棕色粉末.
          步驟二:將步驟一中的固體溶于水,過濾,將濾渣洗滌、干燥,以除去“脫氧劑”中NaCl和水;
          步驟三:取步驟二中的濾渣,將其分為兩等份,每一份質(zhì)量為16.0g.將其中一份在氧氣流中充分灼燒,生成的氣體全部通入足量得澄清石灰水,得到干燥、純凈的沉淀20.0 g.
          步驟四:將步驟三中的另一份濾渣放入燒杯中,加入一定體積足量的稀H2SO4,微熱至反應完全.
          步驟五:向步驟四的混合物中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過濾后得固體,經(jīng)洗滌后轉(zhuǎn)移到坩堝中充分加熱,冷卻、稱量,得到固體質(zhì)量仍為16g.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由步驟一可知,上述“脫氧劑”中的紅棕色物質(zhì)為
          Fe2O3
          Fe2O3
          (填化學式);
          (2)由步驟三可知,16.0 g濾渣中活性炭的質(zhì)量為
          2.4
          2.4
          g;
          (3)綜上實驗所知:該“脫氧劑”中未被氧化的Fe粉和活性炭質(zhì)量之比為
          7:3
          7:3

          (4)該“脫氧劑”中,鐵已被氧化的百分率為
          50%
          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陽光”牌小包裝“脫氧劑”成份為Fe粉、活性炭及少量NaCl、水.某校化學興趣小組欲探究該“脫氧劑”中Fe粉和活性炭質(zhì)量之比,設計并進行了如下探究過程,請你參與實驗并回答有關問題.
          步驟(1)取某食品包裝袋中的“陽光”牌“脫氧劑”一袋,將里面的固體倒在濾紙上,仔細觀察,固體為灰黑色粉末,夾雜著一些紅棕色粉末.由此得出的結(jié)論為上述“脫氧劑”中的鐵已部分被
          氧化
          氧化
          ;
          步驟(2)將步驟(1)中的固體溶于水,過濾,將濾渣洗滌、干燥.該步驟的目的是
          除去NaCl
          除去NaCl
          ;
          步驟(3)取步驟(2)中的濾渣,將其分為兩等份,每一份質(zhì)量為8.0g.將其中一份在氧氣流中充分灼燒,生成的氣體全部通入足量得澄清石灰水,得到干燥、純凈的沉淀20.0 g.8.0 g濾渣中活性炭的質(zhì)量為
          2.4g
          2.4g
          ;
          步驟(4)將步驟(3)中的另一份濾渣放入燒杯中,加入一定體積2.0mol/L的稀H2SO4,微熱至反應完全.請寫出有氫氣生成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Fe+H2SO4=FeSO4+H2
          Fe+H2SO4=FeSO4+H2
          ;
          步驟(5)向步驟(4)中的混合物中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過濾得到的固體經(jīng)洗滌后轉(zhuǎn)移到坩堝中充分加熱、灼燒,冷卻、稱量,得到6.4gFe2O3固體.
          結(jié)論:該“脫氧劑”中的Fe粉和活性炭質(zhì)量之比為
          28:15
          28: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在眾多的化學反應現(xiàn)象中,化學振蕩現(xiàn)象最為令人驚奇,化學振蕩實驗很多,其中酸與鐵絲的反應就是其中一例.某合作小組的同學查閱文獻資料后,擬做鐵絲與酸的化學振蕩實驗并進行探究.
          實驗步驟:
          ①將2cm左右的鐵絲夾成多段,放在培養(yǎng)皿中,先用熱的碳酸鈉溶液除去鐵絲表面的油污,蒸餾水沖洗后,再用某種試劑X浸泡到有大量氣泡時取出,用蒸餾水沖洗干凈.
          ②在細口瓶中加入30mL1.0mol/L的H3PO4、3mL30%的H2O2溶液,將處理后的鐵絲放入其中.
          ③觀察現(xiàn)象:鐵絲表面產(chǎn)生氣泡,隨后消失,再產(chǎn)生氣泡,再消失的周而往復的化學振蕩現(xiàn)象出現(xiàn),振蕩周期約20秒,可維持數(shù)小時.
          試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①中,用試劑X可除去鐵釘表面的鐵的氧化物或鍍層,所用的試劑X可能是
           
          (選填序號:A.NaOH   B.鹽酸C.酒精).
          (2)對振蕩中產(chǎn)生的氣體的成分,甲、乙兩同學分別提出了假設,丙同學進行了驗證.
          甲同學認為是H2,其可能的理由是:
           

          乙同學認為是O2,其可能的理由是:
           

          丙同學在細口瓶中插入數(shù)據(jù)采集器氧氣傳感器,密封進行實驗一小時,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瓶中氧氣的百分含量呈現(xiàn)逐漸減小的趨勢,從而證明產(chǎn)生的氣體是
           

          (3)丁同學猜想酸與鐵絲振蕩體系中的反應機理及過程:
          (a) Fe+2H+→Fe2++H2        (b)2Fe2++H2O2+H2O→Fe2O3+4H+
          (c)Fe2O3+6H+→2Fe3++3H2O   (d)2Fe3++H2→2Fe2++2H+,依據(jù)過程:
          (a)→(b)→(c)→(d)→(a)…周而復始.
          依據(jù)此機理,四步反應總的反應方程式為:
           

          (4)戊同學對本次實驗中的所用鐵釘中單質(zhì)鐵的含量進行測定,他們先配制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硫酸,然后將一定質(zhì)量的鐵與硫酸(加入適量的銅粉)充分反應,并收集產(chǎn)生的氣體,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表:
          硫酸溶液體積/mL 50 50 50
          稱取鐵釘質(zhì)量/g 5.0 6.0 7.0
          再投入銅粉質(zhì)量/g 1.0 1.0 1.0
          標準狀況下的體積/L 1.97 2.24 2.24
          所配硫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
           
          mol/L;鐵釘中單質(zhì)鐵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蘇省無錫一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必修) 題型:實驗題

          “陽光”牌小包裝“脫氧劑”成份為Fe粉、活性炭及少量NaCl、水,使用一段時間后Fe粉會變質(zhì)。某;瘜W興趣小組欲探究使用過的 “脫氧劑”的變質(zhì)程度(已變質(zhì)的Fe粉占變質(zhì)前Fe粉的質(zhì)量分數(shù)),設計并進行了如下探究過程,請你參與實驗并回答有關問題。
          步驟⑴取某食品包裝袋中的“陽光”牌“脫氧劑”一袋,將里面的固體倒在濾紙上,仔細觀察,固體為灰黑色粉末,夾雜著一些紅棕色粉末。由此得出的結(jié)論為上述“脫氧劑”中的鐵已變質(zhì),發(fā)生了       腐蝕,生成的鐵銹主要成分是        (填化學式);
          步驟⑵將步驟⑴中的固體溶于水,過濾,將濾渣洗滌、干燥。該步驟的目的是         ;
          步驟⑶ 取步驟⑵中的濾渣,將其分為兩等份,每一份質(zhì)量為8.0g。將其中一份在氧氣流中充分灼燒,生成的氣體全部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得到干燥、純凈的沉淀20.0 g。據(jù)此計算8.0 g濾渣中活性炭的質(zhì)量為               
          步驟⑷ 將步驟⑶中的另一份濾渣放入燒杯中,加入一定體積2.0mol/L的稀H2SO4,微熱至反應完全。為保證濾渣充分溶解,加入的稀H2SO4的體積應大于或等于          mL;
          步驟⑸ 向步驟⑷中的混合物中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得到的固體經(jīng)洗滌后轉(zhuǎn)移到坩堝中充分加熱,冷卻、稱量,得到6.86g固體。
          結(jié)論:該“脫氧劑”中的Fe粉的變質(zhì)程度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化學學習小組為測定“陽光”牌小包裝中Fe粉和活性炭質(zhì)量之比進行了以下探究:
          查閱資料:“陽光”牌小包裝“脫氧劑”成份為Fe粉、活性炭及少量NaCl、水.
          實驗步驟:
          步驟一:取某食品包裝袋中的“陽光”牌“脫氧劑”一袋,將里面的固體倒在濾紙上,仔細觀察,固體為灰黑色粉末,夾雜著一些紅棕色粉末.
          步驟二:將步驟一中的固體溶于水,過濾,將濾渣洗滌、干燥,以除去“脫氧劑”中NaCl和水;
          步驟三:取步驟二中的濾渣,將其分為兩等份,每一份質(zhì)量為16.0g.將其中一份在氧氣流中充分灼燒,生成的氣體全部通入足量得澄清石灰水,得到干燥、純凈的沉淀20.0 g.
          步驟四:將步驟三中的另一份濾渣放入燒杯中,加入一定體積足量的稀H2SO4,微熱至反應完全.
          步驟五:向步驟四的混合物中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過濾后得固體,經(jīng)洗滌后轉(zhuǎn)移到坩堝中充分加熱,冷卻、稱量,得到固體質(zhì)量仍為16g.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由步驟一可知,上述“脫氧劑”中的紅棕色物質(zhì)為______(填化學式);
          (2)由步驟三可知,16.0 g濾渣中活性炭的質(zhì)量為______g;
          (3)綜上實驗所知:該“脫氧劑”中未被氧化的Fe粉和活性炭質(zhì)量之比為______;
          (4)該“脫氧劑”中,鐵已被氧化的百分率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