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7分) 由Cl-、Br-、CO32-、SO32-、SO42-、Na+、Fe3+中若干種離子組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得無色溶液,然后依次進行實驗,觀察到的現(xiàn)象記錄如下:
          ①向溶液中加足量新制飽和的氯水,溶液變黃,無氣體產生,再加入汽油振蕩,靜置,汽油層呈橙紅色,用分液漏斗分離。
          ②向分液后所得的水溶液中加入BaCl2和鹽酸的混合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過濾。
          ③在濾液中加入AgNO3和HNO3的混合液,有白色沉淀產生。
          請認真分析后回答下列問題:
          (1)原溶液中是否含有Na+           (填“是”“否”或“無法確定”,下同。),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                 。
          (2)步驟①中溶液變黃的原因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溶液中是否含有SO32-、SO42-       (填“都有”、“都沒有”、“僅有一種”或“至少有一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是(1分);無法確定(1分)
          (2)Cl2  + 2Br= 2Cl+ Br2(2分)
          (3)至少有一種(1分);如果原溶液中含SO32?,在第①步中加入足量氯水后,已將其氧化成SO42?,同樣會產生白色沉淀。(2分)

          解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8分)室溫下,將1.00mol/L鹽酸滴入20.00mL 1.00mol/L氨水中,溶液pH和溫度(0C)

          隨加入鹽酸體積變化曲線如右圖所示。

          (1)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 

          A.a點由水電離出的C(H+)=10-14mol/L

          B.b點:

          C.c點:C(Cl-)=C(NH4+)

          D.d點后,容易溫度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NH3·H2O電離吸熱

          (2)在滴加過程中,水的電離程度的變化是先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在下表中,分別討論了上述實驗過程中離子濃度的大小順序,對應溶質的化學式和

          溶液的pH。試填寫表中空白:

           

          離子濃度的關系

          溶質

          溶液的pH

          物料守恒關系

          C(NH4+)>C(Cl-)>C(OH-)>C(H+

           

          pH>7

          /

           

          NH4Cl

          /

           

           C(Cl-)>C(H+)>C(NH4+)>C(OH-

           

          pH<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8分)室溫下,將1.00mol/L鹽酸滴入20.00mL 1.00mol/L氨水中,溶液pH和溫度(0C)
          隨加入鹽酸體積變化曲線如右圖所示。

          (1)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 
          A.a點由水電離出的C(H+)=10-14mol/L
          B.b點:
          C.c點:C(Cl-)=C(NH4+)
          D.d點后,容易溫度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NH3·H2O電離吸熱
          (2)在滴加過程中,水的電離程度的變化是先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在下表中,分別討論了上述實驗過程中離子濃度的大小順序,對應溶質的化學式和
          溶液的pH。試填寫表中空白:

           
          離子濃度的關系
          溶質
          溶液的pH
          物料守恒關系

          C(NH4+)>C(Cl-)>C(OH-)>C(H+
           
          pH>7
          /

           
          NH4Cl
          /
           

           C(Cl-)>C(H+)>C(NH4+)>C(OH-
           
          pH<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0年重慶市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 題型:填空題

          (7分) 由Cl-、Br-、CO32-、SO32-、SO42-、Na+、Fe3+中若干種離子組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得無色溶液,然后依次進行實驗,觀察到的現(xiàn)象記錄如下:

          ①向溶液中加足量新制飽和的氯水,溶液變黃,無氣體產生,再加入汽油振蕩,靜置,汽油層呈橙紅色,用分液漏斗分離。

          ②向分液后所得的水溶液中加入BaCl2和鹽酸的混合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過濾。

          ③在濾液中加入AgNO3和HNO3的混合液,有白色沉淀產生。

          請認真分析后回答下列問題:

          (1)原溶液中是否含有Na+            (填“是”“否”或“無法確定”,下同。),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                  。

          (2)步驟①中溶液變黃的原因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溶液中是否含有SO32-、SO42-        (填“都有”、“都沒有”、“僅有一種”或“至少有一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0年福建省廈門市高三上學期10月月考化學卷 題型:填空題

          5月12日四川汶川發(fā)生特大地震,為防止在大災之后疫病流行,全國各地向災區(qū)運送了大量的各種消毒劑、漂白劑等。(本題共7分)

          (1)二氧化氯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第四代高效、無毒的廣譜消毒劑,它可由KClO3在H2SO4存在下與SO2反應制得。請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2)過碳酸鈉是一種有多用途的新型氧系固態(tài)漂白劑,化學式可表示為Na2CO3·3H2O2,它具有Na2CO3和H2O2的雙重性質。過碳酸鈉與下列物質均會發(fā)生化學反應而失效,其中過碳酸鈉只發(fā)生了氧化反應的是             

          A.MnO2        B.KMnO4溶液             C.稀鹽酸      D.Na2SO3溶液

          (3)漂白劑亞氯酸鈉(NaClO2)在常溫與黑暗處可保存一年,亞氯酸不穩(wěn)定可分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HClO2 → ClO2↑+ H +Cl+H2O(未配平)。當1 mol HClO2發(fā)生分解反應時,轉移的電子的物質的量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