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2分)某化學興趣小組在化學實驗室發(fā)現(xiàn)一瓶沒有標簽的淡黃色粉末,同學們對探究該粉末產生濃厚興趣,并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探究活動。
          【提出問題】這種淡黃色粉末是什么?有什么性質和用途?
          【查閱資料】①硫是淡黃色粉末,不溶于水;②過氧化鈉(Na2O2)是淡黃色粉末,在常溫下能與水反應生成堿和一種氣體;在呼吸面具中和潛水艇里常用作供氧劑。
          【猜想與探究】猜想:淡黃色粉末可能是:a.硫;b.過氧化鈉;c.硫和過氧化鈉的混合物。
          探究: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的生成物的成分。
          【實驗與結論】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猜想
          在一支潔凈的試管中加入適量的上述淡黃色粉末,再加入足量的蒸餾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a、c不成立,猜想b成立。
          探究
          ①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的試管中
          木條復燃
          生成物有___________
          ②往①試管內的溶液中滴加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物有氫氧化鈉
          【繼續(xù)探究】小組對過氧化鈉能作為供氧劑也很感興趣,大家討論認為可能是CO2在常溫下能與過氧化鈉反應有關,

          于是設計上圖所示的裝置繼續(xù)實驗探究。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①將CO2從a口處通入裝置內,再把帶火星的木條放在裝置b口處
          木條復燃
          CO2在常溫下能與過氧化鈉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取出充分反應后的固體生成物于試管中,往試管內滴加稀鹽酸,將生成的氫氣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有氣泡產生
          石灰水變渾濁
          【交流與比較】與我們學過的制氧氣方法相比,常選用過氧化鈉作為呼吸面具和潛水艇的供氧劑的一個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空2分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猜想
           
          完全溶解且有氣泡產生
           
          探究
           
           
          氧氣
          無色酚酞試液(合理即可)
          酚酞試液變紅(與操作對應)
           
          【繼續(xù)探究】2CO2 + 2Na2O2 2Na2CO3 + O2↑  
          【比較】反應在常溫下進行或反應消耗了人體呼出的二氧化碳氣體(合理即可)

          試題分析: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Na2O2 4NaOH+ O2↑根據(jù)生成物可判斷出表格中的現(xiàn)象及所對應的結論。
          由課本知識可知,二氧化碳與過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O2+2Na2O2 2Na2CO3+O2↑。
          選用過氧化鈉作為呼吸面具和潛水艇的供氧劑,既可充分利用人體呼吸作用產生的CO2,又可以產生O2。2O2的性質
          點評:本題以探究題的性質考查了Na2O2的性質,考查形式難度大,但都是基本知識,屬于中等難度題型?忌恍枵莆誑a2O2的相關性質即可正確得出結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要使含Ag+、Cu2+、Mg2+、Ba2+、Al3+的溶液中各離子逐一形成沉淀析出,下列所選擇的試劑和加入試劑的順序均正確的是( 。
          A.H2SO4→HCl→K2S→NaOH→CO2
          B.NaCl→Na2SO4→Na2S→Na2OH→CO2
          C.NaCl→Na2SO4→NaS→NH3?H2O→HCl
          D.Na2S→Na2SO4→NaCl→NaOH→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對于H2O2分解反應,Cu2+也有一定的催化作用。為比較Fe3+和Cu2+對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學研究小組的同學分別設計了如圖甲、乙所示的實驗。請回答相關問題:

          ①定性分析:如圖甲可通過觀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性比較得出結論。有同學提出將FeCl3改為Fe2(SO4)3更為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定量分析:用圖乙所示裝置做對照實驗,實驗時均以生成40 mL氣體為準,其他可能影響實驗的因素均已忽略。實驗中需要測量的數(shù)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某興趣小組探究SO2氣體還原Fe3+、I2,他們使用的藥品和裝置如下圖所示:

          (1)SO2氣體還原Fe3+的產物是        (填離子符號),參加反應的SO2和Fe3+的物質的量之比是           
          (2)下列實驗方案適用于在實驗室制取所需SO2的是       (填序號)。
          A.Na2SO3溶液與HNO3                B.Na2SO3固體與濃硫酸
          C.固體硫在純氧中燃燒               D.硫鐵礦在高溫下與O2反應
          (3)裝置C的作用是                                               。
          (4)若要從A中所得溶液提取晶體,必須進行的實驗操作步驟:蒸發(fā)、冷卻結晶、過濾、自然干燥,在這一系列操作中沒有用到的儀器有         (填序號)。
          A.蒸發(fā)皿   B.石棉網   C.漏斗   D.燒杯    E.玻璃棒   F.坩堝
          (5)在上述裝置中通入過量的SO2,為了驗證A中SO2與Fe3+發(fā)生了氧化還原反應,他們取A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并設計了如下實驗:
          方案①:往第一份試液中加入KMnO4溶液,紫紅色褪去。
          方案②:往第二份試液加入KSCN溶液,不變紅,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變紅。
          方案③:往第三份試液加入用稀鹽酸酸化的BaCl2,產生白色沉淀。
          上述方案不合理的是      ,原因是                                  。
          (6)能表明I的還原性弱于SO2的現(xiàn)象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下表是稀硫酸與某金屬反應的實驗數(shù)據(jù):
          實驗
          序號
          金屬
          質量/g
          金屬
          狀態(tài)
          c(H2SO4)
          /mol·L-1
          V(H2SO4)
          /mL
          溶液溫度/℃
          金屬消失的時間/S
          反應前
          反應后
          1
          0.10

          0.5
          50
          20
          34
          500
          2
          0.10
          粉末
          0.5
          50
          20
          35
          50
          3
          0.10

          0.7
          50
          20
          36
          250
          4
          0.10

          0.8
          50
          20
          35
          200
          5
          0.10
          粉末
          0. 8
          50
          20
          36
          25
          6
          0.10

          1.0
          50
          20
          35
          125
          7
          0.10

          1.0
          50
          35
          50
          50
          8
          0.10

          1.1
          50
          20
          34
          100
          9
          0.10

          1.1
          50
          20
          44
          40
          分析上述數(shù)據(jù),回答下列問題:
          (1) 實驗4和5表明_________對反應速率有影響;________,反應速率越快,能表明這一規(guī)律另一組實驗是___________(填實驗序號)。
          (2) 在前4次實驗中,能表明反應物濃度對反應速率產生影響的實驗有________(填實驗序號)。
          (3) 本實驗中影響反應速率的其他因素還有_________,其實驗序號是_____。
          (4) 實驗中,反應前后溶液的溫度變化值(約15℃)相近,推測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將一定濃度的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得到藍色沉淀。
          甲同學認為沉淀可能是CuCO3;乙同學認為沉淀可能是Cu(OH)2;
          丙同學認為沉淀可能是CuCO3和Cu(OH)2的混合物。(查閱資料知:CuCO3和Cu(OH)2均不帶結晶水)
          Ⅰ、⑴按照甲同學的觀點,發(fā)生反應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沉淀成分前,須將沉淀從溶液中過濾、洗滌、低溫干燥,檢驗沉淀是否洗滌干凈的方法是                                             
          Ⅱ、請用下圖所示裝置,選擇必要的試劑,定性探究生成物的成分。

          (1)各裝置連接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證明生成物中有CuCO3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若CuCO3和Cu(OH)2兩者都有,可利用下列裝置通過實驗測定其組成。

          (1)裝置C中堿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沉淀樣品的質量為m克,裝置B質量增加了n克,則沉淀中CuCO3的質量分數(shù)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某校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步驟來提取碘:
          ①加H2O2②將海帶燒成灰,向灰中加水攪拌③加CC14振蕩④過濾⑤用分液漏斗分液。合理的操作順序為       
          A.②→④→①→③→⑤B.②→①→③→④→⑤
          C.③→①→②→⑤→④D.①→③→⑤→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16分)某化學實驗小組的同學為探究和比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設計了如下的實驗裝置(圖3)。

          (1)①反應開始一段時間后,觀察到B、D兩個試管中的品紅溶液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停止通氣后,再給B、D兩個試管分別加熱,兩個試管中的現(xiàn)象分別為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一個實驗小組的同學認為SO2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肯定會更強,他們將制得的SO2和Cl2按1:1同時通入到品紅溶液中,結果發(fā)現(xiàn)褪色效果并不像想象那樣。請你分析該現(xiàn)象的原因(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裝置E中用MnO2和濃鹽酸反應制得Cl2,若反應生成的Cl2體積為2.24L(標準狀況),則被氧化的HCl為           mol。
          (4)實驗結束后,有同學認為裝置C中可能含有SO32、SO42、Cl、OH等陰離子,請?zhí)顚憴z驗其中SO42和SO32的實驗報告。
          限選試劑:2 mol·L1 HCl;1 mol·L1 H2SO4;l mol·L1 BaCl2;l mol·L1MgCl2
          1 mol·L1 HNO3;0.1 mol·L1 AgNO3;新制飽和氯水。
          編號
          實驗操作
          預期現(xiàn)象和結論
          步驟①
          取少量待測液于試管中,滴入
                             至過量
                                 ,證明待測液中含SO32。
          步驟②
          在步驟①的溶液中滴入少量
                                  
           
                                           
          證明待測液中含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12分)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利用手持技術探究強堿和不同的酸中和反應的過程如下:
          (1)實驗步驟:
          ①分別配制濃度均為0.1mol·L-1的NaOH、HC1、CH3 C00H、H3PO4溶液備用。配制過程中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容量瓶、玻璃棒、細口瓶、____、____。
          ②在錐形瓶中加入10mL0.1 mol.L-1的HC1,在25.00mL____(填“酸式”、“堿式”)滴定管中加入0.1 mol.L-1的NaOH,連接數(shù)據(jù)采集器和pH傳感器。
          ③向錐形瓶中滴入NaOH,接近估算的NaOH用量附近時,減慢滴加速度,等讀數(shù)穩(wěn)定后,再滴下一滴NaOH。
          ④存儲計算機繪制的pH變化圖。用0.1 mol·L-1的CH3 C00H、H3 P04溶液代替HC1重復上述②~④的操作。
          (2)結果分析:20℃時NaOH分別滴定HC1、CH3 C00H、H3 P04的pH變化曲線如下。

          根據(jù)上述曲線回答下列問題:
          ①20℃時,三種酸從強到弱的順序是            ;
          ②滴定開始后醋酸曲線變化比鹽酸快的原因是                     ;
          ③醋酸恰好中和時pH≈8的原因是                ;
          ④你認為前述的步驟中,NaOH滴定磷酸是否可行?   (填“可行”、“不可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