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題目】(1)在微生物作用的條件下,NH4+經(jīng)過兩步反應被氧化成NO3。兩步反應的能量變化示意圖如下:

          ①第一步反應是______________(填“放熱”或“吸熱”)反應,判斷依據(jù)是___________。

          ②1molNH4+(aq)全部氧化成NO3(aq)的熱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紅磷比白磷穩(wěn)定,則反應P4(白磷,s)+5O2(g)=2P2O5(s) ΔH1;4P(紅磷,s)+5O2(g)=2P2O5(s) ΔH2;ΔH1和ΔH2的關(guān)系是ΔH1________ΔH2(填“>”、“<”或“=”)。

          (3)在298 K、101 kPa時,已知:①2H2O(g)=O2(g)+2H2(g) ΔH1;②Cl2(g)+H2(g)=2HCl(g) ΔH2;③2Cl2(g)+2H2O(g)=4HCl(g)+O2(g) ΔH3,則ΔH3與ΔH1和ΔH2之間的關(guān)系正確的是________。

          A.ΔH3=ΔH1+2ΔH2

          B.ΔH3=ΔH1+ΔH2

          C.ΔH3=ΔH1-2ΔH2

          D.ΔH3=ΔH1-ΔH2

          (4)已知:

          ①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1②Na2O2(s)+CO2(g)=Na2CO3(s)+O2(g) ΔH=-226 kJ·mol-1,則CO(g)與Na2O2(s)反應放出509 kJ熱量時,電子轉(zhuǎn)移數(shù)目為_____________。

          (5)已知H2(g)+Br2(l)=2HBr(g) ΔH=-72 kJ·mol-1,蒸發(fā)1 mol Br2(l)需要吸收的能量為30 kJ,其他相關(guān)數(shù)據(jù)如下表:

          則表中a=________。

          【答案】放熱 ΔH<0(或反應物的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的總能量) NH4+(aq)+2O2(g)=NO3-(aq)+2H(aq)+H2O(l) ΔH=-346 kJ·mol-1 < A 2NA(或1.204×1024) 369

          【解析】

          (1) ①由圖可知,焓變小于0,即反應物的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的總能量,所以反應為放熱反應;

          正確答案:放熱;ΔH<0(或反應物的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的總能量);
          第一步的熱化學方程式為NH4+(aq)+3/2O2(g)═NO2-(aq)+2H+(aq)+H2O(l) △H=-273kJ/mol,第二步的熱化學方程式為:NO2-(aq)+1/2O2(g)═NO3-(aq) △H=-73kJ/mol,根據(jù)蓋斯定律則NH4+(aq)+2O2(g)═2H+(aq)+H2O(l)+NO3-(aq) △H=-346kJ/mol;

          正確答案:NH4+(aq)+2O2(g)=NO3-(aq)+2H(aq)+H2O(l) ΔH=-346 kJ·mol-1。

          (2)①P4(白磷,s)+5O2(g)=2P2O5(s) ΔH1

          4P(紅磷,s)+5O2(g)=2P2O5(s) ΔH2

          ②-①得到反應:4P(紅磷,s)=P4(白磷,s) △H=△H2-△H1,紅磷比白磷穩(wěn)定,說明紅磷的能量低于白磷,該反應是吸熱反應,即△H2-△H1>0,即△H2>△H1;

          正確答案:<。

          (3) ①2H2O(g)=O2(g)+2H2(g) ΔH1;

          ②Cl2(g)+H2(g)=2HCl(g) ΔH2;

          ③2Cl2(g)+2H2O(g)=4HCl(g)+O2(g) ΔH3則反應③=①+2×②,△H3=△H1+2△H2

          正確答案:A。
          (4)已知:①2CO(g)+O2(g)=2CO2(g) △H=-566kJ/mol

          ②Na2O2(s)+CO2(g)=Na2CO3(s)+1/2O2(g) ΔH=-226 kJ·mol-1

          根據(jù)蓋斯定律,②×2+①可得:2CO(g)+2Na2O2(s)=2Na2CO3(s) △H=-1018kJ/mol,CO(g)與Na2O2(s)反應放出509kJ熱量時,參加反應CO為2mol×=1mol,反應的電子轉(zhuǎn)移數(shù)為2mol,即電子轉(zhuǎn)移數(shù)為2NA(或1.204×1024)

          正確答案:2NA(或1.204×1024)
          (5)H2(g)+Br2(l)=2HBr(g)△H=-72kJ/mol,蒸發(fā)1 mol Br2(l)需要吸收的能量為30 kJ,則H2(g)+Br2(g)=2HBr(g)△H=-102kJ/mol,△H=反應物總鍵能-生成物總鍵能,則有-102kJ/mol=436kJ/mol+200kJ/mol-2akJ/mol,解得a=369;.

          正確答案:369。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離子方程式中書寫錯誤的是(  )

          A.碳酸鈉溶液跟稀硫酸混合: CO32+2H+=H2O+CO2

          B.硝酸銅溶液中滴加燒堿溶液: Cu2++2OH=Cu(OH)2

          C.CO2通入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 2OH+CO2=CO32+H2O

          D.硫酸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 Ba2++ SO=B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Ferrozine”法測室內(nèi)甲醛含量的原理為:

          已知:吸光度與溶液中有色物質(zhì)的濃度成正比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反應①中參與反應的HCHO30g時轉(zhuǎn)移電子2mol

          B. 可用雙氧水檢驗反應②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3+

          C. 生成44.8 LCO2時反應②中參加反應的Ag一定為8mol

          D. 理論上測得溶液吸光度越高,HCHO含量也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6價鉻的廢水毒性強,對環(huán)境污染嚴重;S常用SO2處理含鉻廢水,其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

          已知:Cr2O72- + H2O 2CrO42- + 2H+

          1)將吸收塔中1mol Cr2O72-SO2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補全。

          Cr2O72-(aq) + __SO2(g) + ___ ___ + ___ +___ ΔH = -1145 kJ/mol

          2)其他條件不變,研究吸收塔中pH對反應的影響。

          pH

          2

          4

          6

          Cr+6

          最大去除率

          99.99%

          達排放標準

          99.95%

          達排放標準

          99.5%

          未達排放標準

          時間

          30 min

          35 min

          45 min

          ①由上述數(shù)據(jù)獲得的結(jié)論________

          ②實際工業(yè)生產(chǎn)控制pH = 4左右的原因是________。

          ③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________。

          a.該酸性含鉻廢水中一定含有CrO42-pH越大其含量越高

          b.其他條件不變,增大壓強,吸收塔中反應的K增大,有利于除去Cr+6

          c.理論上看,SO32-、Fe2+等也可以用于除去Cr+6

          3)其他條件不變,研究溫度對Cr+6)去除率的影響(如圖1所示)。

          30min前相同時間內(nèi),80℃的Cr+6)去除率比40℃高,30min80℃的Cr+6)去除率低,原因分別是_______;_______

          4)圖2Cr+3)微粒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隨溶液pH的變化關(guān)系示意圖,中和池中應控制pH范圍為_________。

          5)廢水中Cr+6)總濃度為a×10-3 mol/L,處理1000 L廢水,去除率要求達到99.95%,理論上需要SO2物質(zhì)的量為_________mol(寫計算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guān)于電解質(zhì)溶液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室溫下,pH7NH4Cl與氨水的混合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順序為:c(Cl)>c(NH)>c(H)c(OH)

          B. pH4的醋酸溶液稀釋后,溶液中所有離子的濃度均降低

          C. 中和pH與體積均相同的鹽酸和醋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質(zhì)的量相同

          D. 室溫下,同濃度的Na2SNaHS溶液相比,Na2S溶液的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小組研究AgCl的溶解平衡:向10 mL 1mol/L KCl 溶液中加入1 mL 0.2 mol/LAgNO3溶液,將渾濁液均分為2份,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序號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I

          將其中一份渾濁液過濾,向濾液中放入Mg

          i. 濾液澄清透明,用激光照射有丁達爾現(xiàn)象。

          ii. 放入Mg條后,立即有無色氣泡產(chǎn)生,氣體可燃,濾液中出現(xiàn)白色渾濁。

          iii. 一段時間后開始出現(xiàn)棕褐色渾濁物,Mg條表面也逐漸變?yōu)樽睾稚a(chǎn)生氣泡的速率變緩慢。

          II

          向另一份渾濁液中放入大小相同的Mg

          iv. 棕褐色渾濁物的量明顯多于實驗IMg條表面棕褐色更深,其他現(xiàn)象與iiiii相同。

          已知:AgOH不穩(wěn)定,立即分解為Ag2O(棕褐色或棕黑色),Ag粉為黑色,AgCl、Ag2O可溶于濃氨水生成Ag(NH3)2

          1)濾液所屬分散系為________。

          2)現(xiàn)象ii中無色氣泡產(chǎn)生的原因是_________(寫出化學方程式)。

          3)現(xiàn)象iii中,導致產(chǎn)生氣泡的速率下降的主要影響因素________。

          4)甲認為Mg條表面的棕褐色物質(zhì)中一定有AgAg2O,其中生成Ag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

          5)甲設計實驗檢驗Ag:取實驗I中表面變?yōu)樽睾稚?/span>Mg條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試劑a,反應結(jié)束后,繼續(xù)向其中加入濃硝酸,產(chǎn)生棕色氣體,溶液中有白色不溶物。

          白色不溶物為_____(填化學式),棕色氣體產(chǎn)生的原因是_____(寫離子方程式)。

          試劑a________,加入試劑a的目的是________。

          該實驗能證明棕褐色物質(zhì)中一定有Ag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

          6)甲進一步設計實驗驗證了Mg條表面的棕褐色物質(zhì)中有Ag2O,實驗方案是:取實驗I中表面變?yōu)樽睾稚?/span>Mg_________。

          7)綜合上述實驗,能說明存在AgCl(s) Ag+(aq) + Cl(aq)的證據(jù)及理由有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4.0gCO2SO2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質(zhì)子數(shù)為2NA

          B. 2.24LCl2CH4在光照下反應生成的HCl分子數(shù)為0.1NA

          C. 常溫下,0.1mol環(huán)氧乙烷()中含有的共價鍵數(shù)為0.3NA

          D. 4.2gCaH2與水完全反應,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為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科學家發(fā)明了一種可固氮的鋰-氮二次電池,將可傳遞Li+的醚類作電解質(zhì),電池的總反應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固氮時,鋰電極發(fā)生還原反應

          B. 脫氮時,釕復合電極的電極反應:2Li3N-6e-=6Li++N2

          C. 固氮時,外電路中電子由釕復合電極流向鋰電極

          D. 脫氮時,Li+向釕復合電極遷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反應物和生成物均為氣態(tài)的平衡體系,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K= ,有關(guān)該平衡體系的說法錯誤的是

          A. 升高溫度,該反應平衡常數(shù)K的變化無法判斷

          B. 增大壓強,W的質(zhì)量分數(shù)減小

          C.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Z(g)+2W(g)X(g)+2Y(g)

          D. 增大X氣體的濃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