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題目】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在實驗室模擬工業(yè)“侯氏制堿法”原理制取NaHCO3 . 下圖是該學習小組進行模擬實驗時所用到的主要裝置.

          請回答下列問題:
          (1)B裝置中儀器a的名稱是
          (2)C裝置中發(fā)生的現(xiàn)象是 , 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是
          (3)檢驗A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塞緊帶長頸漏斗的橡膠塞,夾緊彈簧夾后,向漏斗里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內(nèi)的水面高于試管內(nèi)的水面,停止加水后,若 . 說明裝置不漏氣.
          (4)D是連接在裝置A與裝置C之間的氣體凈化裝置,裝置D的作用是
          (5)實驗時向飽和NaCl溶液中先通入NH3 , 再通入CO2的原因是
          (6)設(shè)計實驗方案,檢驗NaHCO3產(chǎn)品中是否含有氯化鈉

          【答案】
          (1)分液漏斗
          (2)液面上下波動有白色固體析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3)長漏斗中與試管中的液(水)面差保持不再變化或漏斗中的液(水)面不再下降
          (4)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氫
          (5)使溶液呈堿性,二氧化碳更易被吸收
          (6)取少量產(chǎn)品溶于水,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再滴加硝酸銀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則證明產(chǎn)品中有氯化鈉
          【解析】解:“侯氏制堿法”原理制取NaHCO3流程: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NaCl+NH3+CO2+H2O=NaHCO3↓+NH4Cl,裝置A:制取二氧化碳,裝置B:制取氨氣,裝置C:用二氧化碳通入氨化的飽和氯化鈉溶液中反應(yīng)生成碳酸氫鈉晶體,裝置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氫,所以A接D后接C.(1)B裝置中儀器a帶有玻璃活塞,控制滴加濃氨水的速率,為分液漏斗,所以答案是:分液漏斗;(2)二氧化碳通入氨化的飽和氯化鈉溶液中反應(yīng)生成碳酸氫鈉晶體,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NaCl+NH3+CO2+H2O=NaHCO3↓+NH4Cl,由于碳酸氫鈉的溶解度較小,所以會出現(xiàn)白色渾濁,現(xiàn)象為液面上下波動有白色固體析出,
          所以答案是:液面上下波動有白色固體析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3)隨水的注入管內(nèi)加壓增大,漏斗內(nèi)液體不能再流入試管,使長頸漏斗與管內(nèi)液面出現(xiàn)液面差,并且液面差保持不變,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所以答案是:長漏斗中與試管中的液(水)面差保持不再變化或漏斗中的液(水)面不再下降;(4)裝置A:制取二氧化碳,用碳酸鈣和鹽酸反應(yīng),鹽酸易揮發(fā),制取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氫,裝置D內(nèi)盛放的碳酸氫鈉溶液能與二氧化碳中的HCl發(fā)生反應(yīng)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從而除去HCl,二氧化碳氣體與碳酸氫鈉溶液不反應(yīng)所以答案是: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氫;(5)二氧化碳與水反應(yīng)形成不穩(wěn)定的碳酸,致使水吸收二氧化碳量較少,氨氣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二氧化碳,先通入氨氣,氨氣與水形成呈堿性的氨水可與二氧化碳與水生成的碳酸發(fā)生反應(yīng),更有利于二氧化碳氣體的吸收,所以答案是:使溶液呈堿性,二氧化碳更易被吸收;(6)要檢驗產(chǎn)品碳酸鈉中是否含有氯化鈉,實際上就是檢驗氯離子的存在,可先滴加過量稀硝酸,排除碳酸根離子的干擾,在滴加硝酸銀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則含有氯離子,所以答案是:取少量產(chǎn)品溶于水,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再滴加硝酸銀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則證明產(chǎn)品中有氯化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guān)生活中幾種常見有機物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淀粉、纖維素不能互稱同分異構(gòu)體

          B.油脂在堿性條件下的水解反應(yīng)也稱皂化反應(yīng)

          C.蛋白質(zhì)可以在酶的催化下水解產(chǎn)生葡萄糖

          D.交警用裝有重鉻酸鉀(K2Cr2O7)的檢測儀檢驗司機是否酒駕,乙醇表現(xiàn)還原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guān)煤、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的說法正確的是

          A. 石油分餾屬于化學變化 B. 天然氣是一種清潔的化石燃料

          C. 煤就是碳,屬于單質(zhì) D. 水煤氣是通過煤的液化得到的氣體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SO2(g)+O2(g)2SO3(g)反應(yīng)過程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已知1mol SO2(g)氧化為1mol SO3的△H=﹣99kJmol1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C分別表示、 , E的大小對該反應(yīng)的反應(yīng)熱有無影響? . 該反應(yīng)通常用V2O5作催化劑,加V2O5會使圖中B點升高還是降低? , 理由是
          (2)圖中△H=kJmol1;
          (3)V2O5的催化循環(huán)機理可能為:V2O5氧化SO2時,自身被還原為四價釩化合物;四價釩化合物再被氧氣氧化.寫出該催化循環(huán)機理的化學方程式;
          (4)如果反應(yīng)速率υ(SO2)為0.05molL1min1 , 則υ(O2)=molL1min1、υ(SO3)=molL1min1
          (5)已知單質(zhì)硫的燃燒熱為296kJmol1 , 計算由S(s)生成3molSO3(g)的△H(要求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丁達爾效應(yīng)不是膠體特有的現(xiàn)象,溶液和濁液也有

          B. 膠體與其它分散系的本質(zhì)區(qū)別是膠體有丁達爾效應(yīng),而其它分散系卻沒有

          C. 膠體粒子的直徑小于1nm

          D. 丁達爾效應(yīng)可用于鑒別膠體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臭氧是理想的煙氣脫硝劑,其脫硝反應(yīng)為 2NO2(g,紅棕色)+O3(g) N2O5(g,無色)+O2(g)。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A. 達到平衡時v(NO2)∶v(N2O5)=1∶2

          B. 達到平衡時,c(NO2)∶c(O3)∶c(N2O5)=2∶1∶1

          C. 達到平衡時,v=v=0

          D. 達到平衡時,混合氣體的顏色不再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個不導熱的密閉反應(yīng)器中,只發(fā)生兩個反應(yīng):A(g)+B(g)2C(g) △H < 0

          X(g)+3Y(g)2Z(g) △H > 0,進行相關(guān)操作且達到平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等壓時,通入惰性氣體,C的物質(zhì)的量增大

          B. 等壓時,通入X氣體,反應(yīng)器中溫度不變

          C. 等容時,通入惰性氣體,各反應(yīng)速率不變

          D. 等容時,通入X氣體,Y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事實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來解釋的是

          A. 低溫下NO2氣體的顏色變淺

          B. 在氫硫酸中加堿有利于S2-增多

          C. 500℃左右比室溫更有利于合成氨反應(yīng)

          D. 高壓條件有利于合成氨反應(yī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海洋是生命的搖籃,有關(guān)海洋中部分資源的利用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操作①是 , 操作②使用的主要玻璃儀器是
          (2)含I溶液中加入試劑X的目的是將I(填“氧化”或“還原”)成I2;試劑Y選擇原則包括:與碘不反應(yīng)、碘在Y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和
          (3)為除去粗鹽中含有硫酸鈉、氯化鎂、氯化鈣等雜質(zhì),應(yīng)加入過量的氯化鋇、氫氧化鈉、碳酸鈉等物質(zhì),將雜質(zhì)轉(zhuǎn)化為沉淀過濾除去,再向濾液中加入適量鹽酸得到精鹽水.該工程示意如下:
          以下敘述正確的是(雙選)
          A.①操作中需要進行攪拌,目的是提高氯化鈉的溶解度
          B.③、④兩步操作順序可以顛倒
          C.⑤操作得的沉淀中共有三種物質(zhì)
          D.⑥操作中,加入鹽酸的目的是除去過量的氫氧化鈉和碳酸鈉,將濾液的pH調(diào)為7
          (4)海水資源也可以提煉出鋁,鋁制品與鐵制品相比,在空氣中不易銹蝕,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