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已知元素M是組成物質NH4Al(SO42的一種元素。元素M的氣態(tài)原子逐個失去第1個至第4個電子所需能量(即電離能,用符號I1至I4表示)如下表所示:

           
          I1
          I2
          I3
          I4
          電離能(kJ/mol)
          578
          1817
          2745
          11578
           
          (1)元素M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
          (2)硫原子核外有______種不同運動狀態(tài)的電子,有______種不同形狀的電子云;
          (3)請用一個事實證明氧氣的氧化性比硫的氧化性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同條件下,0.1 mol/L NH4Al(SO42中c(NH4+)________(填“等于”、“大于”或“小于”)0.1 mol/LNH4HSO4中c(NH4+)。
          (5)室溫時,向100 mL 0.1 mol/LNH4HSO4溶液中滴加0.1 mol/LNaOH溶液,得到溶液pH與NaOH溶液體積的關系曲線如圖所示:
          ①試分析圖中a、b、c、d四個點,水的電離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
          ②在b點,溶液中各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是________;
          ③在c d段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1)鋁 ;
          (2)16 、2
          (3)2H2S + O2 = 2H2O+2S↓
          (4)小于
          (5)①a; ②c(Na)>c(SO42)>c(NH4)>c(OH)=c(H) ③NH4+ OH=NH3·H2O;

          試題分析:(1)由于該元素的第一、第二、第三電離能相差不多,但第四電離能與第三電離能相差很多,說明該元素的原子最外層有三個電子。在組成的NH4Al(SO42的元素中只有Al符合題意。因此元素M的名稱是鋁。
          (2)S是16號元素,所以硫原子核外有16種不同運動狀態(tài)的電子,S的核外電子排布為1s22s22p63s23p4有s、p兩種不同形狀的電子云;
          (3)證明氧氣的氧化性比硫的氧化性強的事實是2H2S + O2 = 2H2O+2S↓。
          (4)在相同條件下,等濃度的0.1 mol/L NH4Al(SO42和0.1 mol/LNH4HSO4中Al3+水解使溶液顯酸性比酸電離出的H+酸性要小的多,它們都對(NH4+的水解起到抑制作用。由于后者酸性強,抑制作用大,故c(NH4+)前者小于后者。
          (5)①a點對應的NaOH溶液與NH4HSO4的物質的量相等,發(fā)生反應NaOH+NH4HSO4= NH4NaSO4 +H2O。NH4++H2ONH3·H2O+H+.對水的電離起到了促進作用。b點時n(NaOH)>n(NH4HSO4)溶液的PH=7,溶液.對水的電離無影響。C點D點對應的NaOH溶液體積逐漸增大,堿越來越多對水的抑制作用越來越強。故水的電離程度最大的是a點。
          ②n(NaOH)>n(NH4HSO4)溶液的PH="7," 溶液中各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是c(Na)>c(SO42)>c(NH4)>c(OH)=c(H).
          ③在c d段由于OH-過量,所以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NH4+ OH=NH3·H2O。4Al(SO42的元素的原子結構、性質及與NaOH溶液混合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濃度、方程式等知識。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某燒堿樣品中含有少量不與酸作用的可溶性雜質,為了測定其純度,進行以下滴定操作:
          A.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成250mL燒堿溶液;
          B.用堿式滴定管移取25mL燒堿溶液于錐形瓶中并滴加幾滴甲基橙作指示劑;
          C.在天平上準確稱取燒堿樣品mg,在燒杯中加蒸餾水溶解;
          D.將物質的量濃度為C mol·L-1的標準H2SO4溶液裝入酸式滴定管,調整液面,記下開始刻度為V1mL;
          E.在錐形瓶下墊一張白紙,滴定到終點,記錄終點刻度為V2 mL。
          回答下列問題:
          (1)正確操作步驟的順序是(用字母填寫)                D      。
          (2)操作E中的錐形瓶下墊一張白紙的作用是              。
          (3)操作D中液面應調整到                             。
          (4)滴定終點的現(xiàn)象是                                 。
          (5)若酸式滴定管沒有用標準H2SO4潤洗,會對測定結果有何影響?   (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其它操作均正確)。
          (6)該燒堿樣品的純度計算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某學生欲用已知物質的量濃度的醋酸來測定未知物質的量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時,選擇適當?shù)闹甘緞。請(zhí)顚懴铝锌瞻祝?br />(1)用標準醋酸滴定待測的氫氧化鈉溶液時,從下列選項中選出最恰當?shù)囊豁梍_______。
           
          錐形瓶中溶液
          滴定管中溶液
          選用指示劑
          選用滴定管
          A


          石蕊
          (乙)
          B


          甲基橙
          (甲)
          C


          酚酞
          (甲)
          D


          石蕊
          (乙)
           
          滴定時應左手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搖動錐形瓶,眼睛注視                        。直到加入一滴醋酸后,溶液顏色由       色變?yōu)?u>    色,并在半分鐘內溶液顏色不改變?yōu)橹埂?br />
          (2)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測氫氧化鈉溶液的濃度值偏低的是        
          A.酸式滴定管未用標準醋酸潤洗就直接注入標準醋酸
          B.滴定前盛放氫氧化鈉溶液的錐形瓶用蒸餾水洗凈后未干燥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氣泡,滴定后氣泡消失
          D.讀取醋酸體積時,開始仰視讀數(shù),滴定結束后俯視讀數(shù)
          (3)某學生根據(jù)3次實驗分別記錄有關數(shù)據(jù)如表:
           
          待測氫氧化鈉
          0.100mol/L醋酸的體積
          滴定次數(shù)
          溶液的體積(ml)
          滴定前的刻度(ml)
          滴定后的刻度(ml)
          第一次
          25.00
          0.00
          24.98
          第二次
          25.00
          1.56
          27.86
          第三次
          25.00
          0.22
          25.24
           
          依據(jù)上表數(shù)據(jù)計算該氫氧化鈉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
          (4)下圖為上述25 mL NaOH溶液中逐滴滴加CH3COOH溶液過程中溶液pH的變化曲線,請回答:

          ①B點溶液呈中性,有人據(jù)此認為,在B點時NaOH與CH3COOH恰好完全反應,這種看法是否正確?________(選填“是”或“否”)。若不正確,則二者恰好完全反應的點是在AB區(qū)間還是BD區(qū)間內?________區(qū)間.(若正確,此問不答)。
          ②在D點時,溶液中c(CH3COO)+c(CH3COOH)________2c(Na)。(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常溫下,pH=13的強堿溶液和pH=2的強酸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pH=11,則強堿溶液和強酸溶液的體積之比為
          A.1∶9B.9∶1C.1∶11D.1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溫度不變時,水溶液中c(H)和c(OH)不能同時增大
          B.pH=0的溶液是酸性最強的溶液
          C.強酸的水溶液中不存在OH
          D.某溫度下,純水中c(H)=2×10-7mol·L-1,其呈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在常溫下,0.1000mol·L-1Na2CO3溶液25mL 用0.1000mol·L-1鹽酸滴定,其滴定曲線如圖。對滴定過程中所得溶液中相關離子濃度間的關系,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a點:c(CO32-)=c(HCO3-)>c(OH-)
          B.b點:5c(Cl-)>4c(HCO3-)+4c(CO32-)
          C.c點:c(OH-)=c(H+)+c(HCO3-)+2c(H2CO3)
          D.d點:c(H+)=c(CO32-)+c(HCO3-)+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Na2SO3溶液做為吸收液吸收SO2時,吸收液pH隨n(): n()變化的關系如下表:
          n(): n()
          91:9
          1:1
          9:91
          pH
          8.2
          7.2
          6.2
           
          以下離子濃度關系的判斷正確的是
          A.NaHSO3溶液中c(H+) < c (OH)
          B.Na2SO3溶液中c(Na+)> c ()> c () > c (OH) > c(H+)
          C.當吸收液呈中性時,c(Na+) >c () > c () > c (OH) = c(H+
          D.當吸收液呈中性時,c(Na+)>c ()+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滴定實驗是化學學科中重要的定量實驗。
          請回答下列問題:
          (1)酸堿中和滴定——用標準鹽酸滴定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
          ①下列操作造成測定結果偏高的是     (填選項字母)
          A.滴定終點讀數(shù)時,俯視滴定管刻度,其他操作正確。
          B.盛裝未知液的錐形瓶用蒸餾水洗過,未用未知液潤洗
          C.酸式滴定管用蒸餾水洗凈后,未用標準鹽酸潤洗
          D.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氣泡,滴定后氣泡消失
          ②該學生的實驗操作如下:
          A、用堿式滴定管取稀NaOH 25.00mL,注入錐形瓶中,加入甲基橙做指示劑。
          B、用待測定的溶液潤洗堿式滴定管。
          C、用蒸餾水洗干凈滴定管。
          D、取下酸式滴定管用標準的HCl溶液潤洗后,將標準液注入滴定管刻度“0”以上2~3cm處,再把滴定管固定好,調節(jié)液面至刻度“0”或“0”刻度以下。
          E、檢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F、另取錐形瓶,再重復操作一次。
          G、把錐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墊一張白紙,邊滴邊搖動錐形瓶直至滴定終點,記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a. 滴定操作的正確順序是(用序號填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 在G操作中如何確定終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
          c. 若換酚酞做指示劑,如何確定終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
          (2)氧化還原滴定—取草酸溶液置于錐形瓶中,加入適量稀硫酸,用濃度為0.1mol·L-1的高錳酸鉀溶液滴定,發(fā)生的反應為:2KMnO4+5H2C2O4+3H2SO4=K2SO4+10CO2↑+2MnSO4+8H2O。表格中記錄了實驗數(shù)據(jù):
          滴定次數(shù)
          待測液體積
          (mL)
          標準KMnO4溶液體積(mL)
          滴定前讀數(shù)
          滴定后讀數(shù)
          第一次
          25.00
          0.50
          20.40
          第二次
          25.00
          3.00
          23.00
          第三次
          25.00
          4.00
          24.10
           
          ①滴定時,KMnO4溶液應裝在    (“酸”或“堿”)式滴定管中,滴定終點時滴定現(xiàn)象是     。  
          ②該草酸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______。
          (3)沉淀滴定――滴定劑和被滴定物的生成物比滴定劑與指示劑的生成物更難溶。
          參考下表中的數(shù)據(jù),若用AgNO3滴定NaSCN溶液,可選用的指示劑是        (填選項字母)。
          難溶物
          AgCl
          AgBr
          AgCN
          Ag2CrO4
          AgSCN
          顏色

          淺黃

          磚紅

          Ksp
          1.77×10-10
          5.35×10-13
          1.21×10-16
          1.12×10-12
          1.0×10-12
           
          A.NaCl    B.NaBr    C.NaCN   D.Na2Cr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常溫下,用0.10 mol·L-1 KOH溶液滴定10.00 mL 0.10 mol·L-1H2C2O4(二元弱酸)溶液所得滴定曲線如圖(混合溶液的體積可看成混合前溶液的體積之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點①所示溶液中: c(H+)/c(OH)=1012
          B.點②所示溶液中:c(K+)+c(H+)=c(HC2O4)+c(C2O42)+c(OH)
          C.點③所示溶液中:c(K+)>c(HC2O4)>c(H2C2O4)>c(C2O42)
          D.點④所示溶液中:c(K+)+ c(H2C2O4)+ c(HC2O4) +c(C2O42)=0.10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