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小科利用塑料瓶、定滑輪、量筒和水設計了測量黃蠟石密度的實驗.如圖甲所示,細線兩端各系一個完全相同的空塑料瓶,線的右端再系上黃蠟石,向左瓶中逐漸加水至13毫升時裝置恰好平衡;接著用排水法測黃蠟石的體積,量筒讀數(shù)如圖乙所示,細線右端系一個空塑料瓶的目的是
           
          ,黃蠟石的密度是
           
          克/厘米3,(不考慮黃蠟石的吸水性和裝置的摩擦).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密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一滴水的密度小于一桶水的密度B、密度大的物體質(zhì)量大C、密度是物質(zhì)的一種特性D、水和冰是同種物質(zhì),所以密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人們常以密度作為選材料的主要考慮因素,下面屬于主要從密度的角度考慮選材的是(  )
          A、用鎢做電燈泡的燈絲B、用塑料做電源插座的外殼C、冬天,暖氣片中用水作為傳遞熱的物質(zhì)D、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場景中滾落的“石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吳暢同學利用天平、水和燒杯來測量一不規(guī)則小物塊的密度,請將他的實驗步驟補充完整:
          (1)把托盤天平放在水平臺面上,將標尺上的游碼移到
           
           處,調(diào)節(jié)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測量小物塊的質(zhì)量,右盤中的砝碼和標尺上的游碼示數(shù)如圖1所示,則小物塊的質(zhì)量為
           
          g.
          (3)如圖2所示:
          a:往燒杯中加入適量的水,把小物塊浸沒,在水面到達的位置上作標記;
          b:取出小物塊,測得燒杯和水的總質(zhì)量為150g;
          c:往燒杯中加水,直到標記處,再測出此時燒杯和水的總質(zhì)量為 180g;
          d:計算出小物塊的體積;
          e:用密度公式計算出小物塊的密度為
           
           g/cm3
          (4)將質(zhì)量為45g的冰塊放入上述盛水的燒杯中漂浮且水未溢出,則冰塊所受水的浮力為
           
          N;當冰塊在水中完全熔化后,水面的高度將
           
          (選填“升高”“不變”“降低”)  ( g取10N/k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請你利用彈簧測力計和身邊的器材設計一個測定肥皂塊密度的實驗,分別寫出實驗操作過程及計算密度的表達式(用直接測得的物理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牛奶被營養(yǎng)學家譽為“最接近完善的食物”.但市面上有些牛奶摻水較多,科技活動小組的同學想用測量牛奶密度的方法,抽查液體牛奶中是否摻水.老師為他們提供了以下器材:天平(含砝碼)、一只有標記線的空燒杯、足量的水,不同品牌的牛奶.請你利用上述器材幫助他們設計出一種測量牛奶密度的實驗方案.
          要求:(1)寫出實驗步驟及牛奶密度的表達式.(用測量量和已知量表示)
          (2)對方案的可操作性或誤差進行簡單評估,寫出一條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思玲同學做了“測食用油密度”的實驗,其小組同學對她的實驗進行了評估與交流.
          (1)思玲同學實驗過程:
          a.看到水平桌面上天平如圖所示,指針指到分度盤中央了.于是,立即將空燒杯放在天平左盤開始測量.可組長佳麗同學馬上給她提示“等等,天平還未好”.思玲同學明白了,接下來她將
           
          ,再調(diào)節(jié)
           
          ,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
          b.用已調(diào)節(jié)平衡的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zhì)量m1
          c.向燒杯內(nèi)倒入適量食用油,測出燒杯和食用油的總質(zhì)量m2
          d.把燒杯內(nèi)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內(nèi),讀出量筒內(nèi)食用油的體積為V;
          (2)文峰同學認為思玲同學操作過程還存在問題,猜想油倒入量筒內(nèi),倒不干凈,會影響實驗結果.于是,大家在各種規(guī)格的燒杯中倒入適量的食用油,放置一會兒,將全部的油沿杯口倒出,得到如下數(shù)據(jù):
          燒杯規(guī)格 500mL 250mL 100mL 50mL
          空杯質(zhì)量/g 146 100 46 34.5
          杯和剩余油的質(zhì)量/g 151 103 48.5 35.8
          通過上述多次實驗,說明文峰同學的猜想是
           
           (選填“正確”或“錯誤”)的.若實驗使用的是100ml的燒杯,則計算量筒中食用油的質(zhì)量時,需要減
           
          g后再計算密度,否則其測得的密度值
           
           (選填“偏大”或“偏小”).
          (3)為了減小實驗誤差,請你改進佳麗同學測食用油密度不合理的操作:
          a.用已調(diào)節(jié)平衡的天平測出
           
           的總質(zhì)量m;
          b.把燒杯內(nèi)的食用油適量倒入量筒內(nèi),讀出量筒內(nèi)食用油的體積V;
          c.用天平測出
           
           的總質(zhì)量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明的媽媽從市場上買回了一瓶色拉油,正好小明學習了密度的有關知識,他和小軍一起利用托盤天平和量筒測量色拉油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當移動游碼至零刻度處時,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右側,則應將平衡螺母向
           
          (“左”或“右”)調(diào),使橫梁平衡.
          (2)天平平衡后,他們開始測量,進行了以下步驟:
          A.用天平測出燒杯和剩余色拉油的總質(zhì)量;
          B.將待測色拉油倒入燒杯中,用天平測出燒杯和色拉油的總質(zhì)量;
          C.將燒杯中的色拉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測出倒出的這部分油的體積;
          請你根據(jù)以上步驟,寫出正確的操作順序:
           
          (填字母代號).
          (3)又在步驟B中測得燒杯中的色拉油的總質(zhì)量為55.8g,其余步驟數(shù)據(jù)如圖所示,則該色拉油的密度是
           
          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測定某種油的實驗”中,鄭全和馬明兩同學書寫的實驗報告中,實驗的步驟略有不同,兩人的實驗步驟如下:
          鄭全:
          (1)用天平測出空杯的質(zhì)量m
          (2)用天平測出杯和油的總質(zhì)量m
          (3)用量筒測出油的體積V
          (4)由 ρ=
          m
          v
          ,算出油的密度 ρ=
          m-m
          v

          馬明:
          (1)用天平測出杯和油的總質(zhì)量m
          (2)把杯里的油倒入量筒,記下油的體積V
          (3)用天平測出杯子的質(zhì)量m
          (4)由 ρ=
          m
          v
          ,算出油的密度 ρ=
          m-m
          v

          你認為
           
          同學的實驗方法更科學些,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