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實驗小組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特點”的實驗過程中,進行了以下步驟:
(1)如圖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過凸透鏡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光線經(jīng)過凸透鏡前后的情形可知凸透鏡對光線具有
會聚
會聚
作用,該凸透鏡的焦距是
15.0或15
15.0或15
cm.

(2)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后,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請你寫出其中一條可能的原因:
蠟燭放在了凸透鏡焦點以內(nèi)(或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處)
蠟燭放在了凸透鏡焦點以內(nèi)(或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處)
.
(3)如圖乙所示,保持凸透鏡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變,把燭焰放在光具座上的A位置,調(diào)節(jié)光屏到B位置時,光屏上出現(xiàn)了清晰的像,這個像是一個
倒立
倒立
(選填“正立”或“倒立”)、
縮小
縮小
(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實像;
照相機
照相機
(填光學(xué)儀器)就是利用這一成像規(guī)律工作的.如果將蠟燭在乙圖的基礎(chǔ)上靠近透鏡,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應(yīng)向
遠離
遠離
(選填“靠近”或“遠離”)透鏡的方向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