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中①、②是氟元素、鈣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請你回答:
(1)氟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____________,鈣元素的原子序數為____________。
(2)X=________。
(3)A、B、C、D中屬于同種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選填序號)。
(4)A粒子的化學性質與B、C、D中___________(選填序號)粒子的化學性質相似。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
A.t2℃丙的不飽和溶液溫度降低變?yōu)轱柡腿芤?/span>
B.三種物質中,溶解度隨溫度變化最明顯的是甲
C.t2℃甲的飽和溶液溫度降低,溶質的質量分數減小
D.甲和乙的飽和溶液分別由t2℃降到t1℃,甲析出晶體的質量比乙的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做有關CO2氣體性質的實驗:
(1)甲同學將集氣瓶中的二氧化碳緩緩倒入燒杯中(圖A),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該現(xiàn)象說明二氧化碳:①________,②__________。
(2)乙同學將收集滿CO2氣體的試管倒插入紫色石蕊溶液里(圖B),并輕輕振蕩試管。
①描述產生的現(xiàn)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語言描述產生該現(xiàn)象的原因___________。
(3)丙同學輕輕捏C中膠頭,看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產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 A、B 為單質,F 是常被稱為“清潔能源”的一種化石燃料, D 和 E 是組成元素相同的氣體,它們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表 示一種物質轉化為另一種物質“,—”表示連線兩端物質能反應,部 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省略)。回答下列問題:
(1)A 物質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F 主要成分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
(2)B 的用途為_____________(寫出一種即可)。
(3)寫出 D→E 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寫出圖中屬于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請沿用科學家認識事物的方法認識“空氣”。
②從分類角度:空氣屬于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純凈物”)
②從微觀角度:用“O”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如圖:“可表示的微粒意義是_______(填名稱)。
③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比等于分子數目比。若空氣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計,圖中可表示空氣微觀模型的是________(填標號)
(2)如圖是安裝在汽車排氣系統(tǒng)中最重要的機外凈化裝置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請在題圖第二方框中補全微觀粒子示意圖________。
(3)從環(huán)保角度:下列保護空氣措施合理的有__________(填標號)
A 工廠通過加高煙囪直接排放廢氣
B 推廣使用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
C 提倡步行、騎自行車等“低碳”出行方式
(4)鎂條在空氣中燃燒時,除了能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鎂,還能與氮氣反應生成氮化鎂(Mg3N2),請寫出鎂條與氮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化學用語填空:
(1)鈉元素_____;
(2)氧元素質量分數最大的氧化物是_____;
(3)2個鋁離子_____;
(4)標出氧化鐵中氧元素的化合價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芳在實驗室用蠟燭燃燒法通過下圖甲裝置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經過多次實驗,發(fā)現(xiàn)誤差仍然很大.你猜想她的實驗結論會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變”).請根據蠟燭燃燒產物的特點闡述你自己的理由:________,并用圖甲裝置進行實驗,證實了自己的結論.(注:本題實驗中裝置的氣密性良好,水槽中液體是水.)
小明認真分析了小芳的實驗設計后,進行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導致小芳這一實驗結果還有其他原因嗎?
實驗探究:小明設計了圖乙裝置,進行以下操作:
取黃豆粒大小的白磷,用濾紙吸去表面的水分,放入捆在電烙鐵下面鐵片的凹槽內.
將燃燒匙內的蠟燭點燃后迅速插入鐘罩內,并立即塞緊橡皮塞.
待蠟燭熄滅后(蠟燭有剩余),接通電烙鐵電源,發(fā)現(xiàn)白磷先熔成液體,接著燃燒產生大量白煙,由此說明通電前鐘罩內含有________,產生白煙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
得出結論:導致小芳這一實驗結果的另一原因是________.
反思與評價:分析了上述實驗后,請你就“燃燒法測定空氣的組成”的實驗設計提出有價值的建議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定條件下,在一個密閉容器內發(fā)生某反應,測得反應過程中各物質的質量如表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物質 | X | Y | Z | W |
反應前質量/g | 10 | 3 | 90 | 0 |
反應后質量/g | 3.2 | 3 | 待測 | 3.2 |
A. W可能是單質 B. Y可能是催化劑
C. 該反應是分解反應 D. 反應后Z物質的質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在研究燃燒時進行了如下探究。
(1)用下圖裝置進行實驗(夾持儀器略去)。加熱b處、c處的正中間,一-段時間后,b處火柴頭燃燒,而a處火柴頭和c處火柴梗均不燃燒。能驗證“可燃物燃燒溫度需要達到著火點”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號)。
Aa處火柴頭不燃燒,b處火柴頭燃燒
Ba處火柴頭不燃燒,c處火柴梗不燃燒
Cb處火柴頭燃燒,c 處火柴梗不燃燒
(2)該小組同學發(fā)現(xiàn)鐵絲燃燒沒有火焰,蠟燭燃燒卻有明亮的火焰。
①點燃蠟燭,將金屬導管一端伸入內焰,導出其中的物質,在另一端管口點燃,也有火焰產生(如圖所示)。由此可知:蠟燭燃燒產生的火焰是由________________(填“固態(tài)”或“液態(tài)”或“氣態(tài)”)物質燃燒形成的。
②查閱下表的資料可知:物質燃燒能否產生火焰與其________________(填“熔點”或“沸點”)和燃燒時溫度有關。由此推測:鈉在燃燒時,________________ (填 “有”或“沒有”)火焰產生,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質 | 熔點/°C | 沸點/°C | 燃燒時溫度/°C |
石蠟 | 50~70 | 300~ 550 | 約600 |
鐵 | 1535 | 2750 | 約1800 |
鈉 | 97.8 | 883 | 約14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