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二氧化碳實驗室制取與部分性質的實驗:
(1)選用藥品。按下表進行實驗,取等質量的大理石加入足量酸中(雜質不與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體積隨時間變化曲線如圖1所示:
實驗編號 | 藥品 |
Ⅰ | 塊狀大理石、10%H2SO4 溶液 |
Ⅱ | 塊狀大理石、7%HC1溶液 |
Ⅲ | 大理石粉末、7%HCl溶液 |
圖1中丙對應實驗____________________(選填 “I”“II” 或“Ⅲ”),確定用乙對應的藥品制備并收集二氧化碳,相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搭建裝置。組裝一套簡易可隨時控制反應發(fā)生和停止的發(fā)生裝置,應從圖2中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選填編號)。實驗室若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粉末制備氧氣,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使用組裝的這套裝置實現隨時控制該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
(3)檢驗裝置氣密性。若按圖3連接裝置,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加水至A下端形成一段水柱, 靜置,若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氣密性良好。
(4)收集二氧化碳。用圖4裝置收集CO2,驗滿時應將燃著的木條放在_________________ (選填 “x”或“y”)端導管口。
(5)如圖5所示,B瓶中盛放濃硫酸(濃硫酸具有吸水性),C處放入浸有紫色石蕊的干燥紙花,從A處持續(xù)而緩緩地通入未經干燥且不含其它雜質的二氧化碳氣體。若欲使C處紫色石蕊紙花不變色,應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 K(選填“打開”或“關閉”);欲使C處紫色石蕊紙花變紅,應進行的操作是____ K (同上)。
【答案】I bcfg
不能 用彈簧夾夾緊膠皮管 水柱的液面不下降 x 關閉 打開
【解析】
(1)Ⅰ是塊狀大理石與10%稀硫酸反應,碳酸鈣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鈣微溶于水,覆蓋在大理石表面,阻止了碳酸鈣與稀硫酸繼續(xù)反應,所以對應的是丙;
Ⅱ是塊狀大理石與7%的稀鹽酸反應,反應速率適中,所以對應的是乙;
Ⅲ是粉末大理石與7%的稀鹽酸反應,反應速率太快,所以對應的是甲;
用乙對應的藥品制備并收集二氧化碳,相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故填:Ⅰ 。
(2)組裝一套簡易可隨時控制反應發(fā)生和停止的發(fā)生裝置,從圖2中選用bcfg,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粉末制備氧氣,化學方程式是,不能使用這套裝置,因為二氧化錳是粉末狀的固體;
故填:bcfg 不能。
(3)按圖3連接裝置,要檢查該裝置的氣密性,先用彈簧夾夾緊膠皮管,再從長頸漏斗中加水至下端形成一段水柱,靜置,若觀察到水柱的液面不下降,說明裝置不漏氣;
故填:用彈簧夾夾緊膠皮管 水柱的液面不再下降。
(4)用圖4裝置收集CO2,CO2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驗滿的時候應將燃著的木條放在導管口在上面的管口,應放在x端;
故填:x。
(5)如圖5所示,B瓶中盛放濃硫酸(濃硫酸具有吸水性),C處放入浸有紫色石蕊的干燥紙花,從A處持續(xù)而緩緩地通入未經干燥且不含其它雜質的二氧化碳氣體。若欲使C處紫色石蕊紙花不變色,應進行的操作是打開K,讓氣體通過濃硫酸,吸收氣體里的水蒸氣;欲使C處紫色石蕊紙花變紅,應進行的操作是關閉K,讓生成的氣體直接通入C處。
故填:關閉 打開。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B、C、D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這四種物質中均含有同一種元素,其中A為無色氣體單質,B、C為氧化物,且B為有毒氣體,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們之間的部分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圖中反應條件及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已。┗卮鹣铝袉栴}: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A__________;D__________。
(2)寫出由物質C轉化為物質B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物質B轉化為物質C的反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選填“一定沒有”或“可能有”或“一定有”)單質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合肥市中考化學實驗考查D題操作中要求將稀鹽酸倒入裝有少量碳酸氫鈉粉末的試管中,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同學們想知道反應后溶液中的溶質是什么,于是進行如下探究(假設反應中產生的氣體已全部逸出):
(實驗藥品)石蕊溶液、酚酞溶液、鐵片、銅片、氧化鐵、稀鹽酸、氫氧化鈉溶液、氯化鈉
溶液、硝酸銀溶液。
(假設猜想)猜想一:氯化鈉 猜想二:氯化鈉、碳酸氫鈉
猜想三:氯化鈉、鹽酸 猜想四:氯化鈉、鹽酸、碳酸氫鈉
你認為一定錯誤的猜想是(簡述理由):_____。
(實驗探究)同學們取反應后的溶液用不同方案進行右側表格中的相關實驗。
實驗方案 | A | B | C | D |
實驗操作 | ||||
實驗現象 | 無明顯現象 | 溶液變紅色 | 產生氣泡 | 產生白色沉淀 |
實驗結論 | 猜想三正確 |
(得出結論)猜想三正確。寫出實驗方案C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
(評價反思)老師對同學們能用多種方案進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確的實驗結論給予了肯定,同時指出表格中探究實驗方案存在兩處明顯錯誤,請你指出這兩處錯誤并簡述理由:
錯誤①________;
錯誤②___。
(總結提高)利用上面提供的實驗藥品,請你再設計兩個方案證明猜想三是正確的,要求寫出實驗操作和相應的實驗現象:
方案①_____;
方案②____。
(交流討論)如果猜想二正確,能被上述表格中實驗方案_證明(填字母序號,漏填、錯填不得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6分)眼鏡是人們常用的護眼工具,如圖是一款變色眼鏡的示意圖:
(1)所標物質中屬于金屬單質的是_______________,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_。
(2)夏天銅螺絲部位常出現一層綠色物質,這是由于銅生銹的原因,請完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Cu+O2+_____+H2O=Cu2(OH)2CO3
(3)該款變色眼鏡的玻璃里加入了溴化銀(AgBr)和氧化銅。在強光照射下,溴化銀分解成溴和銀,玻璃顏色變深,此反應類型屬于__________反應;當光線變暗時,溴和銀在氧化銅作用下,重新生成溴化銀,玻璃顏色變淺,氧化銅在反應中起______作用。
結合鏡片材料從天然水晶、光學玻璃到光學樹脂的變遷過程,請你談一談化學與生活的關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密閉容器內,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分數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B.x=30%, 該反應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C.生成的甲,丙兩物質的質量比為19: 41
D.參加反應的丁的質量等于生成的甲和丙的質量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氧化汞受熱時的變化可用下圖表示(表示汞原子,
表示氧原子)。據圖得出的下列結論不正確的是( )。
A.氧化汞受熱時能分解成汞和氧氣
B.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的微粒
C.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D.所有的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原子結構示意圖和微觀示意圖填空.
(1)如圖A、B是兩種微粒的結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①若A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則X=_____;
②若B是某陰離子的結構示意圖,則Y的數值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填字母序號).
a 11 b 10 c 9 d 8
(2)在一定條件下,A、B能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C和D,其微觀示意圖如圖:
若D為空氣中體積分數最大的氣體,則該反應中生成的C和D的質量比為_____.
(3)C60的發(fā)現使人類了解到一個全新的碳世界.根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①C60屬于_____(選填“單質”或“化合物”);
②C60這種物質是由_____(選填“分子”或“原子”)構成;
③C60與金剛石、石墨具有相似的_____(選填“化學”或“物理”)性質.
④足球可由橡膠制成.橡膠屬于_____(選填“無機”或“合成”)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利用石灰石,食鹽水,氨氣進行工業(yè)生產純堿的流程示意圖(部分條件及物質未標出)。
(1)粗鹽精煉成精鹽的過程中,要經過溶解、______、蒸發(fā)等操作,其中都必需用到的一種玻璃儀器為_______,
(2)圖中母液含有一定量的NaHCO3,該溶液為該溫度下NaHCO3的_________(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
(3)流程中要通入CO2和NH3,應先通入NH3,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鹽水經過氨化和二氧化碳酸化后生成碳酸氫鈉和一種氮肥,請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4)整個生產過程中可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為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
(5)所得產品純堿中含有少量碳酸氫鈉,如果用加熱分解的方法測定純堿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純堿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可表示為(加熱前固體的質量為m1,加熱后為m2):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黃銅礦(主要成分 CuFeS2)經初步處理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質為Fe2(SO4)3、CuSO4及 H2SO4. 某同學通過廢鐵屑與所得溶液反應,制取還原鐵粉并回收銅. 主要步驟如圖所示:
(1)Fe2(SO4)3與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x Fe2(SO4)3+y Fe═z FeSO4,其中 x、y、z 為化學計量數,z 的值為_____.
(2)操作Ⅰ的名稱是_____,此操作中起到引流作用的儀器是_____.
(3)步驟Ⅰ中,生成銅的化學方程式:_____.
(4)步驟Ⅰ中,廢鐵屑含有少量鐵銹,對產物的成分沒有影響,原因是_____.
(5)步驟Ⅱ中加入一種可溶性試劑可實現其轉化,從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分析,該試劑可以是_____(填化學式).
(6)隔絕空氣進行“焙燒”,鐵元素的轉化途徑是FeCO3FeO
Fe,實際作還原劑的是 CO. 寫出“焙燒”過程中各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FeCO3FeO+CO2↑
②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