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目前世界上最精確的鐘是以鍶做鐘擺的鐘,鍶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及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x的值為8
          B.鍶屬于非金屬元素
          C.鍶的相對原子質量為87.62g
          D.鍶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

          【答案】D
          【解析】解:A.在原子結構示意圖中,核內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故X=38﹣2﹣8﹣8﹣2=18,故錯誤;
          B、Sr的元素名稱為鍶,由偏旁“金”可知,屬于金屬元素,故錯誤;
          C.87.62是鍶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而不是其實際質量,沒有單位g,故錯誤;
          D.由鍶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鍶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2,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故正確.
          故選D.
          根據(jù)微粒結構示意圖的意義以及具體的結構示意圖、元素周期表中一個小格表示的意義進行解答即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類最寶貴的自然資源.小華收集到一瓶渾濁的河水,模擬自來水廠的凈水過程,最終制成蒸餾水.其實驗過程如圖所示,請回答以下問題.

          (1)加入明礬的作用是 , 操作①的名稱是 , 若經過操作①后,所得液體C中仍有渾濁,其原因可能是(填寫序號).
          a.漏斗內的濾紙有破損 b.漏斗下端管口緊靠燒杯內壁 c.漏斗內液面高于濾紙的邊緣
          (2)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異味和色素,應選用的裝置是(填序號),該過程主要是變化(填“物理”或“化學”).

          (3)小華取少量液體D于試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蕩,發(fā)現(xiàn)有較多浮渣產生,說明液體D是水.操作③應選用的裝置是(填序號),經過操作③以后,小華重復上述實驗,他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 . 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最簡便的方法為
          (4)愛護水資源從我做起,下列做法可行的有(填字母序號).
          A.洗臉、刷牙時隨時關閉水龍頭
          B.用洗菜、洗衣的水沖廁所、拖地
          C.將生活廢水排入河流
          D.禁止使用化肥和農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互為同素異形體的一組物質是( )
          A.金剛石和石墨
          B.雙氧水和水
          C.干冰和冰
          D.氧氣和液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丁二酮(C4H6O2)可用作糖果增香劑.下列關于丁二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丁二酮的相對分子質量86g
          B.丁二酮中含有氧分子
          C.丁二酮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最大
          D.丁二酮中C、H、O元素的質量比為24:3: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物質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Cl Na2CO3 H2SO4
          B.CuSO4 KNO3 Na2SO4
          C.BaCl2 NaOH Na2CO3
          D.HCl Na2SO4 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按照體積計算空氣中氧氣約占21%,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按照課本的實驗裝置做“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實驗(圖1),但測出的氧氣體積分數(shù)明顯偏。埬銋⑴c探究:
          (1)【提出問題】造成誤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進課本實驗裝置?
          【查閱資料】①

          顏色、狀態(tài)

          熔點/℃

          燃燒所需最低溫度/℃

          密度/gcm3

          紅磷

          暗紅色固體

          590

          240

          2.34

          白磷

          白色固體

          44.1

          40

          1.82

          ②二氧化碳氣體能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
          ③在加熱的條件下銅粉能與氧氣反應生成黑色的氧化銅固體
          【猜想】
          甲同學:可能是導管內原存有空氣,后來留有吸入的水,影響實驗的準確性;
          乙同學:可能是瓶內殘留氣體中還有氧氣的緣故;
          你還能做的猜想是(寫一點即可).
          (2)【交流與討論】
          ①寫出圖1中集氣瓶中發(fā)生反應的符號表達式;

          ②丙同學認為,用木炭代替紅磷也能完成圖1的實驗,但事先要在集氣瓶中放入一定量的;
          (3)他們對圖1實驗裝置進行了如圖2的改進.
          ①甲同學提出應把紅磷更換為白磷,理由是;
          ②通過粗銅絲來點燃玻璃管內的白磷,利用了金屬銅的性;
          (4)【探究與反思】
          ①為驗證乙同學的猜想,將銅粉在殘余氣體中加熱,觀察到銅粉變黑,所以乙同學的猜想(選填“合理”或“不合理”);
          ②大家采用改進的實驗裝置(圖2)進行實驗(左邊玻璃管上面的空氣平均分成了5等份,并標刻度線),待玻璃管冷卻、管內白色的煙幕消失,同時能觀察到
          (5)圖2的玻璃管中預先裝一定量的水,是為了:①加快氣體的冷卻;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能用酒精燈直接加熱的儀器是(
          A.漏斗
          B.量筒
          C.試管
          D.燒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民以食為天,廚房里的下列操作中,發(fā)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A.將蘋果晾成蘋果干
          B.將大米釀成酒曲
          C.將面團搟成餃子皮
          D.將茄子切成小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按課本上的實驗裝置做“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實驗(如圖甲所示),但測出的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存在誤差.

          請你參與探究:
          (1)甲組測出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小于五分之一
          【提出問題】造成誤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進課本上的實驗裝置?
          【查閱資料】紅磷、白磷的一些性質如下表:

          顏色、狀態(tài)

          熔點/℃

          著火點/℃

          密度(g/cm3

          紅磷

          暗紅色固體

          590

          240

          2.34

          白磷

          白色或黃色固體

          44.1

          40

          1.82

          【猜想與假設】
          A同學:可能是導管內原含有空氣,后來留有吸入的水,影響實驗的準確性.
          B同學:可能是瓶內殘留氣體中還有氧氣.
          (i)你還能作出的猜想是
          【交流與討論】
          他們對課本上的實驗裝置進行了圖乙所示的改進(其他儀器忽略).
          (ii)與課本上的實驗裝置相比較,該裝置的一個優(yōu)點是
          (iii)能得出空氣中氧氣約占五分之一體積的實驗現(xiàn)象是
          (2)乙組同學從課本鎂條燃燒實驗得到啟發(fā),用鎂代替紅磷,實驗完畢,冷卻后進入水的體積遠大于總容積的1/5.
          【猜想與假設】可能鎂條與氮氣發(fā)生了反應
          【設計實驗】
          為檢驗鎂條能否在N2中燃燒,興趣小組展開如下探究:
          ①組裝儀器(圖1,鐘罩下端無底),檢查氣密性:向水槽中加水,觀察到現(xiàn)象,說明氣密性良好;
          ②將足量白磷在空氣中點燃后,迅速伸入鐘罩內,塞緊橡皮塞;
          ③待鐘罩內水面不再變化時,向水槽中加水,使水槽中液面與鐘罩內液面相平;
          ④打開橡皮塞,將燃著的螺旋狀鎂條迅速伸入鐘罩內,塞緊橡皮塞(圖2),觀察液面變化;

          【交流討論】
          (i)步驟①氣密性良好的現(xiàn)象是
          (ii)步驟②目的是;
          (iii)步驟④觀察到現(xiàn)象,說明鎂條與氮氣反應.
          【結論】除氧氣外,鎂條還能與氮氣反應.
          【反思】乙組小羅同學認為只進行圖2實驗,當鐘罩內進入水的體積大于總容積的 ,就能說明鎂與氧氣、氮氣都發(fā)生了反應,對此觀點你認為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3)【拓展】①鎂與氮氣反應生成氮化鎂(Mg3N2),由于氧氣比氮氣活潑,所以鎂燃燒生成的氮化鎂質量比氧化鎂(大、小).
          (4)②8g鎂在空氣中燃燒,若有30%的鎂生成氮化鎂,計算氮化鎂的質量(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