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科學家研制出一種新型催化劑,有助于快速去除裝修殘留的甲醛(化學式為 CH2O), 該反應的微觀過程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物質甲為甲醛,其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構成
B.物質乙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 價
C.該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均未發(fā)生改變
D.參加反應的物質甲、丁質量比為 5∶3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進行了識別化肥的探究活動,他們對尿素、磷礦粉、硝酸銨、硫酸銨、氯化銨五種化肥樣品進行了如下圖所示的探究(甲、乙、丙是初中常見的三 種物質)。
(1)尿素、硝酸銨、硫酸銨、氯化銨都屬于_____(填“鉀肥”、“氮肥”或“磷肥”)。
(2)實驗過程中所加試劑分別是:甲_____(填化學式,下同),乙_____、丙_____。
(3)銨態(tài)氮肥在使用時,不能與_____混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瘜W小組在利用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探究酸堿中和反應時,利用數字化傳感器測得燒杯中溶液pH的變化圖象,如圖所示.試回答:
(1)該實驗是將 溶液(填“酸”或“堿”)加到另一溶液中.
(2)a點時,溶液中的溶質有 種,此時向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的顏色為 色.
(3)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日常生活中,制作饅頭時常加入泡打粉,在制作過程中由于產生二氧化碳氣體,使饅頭變得松軟可口。某小組同學對泡打粉的發(fā)面原理產生興趣,進行了以下實驗探究。
(查閱資料)泡打粉是一種復合膨松劑,又稱為發(fā)泡粉,可作為快速發(fā)面劑用于制作面食。某種泡打粉的主要成分是小蘇打粉和酒石酸氫鉀。
(提出問題)泡打粉為什么會產生二氧化碳氣體?
(猜想與假設)猜想1:小蘇打受熱分解產生二氧化碳氣體
猜想2:酒石酸氫鉀受熱分解產生二氧化碳氣體
猜想3:小蘇打和酒石酸氫鉀在溶液中發(fā)生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氣體
(進行實驗)利用以下實驗裝置進行探究
實驗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1 | 在裝置1的a試管中放入小蘇打,加熱 | a試管口內壁有無色液滴, b試管中石灰水變渾濁。 |
2 | 在裝置1的a試管中放入酒石酸氫鉀,加熱 | a試管口內壁有無色液滴, b試管中石灰水不變渾濁 |
3 | 在裝置2的c試管中放入小蘇打和酒石酸氫鉀的混合物,滴加________。 | ___________,d試管中石灰水變渾濁 |
(解釋與結論)
(1)由實驗1可得小蘇打中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
(2)實驗1中,b試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2的現象表明,猜想2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4)實驗3的操作: 在裝置2的c試管中放入小蘇打和酒石酸氫鉀的混合物,滴加______________,實驗現象為____________ ,石灰水變渾濁。猜想3成立。
(反思與評價)
(5)通過以上實驗探究,小組同學又查閱到碳酸氫鈉俗稱小蘇打,碳酸氫鈉分解的反應為:2NaHCO3Na2CO3 + H2O + CO2↑, 根據以上實驗結論,小組同學想探究一下碳酸鈉是否能代替小蘇打的,小組同學又提出了第4個猜想,并在以上實驗的基礎上,利用裝置2完成實驗驗證,其實驗方案為______。
(6)通過以上實驗探究,下列關于泡打粉的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
A泡打粉保存時要注意防潮
B蒸饅頭時,先將泡打粉溶于水,再用此溶液與面粉和成面團
C用純堿替代小蘇打制成的泡打粉蒸饅頭時,也能起到膨松的效果
D在用泡打粉蒸饅頭時,在加水揉面過程與蒸的過程中均能起到蓬松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實驗探究小組用氫氧化鈉溶液和稀硫酸進行中和反應的實驗探究(如圖甲)
(1)寫出該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
(2)興趣小組用 pH 探測儀測得燒杯內溶液 pH 的變化(如圖乙),則實驗中燒杯內所加入的溶液是_____。
(3)興趣小組同學用溫度傳感器測得燒杯內溫度變化圖像(如圖丙) (實驗過程中保溫良好,熱量散失忽略不計),該圖說明該中和反應____________(吸熱或者放熱),為確定A 點對應的溶液中所含微粒,該同學設計如下實驗。
操作 | 現象 | 結論 |
從燒杯內取少量溶液,向溶液中加入硫酸銅溶液 | ____________ | A 點對應的溶液中所含微粒有:_____ |
[實驗反思]
實驗小組其他同學也繪制了實驗過程中溫度變化圖像(如圖丁)(實驗過程中保溫良好,熱量散失忽略不計)。實驗中各同學所得溫度變化圖像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里現有一包固體混合物,它可能含有 CuO、BaCl2、Na2SO4、Na2CO3、CaCO3 五種物質中的兩種或多種。小穎同學欲探究其成分組成,她按下圖所示進行了實驗,出現的 實驗現象如圖中所述。根據上述實驗信息和分析推理,試回答下列問題:(假設過程中所有可能發(fā)生的反應都恰好完全進行)
(1)沉淀 C 的化學式為_____,氣體 A 的化學式為_____,氣體 A 的水溶液 pH_____7。(選填“>”、“<”、“=”之一)
(2)寫出步驟①中肯定發(fā)生反應的一個化學方程式:_____。
(3)在濾液 D 中,肯定大量存在的陽離子是(寫離子符號)_____。
(4)由上圖可推知,該固體混合物中肯定存在的物質有(寫化學式)_____。
(5)由上圖可推知,該固體混合物中還不能確定的物質是(寫化學式)_____,若要進一步確定是否存在,可選用濾液 D 再進行實驗探究。請你簡要說明該實驗設計方案的操作步驟、發(fā)生的現象及對應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衛(wèi)生部正在建立地溝油檢測機制,從源頭杜絕地溝油流向餐桌。消費者自檢“地溝油”檢測試劑盒正式面市,檢測流程圖見下圖,下列辨別某瓶裝油是否為“地溝油”的簡易方法, 一定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看油是否透明
B.聞油是否有異味
C.詢問油的生產廠家
D.取油加入檢測液中再煮沸,看是否顯紅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面科普短文
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結構,有較強的吸附能力,被廣泛用于空氣凈化、污水處理等方面。
表1 活性炭對常見氣體的吸附能力均值
氣體 | H2 | N2 | O2 | CO2 | Cl2 |
吸附能力( mL/cm3) | 4.5 | 11 | 35 | 97 | 494 |
按原料的材質可將活性炭分為煤質活性炭、木質活性炭和纖維活性炭三種,它們在碘吸附值( mg/g)、比表面積(m2/g)、充填密度(g/cm3)、 強度(%)方面的對比如圖1所示(圖中充填密度與強度數值都進行了可視化處理)。用含碳量高、成本低廉、可再生能力強的農作物制備木質活性炭,有著很好的前景與可行性,比如以新疆的棉花秸稈為原料,采用氯化鋅活化法可制備高效的木質活性炭。分別稱取不同質量的棉花秸稈活性炭,加入到50 mL 50mg. L-1的亞甲基藍溶液中,10 min后測定其吸附率,結果見圖2。
通?捎孟铝蟹椒▍^(qū)分木質活性炭和煤質活性炭:①掂重量。木質活性炭的主要特點是密度小、手感輕。相同重量的活性炭,木質活性炭的體積明顯大于煤質活性炭。②看外形。木質活性炭一般為破碎顆粒狀或片狀,而煤質活性炭一般為柱狀或球狀。
隨著工藝的不斷改進,活性炭在環(huán)保、食品、醫(yī)藥、化工、農業(yè)等諸多領域的用途會更加廣泛。
依據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表1氣體中,活性炭對____________的吸附能力最強。
(2)由圖1可知,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 填字母序號,下同)。
A比表面積越大,活性炭對碘的吸附值越大
B纖維活性炭和木質活性炭的強度沒有明顯差異
C煤質活性炭的充填密度大于纖維活性炭
(3)可以用棉花秸稈為原料制作木質活性炭,原因是_____________。
(4)由圖2可知,活性炭對亞甲基藍的吸附率和活性炭投入量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
A活性炭廣泛用于化工、食品等諸多領域
B煤質活性炭通常比木質活性炭密度大、手感重
C用木質活性炭凈化時,投入量越多,凈化效果越好
D活性炭對氣體的吸附能力強弱可能與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裝置,向試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種物質后,U型管中紅墨水出現下列三種情形,請?zhí)钊脒m當物質:
(1)若U型管中液面A降低B升高,則加入的物質可能是_____(填物質名稱或俗稱);
(2)若U型管中液面A升高B降低,則加入的物質可能是_____(填物質的化學式),該物質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有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