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下表為家庭中一些常見物質的PH:
          物質
          食醋
          牙膏
          食鹽水
          肥皂水
          火堿溶液
          pH
          3
          9
          7
          10
          13
          蚊子、蜂、螞蟻等昆蟲叮咬人時,會向人體注入一種叫蟻酸(具有酸的性質)的物質,使皮膚紅腫、癢痛。要消除這種癥狀,可在叮咬處涂抹一些家庭中的常見物。它是下列中的(   )
          A.牙膏或肥皂水     B.食鹽水     C.火堿溶液      D.食醋
           
          試題分析:根據(jù)題中的敘述可知,應該涂抹一些堿性物質,溶液的pH大于7時溶液顯堿性,因為在皮膚上運用不能用腐蝕性強的氫氧化鈉,故答案選擇A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11分)實驗設計中常通過放大、轉化等方式使化學反應現(xiàn)象顯現(xiàn)出來,從而達到實驗目的。
          【問題提出】怎樣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能發(fā)生化學反應?
          【查閱資料】根據(jù)化學反應的本質:有新物質生成?蓮膬蓚方面設計實驗證明:一是設計實驗證明反應物的消失;二是設計實驗證明有新物質生成。
          【實驗探究】方案一:在NaOH溶液中滴入幾滴酚酞后再滴加鹽酸,當觀察到         時,即可確定二者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其中和反應方程式為              。
          方案二:在NaOH溶液滴加鹽酸的過程中,用pH試紙不斷測量溶液的酸堿度,當pH <7即可確定二者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實驗測得其圖象如下圖。

          (1)測定pH的操作方法為        。
          (2) b點表示溶液中的溶質是        
          (3)強調“pH <7時”作為判斷的理由是        
          方案三:NaOH溶液與稀鹽酸反應放熱,若混合前后溫度有變化,則證明發(fā)生了化學反應。某同學將不同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鹽酸和NaOH溶液各10 mL混合,用溫度計測定室溫下混合前后溫度的變化,并記錄了每次混合前后溫度的升高值△t(如表1)

          (1)表中x約為      
          (2)某同學在沒使用溫度計的情況下,通過圖1所示裝置完成了實驗。則該同學根據(jù)    判斷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中和反應。但有同學認為單憑此現(xiàn)象不足以說明該反應放熱,其理由是        。
          (3)對上述過程采用微觀模型加以認識,如圖2:當?shù)渭欲}酸過程中,氫氧化鈉溶液中減少的離子是        (填離子符號)。
          【拓展應用】下列幾個方案中一定能證明CO2與NaOH溶液反應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見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A.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二氧化碳也能使紫色石蕊變紅,所以二氧化碳是酸
          B.某物質在空氣中燃燒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則該物質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C.向某溶液中滴加氯化鋇溶液,產(chǎn)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說明該溶液中可能存在SO42-
          D.溶液中有晶體析出,其溶質的質量減少,所以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一定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組物質在給定條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pH=l的溶液中:NaCl、Na2CO3、Na2SO4
          B.在pH=2的溶液中:KCl、Na2SO4、HNO3
          C.在pH=13的溶液中:CaCl2、Na2CO3、NaOH
          D.在pH=14的溶液中:FeCl3、Ba(NO3)2、Ca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間發(fā)生的化學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的是
          A.生石灰溶于水生產(chǎn)熟石灰
          B.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銅溶液混合產(chǎn)生藍色沉淀
          C.鋅粒與稀硫酸反應產(chǎn)生氫氣
          D.碳酸不穩(wěn)定,分解放出二氧化碳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某同學在做中和反應實驗時,向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直接滴加了稀鹽酸,忘記滴加指示劑酚酞.為確定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應,該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
          (1)從燒杯中取出少量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試液,振蕩,觀察到酚酞試液不變色此現(xiàn)象能否證明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原因是什么?
          (2)我們可以改為加入什么試劑來判斷是否完全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按右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圖中鐵架臺均已略去)。先在試管Ⅱ中加入試劑乙,然后在試管Ⅰ中加入試劑甲,立即塞緊橡皮塞,一段時間后,觀察到試管Ⅱ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符合以上實驗現(xiàn)象的一組試劑是
          A.甲:Na2CO3、稀HCl; 乙:NaOH溶液
          B.甲:Mg、稀H2SO4;乙:BaCl2溶液
          C.甲:MgO、稀鹽酸;乙:AgNO3溶液
          D.甲:Cu、稀H2SO4;乙:BaCl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物質與水發(fā)生的復分解反應稱為水解反應,如:Al2S3+6H2O=2Al(OH)3↓+3H2S↑。下列反應中,不屬于水解反應的是
          A.NaF+H2O=NaOH+HFB.C+H2=(氣態(tài)) CO+H2
          C.Mg3N2+6H2O=3Mg(OH)2↓+2NH3D.CaO2+2H2O=Ca(OH)2+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白鐵皮”具有較強的耐腐蝕性,是生產(chǎn)中常用的金屬材料之一。鍍鋅層猶如鐵皮的保護層,這層膜的厚度是判斷鍍層質量的重要指標。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為了測定鍍鋅鐵皮鍍鋅層的厚度,設計了下面的實驗方案。
          (1)討論:在鐵皮表面鍍鋅是為了       。(填字母)
          a 鋅沒有鐵活潑,鍍在鐵的表面可防止生銹
          b 鋅比鐵活潑,并且在空氣中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防止生銹

          (2)甲同學的方案是:如圖1,將鍍鋅鐵皮浸泡在鹽酸中,先用鹽酸將鍍鋅鐵皮表面的鋅反應掉,通過測量因產(chǎn)生氣體而形成差量計算出鋅的質量,然后再計算得到鋅層的厚度。但是乙同學回顧起上課時老師演示的“用足量鹽酸除鐵銹”的實驗現(xiàn)象,馬上對甲同學的方案的可行性提出了異議,乙同學的理由是                                     。
          (3)乙同學查閱資料:ZnCl2、FeCl2都能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難溶于水Zn(OH)2
          Fe(OH)2,而Zn(OH)2既可以溶于酸也可以溶于堿,F(xiàn)e(OH)2則只能溶于酸,于是設計了如下方案:

          步驟②中加入足量氫氧化鈉的目的是                       。
          (4)丙同學設計通過測量鍍鋅鐵皮與酸反應產(chǎn)生氣體的體積來計算鋅層的厚度,他設計了如圖2所示裝置。其中儀器A中盛放的是鍍鋅鐵皮,儀器B中盛放的是稀硫酸。
          ①選擇用稀硫酸而不用濃鹽酸的原因是            。
          ②檢查量氣裝置氣密性:連接好裝置,關閉彈簧夾,從量氣管注水,若觀察到         ,說明該量氣裝置氣密性良好。
          ③若分液漏斗上方不連接導管a,則測出氣體體積會        (選填“偏小”、“偏大”或“沒有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