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題目】無土栽培是利用營養(yǎng)液栽培作物的一種方法.

          (1)下列化學肥料中屬于復合肥料的是________(填序號).

          硝酸銨 磷酸二氫銨 硝酸鉀 硫酸鉀

          (2)某同學要在實驗室配制150g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2%的硝酸鉀溶液,需要硝酸鉀的質(zhì)量為________g.

          (3)現(xiàn)有一種無色的營養(yǎng)液,可能由KNO3、Ca(NO32、K2CO3、KCl中的一種或幾種物質(zhì)組成,為探究其成分,某同學設計并完成了圖所示的實驗.

          根據(jù)以上實驗,請你進行有關推斷:

          由實驗1可確定原營養(yǎng)液中一定沒有的物質(zhì)是________;

          根據(jù)實驗1、實驗2推測原營養(yǎng)液的組成可能有________種情況;

          若測得原營養(yǎng)液中K和Cl的數(shù)目之比為1︰1,則原營養(yǎng)液的組成中的溶質(zhì)是________.

          【答案】(1)②③

          (2)3

          (3)K2CO3 2 KCl、Ca(NO32

          【解析】(1)硝酸鉀中含有N和K,磷酸二氫銨中含有N和P,因此兩者都屬于復合肥料.(2)配制150g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2%的硝酸鉀溶液,需要硝酸鉀的質(zhì)量為150g×2%=3g.(3)向原營養(yǎng)液中加入碳酸鈉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說明原營養(yǎng)液中一定含有Ca(NO32,而Ca(NO32和K2CO3不能共存,由此可確定原營養(yǎng)液中一定沒有K2CO3;向原營養(yǎng)液中加入硝酸銀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說明原營養(yǎng)液中一定含有KCl,由此可推測原營養(yǎng)液的組成可能是KCl、Ca(NO32或KCl、Ca(NO32、KNO3兩種情況.若測得原營養(yǎng)液中K和Cl的數(shù)目之比為1︰1,說明原營養(yǎng)液中一定不含有KNO3,則原營養(yǎng)液的組成中的溶質(zhì)是KCl、Ca(NO32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黃金溶解在“王水”(濃鹽酸與濃硝酸的混合物)中形成HAuCl4(四氯合金酸),沒有氫氣產(chǎn)生。根據(jù)以上信息,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①“王水”溶解黃金是化學變化;②金比氫活潑;③在HAuCl4中,Au的化合價為+3價;④“王水”可以用鐵質(zhì)容器盛裝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物質(zhì)名稱(或俗名)與化學式一致的是

          A膽礬—CuSO4 B熟石灰—CaO C碳酸鈉—Na2CO3 D干冰—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從海水中得到的粗鹽,往往含有可溶性雜質(zhì)(主要有Na2SO4、MgCl2、CaCl2)和不溶性雜質(zhì)(泥沙等),必須進行分離和提純后才能用于工業(yè)生產(chǎn)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粗鹽提純的部分流程如下:

          其中,濾液一濾液二之間需進行三步操作:

          操作:加入過量Na2CO3,除去濾液中的Ca2+

          操作:加入過量X,除去濾液中的Mg2+

          操作:加入過量BaCl2,除去濾液中的

          請回答:

          (1)操作中的物質(zhì)X為________________,正確的操作順序為________(填序號),為最終獲得精鹽,操、后還需增加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2)濾液二中加入適量稀鹽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活動小組的同學學習滅火器原理后,設計了如圖所示實驗,并對反應后錐形瓶中殘留廢液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

          廢液中所含溶質(zhì)是什么物質(zhì)?

          【猜想與假設】

          猜想(一):廢液中的溶質(zhì)可能是NaCl、Na2CO3和HCl.

          猜想(二):廢液中的溶質(zhì)只有NaCl.

          猜想(三):廢液中的溶質(zhì)是NaCl和HCl.

          猜想(四):廢液中的溶質(zhì)是________.

          【討論與交流】

          小明認為猜想(一)無需驗證就知道是錯誤的.他的理由是________.

          【實驗與結論】

          (1)為驗證猜想(二),小強同學取少量廢液裝入試管中,然后滴入AgNO3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于是小強認為猜想(二)正確.小強的實驗________(填“能”或“不能”)驗證猜(二)的正確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麗為驗證猜想(三),選用大理石做試劑.若猜想(三)是正確的,驗證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驗證猜想(四)是否正確,下列試劑中可選用的有________(填序號).

          氫氧化鈉溶液 氯化鈣溶液 稀鹽酸 氯化鉀溶液

          【拓展與應用】

          若廢液中的溶質(zhì)是NaCl和HCl,根據(jù)HCl的性質(zhì),無需另加試劑,只要對廢液進行________操作即可從廢液中得到NaCl固體.此方法的缺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硫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的物質(zhì)是

          AH2S BS CSO2 D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物質(zhì)分別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牛奶 B面粉 C植物油 D蔗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預包裝食品營養(yǎng)標簽通則》已于2013年1月1日正式施行,圖是某種奶制品的營養(yǎng)成分表.

          (1)根據(jù)通則規(guī)定,標簽上必須標示出能量、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的含量值.人體必需的六大基本營養(yǎng)素中,________和水未被規(guī)定強制標示.

          (2)奶制品中能夠提供能量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奶制品中含有豐富的鈣________(填“單質(zhì)”“原子”或“元素”),兒童每日要攝取足量的鈣元素,才能避免________(填字母序號).

          A.貧血癥

          B.佝僂病

          C.甲狀腺腫大

          (4)下列是奶制品常用的三種包裝.其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號),能放入標有的垃圾箱中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生活中常用肥皂水區(qū)別硬水和軟水

          B.原子中原子核內(nèi)的質(zhì)子數(shù)和中子數(shù)一定相等

          C.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則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物質(zhì)在不同條件下的三態(tài)變化主要是由于分子的大小發(fā)生了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