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柴油機尾氣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氮氧化物,某種尾氣處理技術利用氨氣與氮氧化物發(fā)生化學反應,降低污染物排放,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
(1)一個A分子是由______個原子構成的;B的名稱為_____________。
(2)上述反應所涉及的物質中,屬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號)。
(3)反應①涉及的含氮元素物質中,氮元素化合價最低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號)。
(4)反應②的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C和D的質量之比為________。
(5)上述反應中,一定發(fā)生改變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號)。
A元素種類 B分子種類 C原子種類
(6)E和B的組成元素相同,E能與水反應而B不能,請從微觀角度解釋其化學性質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
【答案】4 一氧化氮 BDE A 8NH3+6NO27N2+12H2O 49:54 B B和E兩種物質的分子構成不同
【解析】
(1)由微粒的構成可知,一個A分子是由4個原子構成的;B的化學式為NO,名稱是一氧化氮;
(2)由微粒的構成可知,上述反應所涉及的物質中,B、D、E的分子由兩種原子構成,其中一種原子是氧原子,屬于氧化物;
(3)由微粒的構成可知,化合物中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0的原則,反應①涉及的含氮元素物質有A是NH3,氫元素的化合價為+1,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x,x+(+1)×3=0,則,x=-3價;、B是NO,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根據(jù)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價為零可知,氮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是N2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是0,所以氮元素化合價最低的是A;
(4)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8NH3+6NO27N2+12H2O;C和D的質量之比=7×(14×2):12×(1×2+16)=49:54;
(5)由微粒的變化可知,上述反應中,一定發(fā)生改變的是分子的種類。故選B;
(6)E和B的組成元素相同,E能與水反應而B不能,從微觀角度分析其化學性質不同的原因:E和B兩種物質的分子的構成不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裝置圖,請你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標有序號儀器的名稱:① ______;②______。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來制取氧氣,要想得到較純凈的氧氣,應選擇的制取裝置為__________(填字母);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如果F中裝滿水,若用此裝置來收集氧氣,氧氣應從_______端通入。
(3)如果用B和C裝置組合來制取二氧化碳,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如果F中充滿空氣,若用F裝置收集二氧化碳,則二氧化碳氣體應從_________端通入,該氣體驗滿的方法是______,檢驗該氣體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燒杯中盛有100g硫酸銅和硫酸的混合液,向其中逐漸滴加足量10%的氫氧化鈉溶液,產(chǎn)生沉淀質量與滴入氫氧化鈉溶液的關系,如圖:請根據(jù)題意,回答下列問題:
(1)在實驗過程中,產(chǎn)生沉淀的總質量為____?(寫出計算過程)
(2)在實驗過程中加入80g NaOH溶液時,通過計算求此時所得不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_____?(結果精確到0.1%)(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實驗室用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并驗證其性質的的實驗裝置圖,試根據(jù)題目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B中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反應的化學式表達式:_______________。裝置C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
(2)裝置D中觀察到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二氧化碳的性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__________。
(3)用裝置E來收集二氧化碳時,二氧化碳應從________(填“c端”或“d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A、D均為無色無味的氣體,B、C為黑色粉末,E為單質。A、B、C、D、E、F六種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如下圖所示。請回答:
(1)B、D的化學式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應②、③的化學方程式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
(3)①③這兩個反應說明A和C具有相同的化學性質為________(填:“可燃性”或“穩(wěn)定性”或“還原性”或“氧化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中,正確的是( )
A. 將二氧化碳氣體制成干冰體積變小分子體積變小
B. 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化學反應中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再分
C. 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環(huán)水分子不斷運動且分子間的間隔發(fā)生改變
D. 食物變質食物中的分子種類不變,但分子的性質發(fā)生了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探究酸的化學性質,某化學小組利用鹽酸進行了如下實驗操作:
實驗 | A | B | C | D | E |
請回答:
(1)寫出E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2)將反應后D、E試管中的廢液倒入一個潔凈的燒杯中,觀察到燒杯中先有氣泡產(chǎn)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現(xiàn)。將燒杯中的混合物過濾,得到白色沉淀和無色濾液。同學們對濾液中溶質的成分進行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濾液中溶質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和CaCl2
猜想三:NaCl、CaCl2和Na2CO3
猜想四:______。
(進行討論)經(jīng)過討論,同學們一致認為猜想______是錯誤的。
(設計實驗)請完成實驗報告。
實驗步驟 | 實驗現(xiàn)象 | 實驗結論 |
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加適量的碳酸鈉溶液 | 無明顯現(xiàn)象 | 猜想二不成立 |
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加氯化鋇溶液 | ______ | 猜想四成立 |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學反應后所得物質的成分時,除考慮生成物外還需考慮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表示鈉原子失去1個電子后形成的離子
B.表示帶2個單位負電荷的碳酸根離子
C.表示氧原子得到1個電子后形成的離子
D.表示由2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的過氧化氫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科學家屠呦呦因成功提取了青蒿素而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青蒿素的使用在全世界“拯救了幾百萬人的生命”。青蒿用乙醚浸泡可提取其有效成分青蒿素,再利用乙醚沸點低易分離的特點,回收循環(huán)利用乙醚。回答下列問題:
(1)提取青蒿素的過程是________變化(填“物理”或“化學”)。
(2)青蒿素的分子式為C15H22O5,則1個青蒿素分子中含有________個原子,其中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