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題目】下列潮濕的氣體不能用固體的氫氧化鈉干燥的是(

          A.一氧化碳 B.氫氣 C.二氧化碳 D.氧氣

          【答案】C

          【解析】A、一氧化碳不與氫氧化鈉反應(yīng),可以用氫氧化鈉來干燥,故A不合題意;

          B、氫氣不與氫氧化鈉反應(yīng),可以用氫氧化鈉來干燥,故B不合題意;

          C、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反應(yīng)生成碳酸鈉,不可以用氫氧化鈉來干燥,故C正確;

          D、氧氣不與氫氧化鈉反應(yīng),可以用氫氧化鈉來干燥,故D不合題意.

          故選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圖是A、B、C三種固體物質(zhì)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線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t1℃時,A物質(zhì)的溶解度是 克。

          2當A物質(zhì)中混有少量B物質(zhì)時,通?刹捎 的方法提純A物質(zhì)。

          3將t1℃時A、B、C三種物質(zhì)飽和溶液的溫度升高到t2℃后升溫過程中溶劑的量不變,三種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原子構(gòu)成示意圖,請你仔細觀察此圖片。

          你從中能獲得哪些信息?(答出三條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金剛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構(gòu)成的,都很硬

          B木炭不完全燃燒時會生成一氧化碳,同時吸收大量的熱

          C單質(zhì)碳具有氧化性,沒有還原性

          D固態(tài)二氧化碳俗稱“干冰” ,可用于人工降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5月4日,北京的王女士因混合使用潔廁靈(鹽酸)和84消毒液(次氯酸鈉)清潔馬桶,中毒死亡。其原因是2HCl+NaClO=NaCl+Cl2↑+H2O 產(chǎn)生的氯氣有毒。

          (1)上述反應(yīng)中,氯元素化合價最高的物質(zhì)是 (填字母)。

          AHCl BNaClO CNaCl DCl2

          (2)符號“Cl2”的意義是 (答出一條即可)。

          (3)《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中,允許自來水廠使用氯氣對天然水進行滅菌消毒,在此之前還要經(jīng)過沉降、 等凈化操作;要求水的總硬度(以碳酸鈣計)不超過450mg/L,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常用方法是 。

          (4)已知溴元素(Br)的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為,那么,溴原子核內(nèi)質(zhì)子數(shù)為 ,溴原子易 電子(填“得到”或“失去”)。

          (5)氯和溴兩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見圖,二者屬于同一 (填“周期”或“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中有一瓶長期使用的氫氧化鈉固體樣品,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對該樣品的成分及含量進行探究.

          發(fā)現(xiàn)問題】該樣品中含有哪些物質(zhì)?

          【查閱資料】①NaOH在空氣中不會轉(zhuǎn)化成NaHCO3

          ②BaCl2溶液呈中性,Ba(OH)2是可溶性堿

          ③CO2在飽和的NaHCO3溶液中幾乎不溶解

          【提出猜想】猜想Ⅰ:NaOH

          猜想Ⅱ:Na2CO3

          猜想Ⅲ:NaOH和Na2CO3

          【設(shè)計實驗】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步驟①:樣品全部溶解

          步驟②:觀察到現(xiàn)象A

          【收集證據(jù)】(1)若現(xiàn)象A是有氣泡產(chǎn)生,則X溶液為 ,則 (填“猜想Ⅰ”、“猜想Ⅱ”或“猜想Ⅲ”)不成立.

          (2)若X溶液為BaCl2溶液,現(xiàn)象A是有白色沉淀生成,則產(chǎn)生沉淀的化學方程式是 ,取反應(yīng)后的上層清液,測定其PH,當PH 7(填“>”、“<”或“=”),則證明猜想Ⅲ成立.

          【定量分析】確定部分變質(zhì)樣品中Na2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

          興趣小組的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步驟如下:①按圖連接好裝置,并檢查氣密性;②準確稱取該樣品1.0g,放入燒瓶內(nèi);③打開活塞,滴加30.0%的稀硫酸至過量,關(guān)閉活塞;④反應(yīng)結(jié)束后,量筒內(nèi)液體的讀數(shù)為55.0mL.(已知:室溫條件下,CO2的密度為1.6gL﹣1

          (1)B裝置集氣瓶內(nèi)原有的空氣對實驗結(jié)果 (填“有”或“沒有”)影響.飽和NaHCO3溶液如果用水代替,則所測CO2體積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2)計算該樣品中Na2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寫出計算過程,計算結(jié)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實驗反思】有同學指出,上述三種猜想并不全面,請再提出一種猜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5分)A、B、C三種固體物質(zhì)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請回答:

          (1) ℃時,A、B兩種物質(zhì)在100g水中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溶解的質(zhì)量相等;

          (2)若B中混有少量的A,最好采用 的方法提純B;

          (3)現(xiàn)有接近飽和的C物質(zhì)溶液,使其變成飽和溶液的方法有:①加入C物質(zhì);②恒溫蒸發(fā)溶劑;③ ;

          (4)t3時將20g A物質(zhì)放入50g水中,充分攪拌,所得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 ;

          (5)將t3時等質(zhì)量的A、B、C三種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時,所得溶液的質(zhì)量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建立微觀和宏觀的聯(lián)系是化學學習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從而也讓我們感受到化學微觀世界的浪漫與奇妙.

          (1)若用○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請按示例補充完成圖中B、C圖對應(yīng)橫線上的內(nèi)容,并畫出D中的微觀示意圖.

          (2)若用○表示氫原子、●表示氯原子,則圖中可以用來表示氫氣與氯氣反應(yīng)生成氯化氫的微觀示意圖可以是 (按“反應(yīng)物→生成物”的順序,填序號).該反應(yīng)的基本反應(yīng)類型是

          (3)鈉與氯氣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 ,反應(yīng)中鈉原子或氯原子得失電子的情況是

          (4)由上總結(jié):構(gòu)成物質(zhì)的粒子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1所示是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反應(yīng)的實驗研究。

          (1)未滴加鹽酸時,燒杯中溶液呈 色.

          (2)隨著鹽酸不斷滴入,燒杯中溶液的pH逐漸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該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是

          (3)隨著鹽酸不斷滴入,燒杯中溶液溫度變化如坐標圖2所示.某時刻測得溶液的溫度是32℃,請判斷b點時溶液的酸堿性并說明理由

          (4)當溶液的溫度為38℃時,可證明溶液不含氫氧化鈉的實驗方法是 (填選項)

          A.品嘗燒杯中溶液的味道

          B.用手沾取燒杯中溶液并體驗是否有滑膩感

          C.往燒杯中再滴加少量氫氧化鈉溶液并觀察溶液顏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