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漢語基礎知識:劃分句子成分.勤勞勇敢的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 語段(一)圓錐的啟示 ①在我家的寫字桌上擺著一只圓錐的模型.那是初中的數學老師送的.他常說:這小小的圓錐里蘊含著生活的哲理. ②那時的我還小.覺得不就是立體空間的玩藝?與漏斗并無兩樣:尖嘴.圓底.難道真那么深奧嗎? ③然而隨著時光流逝.漸漸地我開始有所領悟了. ④如果把圓錐在平面上作投影.會發(fā)現什么圖形呢?從側面是個三角形.從上面往下俯視卻是個圓.啊.多奇妙!兩個不同的角度.得到了的圖形.要是把圓錐人格化了.當我們觀察分析這個“人 的性格時.不就是△和○統一在一個“人 身上的多重個性嗎?噢.把數學上的投影法引申到語文教學中對人物的鑒賞.文理相通.異曲同工――真是妙哉.妙哉! ⑤從不同的角度去審視.得到不同的結論.把它統一起來.辯證地看待.你便會有一個更全面更“立體 的認識.這就是圓錐啟示之一. ⑥如果給你一把刀.去切圓錐.那么能切出哪些圖形呢?一般常規(guī)法△和○是容易得到的.是否還有別的呢?有!突破常規(guī).變換切角.橢圓.拋物線.雙曲線便會出現在你眼前. ⑦這不禁使我聯想起兒時玩的游戲――蘋果里找星星.說穿了就是切蘋果.按習慣把蘋果由上往下一切.那星星就躲起來了.如果你標新立異來個攔腰截斷.就會發(fā)現蘋果核的圖案恰好是星星.試一下.你一定能找到. ⑧如果說投影圓錐能給人看待問題的啟發(fā).那么切圓錐則給予人處理問題的啟示.有時候.對于一個事物.不妨一反常規(guī).突破固有思維定勢.大膽地換一種“切法 .也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沒有“攔腰截斷 .就發(fā)現不了蘋果里的星星,沒有變換切角.橢圓.拋物線.雙曲線終究將截而不露. ⑨回顧歷史.愛因斯坦正是大膽懷疑牛頓經典力學中的時空絕對論.另辟蹊徑提出了時空相對論的觀點.繼而創(chuàng)立了相對論,看今朝.自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的黨改變了方針.把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走上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高明的“切換 ,展望未來.21世紀的中國更需要我們這一代新人.用新觀念.新思路.新方法.去“切出 一座宏偉的社會主義大廈. ⑩我曾做過一個夢:茫茫曉霧初開.浩浩旭日東升.我手捧圓錐.帶著它的啟示.邁入 21世紀的大門. 【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