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不另加固體或液體物質.如何使含有amolAl3+的A溶液中的鋁元素和含有bmolAlO的B溶液中的鋁元素全部轉化為Al(OH)3沉淀?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如圖為實驗室某濃鹽酸試劑瓶標簽上的有關數(shù)據,試根據標簽上的有關數(shù)據回答下列問題:

           

          (1)該濃鹽酸中HCl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___mol·L-1。

          (2)取用任意體積的該鹽酸溶液時,下列物理量中不隨所取體積的多少而變化的是_______。

          A.溶液中HCl的物質的量      B.溶液的濃度

          C.溶液中Cl-的數(shù)目            D.溶液的密度

          (3)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確的是____________

          A.使用容量瓶前檢驗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水洗凈后,再用待配溶液洗滌

          C.配制溶液時,如果試樣是固體,把稱好的固體用紙條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緩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線1~2cm處,用膠頭滴管加蒸餾水至刻度線。

          D.配制溶液時,若試樣是液體,用量筒取樣后用玻璃棒引流倒入容量瓶中,緩慢加水至刻度線1~2cm處,用膠頭滴管加蒸餾水至刻度線。

          E.蓋好瓶塞,用食指頂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復倒轉多次,搖勻。

          (4)某學生欲用上述濃鹽酸和蒸餾水配制500 mL物質的量濃度為0.400 mol·L-1的稀鹽酸。

          ①該學生需要量取________mL上述濃鹽酸進行配制。(保留小數(shù)點后1位)

          ②在配制過程中,下列實驗操作對所配制的稀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有何影響?(在括號內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a.用量筒量取濃鹽酸時俯視觀察凹液面。(  )

          b.定容后經振蕩、搖勻、靜置,發(fā)現(xiàn)液面下降,再加適量的蒸餾水。(  )

          (5)①假設該同學成功配制了0.400 mol·L-1的鹽酸,他又用該鹽酸中和含0.4 g NaOH的NaOH溶液,則該同學需取________mL鹽酸。

          ②假設該同學用新配制的鹽酸中和含0.4 g NaOH的NaOH溶液,發(fā)現(xiàn)比①中所求體積偏小,則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A.濃鹽酸揮發(fā),濃度不足            B.配制溶液時,未洗滌燒杯

          C.配制溶液時,俯視容量瓶刻度線    D.加水時超過刻度線,用膠頭滴管吸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圖為實驗室某濃鹽酸試劑瓶標簽上的有關數(shù)據,試根據標簽上的有關數(shù)據回答下列問題:

          (1)該濃鹽酸中HCl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___mol·L-1。
          (2)取用任意體積的該鹽酸溶液時,下列物理量中不隨所取體積的多少而變化的是_______。
          A.溶液中HCl的物質的量      B.溶液的濃度
          C.溶液中Cl-的數(shù)目           D.溶液的密度
          (3)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確的是____________
          A.使用容量瓶前檢驗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水洗凈后,再用待配溶液洗滌
          C.配制溶液時,如果試樣是固體,把稱好的固體用紙條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緩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線1~2cm處,用膠頭滴管加蒸餾水至刻度線。
          D.配制溶液時,若試樣是液體,用量筒取樣后用玻璃棒引流倒入容量瓶中,緩慢加水至刻度線1~2cm處,用膠頭滴管加蒸餾水至刻度線。
          E.蓋好瓶塞,用食指頂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復倒轉多次,搖勻。
          (4)某學生欲用上述濃鹽酸和蒸餾水配制500 mL物質的量濃度為0.400 mol·L-1的稀鹽酸。
          ①該學生需要量取________mL上述濃鹽酸進行配制。(保留小數(shù)點后1位)
          ②在配制過程中,下列實驗操作對所配制的稀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有何影響?(在括號內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a.用量筒量取濃鹽酸時俯視觀察凹液面。(  )
          b.定容后經振蕩、搖勻、靜置,發(fā)現(xiàn)液面下降,再加適量的蒸餾水。(  )
          (5)①假設該同學成功配制了0.400 mol·L-1的鹽酸,他又用該鹽酸中和含0.4 g NaOH的NaOH溶液,則該同學需取________mL鹽酸。
          ②假設該同學用新配制的鹽酸中和含0.4 g NaOH的NaOH溶液,發(fā)現(xiàn)比①中所求體積偏小,則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A.濃鹽酸揮發(fā),濃度不足            B.配制溶液時,未洗滌燒杯
          C.配制溶液時,俯視容量瓶刻度線    D.加水時超過刻度線,用膠頭滴管吸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圖為實驗室某濃鹽酸試劑瓶標簽上的有關數(shù)據,試根據標簽上的有關數(shù)據回答下列問題:

          (1)該濃鹽酸中HCl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___mol·L-1。
          (2)取用任意體積的該鹽酸溶液時,下列物理量中不隨所取體積的多少而變化的是_______。
          A.溶液中HCl的物質的量      B.溶液的濃度
          C.溶液中Cl-的數(shù)目           D.溶液的密度
          (3)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確的是____________
          A.使用容量瓶前檢驗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水洗凈后,再用待配溶液洗滌
          C.配制溶液時,如果試樣是固體,把稱好的固體用紙條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緩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線1~2cm處,用膠頭滴管加蒸餾水至刻度線。
          D.配制溶液時,若試樣是液體,用量筒取樣后用玻璃棒引流倒入容量瓶中,緩慢加水至刻度線1~2cm處,用膠頭滴管加蒸餾水至刻度線。
          E.蓋好瓶塞,用食指頂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復倒轉多次,搖勻。
          (4)某學生欲用上述濃鹽酸和蒸餾水配制500 mL物質的量濃度為0.400 mol·L-1的稀鹽酸。
          ①該學生需要量取________mL上述濃鹽酸進行配制。(保留小數(shù)點后1位)
          ②在配制過程中,下列實驗操作對所配制的稀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有何影響?(在括號內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a.用量筒量取濃鹽酸時俯視觀察凹液面。(  )
          b.定容后經振蕩、搖勻、靜置,發(fā)現(xiàn)液面下降,再加適量的蒸餾水。(  )
          (5)①假設該同學成功配制了0.400 mol·L-1的鹽酸,他又用該鹽酸中和含0.4 g NaOH的NaOH溶液,則該同學需取________mL鹽酸。
          ②假設該同學用新配制的鹽酸中和含0.4 g NaOH的NaOH溶液,發(fā)現(xiàn)比①中所求體積偏小,則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A.濃鹽酸揮發(fā),濃度不足            B.配制溶液時,未洗滌燒杯
          C.配制溶液時,俯視容量瓶刻度線    D.加水時超過刻度線,用膠頭滴管吸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化學興趣小組有一次活動的內容是:對一包干燥的紅色粉末組成進行探究.請你參與并回答有關問題.
          教師提醒:它由Cu、Fe2O3、Fe(OH)3三種固體中的一種或兩種組成.
          提出猜想:紅色粉末可能的組成有:
          ①只有Cu                 ②只有Fe2O3
          ③只有Fe(OH)3④是Fe2O3、Fe(OH)3的混合物
          ⑤是Cu、Fe2O3的混合物   ⑥是Cu、Fe(OH)3的混合物
          資料獲悉:(1)2Fe(OH)3
            △  
          .
           
           Fe2O3+3H2O
          (2)白色無水CuSO4遇水變藍
          (3)Cu在FeCl3溶液中發(fā)生反應:2FeCl3+Cu=2FeCl2+CuCl2
          探究思路:利用物質的性質不同設計實驗加以甄別,先分別探究其中是否含有Fe(OH)3、Cu等,逐步縮小范圍,然后再選擇適當?shù)脑噭┖头椒ㄍㄟ^實驗探究其組成.
          (裝置內空氣中的水蒸氣、CO2忽略不計)
          實驗探究:
          精英家教網
          (1)甲同學取適量紅色粉末裝入試管中,按圖1進行實驗.結果無水CuSO4沒有變藍,從而排除猜想中的
           
          .(填猜想中的序號)
          (2)在甲同學實驗結論的基礎上,乙同學另取少量紅色粉末于試管中,滴加足量稀鹽酸,振蕩后觀察,發(fā)現(xiàn)固體全部溶解,溶液變色.乙同學認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①和⑤,而丙同學認為只能排除猜想①,你認為
           
          的觀點正確(填“乙”“丙”).
          (3)丁同學為進一步確定紅色粉末的組成,稱取該粉末5.0g裝入硬質玻璃管中,按圖2在通風櫥中進行實驗.開始時緩緩通入CO氣體,過一段時間后再加熱使其充分反應.待反應完全后,停止加熱,仍繼續(xù)通CO氣體直至玻璃管冷卻.反應前后稱量相關裝置和物質的總質量,其數(shù)據如下表:
          反應前 反應后

          玻璃管和紅色粉末的總質量為37.3g 玻璃管和固體物質的總質量為36.1g

          洗氣瓶和所盛溶液
          的總質量為180.0g
          洗氣瓶和瓶中物質
          的總質量為183.1g
          交流討論:
          (1)在裝置A中先通CO氣體的作用是
           

          (2)應該選擇
           
          組的實驗數(shù)據計算來確定紅色粉末的組成.最終計算結果表明:該紅色粉末的組成是猜想中的第
           
          組(填序號).
          (3)寫出A裝置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實驗中觀察到A裝置中的現(xiàn)象為
           

          (4)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實驗停止加熱前是否需要先斷開A和B的連接處?
           
          (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
           

          反思評價:戊同學指出:從環(huán)保角度,圖2裝置有嚴重不足之處.你認為應該如何改進?
           

          拓展延伸:有同學提出丁同學上述實驗中的CO還可以用H2代替,并將圖28-2中B裝置換成盛有堿石灰(生石灰和氫氧化鈉固體混合物)的干燥管,來確定該紅色粉末的組成,你認為是否可行?
           
          (填“可行”或“不可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化學興趣小組有一次活動的內容是:對一包干燥的紅色粉末組成進行探究.請你參與并回答有關問題.
          教師提醒:它由Cu、Fe2O3、Fe(OH)3三種固體中的一種或兩種組成.
          提出猜想:紅色粉末可能的組成有:
          ①只有Cu         ②只有Fe2O3
          ③只有Fe(OH)3④是Fe2O3、Fe(OH)3的混合物
          ⑤是Cu、Fe2O3的混合物  ⑥是Cu、Fe(OH)3的混合物
          資料獲悉:(1)2Fe(OH)3數(shù)學公式 Fe2O3+3H2O
          (2)白色無水CuSO4遇水變藍
          (3)Cu在FeCl3溶液中發(fā)生反應:2FeCl3+Cu=2FeCl2+CuCl2
          探究思路:利用物質的性質不同設計實驗加以甄別,先分別探究其中是否含有Fe(OH)3、Cu等,逐步縮小范圍,然后再選擇適當?shù)脑噭┖头椒ㄍㄟ^實驗探究其組成.
          (裝置內空氣中的水蒸氣、CO2忽略不計)
          實驗探究:

          (1)甲同學取適量紅色粉末裝入試管中,按圖1進行實驗.結果無水CuSO4沒有變藍,從而排除猜想中的______.(填猜想中的序號)
          (2)在甲同學實驗結論的基礎上,乙同學另取少量紅色粉末于試管中,滴加足量稀鹽酸,振蕩后觀察,發(fā)現(xiàn)固體全部溶解,溶液變色.乙同學認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①和⑤,而丙同學認為只能排除猜想①,你認為______的觀點正確(填“乙”“丙”).
          (3)丁同學為進一步確定紅色粉末的組成,稱取該粉末5.0g裝入硬質玻璃管中,按圖2在通風櫥中進行實驗.開始時緩緩通入CO氣體,過一段時間后再加熱使其充分反應.待反應完全后,停止加熱,仍繼續(xù)通CO氣體直至玻璃管冷卻.反應前后稱量相關裝置和物質的總質量,其數(shù)據如下表:
          反應前反應后

          玻璃管和紅色粉末的總質量為37.3g玻璃管和固體物質的總質量為36.1g

          洗氣瓶和所盛溶液
          的總質量為180.0g
          洗氣瓶和瓶中物質
          的總質量為183.1g
          交流討論:
          (1)在裝置A中先通CO氣體的作用是______.
          (2)應該選擇______組的實驗數(shù)據計算來確定紅色粉末的組成.最終計算結果表明:該紅色粉末的組成是猜想中的第______組(填序號).
          (3)寫出A裝置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實驗中觀察到A裝置中的現(xiàn)象為______.
          (4)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實驗停止加熱前是否需要先斷開A和B的連接處?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______.
          反思評價:戊同學指出:從環(huán)保角度,圖2裝置有嚴重不足之處.你認為應該如何改進?______.
          拓展延伸:有同學提出丁同學上述實驗中的CO還可以用H2代替,并將圖28-2中B裝置換成盛有堿石灰(生石灰和氫氧化鈉固體混合物)的干燥管,來確定該紅色粉末的組成,你認為是否可行?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選擇題

          1.C2.C3.A4.B5.C6.B7.D8.A、B9.D10.AB11.B、C12.C13.D14.C15.C16.C17.D18.B19.A、D20.A21.B22.D23.B24.C25.D26.C27.B28.D29.A、D30.B

          (二)非選擇題

          1.有關反應為

          Fe+4HNO3Fe(NO3)3+NO+2H2O……(1)

          Fe(NO3)3Fe2O3+3NO2+O2……(2)

          3NO2+O2+H2O3HNO3……(3)

          NO+O2+H2OHNO3……(4)

          由逆向推,反應(4)中n(NO)=這正好是反應(1)中消耗的n(Fe)。故耗鐵的質量m(Fe)=0.04mol×56g/mol=2.24gA中溶質為(3)、(4)反應中生成的HNO3,根據氮原子守恒規(guī)則,正好是反應(1)中消耗的HNO3,所以A中HNO3質量:m(HNO3)=0.04mol×4×63g/mol=8.82g答(略)

          2.NH3?H2O+SO2=NH4+HSO3或2NH3?H2O+SO2=2HN4+SO+H2O

          2NO2+2OH=NO3+NO2+H2O

          CaCO3+2H=Ca2+H2O+CO2?

          3.解析題目給予的條件較多,海水中有D物質存在,且A、B元素均為常見的元素,可推知D可能為MgCl2。并由此推出A單質是Ba,B單質是Mg,X為Cl2或HCl,E為BaCl2

          答案:(1)Cl2或HCl

          (2)MgCl2+Ba(OH2)BaCl2+Mg(OH)↓(3)Ba2+SOBaSO4

          4.P4、X:P2O5Y:HPOZ:H3PO4

          5.(1)S~CaSO4?2H2O

          1mol172g

          x

          x=76780g=76.78kg

          (2)若溶液中溶質全為Na2SO3,則Na=2mol?L-1×0.2L=0.4mol,Na2SO3質量為0.2mol×126g/mol=25.2g<33.4g;

          若溶質是NaHSO3,則質量是:

          0.4mol×104g/mol=41.6g>33.4g

          所以,33.4g溶質是Na2SO3和NaHSO3的混合物。

          設Na2SO3的物質的量為x,NaHSO3為y

          解得:x=0.1mol,y=0.2mol

          6.(1)6HCl+KClO3KCl+3Cl2+3H2O(2)0.5mol電子(3)73.3

          7.①以防止試管C內Na2O2和外界相通時發(fā)生吸潮現(xiàn)象②濃H2SO4Na2O2與干燥的CO2不反應③帶火星的小木條在試管B的液面上劇烈燃燒,同時黃色粉末變成白色粉末④2Na2O2+2C18O2+2H=2Na2C18O3+2H2O+O2?

          8.(1)從周期表位置上下關系看,金屬性Mg>Li,從周期表位置左右關系看,金屬性Li>Mg,所以處在以上圖對角關系的兩個元素,化學性質往往相似。

          (2)兩性H2BeO2+2OHBeO+2H2O,Be(OH)2+2HBe2+2H2O(3)原子

          9.(1)球碳分子C60?(2)星際中存在的應是球碳分子C60,火山口發(fā)現(xiàn)的應是金剛石。

          10.(1)含Ba2、Ca2離子中的一種或兩種,因BaSO4難溶,CaSO4微溶。(2)Fe(OH)3(3)2AlO2+CO2+3H2O2Al(OH)3↓+CO或AlO2+CO2+2H2OAl(OH)3↓+HCO3

          11.(1)D,3H2O2+Cr2(SO4)3+10KOH2K2CrO4+3K2SO4+8H2O(2)C(3)A

          12.(1)Cu+H2SO4(濃)CuSO4+SO2↑+H2O

          (2)4FeS2+11O22Fe2O3+8SO2

          (3)H2S+H2SO4(濃)S↓+SO2↑+H2O

          (4)Na2SO3+H2SO4Na2SO4+SO2↑+H2O

          13.“不另加固體或液體物質”說明可以通入氣體試劑。依題意通NH3可使溶液中的Al3沉淀;通CO2氣可使溶液中的AlO2沉淀;也可用Al3和AlO2在溶液中相混合產生沉淀的方法。

          (1)設往A溶液中至少通入xmolNH3,則

          Al3+3NH3+3H2OAl(OH)3?+3NH4

          11

          axx=3amol

          (2)設往B溶液中至少通入ymolCO2,則

          2AlO2+CO2+3H2O2Al(OH)3+CO

          21

          byy=0.5bmol

          (3)將A溶液與B溶液混合,則

          Al3+3AlO2+6H2O4Al(OH)3?

          13

          ab

          討論:①若b=3a,則混合后兩溶液中的Al元素正好全部轉化為沉淀;

          ②若b<3a,則只有AlO2完全轉化。

          Al3+3AlO2+6H2O4Al(OH)2?

          13

          b

          則剩余Al3(a-)mol,還需要通入NH3為3(a-)=(3a-b)mol。

          ③若b>3a,則只有Al3完全轉化。

          Al3+3AO2+6H2O4Al(OH)3

          13

          a3a

          則剩余AlO2(b-3a)mol,還需通入CO2氣體為mol。

          14.(1)A、C、D(2)Cu+NO2+2HCu2+NO↑+H2O

          (3)3NONO2+N2O

          (4)生成的NO2又發(fā)生如下反應:2NO2N2O4,而使壓力略小于原壓力的

          15.(1)稀,a、c(2)a、c(3)b,Fe(OH)3,Cu(OH)2

          16.解析(1)從圖中可以看出,在由硅氧四面體形成的環(huán)上,每個硅原子保留了兩個沒有被共用的氧原子,另外還有兩個氧原子分別在相鄰的左右兩個硅氧四面體共用,因此在每個硅氧四面體內占有的氧原子數(shù)為:

          即,如果硅原子的數(shù)目為n,則氧原子的數(shù)目為3n.構成硅氧四面體內的硅原子呈+4價,氧原子呈-2價,據此可計算出酸根的化合價,從而寫出通式(2)將n=6代入通式,可知綠柱石的酸根為(Si6O18)12-,因此兩種金屬的化合價之和應為+12。設綠柱石化學式為BexAlySi6O18,元素Be為+2價,元素Al為+3價,由此可得2x+3y=12,經討論解得x=3,y=2是合理答案,這樣可確定綠柱石的化學式為Be3Al2Si6O18,最后可寫出氧化物形式:3BeO?Al2O3?6SiO2.

          17.(1)孔雀石CuCO3?Cu(OH)2石青2CuCO3?Cu(OH)2

          (2)化學組成:CuCO3?Cu(OH)2與2CuCO3?Cu(OH)2混合物

          (3)36g

          (4)A=124

          18.(1)(略)(2)先通NH3,因其溶解度遠大于CO2.在通CO2時發(fā)生NH3+CO2+H2O=NH4HCO3,使[HCO3]大增,而NaHCO3溶解度不是很大,故析出。若反之由于CO2溶解度小,再通NH3時,不能使[HCO3]大增,故不析出。若同時通氣則會浪費CO2.

          19.解析Fe3對Zn、Fe、Cu均顯氧化性,故有Fe3就無金屬殘留,溶液中離子為Zn2、Fe2、Cu2、Fe3。溶液顯藍色,有Cu2,則Fe、Zn不能存在,故②中Cu可能剩余,溶液中離子為Cu2、Fe2、Zn2。③有Fe則無Cu2、Fe3,F(xiàn)e質量不變說明Fe3恰好和Zn反應掉(Fe3先與還原能力強的Zn反應),否則存在如有Zn存在則Zn+Fe2Fe,會使Fe質量增加,所以固體是Cu、Fe混合物。因Zn+2Fe3Zn2+2Fe2,故反應后Cu∶Fe∶Fe2∶Zn2∶Cl=1∶1∶2∶1∶6。④還有Zn剩余,則溶液里無Fe3、Fe2、Cu2只有Zn2。Cu、Fe均未消耗,相反Fe質量還要增加。

          20.(1)FeS、FeS2(2)(3)略

          21.E:C;G:O;D:Fe;A:Kx=3;y=1;z=3K3Fe(C2O4)3

          22.①②④③⑥(2)K2CO3溶液(3)不能,KOH溶液,AgNO3溶液,小于

          23.C2Cl?5F,C2H2F4

          24.(1)1,0<x<w(2)2,x≥w(3)

          25.(1)甲:x表示Cl2的物質的量

          乙:x表示原有Cl2的體積

          丙:x表示被氧化的NH3的物質的量

          。簒表示原混合氣中的Cl2的體積分數(shù)

          (2)0.34g

          26.(1)a=,b==1.306

          (2)m1(H2O)=20g?mol-1?n1(SO3)

          m2(H2O)=13.8g?mol-1?n2(SO3)

          (3)

          (4)m(H2O)=

          27.(SinO3n+1)(2n+2)-

          28.(1)BH4+2H2O=BO2+4H2↑(2)3BH4+8Au3+24OH=3BO2+8Au+18H2O

          29.(1)C+CO22CO(2)FeO和Fe,CO2(3)C和Fe,CO(4)1/2<n<1(5)n=2/3

          30.(1)B+3HNO3H3BO3+3NO2

          (2)

          (3)B2H6

          31.(1)Cu2O+Fe2(SO4)3+H2SO42CuSO4+2FeSO4+H2O

          (2)10FeSO4+2KMnO4+8H2SO45Fe2(SO4)3+2MnSO4+K2SO4+8H2O

          (3)Cu2O~Fe2(SO4)3~2FeSO4KMnO4

          mCu2o=

          Cu2O%=×100%=72%

          32.(1)①4Al+3O22Al2O3+Q

          ②2NH4ClO42O2↑+N2↑+Cl2↑+4H2O↑

          (2)1mol高氯酸銨分解所產生的氣體有4mol.

          33.加液氨后HClO與NH3反應轉化為較穩(wěn)定的NH2Cl,可在水中存在較長時間,而且隨著HClO的開始消耗,上述平衡向左移動,產生HClO,又起殺菌作用。

          34.(1)3Br2+6OHBrO3+5Br+3H2O

          (2)BrO3+5Br+6H3Br2+3H2O

          35.(1)Be+2OHBeO+H2

          (2)NaOH溶液,Be(OH)2+2OH+2H2O

          (3)共價化合物,∶Cl∶Be∶∶,Be2+2H2OBe(OH)2+2H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