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2.由于可燃物與空氣充分混合.經點燃在一定空間內急劇燃燒.生成的氣體受熱急劇膨脹即引起爆炸.所以在油庫.面粉加工廠.紡織廠的一些車間都寫有嚴禁煙火的警告.就是因為這些地方的空氣中常混有可燃性氣體或粉塵.它們接觸到明火.就會有爆炸的危險. [引入]外界條件的變化對燃燒的現象也有影響.總的來說就是[板書]可燃物與氧氣接觸面積越大.氧氣濃度越高.燃燒就越劇烈.在一定空間內急劇燃燒.并有氣體生成.可以引發(fā)爆炸. 課題2 燃料和熱量目的要求:1:知道化學燃料是人類重要的自然資源.對人類起著重要的作用.了解化學燃料的不再生性.認識合理開采節(jié)約使用和綜合利用化學燃料的重要性.2:了解石油煉制出的重要產品及其用途.3:了解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認識燃料充分燃燒的重要性.重點:化學燃料.合理開采和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難點:幾種重要的化學燃料.教學過程:化學科學的發(fā)展.增進了人類對自然的認識.促進了社會的發(fā)展.但某些化學現象可能影響人類的生活和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因而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化學與社會發(fā)展的關系是十分重要的[復習引入]:在上節(jié)的學習中.我們知道人類已有幾十萬年的利用燃燒的歷史.燃料與我們的生活及發(fā)展有密切的關系.那么.燃燒所用的燃料有哪些呢? [提問學生]:你知道的燃料有哪些? [教師總結]:剛才同學們回答了很多自己熟悉的燃料.其中有很多就是我們本課要重點學習的化石燃料. [講授新課]:一.化石燃料教師提問.學生看書回答化石燃料的種類.形成過程.特點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請根據下列裝置,回答問題:

             

           


          (1)寫出標號①和②的儀器名稱                       

          (2)裝置B中儀器①的下端管口要浸在液面下,是為了                                      。

          (3)實驗室加熱暗紫色固體制取O2的反應符號表達式為                                      ,若用排水法收集氣體,當觀察到_____               ___時才開始收集;停止實驗時,應該_____        _____                                         _,否則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若用裝置C、D或K收集O2,要使收集O2干燥且純凈,則應選       裝置。若用排水法收集到的O2不純,可能的原因是?(兩條)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如何驗滿?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

          實驗過程中發(fā)現水槽中的水變成了淺紫紅色,可能的操作原因:_____       ___________        。

          (5)用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制取O2,裝置G雖然操作簡便,但要得到平穩(wěn)的氣流,從H、I、J中選取        取代G中的單孔塞,以達到目的。若選用H與錐形瓶組裝的發(fā)生裝置,當反應停止時,集氣瓶中還差少量O2,為集滿O2,在不拆卸裝置的前提下,可以                              、

                                          。實驗結束后,該同學發(fā)現收集到的氣體比預計的少很多,百思不得其解。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

          (6)對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O2后的固體殘渣(假定已完全反應),通過以下四步實驗操作可回收二氧化錳。正確操作的先后順序是                 (填寫選項序號)。

          a.烘干         b.溶解         c.過濾          d.洗滌

          (7)實驗室利用F裝置制備氫氣,事先將鋅粒放于有孔隔板之上,然后從另一端加入稀鹽酸,裝置F相對于裝置B制備氫氣,具有的優(yōu)點是                                            。若用L裝置收集氫氣,則氣體從      端通入(填“a”或“b”,下同);若要將L裝置中的氫氣用水排出,則水從      端通入。

          (8)查閱資料:實驗室常用加熱氯化銨(NH4Cl)和熟石灰[Ca(OH)2]兩種固體混合物

          的方法制取氨氣(NH3),同時還生成氯化鈣(CaCl2)和水,則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

                                           ;另外,氨氣有刺激性氣味且極易溶于水,則在

          實驗室里氨氣的制取裝置是_________。小軍設計了如圖所示的一個實驗:充滿氨氣的

          一支試管倒置于一個裝有足量水的燒杯中。一段時間后,將會看到:                            

          (9)某化學小組在學習了制取O2后,他們發(fā)現在實驗室里用5% H2O2溶液加熱制O2,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木條很難復燃。同學們經過認真觀察,猜想其可能原因是                                 。

          為了驗證此猜想是否正確,興趣小組的同學經過熱烈討論,制定了實驗方案并進行了實驗。

          第一組同學采取增大H2O2溶液濃度的方法,用10%的H2O2溶液加熱,

          一段時間后,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木條復燃;

          第二組同學在5%的H2O2溶液中加入2滴新制氫氧化鈉溶液,加熱

          一段時間后,用帶火星木條檢驗,木條復燃;

          第三組同學從實驗裝置上進行了改進,效果很好(見圖)。

          在實驗基礎上,同學們經過交流討論,得出了一些結論:

          ①由第一組實驗可得出影響H2O2分解產生O2多少及快慢的因素之一是                        

          ②由第二組實驗可分析得出氫氧化鈉所起的作用可能是                   

          ③第三組實驗驗證了實驗前同學們猜想的正確性。其中濃硫酸的作用是                        ;

          ④小李同學認真觀察了第三組同學的實驗裝置,提出了一種簡單的改進裝置,經現場實驗,效果很好,請你說出他改進的地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30、過氧化鈉(Na2O2)是一種淡黃色固體.在一次科技活動中,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將包有Na2O2固體的棉花放入了如圖1的實驗中,發(fā)現了高低不同的兩根蠟燭,下面的蠟燭先熄滅,上面的蠟燭后熄滅;同時也驚奇地發(fā)現棉花燃燒了起來.
          (1)實驗過程中“下面的蠟燭先熄滅,上面的蠟燭后熄滅”的現象說明二氧化碳具有
          密度比空氣的大
          、
          不支持燃燒
          的性質.
          (2)棉花為什么會燃燒呢?小組同學認為棉花要燃燒,除了滿足“棉花是可燃物”這一條件,還另需滿足a:
          棉花充分與氧氣接觸
          、b:
          溫度必須達到棉花的著火點
          兩個條件.
          [提出問題]:在上述實驗中是如何給棉花提供a和b這兩個燃燒條件的呢?
          [查閱資料]:(1)在常溫下Na2O2能和CO2發(fā)生化學反應.
          (2)在常溫下Na2O2能和水發(fā)生反應:2Na2O2+2H2O═4NaOH+O2
          (3)無水硫酸銅為白色固體,吸水后變?yōu)樗{色.
          [設計實驗]:經過討論后,小組同學設計了如圖2的實驗進行探究.

          [實驗步驟]:①檢查整套裝置的氣密性;②把相關的試劑放入對應的儀器內(D裝置的U型管內放有足量的Na2O2固體,燒杯內盛有飽和的澄清石灰水),并按圖2組裝整套實驗儀器;③用力推動針筒的活塞,把稀鹽酸注入試管內;④一段時間后,在P處放置一根帶火星的小木條,觀察現象.
          注:整個實驗中不考慮稀鹽酸的揮發(fā)和空氣對實驗的影響.
          [實驗現象]:①無水硫酸銅沒有變藍色;②帶火星的小木條復燃;
          ③飽和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實驗分析]:①檢查整套裝置的氣密性的方法:
          先在U型管內裝入水,使U型管左右液面保持相平,然后向下推針筒活塞,若U型管左邊液面下降,右邊液面上升,并穩(wěn)定一段時間則
          說明氣密性良好

          ②C裝置無水硫酸銅的作用是
          證明CO2中的水蒸氣確實已被除去

          ③D裝置的燒杯內飽和的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析出氫氧化鈣固體,說明Na2O2和CO2反應放出熱量

          [得出結論]:(1)①“小木條復燃”說明Na2O2和CO2反應產生的一種氣體,使圖1中的棉花滿足了燃燒的一個條件;②
          ③飽和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填裝置出現的現象)說明Na2O2和CO2反應使圖1中的棉花滿足了燃燒的另一個條件.
          (2) Na2O2和CO2反應除生成一種氣體外,還生成了一種固體,甲認為生成的固體是NaOH,乙認為是Na2CO3,同學們經過思考后認為甲同學的猜想是錯誤的,理由是:
          沒有水參與反應

          (3)Na2O2和C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2Na2O2+2CO2═2Na2CO3+O2

          [拓展提高]:現有一包保存不當的過氧化鈉粉末,已證明其已完全變質.為探究其成分,有同學設計了以下定性和定量兩種實驗方案,請你幫助完成下列實驗報告.
          一、定性方案:

          二、定量方案:
          稱取39.8g樣品于一只質量為45g的錐形瓶中,一次性加入20mL蒸餾水后將錐形瓶放置在電子天平上,逐滴滴加溶質質量分數為9.8%的稀硫酸,觀察顯示數字的變化,并繪制出混合溶液的質量與所滴入稀硫酸溶液的質量關系曲線(如圖);請你根據曲線計算出粉末中各成分的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請根據下列裝置,回答問題:
          (1)寫出甲圖中標號①和②的儀器名稱
          長頸漏斗、水槽
          長頸漏斗、水槽

          (2)在甲圖裝置B中儀器①的下端管口要浸在液面下,是為了
          防止氣體從長頸漏斗逸出
          防止氣體從長頸漏斗逸出

          (3)實驗室加熱暗紫色固體制取O2的反應符號表達式為
          2KMnO4
            △  
          .
           
          K2MnO4+MnO2+O2
          2KMnO4
            △  
          .
           
          K2MnO4+MnO2+O2
          ,若用排水法收集氣體,當觀察到
          氣泡連續(xù)均勻時
          氣泡連續(xù)均勻時
          時才開始收集;停止實驗時,應該
          先將導管移出水面,后熄滅酒精燈
          先將導管移出水面,后熄滅酒精燈
          ,否則
          水倒吸回試管使試管冷熱不均而炸裂
          水倒吸回試管使試管冷熱不均而炸裂

          (4)若用裝置C、D或K收集O2,要使收集O2干燥且純凈,則應選
          D
          D
          裝置.若用排水法收集到的O2不純,可能的原因是?(兩條)
          集氣瓶未事先裝滿水
          集氣瓶未事先裝滿水
          、
          未等氣泡連續(xù)均勻就開始收集
          未等氣泡連續(xù)均勻就開始收集
          .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如何驗滿?
          將帶火星木條橫放瓶口,若木條復燃則已收集滿
          將帶火星木條橫放瓶口,若木條復燃則已收集滿
          .實驗過程中發(fā)現水槽中的水變成了淺紫紅色,可能的操作原因:
          試管口未塞棉花
          試管口未塞棉花

          (5)用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制取O2,裝置G雖然操作簡便,但要得到平穩(wěn)的氣流,從H、I、J中選取
          H或J
          H或J
          取代G中的單孔塞,以達到目的.若選用H與錐形瓶組裝的發(fā)生裝置,當反應停止時,集氣瓶中還差少量O2,為集滿O2,在不拆卸裝置的前提下,可以
          從分液漏斗往錐形瓶中加入少量雙氧水
          從分液漏斗往錐形瓶中加入少量雙氧水
          、
          用熱毛巾捂住錐形瓶
          用熱毛巾捂住錐形瓶
          .實驗結束后,該同學發(fā)現收集到的氣體比預計的少很多,百思不得其解.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是:
          過氧化氫溶液已部分變質或裝置氣密性不好
          過氧化氫溶液已部分變質或裝置氣密性不好

          (6)對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O2后的固體殘渣(假定已完全反應),通過以下四步實驗操作可回收二氧化錳.正確操作的先后順序是
          bcda
          bcda
          (填寫選項序號)
          a.烘干         b.溶解         c.過濾          d.洗滌
          (7)實驗室利用F裝置制備氫氣,事先將鋅粒放于有孔隔板之上,然后從另一端加入稀鹽酸,裝置F相對于裝置B制備氫氣,具有的優(yōu)點是
          可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否
          可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否
          .若用L裝置收集氫氣,則氣體從
          b
          b
          端通入(填“a”或“b”,下同);若要將L裝置中的氫氣用水排出,則水從
          a
          a
          端通入.
          (8)查閱資料:實驗室常用加熱氯化銨(NH4Cl)和熟石灰[Ca(OH)2]兩種固體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氣(NH3),同時還生成氯化鈣(CaCl2)和水,則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
          2NH4Cl+Ca(OH)2
            △  
          .
           
          CaCl2+2NH3↑+2H2O
          2NH4Cl+Ca(OH)2
            △  
          .
           
          CaCl2+2NH3↑+2H2O
          ;另外,氨氣有刺激性氣味且極易溶于水,則在實驗室里氨氣的制取裝置是
          AK或AE
          AK或AE
          .小軍設計了如乙圖圖1所示的一個實驗:充滿氨氣的一支試管倒置于一個裝有足量水的燒杯中.一段時間后,將會看到:
          試管中充滿水
          試管中充滿水

          (9)某化學小組在學習了制取O2后,他們發(fā)現在實驗室里用5% H2O2溶液加熱制O2,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木條很難復燃.同學們經過認真觀察,猜想其可能原因是
          加熱使水分蒸發(fā)加快,氧氣過于潮濕
          加熱使水分蒸發(fā)加快,氧氣過于潮濕

          為了驗證此猜想是否正確,興趣小組的同學經過熱烈討論,制定了實驗方案如乙圖圖2并進行了實驗.
          第一組同學采取增大H2O2溶液濃度的方法,用10%的H2O2溶液加熱,一段時間后,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木條復燃;
          第二組同學在5%的H2O2溶液中加入2滴新制氫氧化鈉溶液,加熱一段時間后,用帶火星木條檢驗,木條復燃;
          第三組同學從實驗裝置上進行了改進,效果很好(見乙圖圖2).
          在實驗基礎上,同學們經過交流討論,得出了一些結論:
          ①由第一組實驗可得出影響H2O2分解產生O2多少及快慢的因素之一是
          過氧化氫溶液的濃度;
          過氧化氫溶液的濃度;
          ;
          ②由第二組實驗可分析得出氫氧化鈉所起的作用可能是
          催化作用
          催化作用
          ;
          ③第三組實驗驗證了實驗前同學們猜想的正確性.其中濃硫酸的作用是
          吸收氧氣中的水分
          吸收氧氣中的水分
          ;
          ④小李同學認真觀察了第三組同學的實驗裝置,提出了一種簡單的改進裝置,經現場實驗,效果很好,請你說出他改進的地方:
          用冷毛巾裹住玻璃導管或用排水法收集
          用冷毛巾裹住玻璃導管或用排水法收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糧食問題一直困擾著人類.1824年,德國化學家維勒首次人工合成尿素,標志著化學肥料的誕生.之后化肥在全世界普遍應用,使糧食產量大幅度增長.
          [化肥成分初步分析]小兵同學在家里發(fā)現一袋化肥,其標簽被污損(如圖所示).
          他看到袋中化肥是白色晶體,用少量肥料跟熟石灰一起研磨,有濃烈的刺激性氣味,判定化肥的主要成分的化學式(寫在右邊標簽中),由此他想到施用該化肥時應注意
          精英家教網
          黃金肥王
          化學式:___________
          [化肥成分的進一步測定]小兵對標簽上的含量標注產生了懷疑,于是他重新設計實驗:取該化肥樣品8g與足量熟石灰(雜質不參加反應)混合加熱后將生成的氨氣干燥后用足量的稀硫酸吸收,稀硫酸質量增加了1.7g,根據計算發(fā)現原來化肥標簽上的標注有“貓膩”,請根據計算結果重新填寫標簽上的標注.
          [拓展和遷移]小兵又想到能否用該化肥與氫氧化鈣固體混合加熱制氨氣.查閱資料發(fā)現氨氣是一種密度比空氣小、且極易溶于水的氣體,在常溫下遇到HCl氣體,會產生大量白煙,白煙的主要成分是這兩種氣體化合形成的氯化銨的固體小顆粒.帶著極大的興趣,小兵想先制取干燥的氨氣,然后利用它來探究與HCl氣體的反應.經過討論,設計了如下實驗裝置:
          精英家教網
          注:整套裝置的氣密性良好(且圖1中的B和C裝置還不完善,有待于同學們在實驗過程中選擇和補充),D裝置的試管內有一張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E裝置的作用是吸收反應產生的剩余氨氣,防止其進入空氣,造成污染;堿石灰固體是氫氧化鈉和生石灰的混合物.
          (1)請寫出A裝置內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請你參與小組的探究:
          實驗目的 實驗操作及現象
          制取一燒瓶干燥的氨氣 ①按圖1裝配儀器和試劑,其中圖1方框內的B裝置應選擇圖2中的____(填序號)B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不選擇另一裝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在C裝置的燒瓶內畫出連接止水夾K1和K3的導管長度情況的示意圖.
          ②打開止水夾K1和K3,關閉止水夾K2,點燃酒精燈加熱,當出現__________現象時,說明C中氣體已收滿,停止加熱,并關閉止水夾K1和K3.裝置E中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氨氣與HCl氣體的反應 ③打開止水夾K2,一段時間后,除了看到有大量白煙生成這一現象外,還可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糧食問題一直困擾著人類.1824年,德國化學家維勒首次人工合成尿素,標志著化學肥料的誕生.之后化肥在全世界普遍應用,使糧食產量大幅度增長.
          [化肥成分初步分析]小兵同學在家里發(fā)現一袋化肥,其標簽被污損(如圖所示).
          他看到袋中化肥是白色晶體,用少量肥料跟熟石灰一起研磨,有濃烈的刺激性氣味,判定化肥的主要成分的化學式(寫在右邊標簽中),由此他想到施用該化肥時應注意
          黃金肥王
          化學式:___________
          [化肥成分的進一步測定]小兵對標簽上的含量標注產生了懷疑,于是他重新設計實驗:取該化肥樣品8g與足量熟石灰(雜質不參加反應)混合加熱后將生成的氨氣干燥后用足量的稀硫酸吸收,稀硫酸質量增加了1.7g,根據計算發(fā)現原來化肥標簽上的標注有“貓膩”,請根據計算結果重新填寫標簽上的標注.
          [拓展和遷移]小兵又想到能否用該化肥與氫氧化鈣固體混合加熱制氨氣.查閱資料發(fā)現氨氣是一種密度比空氣小、且極易溶于水的氣體,在常溫下遇到HCl氣體,會產生大量白煙,白煙的主要成分是這兩種氣體化合形成的氯化銨的固體小顆粒.帶著極大的興趣,小兵想先制取干燥的氨氣,然后利用它來探究與HCl氣體的反應.經過討論,設計了如下實驗裝置:

          注:整套裝置的氣密性良好(且圖1中的B和C裝置還不完善,有待于同學們在實驗過程中選擇和補充),D裝置的試管內有一張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E裝置的作用是吸收反應產生的剩余氨氣,防止其進入空氣,造成污染;堿石灰固體是氫氧化鈉和生石灰的混合物.
          (1)請寫出A裝置內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2)請你參與小組的探究:
          實驗目的實驗操作及現象
          制取一燒瓶干燥的氨氣①按圖1裝配儀器和試劑,其中圖1方框內的B裝置應選擇圖2中的____(填序號)B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不選擇另一裝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在C裝置的燒瓶內畫出連接止水夾K1和K3的導管長度情況的示意圖.
          ②打開止水夾K1和K3,關閉止水夾K2,點燃酒精燈加熱,當出現__________現象時,說明C中氣體已收滿,停止加熱,并關閉止水夾K1和K3.裝置E中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氨氣與HCl氣體的反應③打開止水夾K2,一段時間后,除了看到有大量白煙生成這一現象外,還可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