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關于生物體內(nèi)水和無機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參與體內(nèi)運輸營養(yǎng)物質(zhì)和代謝廢物的水是自由水
B.某些無機鹽是組成RNA和纖維素的必需成分
C.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時要用濃度為0.9%的生理鹽水,這說明無機鹽在維持細胞的形態(tài)和功能中有重要作用
D.自由水與結(jié)合水的比例隨生物個體代謝的強弱而變化
|
下圖為哺乳動物的胚胎干細胞及其分化的示意圖。請回答:
(1)胚胎干細胞是從動物胚胎發(fā)育至_________期的內(nèi)細胞團或胎兒的_____中分離得到的一類細胞。
(2)圖中分化程度最低的干細胞是______。在體外培養(yǎng)條件下,培養(yǎng)液中加入_______因子,可誘導該種干細胞向不同類型的組織細胞分化。
(3)在機體內(nèi),皮膚干細胞分化成皮膚細胞是機體細胞中基因___________的結(jié)果。
(4)某患者不能產(chǎn)生正常的白細胞,通過骨髓移植可以達到治療的目的,骨髓移植治療的實質(zhì)是將上圖的______________細胞移植到患者體內(nèi)。
(5)若要克隆某種哺乳動物,從理論上分析,上述紅細胞、白細胞、神經(jīng)細胞中不能選用作為供體的細胞是成熟的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某藥物可抑制肝腫瘤細胞DNA的復制,使用該藥物可使肝腫瘤細胞停留在細胞周期的______________期。
(7)在制備單克隆抗體過程中的細胞融合階段,用__________細胞與骨髓細胞融合,經(jīng)多次篩選最終得到能分泌__________________的雜交瘤細胞。
(8)胚胎分割是指采用機械方法將早期胚胎切割成2等份、4等份或8等份等,經(jīng)移植獲得同卵雙胎或多肽的技術。進行胚胎分割時,應選擇發(fā)育良好、形態(tài)正常的桑椹胚或____,將其移入盛有操作液的培養(yǎng)皿中,然后,用分割針或分割刀進行分割。對囊胚階段的胚胎進行分割時,要注意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否則會影響分割后胚胎的恢復和進一步發(fā)育。來自同一胚胎的后代具有_________遺傳物質(zhì),因此,胚胎分割可以看做動物_______性繁殖的方法之一。
回答下列Ⅰ、Ⅱ題
Ⅰ.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對核輻射損傷很敏感,主要表現(xiàn)在核輻射會誘導免疫細胞凋亡。人白細胞介素18(IL-18)能促進免疫細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某科研小組開展了“IL-18對核輻射誘導小鼠脾細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的研究,方法如下:
選取若干實驗小鼠,隨機分成三組:①組無輻射損傷;②組輻射損傷(60Co照射,下同);③組先輻射損傷,1天后注射IL-18.14天后分別取各組小鼠脾細胞進行體外培養(yǎng),在培養(yǎng)了Oh、12h、24h、48h后,進行細胞凋亡檢測,得到的細胞凋亡相對值如下表:
組別 | 處理方法 | 0 h | 12 h | 24 h | 48 h |
① | 無輻射損傷 | 0.046 | 0.056 | 0.048 | 0.038 |
② | 輻射損傷 | 0.460 | 0.420 | 0.530 | 0.520 |
③ | 輻射損傷+IL–18 | 0.239 | 0.265 | 0.279 | 0.269 |
實驗 | 觀察對象 | 染色劑 | 實驗結(jié)果 |
① | 花生子葉細胞的脂肪顆粒 | 蘇丹Ⅲ | 脂肪顆粒被染成橘黃色 |
② | 人口腔上皮細胞中的DNA和RNA分布 | 毗羅紅甲基綠 | 細胞內(nèi)染成綠色的面積顯著大于染成紅色的面積 |
③ | 人口腔上皮細胞中的線粒體 | 健那綠 | 線粒體呈現(xiàn)藍綠色 |
④ | 洋蔥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 | 龍膽紫 | 間期細胞不著色,分裂期細胞染色體著色 |
某池塘中生長著浮游植物、浮游動物、水草、鯽魚、烏魚等水生動植物。由于池塘附近有一些工廠和居民區(qū)經(jīng)常向池塘中排放工業(yè)污水和生活污水。當污水流入池塘后,好氧微生物大量繁殖,并不斷分解有機污染物和消耗溶解氧,造成水中溶解氧含量降低,使水體處于嚴重缺氧狀態(tài),致使魚類等生物大量死亡、腐敗,其尸體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產(chǎn)生出難聞的氣味(硫化氫、氨等)。通過生物凈化技術的治理后,水體狀況得到改善。治理前后水體的溶氧量變化如下圖所示。請根據(jù)上述材料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 請寫出該池塘中一條含有4個營養(yǎng)級的食物鏈 ① 。
(2) 溶氧量的變化狀況反映了水體中 ② 的凈化過程,因此,可以把溶氧量作為水體 ③ 的標志。水體污染過程中溶氧量的變化可用 ④ 表示。若曲線中最大缺氧點(Cp) ⑤ (大于、小于、等于)規(guī)定數(shù)值,說明排入有機污染物過多,
⑥ 水體的自凈能力,水體生態(tài)平衡將遭到破壞。
(3) 生物凈化技術的基本原理就是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人為地 ⑦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 ⑧ 能力,從而有效地治理環(huán)境污染。
(4) 缺氧嚴重時, ⑨ 微生物大量繁殖,對 ⑩ (化合物)進行分解產(chǎn)生硫化氫、氨等物質(zhì),導致水質(zhì)變壞并腐化發(fā)臭。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