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明礬石經(jīng)處理后得到明礬【 KAl(SO4)2·12H2O】。從明礬制備Al、K2SO4和H2SO4的工藝過程如下所示:
焙燒明礬的化學方程式為:4KAl(SO4)2·12H2O+3S=2K2SO4 +2Al2O3+9SO2+48H2O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焙燒明礬的反應中,還原劑是 。
(2)從水浸后的濾液中得到K2SO4晶體的方法是 。
(3)A12O3在一定條件下可制得AIN,其晶體結(jié)構(gòu)如右圖所示,該晶體中Al的配位數(shù)是 。
(4)以Al和NiO(OH)為電極,NaOH溶液為電解液組成一種新型電池,放電時NiO(OH)轉(zhuǎn)化為Ni(OH)2,該電池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5)焙燒產(chǎn)生的SO2可用于制硫酸。已知25℃、101 kPa時:
2SO2(g) +O2(g)2SO3(g) △H1= 一197 kJ/mol;
2H2O (g)=2H2O(1) △H2=一44 kJ/mol;
2SO2(g)+O2(g)+2H2O(g)=2H2SO4(l) △H3=一545 kJ/mol。
則SO3 (g)與H2O(l)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是 ① 。
焙燒948t明礬(M=474 g/mol ),若SO2的利用率為96%,可生產(chǎn)質(zhì)量分數(shù)為98%的硫酸 ② t。
反應速率v和反應物濃度的關(guān)系是用實驗方法測定的;瘜W反應H2+Cl22HCl的反應速率v可表示為v=k[c(H2)]m[c(Cl2)]n,式中k為常數(shù),m、n值可用下表中數(shù)據(jù)確定。
c(H2)/(mol·L-1) |
c(Cl2)/(mol·L-1) |
v/(mol·L-1·s-1) |
1.0 |
1.0 |
1.0 k |
2.0 |
1.0 |
2.0 k |
2.0 |
4.0 |
4.0 k |
由此可推得,m、n值正確的是:
A.m=1,n=1 B.m=1/2,n=1/2 C.m=1/2,n=1 D.m=1,n=1/2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H>0表示放熱反應,△H<0表示吸熱反應
B.M與N是同素異形體,由M=N;△H=+119KJ/mol可知,M比N穩(wěn)定
C.l mol H2SO4與1mol Ba(OH)2反應生成BaSO4沉淀時放出的熱叫做中和熱
D.1 mol H2與0.5 mol O2反應放出的熱就是H2的燃燒熱
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NaHCO3溶液中:c(H+) + c(H2CO3) = c(OH-)
B.中和等體積、等pH相同的鹽酸和CH3COOH溶液所消耗的NaOH物質(zhì)的量相同
C.pH=2的HA溶液與pH=12的MOH溶液以任意比混合后,所得溶液中:
c(H+) + c(M+) = c(OH-) + c(A-)
D.在水電離出的H+濃度為1×10-12 mol/L的溶液中,K+、NO3-、I-一定能大量共存
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NaHCO3溶液中:c(H+) + c(H2CO3) = c(OH-)
B.中和等體積、等pH相同的鹽酸和CH3COOH溶液所消耗的NaOH物質(zhì)的量相同
C.pH=2的HA溶液與pH=12的MOH溶液以任意比混合后,所得溶液中:
c(H+) + c(M+) = c(OH-) + c(A-)
D.在水電離出的H+濃度為1×10-12 mol/L的溶液中,K+、Mg2+、NO3-、I-一定能大量共存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