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D 解析:根據(jù)C3N4晶體的性質(zhì).可以判斷是原子晶體,晶體的微粒間只以單鍵結(jié)合.可以判斷其結(jié)構(gòu)為每個碳原子上連有4個氮原子.每個氮原子上連有3個碳原子.且每個原子都以極性鍵相連.都滿足8電子穩(wěn)定結(jié)構(gòu)的空間網(wǎng)狀結(jié)構(gòu).其中C-N鍵比C-C鍵鍵長短.鍵能大.C3N4晶體比金剛石更牢固. 2.C 解析:每個C原子與其他4個C原子共用4個C-C鍵.相當(dāng)于每個C原子占有4×1/2=2個C-C鍵.1mol金剛石含2molC-C鍵. 3.BD 解析:題中信息:將C70.C76.C84.C90.C94等稱為分子.即C60是分子晶體.其熔點比金剛石和石墨低.A項正確.B項錯誤,C70.C76.C84.C90.C94等.還有金剛石.石墨都是C元素的不同單質(zhì).都可看作C元素的同素異形體. 4.AD 解析:N60應(yīng)該是分子晶體.應(yīng)該具有分子晶體的性質(zhì).分子中有單鍵或雙鍵.穩(wěn)定性不如N2.但總的鍵能大.分解時吸收能量高,熔點比N2高 5.B 解析:按分?jǐn)偡?頂點上鎂原子平均為12×1/6=2個.而面上鎂原子平均為2×1/2=1個.故一個晶胞內(nèi)含3個鎂原子.6個硼原子.所以只有B選項符合題意. 6.BC 解析:A項.每個P4分子有6個P-P鍵,B項.在石墨晶體中1個C原子對應(yīng)3×1/2=3/2個C-C鍵,C項.金剛石晶體中1個C原子對應(yīng)4×1/2=2個C-C鍵,D項SiO2晶體中1個Si原子對應(yīng)4個Si-O鍵. 7.B 解析:由“均推法 知NaCl一個晶胞中含Na+.Cl-各4個.V(晶)= M÷N×4÷r.再求晶體邊長的一半.就是Na+和Cl-的間距. 8.D 解析:由“均攤法 知CsCl一個晶胞中含Cs+.Cl-各一個.V(晶)=a3 cm3. 一個晶胞的質(zhì)量為m=ρV(晶)=ρg·cm3·a3 cm3=ρa3 g.CsCl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m·NA=ρa3·NA 9.C 解析:A錯.K3C60中既有離子鍵又有非極性鍵,B錯.陽離子數(shù)目3×6.02×1023. 陰離子數(shù)目6.02×1023,C正確.離子晶體具有的性質(zhì),D錯.如Na2O2不能寫作NaO. 10.B 解析:①中有離子鍵.共價鍵 ,②中只有共價鍵 ,③中有共價鍵.范德華力.還有金屬鍵,④中只有共價鍵,⑤中只有離子鍵,⑥中有共價鍵.范德華力. 11.A 解析:作用力無方向性.趨向于使原子或分子吸引盡可能多的其他原子或分子分布于周圍.使晶體采取緊密堆積降低體系能量.使晶體變得更穩(wěn)定. 12.C 解析:二氧化硅晶體中.最小的環(huán)上的原子個數(shù)12個. 13.D 解析:冰晶石晶胞是以大陰離子(AlF63-)構(gòu)成的面心立方晶格.Na+可看作是填充在晶格的空隙中.所以晶胞中AlF63-有8×1/8+6×1/2=4個.Na+有12個.共40個原子,食鹽晶胞中原子個數(shù)是8個(4個Na+和4個Cl-). 14.AB 解析:如NaCl是離子晶體.HCl是分子晶體. 15.B 解析:冰融化只破壞范德華力和氫鍵.不破壞共價鍵.所以分子晶體的熔沸點高低決定于范德華力.而共價鍵決定分子晶體的穩(wěn)定程度.對原子晶體.共價鍵越強.晶體的熔沸點越高. 16.C 解析:六氟化硫分子呈正八面體.F原子處于正八面體的6個頂點.S原子處于正八面體的中心.是對稱性結(jié)構(gòu).非極性分子,可認(rèn)為分子中S為+6價.F的非金屬性強.燃燒不可能生成二氧化硫,從共用電子對角度分析.應(yīng)該共用6對電子.S原子不符合8電子穩(wěn)定結(jié)構(gòu). 17.A 解析:氮原子不能形成陽離子.不能形成離子晶體. 18.B 解析:HD為單質(zhì).SiO2屬于原子晶體.Na2S屬于離子晶體.排除A.C.D可知B項正確. 19. [思路分析]A是非極性分子.且只有非極性鍵.應(yīng)是同種原子組成的分子.N2,B是非極性分子.但既有極性鍵.又有非極性鍵.應(yīng)是不同種原子組成的對稱性結(jié)構(gòu)的分子.C2H2,C是14個電子的CO [答案] 一氧化碳 20. [思路分析]可用分?jǐn)偡ń忸} [答案]3︰1︰1 Ca TiO3 (3) 21. [思路分析]通過題目所給信息可推出:A是C.B是O.C是Al.D是Cl [答案] (1)金剛石,原子晶體 (3)直線型分子,非極性,分子晶體,干冰 (4)3,ⅢA,HClO4>H2CO3>Al(OH)3 (5)先有白色沉淀.滴入過量KOH時白色沉淀消失. Al3++3OH-=Al(OH)3↓ Al(OH)3+OH-=AlO2-+2H2O 22. [思路分析] (1)每個正六邊形含有的碳原子數(shù)為6×1/3=2.12 g石墨即1 mol含有的正六邊形數(shù)目為 =3.01×1023. (2)正六棱錐的體積=1/2×sin60°×(1.42×10-8)2×3.35×10-8×6 cm3=1.75×10-23cm3. 每個正六棱錐所含原子個數(shù)為12×1/6=2. (3)密度為[12÷(6.02×1023)×2÷(1.75×10-23)]g·cm-3=2.28 g·cm-3. 12 g石墨的體積為(12 g÷2.28 g·cm-3)=5.26 cm3. [答案](1)3.01×1023個 (2)2.28 g·cm-3 (3)5.26 cm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3分)下表為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部分元素(從左到右按原子序數(shù)遞增排列,部分涉及到的元素未給出元素符號),根據(jù)要求回答下列各小題:

           

           

           

           

           

           

           

           

           

           

           

           

           

           

           

           

           

           

           

           

           

           

           

           

           

           

           

           

           

           

           

           

           

           

           

           

           

           

           

           

           

           

           

           

           

           

           

           

           

           

           

           

           

           

           

           

           

           

           

           

           

           

           

           

              (1)在以上表格中所有元素里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中4s軌道上只有1個電子的元素有            (填元素名稱)。

          (2)根據(jù)元素原子的外圍電子排布的特征,可將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元素分成4個區(qū)域,分別為s區(qū)、p區(qū)、d區(qū)、ds區(qū),,則屬于s區(qū)的元素有        種,屬于d區(qū)的元素有         種。第二周期元素中除Ne外電負(fù)性由高到低的三種元素依次是           ,電離能由高到低的三種元素依次是           。

          (3)Mn、Fe均為第四周期過渡元素,兩元素的部分電離能數(shù)據(jù)列于下表:

          元素

          Mn

          Fe

          電離能

          ( kJ·mol-1)

          I1

          717

          759

          I2

          1509

          1561

          I3

          3248

          2957

             回答下列問題:

             Mn元素的電子排布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2+的電子排布圖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較兩元素的I2、I3可知,氣態(tài)Mn2+再失去一個電子比氣態(tài)Fe2+再失去一個  電子難。對此,你的解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結(jié)構(gòu)和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規(guī)律。根據(jù)構(gòu)造原理可知4s軌道上只有1個電子的元素是K、Cr和 Cu。

          (2)除ds區(qū)外,區(qū)的名稱來自于構(gòu)造原理最后填入電子的能級的符號,即s區(qū)包括第IA和ⅡA,共2列。p區(qū)包括第ⅢA到第 A以及0族,共6列。D區(qū)包括第3列到第10列,共8列。ds區(qū)包括第11和12列,共2列。非金屬性越強,電負(fù)性越大,第一電離能也越大,非金屬性是Cl>S>P,所以電負(fù)性是Cl>S>P。由于P原子的3p軌道屬于半充滿,屬于第一電離能是Cl>P>S。

          (3)根據(jù)構(gòu)造原理可以寫出錳元素的電子排布,即1s22s22p63s23p63d54s2,F(xiàn)e2+的電子排布圖為1s22s22p63s23p63d6。由于Mn2+的3d軌道屬于半充滿,比較穩(wěn)定,所以再失去1個電子所需要的能量就高。而Fe2+的3d軌道上有6個電子,F(xiàn)e3+的3d軌道上有5個電子,屬于不充滿比較穩(wěn)定,因此3d能級由不穩(wěn)定的3d6到穩(wěn)定的3d5半充滿狀態(tài),需要的能量相對要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13分)下表為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部分元素(從左到右按原子序數(shù)遞增排列,部分涉及到的元素未給出元素符號),根據(jù)要求回答下列各小題:

           

           

           

           

           

           

           

           

           

           

           

           

           

           

           

           

           

           

           

           

           

           

           

           

           

           

           

           

           

           

           

           

           

           

           

           

           

           

           

           

           

           

           

           

           

           

           

           

           

           

           

           

           

           

           

           

           

           

           

           

           

           

           

           

              (1)在以上表格中所有元素里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中4s軌道上只有1個電子的元素有           (填元素名稱)。

          (2)根據(jù)元素原子的外圍電子排布的特征,可將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元素分成4個區(qū)域,分別為s區(qū)、p區(qū)、d區(qū)、ds區(qū),,則屬于s區(qū)的元素有        種,屬于d區(qū)的元素有        種。第二周期元素中除Ne外電負(fù)性由高到低的三種元素依次是           ,電離能由高到低的三種元素依次是          。

          (3)Mn、Fe均為第四周期過渡元素,兩元素的部分電離能數(shù)據(jù)列于下表:

          元素

          Mn

          Fe

          電離能

          ( kJ·mol-1)

          I1

          717

          759

          I2

          1509

          1561

          I3

          3248

          2957

             回答下列問題:

             Mn元素的電子排布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2+的電子排布圖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較兩元素的I2、I3可知,氣態(tài)Mn2+再失去一個電子比氣態(tài)Fe2+再失去一個  電子難。對此,你的解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結(jié)構(gòu)和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規(guī)律。根據(jù)構(gòu)造原理可知4s軌道上只有1個電子的元素是K、Cr和 Cu。

          (2)除ds區(qū)外,區(qū)的名稱來自于構(gòu)造原理最后填入電子的能級的符號,即s區(qū)包括第IA和ⅡA,共2列。p區(qū)包括第ⅢA到第 A以及0族,共6列。D區(qū)包括第3列到第10列,共8列。ds區(qū)包括第11和12列,共2列。非金屬性越強,電負(fù)性越大,第一電離能也越大,非金屬性是Cl>S>P,所以電負(fù)性是Cl>S>P。由于P原子的3p軌道屬于半充滿,屬于第一電離能是Cl>P>S。

          (3)根據(jù)構(gòu)造原理可以寫出錳元素的電子排布,即1s22s22p63s23p63d54s2,F(xiàn)e2+的電子排布圖為1s22s22p63s23p63d6。由于Mn2+的3d軌道屬于半充滿,比較穩(wěn)定,所以再失去1個電子所需要的能量就高。而Fe2+的3d軌道上有6個電子,F(xiàn)e3+的3d軌道上有5個電子,屬于不充滿比較穩(wěn)定,因此3d能級由不穩(wěn)定的3d6到穩(wěn)定的3d5半充滿狀態(tài),需要的能量相對要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12分)下表是甲城市某日空氣質(zhì)量報告:

          城市

          污染指數(shù)

          首要污染物

          空氣質(zhì)量級別

          空氣質(zhì)量狀況

          55

          SO2

          II

          該市某校研究性學(xué)習(xí)小組對表中首要污染物SO2導(dǎo)致酸雨的成因進行探究。

          【探究實驗】

          實驗一: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①A裝置的作用是            (填“干燥”或“氧化”)SO2氣體。

          ②實驗過程中,B裝置內(nèi)石蕊試紙的顏色沒有發(fā)生變化,C裝置內(nèi)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變   色,說明SO2與水反應(yīng)生成一種酸,該酸的化學(xué)式是                。

          ③D裝置的作用是                           。若實驗中向裝置內(nèi)通入標(biāo)準(zhǔn)狀況下2.24L SO2氣體,且NaOH溶液過量。最多能生成Na2SO3的物質(zhì)的量為        mol。(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為:SO2+2NaOH=Na2SO3+H2O)

          實驗二:往盛有水的燒杯中通入SO2氣體,測得所得溶液的顯     性(“酸”“堿”“中”),然后每隔1 h測定其pH,發(fā)現(xiàn)pH逐漸變小,直至恒定。說明燒杯中溶液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最終生成H2SO4。

          【查閱資料】SO2形成酸雨的另一途徑; SO2與空氣中的O2在飄塵的作用下反應(yīng)生成SO3,

           SO3溶于降水生成H2SO4。在此過程中飄塵作            。(填“氧化劑”或“催化劑”)

          【探究結(jié)論】SO2與空氣中的氧氣、水反應(yīng)生成硫酸而形成酸雨。本市可能易出現(xiàn)酸雨。

          【知識聯(lián)想】

          (1)酸雨造成的危害是:                              (舉一例)。

          (2)汽車排放的尾氣,硝酸、化肥等工業(yè)生產(chǎn)排出的廢氣中都含有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溶于水最終轉(zhuǎn)化為                               ,是造成酸雨的另一主要原因。

          【提出建議】本市汽車數(shù)量劇增,為了減少汽車尾氣造成的污染,建議市政府推廣使用混合型汽油,即往汽油中按一定比例加入           (填“水”或“乙醇”)。

          【解析】實驗一:要檢驗二氧化硫能否使干燥的試紙變色,就需要事先干燥二氧化硫,即濃硫酸是用來干燥二氧化硫的;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和水反應(yīng)生成亞硫酸,亞硫酸是二元弱酸,具有酸的通性;由于二氧化硫?qū)儆诖髿馕廴疚,需要進行尾氣處理,氫氧化鈉易吸收二氧化硫。2.24L SO2氣體是,根據(jù)硫原子守恒可知Na2SO3的物質(zhì)的量也是0.1mol。

          實驗二:SO2與空氣中的O2在飄塵的作用下反應(yīng)生成SO3的過程中,飄塵參與反應(yīng),但反應(yīng)前后并沒有發(fā)生變化,其飄塵的存在,加速了反應(yīng)的進程,所以是催化劑,氧氣才是氧化劑;氮的氧化物一般是NO或NO2,它們在水中最終轉(zhuǎn)化為硝酸;水不能燃燒,不能加水。乙醇是可燃物,且燃燒產(chǎn)物不含造成污染,所以可以加入乙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將銅、鋅通過導(dǎo)線連接,置于硫酸中,請回答下列問題:

           (1)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_______ 。(多項選擇)

          A.電流有鋅片流向銅片     B.銅片是正極,鋅片是負(fù)極

          C.燒杯中溶液的H+濃度減小 

          D.純鋅片換成含有雜質(zhì)的鋅后銅片上產(chǎn)生氣泡的速率變慢

           (2)若反應(yīng)過程中有0.2mol電子發(fā)生轉(zhuǎn)移,則生成的氫氣在標(biāo)準(zhǔn)狀況下的體積為____________L.

          (3)如果把稀硫酸換成硫酸銅溶液,請寫出銅電極的電極反應(yīng)方程式: ____________。

          【解析】(1)銅、鋅通過導(dǎo)線連接,置于硫酸中,則構(gòu)成原電池。在原電池中較活潑的金屬作負(fù)極,失去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yīng)。電子經(jīng)導(dǎo)線傳遞到正極上,溶液中的氫離子在正極得到電子,被還原,發(fā)生還原反應(yīng),生成氫氣。純鋅片換成含有雜質(zhì)的鋅,則鋅和雜質(zhì)將構(gòu)成原電池,電子直接在鋅片表面被氫離子得到,即流向銅片的電子減少,所以銅片上產(chǎn)生氣泡的速率變慢。

          (2)根據(jù)正極的電極反應(yīng)式2H+2e=H2↑可知,生成氫氣是0.1mol,其體積在標(biāo)準(zhǔn)狀況下的為2.24L。

          (3)如果把稀硫酸換成硫酸銅溶液,則正極上銅離子得到電子,被還原生成銅析出,電極反應(yīng)式為Cu2+ +2e=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12分)下表是甲城市某日空氣質(zhì)量報告:

          城市

          污染指數(shù)

          首要污染物

          空氣質(zhì)量級別

          空氣質(zhì)量狀況

          55

          SO2

          II

          該市某校研究性學(xué)習(xí)小組對表中首要污染物SO2導(dǎo)致酸雨的成因進行探究。

          【探究實驗】

          實驗一: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①A裝置的作用是           (填“干燥”或“氧化”)SO2氣體。

          ②實驗過程中,B裝置內(nèi)石蕊試紙的顏色沒有發(fā)生變化,C裝置內(nèi)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變  色,說明SO2與水反應(yīng)生成一種酸,該酸的化學(xué)式是               。

          ③D裝置的作用是                          。若實驗中向裝置內(nèi)通入標(biāo)準(zhǔn)狀況下2.24L SO2氣體,且NaOH溶液過量。最多能生成Na2SO3的物質(zhì)的量為        mol。(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為:SO2+2NaOH=Na2SO3+H2O)

          實驗二:往盛有水的燒杯中通入SO2氣體,測得所得溶液的顯     性(“酸”“堿”“中”),然后每隔1 h測定其pH,發(fā)現(xiàn)pH逐漸變小,直至恒定。說明燒杯中溶液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最終生成H2SO4。

          【查閱資料】SO2形成酸雨的另一途徑; SO2與空氣中的O2在飄塵的作用下反應(yīng)生成SO3

           SO3溶于降水生成H2SO4。在此過程中飄塵作           。(填“氧化劑”或“催化劑”)

          【探究結(jié)論】SO2與空氣中的氧氣、水反應(yīng)生成硫酸而形成酸雨。本市可能易出現(xiàn)酸雨。

          【知識聯(lián)想】

          (1)酸雨造成的危害是:                             (舉一例)。

          (2)汽車排放的尾氣,硝酸、化肥等工業(yè)生產(chǎn)排出的廢氣中都含有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溶于水最終轉(zhuǎn)化為                              ,是造成酸雨的另一主要原因。

          【提出建議】本市汽車數(shù)量劇增,為了減少汽車尾氣造成的污染,建議市政府推廣使用混合型汽油,即往汽油中按一定比例加入          (填“水”或“乙醇”)。

          【解析】實驗一:要檢驗二氧化硫能否使干燥的試紙變色,就需要事先干燥二氧化硫,即濃硫酸是用來干燥二氧化硫的;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和水反應(yīng)生成亞硫酸,亞硫酸是二元弱酸,具有酸的通性;由于二氧化硫?qū)儆诖髿馕廴疚,需要進行尾氣處理,氫氧化鈉易吸收二氧化硫。2.24L SO2氣體是,根據(jù)硫原子守恒可知Na2SO3的物質(zhì)的量也是0.1mol。

          實驗二:SO2與空氣中的O2在飄塵的作用下反應(yīng)生成SO3的過程中,飄塵參與反應(yīng),但反應(yīng)前后并沒有發(fā)生變化,其飄塵的存在,加速了反應(yīng)的進程,所以是催化劑,氧氣才是氧化劑;氮的氧化物一般是NO或NO2,它們在水中最終轉(zhuǎn)化為硝酸;水不能燃燒,不能加水。乙醇是可燃物,且燃燒產(chǎn)物不含造成污染,所以可以加入乙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