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22.利用右圖裝置測定中和熱的實驗步驟如下: ① 用量筒量取50mL 0.25mol·L-1硫酸倒入小燒杯中.測出硫酸溫度為25.0℃ ② 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 0.55mol·L-1 NaOH溶液.并用另一溫度計測出 其溫度為25.2℃ ③ 將NaOH溶液倒入小燒杯中,設法使之混合均勻.測得混合液最高溫度 為28.5℃. 回答下列問題: (1)為什么所用NaOH溶液要稍過量? , (2)倒入NaOH溶液的正確操作是 . A.沿玻璃棒緩慢倒入 B.分三次少量倒入 C.一次迅速倒入 (3)使硫酸與NaOH溶液混合均勻的正確操作是 A.用溫度計小心攪拌 B.揭開硬紙片用玻璃棒攪拌 C.輕輕地振蕩燒杯 D.用套在溫度計上的環(huán)形玻璃棒輕輕的攪動 (4)設溶液的的密度均為1g·cm-3,中和后溶液的比熱容C=4.18 J·-1.請根據(jù)該反應中和熱的實驗值寫出中和反應熱化學方程式 , (5)上述實驗中中和熱的實驗值往往小于理論值.其主要原因是 .請?zhí)岢龈倪M措施 .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堿式碳酸銅是一種化工原料,化學式用mCu(OH)2·nCuCO3表示。實驗室以廢銅屑為原料制取堿式碳酸銅的步驟如下:

          Ⅰ.廢銅屑制硝酸銅
          方案1:將銅屑在空氣中充分灼燒,殘留固體溶于稀硝酸;
          方案2:如圖1(夾持儀器已省略)。將濃硝酸緩慢加到廢銅屑中(廢銅屑過量),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硝酸銅溶液。
          方案3:將方案2中濃硝酸換成稀硝酸,其他不變。
          Ⅱ.堿式碳酸銅的制備
          ①向大試管中加入碳酸鈉溶液和硝酸銅溶液
          ②水浴加熱至70 ℃左右
          ③用0.4 mol·L1的NaOH溶液調(diào)節(jié)pH至8.5,振蕩、靜置、過濾
          ④用熱水洗滌、烘干,得到堿式碳酸銅產(chǎn)品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按方案1實驗,必須選擇的下列儀器有________(填序號)。

          (2)圖2中能分別替代圖1中B和C裝置的是________(填裝置序號)。
          (3)已知: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3+NaNO2+H2O,NO不能單獨與NaOH溶液反應,實驗結(jié)束時,如何操作才能使裝置中的有毒氣體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驟④中洗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驟③過濾后的濾液中含有CO32,檢驗CO3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測定堿式碳酸銅組成的方法主要有兩種:
          方法1 灼燒法:取34.6 g純凈物mCu(OH)2·nCuCO3,在硬質(zhì)試管里灼燒,將氣體產(chǎn)物依次通入足量的濃硫酸、足量的堿石灰中,完全吸收后濃硫酸凈增1.8 g,堿石灰凈增8.8 g。
          方法2 還原法:在氫氣中加強熱,測反應前后固體的質(zhì)量。
          ①利用上述數(shù)據(jù)推算堿式碳酸銅的化學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配平化學方程式:mCu(OH)2·nCuCO3+________H2________Cu+________CO2↑+________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堿式碳酸銅是一種化工原料,化學式用mCu(OH)2·nCuCO3表示。實驗室以廢銅屑為原料制取堿式碳酸銅的步驟如下:

          Ⅰ.廢銅屑制硝酸銅
          方案1:將銅屑在空氣中充分灼燒,殘留固體溶于稀硝酸;
          方案2:如圖1(夾持儀器已省略)。將濃硝酸緩慢加到廢銅屑中(廢銅屑過量),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硝酸銅溶液。
          方案3:將方案2中濃硝酸換成稀硝酸,其他不變。
          Ⅱ.堿式碳酸銅的制備
          ①向大試管中加入碳酸鈉溶液和硝酸銅溶液
          ②水浴加熱至70 ℃左右
          ③用0.4 mol·L1的NaOH溶液調(diào)節(jié)pH至8.5,振蕩、靜置、過濾
          ④用熱水洗滌、烘干,得到堿式碳酸銅產(chǎn)品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按方案1實驗,必須選擇的下列儀器有________(填序號)。

          (2)圖2中能分別替代圖1中B和C裝置的是________(填裝置序號)。
          (3)已知: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3+NaNO2+H2O,NO不能單獨與NaOH溶液反應,實驗結(jié)束時,如何操作才能使裝置中的有毒氣體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驟④中洗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驟③過濾后的濾液中含有CO32,檢驗CO3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測定堿式碳酸銅組成的方法主要有兩種:
          方法1 灼燒法:取34.6 g純凈物mCu(OH)2·nCuCO3,在硬質(zhì)試管里灼燒,將氣體產(chǎn)物依次通入足量的濃硫酸、足量的堿石灰中,完全吸收后濃硫酸凈增1.8 g,堿石灰凈增8.8 g。
          方法2 還原法:在氫氣中加強熱,測反應前后固體的質(zhì)量。
          ①利用上述數(shù)據(jù)推算堿式碳酸銅的化學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配平化學方程式:mCu(OH)2·nCuCO3+________H2________Cu+________CO2↑+________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鋅錳干電池是最早使用的化學電池,其基本構(gòu)造如圖所示.
          (1)鋅錳干電池的負極是______,電路中每通過0.2mole-,負極質(zhì)量減少______g;工作時NH4+離子在正極放電產(chǎn)生兩種氣體,其中一種氣體分子是含10e-的微粒,正極的電極反應式是______.
          (2)某研究小組對電池內(nèi)黑色糊狀物進行了下列實驗.
          電池內(nèi)黑色糊狀物粉末
          無色溶液
          溶解過濾
          黑色殘渣
          已知:Zn(OH)2是兩性氫氧化物.完成下列實驗報告.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jié)論和解釋
          取少量上述無色溶液于試 管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過量,再加熱 生成白色沉淀,
          ______
          ______
          無色溶液中存在Zn2+、NH4+離子
          檢驗NH4+離子存在的離子方程式是
          ______
          (3)利用殘渣中分離出的MnO2,研究其在H2O2制O2過程中的作用.實驗裝置如右圖所示.將等物質(zhì)的量濃度、等體積H2O2溶液加入燒瓶中,分別進行2個實驗(氣體的體積在相同條件下測定).

          精英家教網(wǎng)

          序號 燒瓶中的物質(zhì) 實驗記錄 實驗結(jié)論與解釋
          實驗一 足量MnO2 收集到56mL氣體 MnO2做催化劑
          實驗二 足量MnO2和稀硫酸 黑色粉末部分溶解,
          收集到112mL氣體
          MnO2做氧化劑,生成Mn2+離子
          實驗一、二中參加反應的H2O2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______,實驗二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
          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3?江蘇三模)碳酸鈉-過氧化氫加合物(aNa2CO3?bH2O2)具有漂白、殺菌作用.實驗室用“醇析法”制備該物質(zhì)的實驗步驟如下:
          第1步:取適量碳酸鈉溶解于一定量水中,倒入燒瓶中;再加入少量穩(wěn)定劑(MgCl2和Na2SiO3),攪拌均勻.
          第2步:將適量30%的H2O2溶液在攪拌狀態(tài)下滴入燒瓶中,于15℃左右反應1h.
          第3步:反應完畢后再加入適量無水乙醇,靜置、結(jié)晶,過濾、干燥得產(chǎn)品.
          (1)第1步中,穩(wěn)定劑與水反應生成2種常見的難溶物,其化學方程式為
          MgCl2+Na2SiO3+2H2O=2NaCl+Mg(OH)2↓+H2SiO3
          MgCl2+Na2SiO3+2H2O=2NaCl+Mg(OH)2↓+H2SiO3

          (2)第2步中,反應保持為15℃左右可采取的措施是
          15℃水浴或冷水浴
          15℃水浴或冷水浴

          (3)第3步中,無水乙醇的作用是
          降低碳酸鈉-過氧化氫化合物的溶解度(有利于晶體析出)
          降低碳酸鈉-過氧化氫化合物的溶解度(有利于晶體析出)

          (4)H2O2的含量可衡量產(chǎn)品的優(yōu)劣.現(xiàn)稱取m g(約0.5g)樣品,用新煮沸過的蒸餾水配制成250mL溶液,取25.0mL于錐形瓶中,先用稀硫酸酸化,再用c mol?L-1 KMnO4溶液滴定至終點.
          ①配制250mL溶液所需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量筒、
          (250mL)容量瓶
          (250mL)容量瓶
          、
          膠頭滴管
          膠頭滴管

          ②滴定終點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溶液呈淺紅色且30s內(nèi)不褪色
          溶液呈淺紅色且30s內(nèi)不褪色

          (5)可模擬用蒸餾法測定樣品中碳酸鈉的含量.裝置如圖所示(加熱和固定裝置已略去),實驗步驟如下:
          步驟1:按右圖所示組裝儀器,檢查裝置氣密性.
          步驟2:準確量取(4)中所配溶液50mL于燒瓶中.
          步驟3:準確量取40.00mL約0.2mol?NaOH溶液2份,分別注入燒杯和錐形瓶中.
          步驟4:打開活塞k1、k2,關閉活塞k3,緩緩通入氮氣一段時間后,關閉k1、k2,打開k3;經(jīng)滴液漏斗向燒瓶中加入10mL 3mol?硫酸溶液.
          步驟5:加熱至燒瓶中的液體沸騰,蒸餾,并保持一段時間.
          步驟6:經(jīng)k1再緩緩通入氮氣一段時間.
          步驟7:向錐形瓶中加入酸堿指示劑,用c1 mol?H2SO4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H2SO4標準溶液V1 mL.
          步驟8:將實驗步驟1~7重復2次.
          ①步驟3中,準確移取40.00mL NaOH溶液所需要使用的儀器是
          堿式滴定管
          堿式滴定管

          ②步驟1~7中,確保生成的二氧化碳被氫氧化鈉溶液完全吸收的實驗步驟是
          1,5,6
          1,5,6
          (填序號).
          ③為獲得樣品中碳酸鈉的含量,還需補充的實驗是
          用H2SO4標準溶液標定NaOH溶液的濃度
          用H2SO4標準溶液標定NaOH溶液的濃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學生利用氯酸鉀分解制氧氣的反應,測定氧氣的摩爾質(zhì)量。實驗步驟如下:

          ①檢查裝置氣密性

          ②把適量的氯酸鉀粉末和少量二氧化錳粉末混合均勻,放入干燥的試管中,準確稱量,質(zhì)量為ag。

          ③裝好實驗裝置。 

          ④加熱,開始反應,直到產(chǎn)生一定量的氣體

          ⑤停止加熱,測量收集到氣體的體積

          ⑥準確稱量試管和殘留物的質(zhì)量為b g。 

          ⑦測量實驗室的溫度。

          ⑧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求出氧氣的摩爾質(zhì)量。

          回答下列問題:

              (1)如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

              (2)以下是測量收集到氣體體積必須包括的幾個步驟:

          ①調(diào)整量筒內(nèi)外液面高度使之相同;

          ②使試管和量筒內(nèi)的氣體都冷卻至室溫;

          ③讀取量筒內(nèi)氣體的體積。

          這三步操作的正確順序是:                         (請?zhí)顚懖襟E代號)。

          (3)如果實驗中得到的氧氣體積是cL(25℃、1.0l×l05Pa,該條件下氣體的摩爾體積為Vm).氧氣的摩爾質(zhì)量的計算式為(含a、b、c,不必化簡):M(O2)=                                        。

              (4)若50mL量筒內(nèi)液面如右圖所示,則所測得氣體的體積約為____________________mL.

              (5)若計算所得結(jié)果比實際值偏大,則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A.氯酸鉀中混有不產(chǎn)生氧氣的固體雜質(zhì)

                B.第一次稱量時藥品、砝碼反置

                C.藥品未完全分解

                D.量筒內(nèi)液體被排盡

                E.裝置漏氣

                F.讀數(shù)時俯視量筒刻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