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二)根據(jù)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1.質(zhì)量守恒定律, 2.化學反應的質(zhì)量比. 例1 某有機物8g完全燃燒生成18g水和22g二氧化碳.該有機物的化學式可能是 . 例2 在反應3A+2B=2C+D中.A.B兩物質(zhì)完全反應時的質(zhì)量比為3:4.若生成C和D共21克.則反應消耗B質(zhì)量是 . 例3 在反應2A+B=2C中.1.2g A完全反應生成2g C.又知B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32.則C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 . 例4 煉鐵時用含F(xiàn)e2O3 60%的赤鐵礦32t.可冶煉出含雜質(zhì)4%的生鐵多少噸?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根據(jù)下列裝置圖,按要求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圖中帶有標號儀器的名稱:①
          酒精燈
          酒精燈
          、②
          集氣瓶
          集氣瓶

          (2)若實驗室用加熱氯酸鉀制取干燥的氧氣,應選用的裝置組合為
          AC
          AC
          (填序號),檢驗氧氣已經(jīng)收集滿的方法是
          將帶火星的小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則收集滿了
          將帶火星的小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則收集滿了

          (3)若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B
          B
          (填序號),為了加快雙氧水的分解速度,一般在試管中加入藥品
          二氧化錳
          二氧化錳
          ,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4)實驗室常用無水醋酸鈉和堿石灰的混合固體在加熱條件下制取甲烷氣體,發(fā)生裝置可選擇
          A
          A
          (填序號).甲烷氣體一般采用裝置D進行收集,收集滿后集氣瓶的放置方式如圖F所示,據(jù)此可推斷甲烷一定具備的物理性質(zhì)是:
          難溶于水
          難溶于水
          、
          密度比空氣小
          密度比空氣小

          (5)小元同學準確稱取7.9g純凈的高錳酸鉀加熱制取氧氣,他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其作用是
          防止高錳酸鉀粉末沖出,進入導管
          防止高錳酸鉀粉末沖出,進入導管
          ;用排水法收集氧氣的合適時機是
          氣泡連續(xù)均勻冒出時
          氣泡連續(xù)均勻冒出時
          ;實驗結束后,他收集到氧氣580mL(標準狀況).
          意外發(fā)現(xiàn):根據(jù)計算,7.9g高錳酸鉀完全分解,應生成氧氣560mL(標準狀況).小元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意外發(fā)現(xiàn)收集到的氧氣體積和理論計算的氧氣體積不相符合,并且在實驗中還意外發(fā)現(xiàn)錳酸鉀能溶于水,二氧化錳不溶于水.
          提出假設:小元取實驗后的少量固體殘渣再次加熱,經(jīng)檢驗又產(chǎn)生了氧氣.根據(jù)小元發(fā)現(xiàn)的問題和上述實驗結果可以做出如下假設:
          假設1:二氧化錳也可以受熱分解產(chǎn)生氧氣;假設2:錳酸鉀也可以受熱分解產(chǎn)生氧氣
          假設3:
          二氧化錳和錳酸鉀都可以分解產(chǎn)生氧氣
          二氧化錳和錳酸鉀都可以分解產(chǎn)生氧氣
          (只填一種)
          設計實驗:小元用最初加熱所得的殘渣及必要的實驗用品,設計了如下實驗流程驗證假設2.請在下面實驗流程方框中的相應位置填寫各步驟的實驗操作名稱.

          請簡要敘述步驟5的操作
          取少量干燥后的固體于試管中充分加熱,再將帶火星的小
          木條伸入試管中
          取少量干燥后的固體于試管中充分加熱,再將帶火星的小
          木條伸入試管中

          得出結論:若觀察到
          帶火星木條復燃
          帶火星木條復燃
          ,則假設2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兩化學興趣小組測定某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假定:石灰石樣品中除碳酸鈣外,其余物質(zhì)不與稀鹽酸反應也不溶于水;且為了反應充分,盡可能的將石灰石樣品粉碎).不同的小組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但是他們都成功的測定了所取樣品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
          【第一組】(1)稱取mg樣品放入燒杯;
          (2)加入足量的稀鹽酸至不再產(chǎn)生氣體時,過濾、洗滌、干燥后稱量剩余固體質(zhì)量為ng;
          (3)根據(jù)剩余固體的質(zhì)量求出樣品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用m、n的代數(shù)式表示)
          【第二組】(1)稱取6g樣品:按規(guī)范操作,用托盤天平稱取6g樣品時,若指針略向左偏轉(zhuǎn),要使指針居中的恰當操作是:
           
          ;把稱取好的樣品放入燒杯中(燒杯質(zhì)量為10g).
          (2)將50g稀鹽酸分5次加入,每次加入稀鹽酸后,用玻璃棒不斷攪拌,攪拌的目的是
           
          ,然后對燒杯(包括溶液和殘余固體)進行了稱量,記錄如下表: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鹽酸的總質(zhì)量(g) 10 20 30 40 50
          燒杯和藥品總質(zhì)量(g) 25.56 35.12 44.68 54.24 64.24
          (3)分析數(shù)據(jù),求①樣品完全反應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為
           
          g.
          ②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多少?(請寫出計算過程,并按照計算題的正確格式答題)
          ③該稀鹽酸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多少?(答題要求同上)
          ④最后所得溶液的質(zhì)量為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化學實驗室的開放日,老師安排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開展了有關NaCl和Na2CO3這兩種常見的鹽的實驗,實驗任務如下:
          第一小組的同學:將失去標簽的兩瓶無色溶液(分別為NaCl和Na2CO3)區(qū)別開來
          第二小組的同學:除去NaCl固體中的少量Na2CO3
          第三小組的同學:測定Na2CO3和少量NaCl的固體混合物中Na2CO3質(zhì)量分數(shù)
          (1)第一小組的同學為了區(qū)別兩瓶無色溶液,甲、乙、丙、丁四位同學分別選擇下列物質(zhì)進行實驗.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填寫序號).
          甲:稀鹽酸   乙:AgNO3溶液    丙:澄清石灰水   。核{色的石蕊試紙
          (2)第二小組為了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Na2CO3,設計了如下的實驗:
          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寫出沉淀A的化學式________;②甲同學認為:加入CaCl2溶液后,分離除去沉淀A的實驗操作方法是________;③乙同學發(fā)現(xiàn)此方案很容易引入新的雜質(zhì),他們提出新的方案:將混合物溶解,若滴加鹽酸至不再產(chǎn)生氣體為止,則既能除去Na2CO3雜質(zhì),又能有效地防止新雜質(zhì)的引入.寫出有關反應的方程式________.
          (3)第三小組的同學根據(jù)下列所給出的藥品、實驗裝置和實驗中可測得的數(shù)據(jù),設計實驗來粗略測定Na2CO3和NaCl的固體混合物ag中Na2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
          藥品:足量的稀H2SO4、CaCl2溶液、堿石灰(燒堿和氧化鈣的混合物)、濃硫酸
          實驗裝置如圖2:
          在實驗中可測得的數(shù)據(jù):①充分反應后,生成沉淀的質(zhì)量為bg; ②反應前裝置和藥品的質(zhì)量為c g;③充分反應后裝置和藥品的質(zhì)量為d g.
          請設計二個實驗方案填入下表中(堿石灰和濃硫酸已被選用,下表中不再填寫):
          方案選用的藥品選用的實驗裝置及組裝時接口連接順序需測得的實驗數(shù)據(jù)(從上述可測得的數(shù)據(jù)中選。混合物中Na2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計算式
          選用的實驗裝置序號組裝時接口編號順序
          ________A、B、D、F(毋須填寫)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g、cg、dg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化學實驗室的開放日,老師安排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開展了有關NaCl和Na2CO3這兩種常見的鹽的實驗,實驗任務如下:
          第一小組的同學:將失去標簽的兩瓶無色溶液(分別為NaCl和Na2CO3)區(qū)別開來
          第二小組的同學:除去NaCl固體中的少量Na2CO3
          第三小組的同學:測定Na2CO3和少量NaCl的固體混合物中Na2CO3質(zhì)量分數(shù)
          (1)第一小組的同學為了區(qū)別兩瓶無色溶液,甲、乙、丙、丁四位同學分別選擇下列物質(zhì)進行實驗.其中合理的是______(填寫序號).
          甲:稀鹽酸      乙:AgNO3溶液       丙:澄清石灰水     。核{色的石蕊試紙
          (2)第二小組為了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Na2CO3,設計了如下的實驗:
          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寫出沉淀A的化學式______;②甲同學認為:加入CaCl2溶液后,分離除去沉淀A的實驗操作方法是______;③乙同學發(fā)現(xiàn)此方案很容易引入新的雜質(zhì),他們提出新的方案:將混合物溶解,若滴加鹽酸至不再產(chǎn)生氣體為止,則既能除去Na2CO3雜質(zhì),又能有效地防止新雜質(zhì)的引入.寫出有關反應的方程式______.
          (3)第三小組的同學根據(jù)下列所給出的藥品、實驗裝置和實驗中可測得的數(shù)據(jù),設計實驗來粗略測定Na2CO3和NaCl的固體混合物ag中Na2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
          藥品:足量的稀H2SO4、CaCl2溶液、堿石灰(燒堿和氧化鈣的混合物)、濃硫酸
          實驗裝置如圖2:
          在實驗中可測得的數(shù)據(jù):①充分反應后,生成沉淀的質(zhì)量為bg; ②反應前裝置和藥品的質(zhì)量為c g;③充分反應后裝置和藥品的質(zhì)量為d g.
          請設計二個實驗方案填入下表中(堿石灰和濃硫酸已被選用,下表中不再填寫):
          方案選用的藥品選用的實驗裝置及組裝時接口連接順序需測得的實驗數(shù)據(jù)(從上述可測得的數(shù)據(jù)中選。混合物中Na2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計算式
          選用的實驗裝置序號組裝時接口編號順序
          ______A、B、D、F(毋須填寫)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ag、cg、dg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碳酸鈉,化學式Na2CO3,俗稱純堿.“純堿中常常會混有少量的氯化鈉”.某研究性學習小組以一包純堿(若有雜質(zhì),只考慮為氯化鈉)為研究對象,探究該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含量.請你參與他們的活動.
          【小組討論】
          觀點Ⅰ:純堿樣品中只含有碳酸鈉
          觀點Ⅱ:純堿樣品是由碳酸鈉和少量氯化鈉組成的混合物
          【實驗設計】
          甲方案
          Ⅰ設計思路:根據(jù)樣品與石灰水反應生成沉淀碳酸鈣的質(zhì)量,求出碳酸鈉的質(zhì)量,再計算樣品中碳酸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
          Ⅱ操作步驟:稱取13.25g純堿樣品,加入過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攪拌.過濾、洗滌、干燥,得到白色沉淀10.00g
          Ⅲ數(shù)據(jù)處理:請根據(jù)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該樣品中碳酸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
          計算過程:
          Ⅳ實驗結論:
           

          乙方案
          Ⅰ設計思路:根據(jù)樣品(質(zhì)量為a g)與稀硫酸完全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質(zhì)量為b g),求出碳酸鈉的質(zhì)量,再計算樣品中碳酸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
          Ⅱ?qū)嶒灲Y論:
          (1)當a、b的質(zhì)量關系滿足
           
          (填寫含a、b字母的表達式,下同)時,純堿樣品中只含有碳酸鈉,樣品中碳酸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100%.
          (2)當a、b的質(zhì)量關系滿足
           
          時,純堿樣品是由碳酸鈉和少量氯化鈉組成的混合物,樣品中碳酸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
           

          【實驗評價】
          誤差分析:(1)甲方案中,白色沉淀的質(zhì)量在過濾、干燥等操作過程中會有所損耗,造成計算結果與實際值相比偏。
          (2)乙方案中,有部分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因溶解于水而沒有全部逸出,造成計算結果與實際值相比
           
          (填寫“偏大”、“偏小”或“不變”).
          【交流反思】
          (1)實驗過程中,需用玻璃棒不斷攪拌,該操作的目的是
           

          (2)甲方案實驗操作中,對沉淀洗滌的目的是:
           

          (3)乙方案中,需用一定質(zhì)量的19.6%的稀硫酸.現(xiàn)有一瓶98%的濃硫酸(密度為1.84g/cm3),配制乙方案中實驗所用稀硫酸,至少需要濃硫酸的體積是
           
          mL(填寫含字母的表達式).濃硫酸稀釋的正確操作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