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江蘇省無錫市08-09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調研

          化   學  試  卷

          2008.11

          注意事項:

          1.本試卷總分12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

          2.請將選擇題的正確答案填寫在第Ⅱ卷選擇題的答案欄里,交卷時只交第Ⅱ卷

          3.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H:1  C:12  N:14  O:16  Na:23  P:31  S:32   Ca:40  Fe:56  Cu: 64

           

          第Ⅰ卷(選擇題部分 共48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包括8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化學與人們的生活、健康密切相關,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用米湯檢驗加碘食鹽中的碘酸鉀(KIO3

          B.用灼燒和聞氣味的方法區(qū)別棉織物和羊毛織物

          C.為了控制太湖水中藍藻爆發(fā),人們盡量減少使用含磷洗衣粉

          D.為了保護臭氧層,人類應使用“無氟”冰箱

          試題詳情

          2.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為NA,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試題詳情

          A.1.0L 1.0 mol?L-1NaAlO2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數(shù)為2NA

          試題詳情

          B.1.0molOH中含有的電子數(shù)為NA

          試題詳情

          C.31 g P4 (分子結構如右圖)中含有的P―P鍵個數(shù)為1.5NA

            P4分子結構

            試題詳情

            3.下列關于反應類型關系正確的是 

             

             

             

             

             

             

             

             

             

             

             

             

            試題詳情

            4.下列現(xiàn)象或事實可用同一原理解釋的是

            A.氯水和二氧化硫使品紅溶液褪色

            B.亞硫酸鈉和硅酸鈉長期暴露在空氣中變質

            C.苯和環(huán)己烷使溴的水溶液褪色

            D.Al2(SO4)3溶液和NaHSO4溶液與NaHCO3溶液混合均放出CO2氣體

            試題詳情

            5.某有機物的結構簡式如右所示:

            下列關于該物質的描述正確的是

            A.它是苯乙酸的一種同分異構體

            B.該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fā)生銀鏡反應

            C.該化合物的1H核磁共振譜中會在三個位置上出現(xiàn)特征峰

            D.它可以和Na2CO3溶液反應放出CO2氣體

            試題詳情

            6.已知氧化還原反應:   2Cu(IO3)2+24KI+12H2SO4=2CuI↓+13I2+12K2SO4+12H2O

               其中1mol氧化劑在反應中得到的電子數(shù)為

            A.10mol        B.11mol            C.22mol            D.24mol

            試題詳情

            7.為了除去括號內的雜質,所選用的試劑和方法均正確的是

            A.CO2氣體(SO2),通過飽和的NaHCO3溶液

            B.NaHCO3溶液(Na2CO3),加入適量的Ca(OH)2溶液后過濾

            C.苯(苯酚),加入適量的NaOH溶液后過濾

            D.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適量的Ba(OH)2溶液后過濾

            試題詳情

            8.A、B、C、D是四種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徑依次減小,A與C的核電荷數(shù)之比為3∶4,D能分別與A、B、C形成電子總數(shù)相等的分子X、Y、Z。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A、B、C三種元素的原子第一電離能逐漸增大

            B.X、Y、Z三種化合物的熔沸點逐漸降低

            C.分子式為D6A6的化合物,其分子中12個原子一定共平面

            D.分子式為A2BC2D5的化合物在一定條件下可能發(fā)生縮聚反應而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試題詳情

            二、不定項選擇題(本題包括6小題,每小題4分,共24分。每小題有一個或兩個選項符合題意。若正確答案只包括一個選項,多選時,該題得0分;若正確答案包括兩個選項,只選一個且正確的得2分,選兩個且都正確的得滿分,但只要選錯一個,該小題就得0分。)

            9.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少量金屬鈉投入水中:2Na+2H2O=2Na++2OH+H2

            試題詳情

            B.向NaHSO4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至中性:2H++SO42+2OH+Ba2+=BaSO4↓+2H2O

            C.實驗室用濃鹽酸和MnO2反應制Cl2:MnO2+2H++2Cl-      Mn2++Cl2↑+H2O

            D.向FeCl3溶液中加入銅粉:Fe3++Cu=Cu2++Fe2+

            試題詳情

            10.下列有關熱化學方程式及其敘述正確的是

            試題詳情

            A.氫氣的燃燒熱為285.5 kJ?mol1,則水分解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試題詳情

                 2H2O(l)=2H2(g)+O2(g);△H=+285.5 kJ?mol1

            B.已知2C(石墨,s)+O2(g)=2CO(g);△H=-221 kJ?mol1,

            試題詳情

            則石墨的燃燒熱為110.5 kJ?mol1

            試題詳情

            C.已知N2(g)+3H2(g)     2 NH3(g) ;△H=-92.4 kJ?mol1,則在一定條件下將

            試題詳情

            1molN2和3molH2置于一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后,最多可放出92.4kJ的熱量

            試題詳情

            D.已知乙醇和乙烯的燃燒熱分別為1366.8 kJ?mol-1和1411.0 kJ?mol-1,則乙烯水化制乙醇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2H4(g)+H2O(l)=C2H5OH(l);△H=-44.2kJ?mol-1

            試題詳情

            11.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條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無色溶液:Na+、Cu2+、NO3、SO42

            B.能使碘化鉀淀粉試紙變藍的溶液:K+、Fe2+、SO42、Cl

            C.水電離出的c(H+)=10-12mol/L的溶液:Ba2+、Na+、Cl、NO3

            D.能溶解Al(OH)3­固體的溶液:K+、Na+、HCO3、NO3

            試題詳情

            12.如圖所示,a、b、c均為石墨電極,d為碳鋼電極,通電進行

              電解。假設在電解過程中產生的氣體全部逸出,下列說法正

            確的是

            A.甲、乙兩燒杯中溶液的pH均保持不變

            B.甲燒杯中a的電極反應式為4OH??4e-=O2↑+2H2O

            C.當電解一段時間后,將甲、乙兩溶液混合,一定會產生藍

             色沉淀

            試題詳情

            D.當b極增重3.2g時,d極產生的氣體為2.24L(標準狀況)

            試題詳情

            13.將足量的鋁粉分別投入等物質的量濃度的NaOH溶液和鹽酸中,待反應結束后,兩者產生的氣體在相同狀況下占有相同的體積。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消耗鋁的質量相等

            B.NaOH溶液和鹽酸的體積相等

            C.兩反應中轉移的電子數(shù)相等

            D.反應后兩溶液混合會產生白色沉淀且溶液中的溶質只有NaCl

            試題詳情

            14.下列有關溶液中相關量的關系描述一定正確的是

            A.pH=2的鹽酸和pH=12的Ba(OH)2溶液混合后:pH=7

            試題詳情

            B.100mL1.0 mol?L-1Fe(NO3)2溶液和100mL2.0 mol?L-1 HNO3溶液混合后:

            試題詳情

            c(NO3)=2.0 mol?L-1

            C.pH相等的CH3COONa、NaClO、NaHCO3三種溶液:

            c(CH3COONa) > c(NaHCO3) >c(NaClO)

            試題詳情

            D.0.1 mol?L-1的KHA溶液,其pH=10:c(HA)> c(OH)> c(H)> c(A2)

             

            高三期中調研試卷

            化  學

            題號

            總分

            得分

             

             

             

             

             

             

             

             

             

            第Ⅰ卷(選擇題 共48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題號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第Ⅱ(非選擇題部分 共72分)

            試題詳情

            三、(本題包括1小題,共10分)

            15.過氧化氫是一種無色透明的無毒液體,是重要無機化工產品。實驗室常用過氧化氫分解來制取氧氣,但過氧化氫在通常情況下分解緩慢,因此實際操作中需要使用催化劑。

            (1)右圖是甲同學就二氧化錳和氧化鐵分別對過氧化氫分解催化能力的比較而設計的實驗裝置。

            (注:儀器A中的壓強可通過壓強傳感器再與壓強采集器相連,可連續(xù)測出不同時間點儀器A中的壓強值)

            其主要實驗步驟如下:

            第一步:按圖示將裝置連接好;

            第二步:                      ;

            第三步:在儀器A中加入少量MnO2,在注射器中加入約5mL5%的H2O2溶液;

            第四步:接通采集器電源,設置每隔1000ms測量一次儀器A中的壓強,測定點數(shù)為70點;

            試題詳情

            第五步:向儀器A中注入2.0mL H2O2溶液并保持注射器活塞不移動,同時開始測定儀器A中的壓強。

            選擇氧化鐵代替二氧化錳重復上述操作。

            回答下列問題:

            ①保存過氧化氫試劑瓶上最適合貼上的一個標簽是             (填序號);

            試題詳情

             

             

             

            ②儀器A的名稱是          ;

            ③上述第二步實驗步驟是                 ;

            試題詳情

            文本框: 壓強④右圖是氧化鐵和二氧化錳分別催化分解過氧化氫時體系壓強的變化曲線(a線表示二氧化錳,b線表示氧化鐵),則A點數(shù)據的含義是                              ,二氧化錳對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能力比氧化鐵    ,判斷依據是                     。

            試題詳情

            (2)右圖是實驗室制取氫氣的常用裝置,但卻不能用于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分解制氧氣。乙同學經過認真研究,將二氧化錳粉末與水泥按一定比例制成塊狀固體后終于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了上述問題。你認為他這樣做的優(yōu)點有①                                  

                                                。

            試題詳情

            四、(本題包括2小題,共22分)

            16.A是一種重要的礦石,B-I均是中學化學常見物質,其中D、H為氣體。J是有兩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它是一種良好的耐熱沖擊材料,抗熔融金屬侵蝕的能力強,是熔鑄純鐵、鋁或鋁合金理想的坩堝材料,它還是電絕緣體。它們在一定條件下有如下轉化關系(某些反應產物和反應條件已略去),其中反應①~④是某工業(yè)流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試題詳情

             

             

             

             

             

             

             

             

             

            試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反應②和⑤的離子方程式:

                                     ,

                                     ;

            (2)操作Ⅰ和操作Ⅱ的實驗名稱分別是                 

            (3)H氣體在后續(xù)反應中必須是干燥的,干燥H氣體時所選擇的干燥劑可以是     

            (4)J的化學式為     ,其晶體中存在的化學鍵類型有共價鍵和       

            (5)有人說在反應⑤中選擇(NH4)2CO3比NH4HCO3更好,其理由是               

                                                                                        。

             

            試題詳情

            17.在一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加入1molA和3molB,保持溫度為20℃,在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進行下列反應:A(g)+2B(g)     3C(g),達平衡后生成0.5 mol C,平衡混合氣中C的體積分數(shù)為ω;若將溫度升高到50℃后,其他條件均不變,當反應重新達到平衡時,C的物質的量為1.2 mol。問:

            (1)20℃時,平衡混合氣中C的體積分數(shù)ω=          

            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     (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2)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隨溫度升高而            (填“增大”、“減少”或“不變”),

            該反應的焓變△H    0(填“>”、“<”或“=”);

            (3)20℃時,若在同一容器中加入2molA和6molB,達平衡后,C的物質的量為       mol,

            此時平衡混合氣中C的體積分數(shù)         (填“增大”、“減少”或“不變”);

            (4)20℃時,若在同一容器中加入1molA、5molB和          mol C,則平衡混合氣中C的體積分數(shù)仍為ω,平衡時體系中A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mol?L-1。

             

            五、(本題包括1小題,共10分)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18.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sub id="o5kww"></sub>

            W(結構簡式為              )

             

             

            試題詳情

             

             

             

             

             

             

            按要求填空:  

            (1)屬于取代反應的有                          (填寫反應編號);

             

            (2)寫出C和F結構簡式:C                                       ;F                                 

            (3)寫出反應②和⑤的化學方程式:

             

                                                                                  ,

             

                                                                                   

            (4)反應⑤還會伴隨副反應的發(fā)生,物質D通過縮聚反應生成某種高分子化合物G,

             

            則G的結構簡式是                              。

             

            六、(本題包括2小題,共20分)

            試題詳情

            19.目前食品和飼料工業(yè)蛋白質含量的測定是以含氮量為標準的,三聚氰胺(結構簡式如右)由于含氮量高而常被不法商人用作食品添加劑,因此三聚氰胺也被人稱為“蛋白精”。有人估算在植物蛋白粉和飼料中使測試蛋白質含量增加一個百分點,用三聚氰胺的花費只有真實蛋白原料的1/5。三聚氰胺是一種純白色晶體,無味,常壓熔點354℃(分解);快速加熱升華,升華溫度300℃。它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最主要的用途是作為生產三聚氰胺甲醛樹脂(MF)的原料。三聚氰胺還可以作阻燃劑、減水劑、甲醛清潔劑等。三聚氰胺早期合成使用雙氰胺法:由電石(CaC2)在N2氛圍中加熱可制備氰胺化鈣(CaCN2),氰胺化鈣水解后二聚生成雙氰胺(C2H4N4),再加熱即轉化為三聚氰胺。與該法相比,尿素法成本低,目前較多采用。尿素以氨氣為載體,硅膠為催化劑,在380-400℃溫度下沸騰反應生成三聚氰胺:6 CO(NH2)2 → C3N6H6 + 6 NH3 + 3 CO2

            試回答下列問題:

            (1)與CN22互為等電子體的中性分子有N2O和      (填化學式),由此可以推知CN22離子的空間構型為             ;

            (2)寫出由電石和N2在加熱條件下反應制備氰胺化鈣的化學方程式:

                                                  ;

            若通過上述反應制備400g氰胺化鈣,則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     mol;

            電石遇水時發(fā)生劇烈水解,產生大量氣體,試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三聚氰胺難溶于冷水但易溶于熱水,以尿素為原料制得的三聚氰胺粗產品中既含有不溶于水的雜質,又含有易溶于水的雜質,簡述從粗產品中提純三聚氰胺的方法:

                                                    

                                                                                 

            (4)在奶粉中摻入三聚氰胺后不易被發(fā)現(xiàn)的原因是             。

             

            試題詳情

            20.三氟化氮(NF3)是一種新型電子材料的原料,它在潮濕的空氣中與水蒸氣能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其反應的產物有: HF、 NO 和 HNO3 ,請根據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畫出基態(tài)氮原子的軌道表示式:                  

             

            (2)NF3的電子式為          ,其分子中N原子以    雜化軌道成鍵,

            該分子的空間構型為        ;

            (3)三氟化氮的沸點(154K)比NCl3(344K)低的原因是             

            試題詳情

            同時也比NH3(239.6K)低的原因是                    ;

            (4)NF3是一種無色、無臭的氣體,但NF3一旦在空氣中泄漏,還是易于發(fā)現(xiàn)。你判斷該氣

            體泄漏時的現(xiàn)象是                                              。

             

            七、(本題包括1小題,共10分)

            試題詳情

            21.將Cu和CuS的混合物12.8g與100mL5mol?L-1的稀HNO3充分反應后共收集到6.72L的NO(標準狀況下)。試回答下列問題(不考慮硝酸的揮發(fā)和溶液體積的變化):

            (1)配平下列離子方程式:□CuS+□H++□NO3=□Cu2+□SO42+□NO↑+□H2O

            (2)反應結束后,溶液中NO3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mol?L-1

            (3)若向反應后溶液中繼續(xù)加入足量該樣品,至反應停止后,再向反應后的體系中加入足量的稀HSO4(已知CuS不和稀HSO4反應),則此步實驗中共產生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      L。

            (4)通過計算確定該樣品中銅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

             

             

            高三期中調研試卷

            試題詳情

             

            第Ⅰ卷(選擇題 共48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C

            C

            C

            B

            B

            A

            D

            題號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AB

            D

            C

            B

            BD

            CD

             

            第Ⅱ卷(非選擇題部分 共72分)

            15.(10分)(1)①B(1分) ②蒸餾燒瓶(1分)、蹥饷苄詸z查(2分)  

            ④大氣壓(或開始時燒瓶內的壓強)(1分) 強(1分) 

            開始一段時間內曲線a的變化值大于曲線b。(2分)

            (2)①有利于控制氧氣的量  、谟欣诙趸i的回收   

            ③有利于控制氧氣的生成速率(答出任意兩點即可,每空1分)

             

            16.(12分)(1)② 2AlO2+CO2+3H2O=2Al(OH)3↓+CO32。2分)

             

                     ⑤ NH4+HCO3+2OH   CO32+NH3↑+2H2O(2分)

            (2)過濾(1分)  加熱(1分) 。3)堿石灰(或硅膠)(1分) 

            (4)AlN(2分)  配位鍵(1分)

            (5)產生等量的NH3時,(NH4)2CO3所消耗的NaOH的量是NH4HCO3一半。(2分)

             

            17.(10分)⑴ 0.125  4.69、圃龃蟆。  ⑶0.25   不變 (以上每空1分)

            (4)6 1.25 (每空2分)

             

            18.(10分)(1)②⑥(2分)

            (2)C:(1分)              F: (1分)

            (3)

              1. NaOH

                +H2O(2分)

                              (4)(2分)

                 

                19.(10分)

                (1)CO2(1分)  直線型。1分) 

                (2)CaC2+N2=CaCN2+C(2分)    30(1分)

                CaC2+2H2O=C2H2↑+Ca(OH)2(2分)

                (3)將粗產品溶于熱水中并趁熱過濾,冷卻待溶液中有大量晶體析出時再過濾(2分)

                (若是先將粗產品溶于冷水并過濾,將所得固體再溶于熱水,冷卻結晶再過濾,只給1分)

                (4)三聚氰胺為白色結晶粉末,沒有什么氣味和味道(1分)

                 

                20.(10分)

                 

                 

                (1)            。2分)

                 

                (2)   sp3     三角錐形(每空1分)

                (3)它們氣化時都只需要克服范德華力;   

                液氨中分子間不僅存在范德華力,而且存在氫鍵(每空2分)

                (4)產生紅棕色氣體、產生刺激性氣味氣體、產生白霧(寫出1個即得分,1分)

                 

                21.(10分)

                (1)3 8 8 3 3 8 4。1分) (2)2。2分)(3)0.448 (2分) 

                (4)75%(5分)

                解:設12.8g混合固體中Cu和CuS的物質的量分別為x mol和y mol

                3Cu ~ 2NO       3CuS ~ 8NO       

                3    2                               3                8

                       x mol   2 x /3 mol                     y mol   8 y /3 mol

                      解得(2分)  

                 

                ?S%=。2分)

                答:該樣品中銅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75%

                (規(guī)范分1分)

                 

                 

                  <p id="baprm"><kbd id="baprm"></kbd></p>